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还原气氛对还原-氧化-还原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穆仕芳 李德宝 +3 位作者 侯博 贾丽涛 陈建刚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8-1163,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热重分析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研究了一次还原气氛(H_2、CO、合成气、先H_2后CO、先CO后H_2)对还原-氧化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再经H_2二次还原后催化剂的... 采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热重分析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研究了一次还原气氛(H_2、CO、合成气、先H_2后CO、先CO后H_2)对还原-氧化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再经H_2二次还原后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一次还原气氛为H_2或先H_2后CO时,催化剂的活性相主要是面心立方钴,后者积碳严重;一次还原气氛为CO、先CO后H_2或合成气时,催化剂中出现面心立方钴和六方钴的混晶,前两者有积碳生成。费托合成反应结果表明,一次还原气氛分别为H_2、CO和合成气时,催化剂活性相近;一次还原气氛为先CO后H_2时,CO转化率最高(67.55%);一次还原气氛为H_2时,甲烷选择性最低(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还原气氛 还原-氧化-还原预处理 /二氧化硅催化剂 费托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助剂对Co/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海燕 相宏伟 李永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1,共6页
考察了钾(K)助剂(质量分数0.17%~4.98%)对Co/SiO2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助剂趋向于存在催化剂的外表面,K助剂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H2气氛下对催化剂还原处理,添加K助剂不会降低催化... 考察了钾(K)助剂(质量分数0.17%~4.98%)对Co/SiO2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助剂趋向于存在催化剂的外表面,K助剂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H2气氛下对催化剂还原处理,添加K助剂不会降低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反而会促进Co3O4的还原。在CO+H2气氛中,K助剂会促进金属Co的氧化,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少量的K助剂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但使产物中的C1~C4含量降低,烯/烷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二氧化硅 K助剂 -托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K/SiO_2催化剂催化F-T合成本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向东 孙启文 +2 位作者 曹发海 应卫勇 房鼎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4,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Co-K/SiO2催化剂。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在温度518~541K、压力1.00~2.60MPa、进料中n(H2):n(CO)=1.12~3.23、气态空速3000~4800h^-1的条件下,研究了在Fe-Co-K/SiO2催化剂上的F~T合成本征动力学。F-...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Co-K/SiO2催化剂。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在温度518~541K、压力1.00~2.60MPa、进料中n(H2):n(CO)=1.12~3.23、气态空速3000~4800h^-1的条件下,研究了在Fe-Co-K/SiO2催化剂上的F~T合成本征动力学。F-T合成中CO2的生成量很少,水煤气变换反应可不予考虑,生成烃为主要反应。以CO转化率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采用Levenberg-Maquardt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F-T合成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反应的活化能为78.9kJ/mol。在Fe-Co-K/SiO2催化剂上的F-T合成本征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8.27%,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本征动力学 铁-钴-钾/二氧化硅催化剂 氢气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酸碱性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K-Mo-Co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爱平 郝影娟 +1 位作者 王琪 杨意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0-994,共5页
选取3种酸碱性不同的载体(γ-Al2O3,SiO2,MgO)制备由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负载型K-Mo-Co催化剂。它们的活性高低顺序为:K2MoCo0.35O/SiO2>K2MoCo0.35O/γ-Al2O3>K2MoCo0.35O/MgO;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 选取3种酸碱性不同的载体(γ-Al2O3,SiO2,MgO)制备由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负载型K-Mo-Co催化剂。它们的活性高低顺序为:K2MoCo0.35O/SiO2>K2MoCo0.35O/γ-Al2O3>K2MoCo0.35O/MgO;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与载体的酸碱性强弱顺序一致,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合成甲硫醇有利;H2程序升温还原和激光Raman光谱表征结果显示,碱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易于还原和硫化的八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MoS2存在;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难于还原和硫化的四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氧硫钼物种存在,这些物种与合成甲硫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 22氧化硅 氧化 载体酸碱性 --催化剂 甲硫醇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超细粒子K-Co-Mo催化剂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2 位作者 伏义路 胡天斗 刘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o Mo超细粒子氧化物 ,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 ,然后经K2 CO3 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 (XRD) ,BET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o Mo超细粒子氧化物 ,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 ,然后经K2 CO3 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 (XRD) ,BET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活性。XRD结果表明 ,在空气中焙烧的样品为单一的CoMoO4 物种 ,其晶粒尺寸约为 6 0nm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 ,柠檬酸的分解对样品起到还原作用 ,主要物种为CoMoO3,同时存在少量的CoMoO4 ,晶粒尺寸约为 2 0nm。BET结果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硫化态样品中主要物种为MoS2 和Co9S8,此外 ,还可能存在CoMoS3 13 物种。XRD和EXAFS结果均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硫化后 ,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催化剂晶粒尺寸的降低明显促进了合成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热处理方式 催化活性 低碳醇 合成 结构 氧化 加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还原态K-Co-Mo催化剂的合成醇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中海 鲍骏 +1 位作者 卞国柱 伏义路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还原态K Co Mo催化剂,比较了不同的组分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钾和钴助剂的添加能显著提高催化剂合成醇的性能,尤其是提高了C2+醇的选择性。此外,反应温度、压力以及空速对合成... 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还原态K Co Mo催化剂,比较了不同的组分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钾和钴助剂的添加能显著提高催化剂合成醇的性能,尤其是提高了C2+醇的选择性。此外,反应温度、压力以及空速对合成醇影响明显,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催化反应中低碳醇的收率,但选择性下降;增加压力和空速可以提高低碳醇的收率和选择性,对合成低碳醇有利。在230℃,6 0MPa,14400h-1条件下,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的收率为375 4g kg·h,选择性为70 2%,C1OH C2+OH为0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还原态 K-CO-MO催化剂 合成 低碳醇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合金Co-Fe-B催化剂上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其海 廖列文 刘自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6-430,共5页
采用共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合金Co-Fe-B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的催化性能,探讨了Fe对非晶态合金Co-B催化剂的改性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非晶态合金Co-B催化剂中引入Fe,没有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提高了肉桂醇的选... 采用共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合金Co-Fe-B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的催化性能,探讨了Fe对非晶态合金Co-B催化剂的改性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非晶态合金Co-B催化剂中引入Fe,没有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提高了肉桂醇的选择性,从而提高了肉桂醇的收率。表征结果显示,Fe调变了非晶态合金Co-B催化剂的结构,使C=C键加氢活性的下降幅度比C=O键加氢活性的下降幅度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对肉桂醇的选择性。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对肉桂醛转化率和肉桂醇选择性的影响,在反应压力3.0MPa、反应温度403K、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肉桂醇收率可达9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非晶态合金 肉桂醛 肉桂醇 选择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钴配合物乙烯聚合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宋盛菊 王海旺 魏新芳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2年第5期7-17,共11页
催化乙烯齐聚或聚合铁、钴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不仅在于探索乙烯配位聚合机理的催化剂模型,更为重要的是探讨不同催化剂模型下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为工业界寻找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效催化剂奠定基础。本文针对近年来铁、钴配合物催... 催化乙烯齐聚或聚合铁、钴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不仅在于探索乙烯配位聚合机理的催化剂模型,更为重要的是探讨不同催化剂模型下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为工业界寻找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效催化剂奠定基础。本文针对近年来铁、钴配合物催化剂模型设计和催化行为的研究新进展,并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集中讨论不同铁、钴催化剂模型的催化活性,从配位金属中心的数目以及参与配位的金属配位环境的角度,讨论铁、钴配合物对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性能,并特别强调了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催化剂 乙烯齐聚或聚合 Α-烯烃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光催化剂CoFe_(2)O_(4)/BiVO_(4)/电气石的超声-光催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进治 谢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以电气石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BiVO_(4)、CoFe_(2)O_(4),得到CoFe_(2)O_(4)/BiVO_(4)/电气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EDS、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降解灿烂绿对样品的声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0 min... 以电气石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BiVO_(4)、CoFe_(2)O_(4),得到CoFe_(2)O_(4)/BiVO_(4)/电气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EDS、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降解灿烂绿对样品的声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0 min可见光下,BiVO_(4)对灿烂绿的降解率为33.5%,CoFe_(2)O_(4)(10%)/BiVO_(4)(45%)/电气石对灿烂绿的降解率为74%;在60 min可见光+超声下,BiVO_(4)对灿烂绿的降解率为61.5%,CoFe_(2)O_(4)(10%)/BiVO_(4)(45%)/电气石在声光作用下(12 min内)对灿烂绿的降解率高达99.2%。高效的降解率可能与复合结构的异质结有关,CoFe_(2)O_(4)/BiVO_(4)/电气石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从而有效增强光降解性能。另外,从超声+光催化的效果可看出超声协同光催化降解效果显著。声光催化在有机污染物降解领域内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如能结合彼此优点,可望开发出高效实用的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催化剂 超声-催化 /钒酸铋/电气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K_2MoO_4-P_(0.2)/SiO_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静 王琪 +3 位作者 陈亚中 郭红彦 鲁骥 崔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2-966,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造成局部过热,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部分烧结长大,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而在氮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柠檬酸缓慢分解且形成了还原性气氛,将易还原的Mo-O物种还原,形成了更多的活性Mo物种,且活性组分分散更均匀,从而表现出了比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对于甲硫醇合成反应,后者的CO转化率提高约10%,甲硫醇选择性提高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钼酸- 二氧化硅催化剂 高硫合成气 甲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Al复合氧化物在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海杰 王建 +1 位作者 窦喆 徐秀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焙烧法制备了系列CuxCo1-xCo Al O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K改性催化剂,将这些催化剂用于N2O分解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和K负载量对活性的影响。采用N2物...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焙烧法制备了系列CuxCo1-xCo Al O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K改性催化剂,将这些催化剂用于N2O分解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和K负载量对活性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BET)、XRD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u0.1Co0.9Co Al O4催化剂的活性较高。表征结果显示,系列CuxCo1-xCo Al O4复合氧化物均为尖晶石型结构。在550℃下N2O连续进行分解反应600 min,有氧无水气氛中Cu0.1Co0.9Co Al O4和0.03K/Cu0.1Co0.9Co Al O4(K与(Cu+Co)的原子比为0.03)催化剂上的N2O转化率分别为77.0%和92.8%;而在有氧有水气氛中Cu0.1Co0.9Co Al O4和0.03K/Cu0.1Co0.9Co Al O4催化剂上的N2O转化率分别为14.5%和36.2%。与Cu0.1Co0.9Co Al O4催化剂相比,0.03K/Cu0.1Co0.9Co Al O4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复合氧化催化剂 改性催化剂 氧化二氮分解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在耐硫变换催化剂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俊石 张鎏 《无机盐工业》 CAS 2001年第2期9-10,16,共3页
利用微反催化剂活性评价、TPR、XRD和程序升温还原磁天平等手段 ,考察了钾对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钴钼分散度、还原气氛下磁化率等性能的影响。认为引入钾可以显著提高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 ,降低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还原温度 ,提高钴钼... 利用微反催化剂活性评价、TPR、XRD和程序升温还原磁天平等手段 ,考察了钾对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钴钼分散度、还原气氛下磁化率等性能的影响。认为引入钾可以显著提高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 ,降低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还原温度 ,提高钴钼在载体γ -Al2 O3 上的分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钼/γ-氧化 耐硫变换催化剂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化公司研究院研制低钾型乙苯脱氢催化剂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58-958,共1页
关键词 - 研制 乙苯 脱氢催化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对Fe-Zr-O催化CO_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红萍 郑小满 +1 位作者 梁英华 赵新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9-1155,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Fe-Zr-O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SEM-EDX、TEM、XRD和NH3-TPD等方法对Si-Fe-Zr-O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组成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Fe-Zr-O催化剂催化CO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Si加...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Fe-Zr-O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SEM-EDX、TEM、XRD和NH3-TPD等方法对Si-Fe-Zr-O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组成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Fe-Zr-O催化剂催化CO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Si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减小且孔分布集中;当n(Fe)∶n(Zr)∶n(Si)=5∶1∶2时,存在便于传质的5~11 nm的孔且孔体积最大,催化活性最高;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径是引入Si后催化剂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si的加入所形成的锆硅和铁硅固溶体可与铁锆固溶体协同作用,提高Si-Fe-Zr-O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甲醇 二氧化 --催化剂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负载纳米Co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升高 汪建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钴等为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含钴物质均匀分散的SiO2 凝胶。在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等离子体还原 ,获得了结构比较疏松的SiO2 载体材料 ,其上负载的金属钴颗粒具有较规则的球形以及均一的粒度 ,适宜用作合成...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钴等为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含钴物质均匀分散的SiO2 凝胶。在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等离子体还原 ,获得了结构比较疏松的SiO2 载体材料 ,其上负载的金属钴颗粒具有较规则的球形以及均一的粒度 ,适宜用作合成纳米碳管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负载纳米 CO 催化剂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微波等离子体 二氧化硅负载纳米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过渡Fe(Co)系乙烯齐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明芳 刘珺 栗同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类Fe(Co)系催化剂(包括吡啶基二亚胺类、吡啶基单亚胺类、1,10-菲咯啉类等)在乙烯齐聚方面的发展概况。后过渡Fe(Co)系催化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不仅可制备高密度聚乙烯,还可通过改变配体的空间位阻...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类Fe(Co)系催化剂(包括吡啶基二亚胺类、吡啶基单亚胺类、1,10-菲咯啉类等)在乙烯齐聚方面的发展概况。后过渡Fe(Co)系催化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不仅可制备高密度聚乙烯,还可通过改变配体的空间位阻使乙烯齐聚制备α-烯烃,尤其是铁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具有高活性和对线型α-烯烃的高选择性。尽管如此,该体系铝氧烷的用量大可能成为制约其工业化的瓶颈。寻找价格低廉的助催化剂替代品是加快该技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催化剂 齐聚 Α-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镧对高分散K-Fe/硅沸石催化剂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彬彬 马静红 +1 位作者 李瑞丰 曹景慧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采用XPS、TPD、ESR和催化反应等手段考察了微量La对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的高分散K-Fe/硅沸石催化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在K-Fe硅沸石中适量La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催化剂在CO+H_2反应中的活性和对低... 本文采用XPS、TPD、ESR和催化反应等手段考察了微量La对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的高分散K-Fe/硅沸石催化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在K-Fe硅沸石中适量La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催化剂在CO+H_2反应中的活性和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而且大大改善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微量La的存在,改变了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对H_2和CO的吸附性能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沸石 催化剂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K-Co-Mo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研究──焙烧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2 位作者 伏义路 谢亚宁 胡天斗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3-25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Co Mo O4 催化剂, 经 K 助化后分别在空气中于400~800 ℃下进行焙烧, 得到氧化态样品, 然后经硫化制得硫化态 K Co Mo 催化剂, 对氧化态样品的乙醇分解性能及硫化态样品的 C O 加氢...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Co Mo O4 催化剂, 经 K 助化后分别在空气中于400~800 ℃下进行焙烧, 得到氧化态样品, 然后经硫化制得硫化态 K Co Mo 催化剂, 对氧化态样品的乙醇分解性能及硫化态样品的 C O 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 运用 X 射线衍射( X R D )和扩展 X光吸收精细结构( E X A F S )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乙醇分解性能测试表明,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较弱,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合成醇性能测试结果则显示, 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升高后,其合成醇的产率逐步降低, 但醇选择性基本不变. 经 400 ℃焙烧的样品, 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氧化态样品中存在多种 K M o O 物种,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 钾钼之间作用增强, 样品更难以被完全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催化剂 焙烧 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