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则瑞 冯永海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和滥用,细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感染给公共医疗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超额的医疗支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众多抗菌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形貌尺...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和滥用,细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感染给公共医疗卫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超额的医疗支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在众多抗菌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形貌尺寸和物理化学特性而具有多元化的抗菌能力。此外,氧化石墨烯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能力和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是与其他材料复合构建多功能抗菌材料的理想平台,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综述了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列举了近年来报道的氧化石墨烯抗菌机制研究进展和存在的挑战,以及常见的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最新发展,分析氧化石墨烯在不同材料中对协同抗菌性能起到的关键作用,为开发更高效的氧化石墨烯抗菌纳米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细菌感染 抗生素耐药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左国庆 张长琪 +6 位作者 殷杰 张龙贵 孙永祥 李玉光 刘一寰 朱宁 郭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180,共9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性能、拓展下游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文中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功能...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性能、拓展下游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文中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与不同聚酰胺复合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原位聚合、熔融复合和溶液共混等制备方法,讨论了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方法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及应用,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聚酰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欢欢 李瑾 +1 位作者 王鹏飞 钟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rGO/CMC/AuNPs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NaBH 4为供氢体时,复合物对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取代度为0.665的CMC对GO的还原性最强,得到了C/O比为3.97的rGO。在rGO/CMC/AuNPs复合物中,球形或准球形AuNPs均匀分布在rGO表面。rGO/CMC/AuNPs复合物对4-NP的催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剂活性。取代度为0.456的CMC制备的rGO/CMC/AuNPs中AuNPs平均粒径为(54.7±13.3)nm,以其为催化剂时,30℃反应30 min,4-NP转化率可达到98.1%,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1520 min^(-1),反应活化能E a为31.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纳米 羧甲基壳聚糖 催化性能 4-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燚 陈彪 +1 位作者 杨祖培 张智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1266,共6页
首先利用高温分解法制备了粒径为18nm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进行羧基化修饰,然后与聚乙烯亚胺(PEI)化学修饰的氧化石墨烯进行交联反应,得到磁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M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片上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可控负载及其对复... 首先利用高温分解法制备了粒径为18nm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进行羧基化修饰,然后与聚乙烯亚胺(PEI)化学修饰的氧化石墨烯进行交联反应,得到磁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M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片上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可控负载及其对复合材料磁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振荡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MGO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我们发展的M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可控的优点,所制备的MGO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超顺磁性.该类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有望在磁靶向药物、基因输运、磁共振造影以及磁介导的生物分离和去除环境污染物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Fe3O4磁性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可控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氧化锌纳米棒复合材料的超声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洪亮 王树林 夏立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1,共5页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浓硝酸对其插层后膨胀制备出膨胀石墨,以滚压振动磨预处理的超细微锌粉为锌源,以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经30kHz的超声波处理8h即得到复合结构良好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ZnO/G),考察了锌粉和膨胀...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浓硝酸对其插层后膨胀制备出膨胀石墨,以滚压振动磨预处理的超细微锌粉为锌源,以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经30kHz的超声波处理8h即得到复合结构良好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ZnO/G),考察了锌粉和膨胀石墨不同比例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拉曼仪(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UV-Vi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氧化锌纳米棒呈现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并均匀覆盖在石墨烯表面上,其直径大约为20nm。不同比例制得的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差别较大,其中锌粉为1.0g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等量的氧化锌纳米棒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膨胀石墨 石墨-氧化纳米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氧化钌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法合成及电化学电容性能(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沈辰飞 郑明波 +4 位作者 薛露平 李念武 吕洪岭 张松涛 曹洁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589,共5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钌(G-RuO2)纳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SEM结果表明氧化钌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片上。TEM结果显示氧化钌纳米粒子的平...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钌(G-RuO2)纳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SEM结果表明氧化钌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片上。TEM结果显示氧化钌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3 nm。对样品进行了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样品在H2SO4(1 mol.L-1)溶液中具有219.7 F.g-1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闫蕊 王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以铁离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硫化铵或多巴胺还原、氨水增强的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Fe_(3)O_(4)/CNT/G)粉体,再将粉末添加到天然胶乳中用流延法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 以铁离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硫化铵或多巴胺还原、氨水增强的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Fe_(3)O_(4)/CNT/G)粉体,再将粉末添加到天然胶乳中用流延法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拉伸测试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Fe_(3)O_(4)/CNT/G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导电、导磁性能。结果表明:硫化铵工艺制备出来的粉末的导电性和导磁性都要优于多巴胺工艺制备出来的粉末(电导率为0.21S/mm;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为14.01emu/g和4.11Oe)。当复合材料中Fe_(3)O_(4)/CNT/G粉末添加量为3%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为9.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 纳米 石墨 天然胶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硫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癌症热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孔祥权 严刚 +1 位作者 邝淼 容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光热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硫化铜(rGO-C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光热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硫化铜(rGO-C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考察其癌症热疗效果.结果表明,与未复合的氧化石墨烯(GO)和硫化铜相比,rGO-CuS在近红外光区域具有更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rGO-CuS的光热治疗效果明显好于GO和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硫化铜 纳米复合材料 光热治疗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碳纳米管/TPU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郑辉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利用溶液成型法制得3D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碳纳米管(pGONRs-CNTs)/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料薄膜。采用FTIR,XRD,XPS和TEM对所得pGONRs-CNTs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结合所得TPU复合材料薄膜的氧气透过率和拉伸性能测试以及表面形... 利用溶液成型法制得3D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碳纳米管(pGONRs-CNTs)/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料薄膜。采用FTIR,XRD,XPS和TEM对所得pGONRs-CNTs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结合所得TPU复合材料薄膜的氧气透过率和拉伸性能测试以及表面形貌观察,研究GONRs与CNTs的协同作用以及不同含量pGONRs-CNTs对TPU复合材料薄膜阻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ONRs-CNTs复合体具有独特的3D交织状结构,其中GONRs间通过CNTs链接,二者间较强的π-π键使得这种结合形态牢固紧密,同时CNTs的存在也起到支撑骨架的作用,防止GONRs的滑移与团聚;通过异氰酸苯酯的改性处理,pGONRs-CNTs复合体的亲油性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较为庞大的异氰酸根的引入,使得GONR-GONR间的层间距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有利于其在聚合物基体中实现均匀分散。当pGONRs-CNTs质量分数为0.5%时,pGONRs-CNTs/TPU复合材料薄膜的氧气透过率和拉伸强度相比纯TPU薄膜分别降低了63.08%和提高了46.55%,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氧化石墨纳米带一碳纳米 TPU复合材料薄膜 氧气透过率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还原诱导的氧化石墨烯/Fe_(3)O_(4)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性能及机理
10
作者 李红玲 李紫祎 +2 位作者 杨阳 张皓杰 郎五可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5,共8页
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Fe_(3)O_(4)复合,以苯胺为还原剂还原制得rGO/Fe_(3)O_(4)二元纳米复合材料。然后苯胺在Fe_(3)O_(4)和r GO表面原位氧化聚合为聚苯胺(PANI,)最后用聚苯胺涂覆r GO/Fe_(3)O_(4)复合材料,并以水性环氧树脂(EP)为填... 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Fe_(3)O_(4)复合,以苯胺为还原剂还原制得rGO/Fe_(3)O_(4)二元纳米复合材料。然后苯胺在Fe_(3)O_(4)和r GO表面原位氧化聚合为聚苯胺(PANI,)最后用聚苯胺涂覆r GO/Fe_(3)O_(4)复合材料,并以水性环氧树脂(EP)为填料,制备出具有多层结构的r GO/Fe_(3)O_(4)/PANI/EP复合涂层。采用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r GO/Fe_(3)O_(4)/PANI/EP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与纯环氧树脂涂层和r GO/Fe_(3)O_(4)/EP涂层相比,r GO/Fe_(3)O_(4)/PANI/EP涂层的耐盐雾腐蚀性能最好,且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石墨烯的高效阻隔性能和聚苯胺的电化学智能钝化构成了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纳米复合材料 氧化石墨 Fe_(3)O_(4) 聚苯胺 防腐蚀性能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丽敏 刘海涛 +3 位作者 冯欣冉 胡月 张歆皓 邹丽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189,共7页
通过低温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_(2)O和Cu_(2)O/x%rGO(rGO为还原氧化石墨烯,x=0.4%,0.7%,1%)可见光响应型催化剂,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红外吸收光谱(FT-IR)... 通过低温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_(2)O和Cu_(2)O/x%rGO(rGO为还原氧化石墨烯,x=0.4%,0.7%,1%)可见光响应型催化剂,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红外吸收光谱(FT-IR)、电化学阻抗谱(EIS)、瞬态光电流等表征,并测试了它们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抗生素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单组分Cu_(2)O光催化剂相比,负载rGO后光催化效率明显提升,其中Cu_(2)O/1%rGO催化效果最佳,反应90min时盐酸四环素(TC)去除率可达到71.6%,且循环使用4次性能无明显下降。在降解TC过程中,空穴(h^(+))和羟基自由基(·OH)起主要作用。此外,Cu_(2)O/1%rGO光催化去除土霉素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水性环树脂中物理性能和腐蚀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建康 王树立 +4 位作者 饶永超 白浩然 冯大成 赵书华 李贝贝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16,共10页
利用多巴胺(DA)改性氧化石墨烯(GO),并将纳米TiO2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制备了纳米PDA@GO-TiO2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Raman光谱、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对纳米PDA@GO-T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分析.采用超声分散与机... 利用多巴胺(DA)改性氧化石墨烯(GO),并将纳米TiO2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制备了纳米PDA@GO-TiO2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Raman光谱、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对纳米PDA@GO-T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分析.采用超声分散与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将改性纳米PDA@GO-TiO2复合材料分散到水性环氧树脂中,制备了纳米PDA@GO-TiO2复合水性环氧树脂涂层(PGT/WEP).测试了PGT/WEP涂层的硬度、耐冲击性、附着力等物理性能,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 表明:在水性环氧树脂中添加纳米PDA@GO-TiO2复合材料比在相同百分比下使用GO或纳米TiO2的涂层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涂层性能和腐蚀动力学分析表明,PDA改性GO-TiO2作为水性环氧涂料的添加剂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氧化石墨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环氧涂层 物理性能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肿瘤靶向光动力-光热联合治疗剂的制备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雪丽 王振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85-2191,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温和方法制备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由pRGO与核酸适配体AS1411及吲哚菁绿(ICG)通过非共价作用构建了光热-光敏纳米复合物pRGO-AS1411-ICG(pRAI).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温和方法制备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由pRGO与核酸适配体AS1411及吲哚菁绿(ICG)通过非共价作用构建了光热-光敏纳米复合物pRGO-AS1411-ICG(pRAI).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对pRGO和pRAI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细胞实验考察了其肿瘤细胞的光疗-热疗效果.结果表明,pRAI以AS1411为靶向分子,可通过光热和光毒性双重作用高效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光热疗法 光动力学疗法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林变 赵英虎 +2 位作者 高莉 孙友谊 杨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0,共6页
氧化石墨烯(GO)-纳米银(AgNPs)复合材料(GO-AgNPs)由于GO与AgNPs各自具有的优异性能,并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使其物理化学性能得到增强。近年来,GO-AgNPs复合材料在抗菌、光学、化工催化、改性聚合物材料、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 氧化石墨烯(GO)-纳米银(AgNPs)复合材料(GO-AgNPs)由于GO与AgNPs各自具有的优异性能,并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使其物理化学性能得到增强。近年来,GO-AgNPs复合材料在抗菌、光学、化工催化、改性聚合物材料、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对GO-AgN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纳米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磁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侠 邱丹 +3 位作者 奚赛飞 丁正东 顾志国 李在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65-1972,共8页
利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具有丰富含氧基团的特点,采用原位生长法将经典的亚铁三氮唑自旋转换(SCO)配位聚合物[Fe(Htrz)2(trz)](BF4)负载到二维材料GO的表面。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SEM、TEM、拉曼等手段对自旋转换... 利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具有丰富含氧基团的特点,采用原位生长法将经典的亚铁三氮唑自旋转换(SCO)配位聚合物[Fe(Htrz)2(trz)](BF4)负载到二维材料GO的表面。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SEM、TEM、拉曼等手段对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SCO-GO)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光谱表征发现,复合材料的FTIR和PXRD特征峰为GO和[Fe(Htrz)2(trz)](BF4)特征峰的叠加,初步证明了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已成功制备。SEM和TEM分析直观地显示立方体状的[Fe(Htrz)2(trz)](BF4)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表面,且随着原位生长时间的增加,GO表面的[Fe(Htrz)2(trz)](BF4)的负载量增加、尺寸增大。拉曼图谱表明[Fe(Htrz)2(trz)](BF4)负载到GO表面后,氧化石墨烯特征拉曼峰的强度比(ID/IG)增大,说明氧化石墨烯的缺陷密集程度增大,[Fe(Htrz)2(trz)](BF4)纳米颗粒与石墨烯之间的作用力增强。磁性测试表明不同自组装时间(1、6、12 h)的SCO-GO复合材料的T1/2↑分别为381.1、381.5和382.4 K,T1/2↓分别为345.9、345.0和344.8 K,其磁滞回线宽度分别为35.2、36.5和37.6 K,这是由于不同自组装时间的SCO-GO复合材料中[Fe(Htrz)2(trz)](BF4)的负载量和尺寸的差异导致的。DSC分析结果和磁性结果一致,证实了SCO-GO复合材料自旋转变温度向高温区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自旋转换 原位生长 纳米复合材料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秦静 姜力文 +3 位作者 杨春苗 郭贝贝 孙雪菲 王曙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450,共6页
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通过简单的超声加热处理,原位制备出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氧化石墨稀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呈球状均匀分布在氧化石墨烯表面.... 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通过简单的超声加热处理,原位制备出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氧化石墨稀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呈球状均匀分布在氧化石墨烯表面.以大肠杆菌(MG1655)为模型菌,通过细菌生长动力学试验及荧光染色试验评价了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其卓越的抑菌效果是通过氧化石墨烯纳米银材料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因此,氧化石墨烯纳米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抑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纳米 纳米复合材料 协同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三元共聚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欣 管永 +2 位作者 邵晓瑜 赵丽芬 何海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5-169,174,共6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以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溶液预共混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三元共聚尼龙(CO-PA)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复合材料衍射峰的分析及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微观形态分析未发现堆积的氧化石墨...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以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溶液预共混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三元共聚尼龙(CO-PA)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复合材料衍射峰的分析及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微观形态分析未发现堆积的氧化石墨烯,表明氧化石墨烯在三元共聚尼龙中得到较好的分散。力学性能分析,GO质量分数为0.6%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相比于纯的三元共聚尼龙提高了17.21%;断裂伸长率随着G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气体透过率测试表明氧化石墨能明显增加复合材料气体阻隔性。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随着GO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尼龙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1/石墨烯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春银 赵彩霞 +3 位作者 郭威男 马建莉 林杉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尼龙11(Nylon 11,Polyamide 11)/石墨烯氧化物(GO)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尼龙11及其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切力变稀的现象;GO的加入降低了尼龙11/GO纳...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尼龙11(Nylon 11,Polyamide 11)/石墨烯氧化物(GO)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尼龙11及其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切力变稀的现象;GO的加入降低了尼龙11/GO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用Cole-Cole理论检测尼龙11/GO纳米复合材料,其曲线出现双峰,表明复合材料发生相分离,与Han曲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1 石墨氧化 原位聚合 旋转流变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智明 林起浪 +1 位作者 蔡秋红 马志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通过溶剂超声剥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能有效地将异氰酸苯酯... 通过溶剂超声剥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能有效地将异氰酸苯酯改性的氧化石墨剥离成氧化石墨烯薄片;这种纳米复合材料比BMI树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为基体树脂的1%时,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87.7 MPa、142.1MPa、15.9 kJ/m2,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为1.25%时,其1000℃时的残炭率达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TPU复合材料薄膜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樊志敏 郑玉婴 +1 位作者 曹宁宁 张延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5-3109,3114,共6页
采用氧化法将碳纳米管纵向切割成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利用溶液成形在涂膜机上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带/TPU复合材料薄膜。FT-IR、拉曼光谱、XRD、FE-SEM、TEM等测试表明,碳纳米管成功地被纵向切割成带状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力学测试表明... 采用氧化法将碳纳米管纵向切割成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利用溶液成形在涂膜机上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带/TPU复合材料薄膜。FT-IR、拉曼光谱、XRD、FE-SEM、TEM等测试表明,碳纳米管成功地被纵向切割成带状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力学测试表明,当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用量为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薄膜弹性模量与拉伸强度相比TPU薄膜提高了160%与123%。氧气透过率测试表明当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用量为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薄膜氧气透过率降低77%,阻隔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纳米 TPU复合材料薄膜 氧气透过率 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