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锰氧化菌对水稻幼苗根系铁锰膜形成的影响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金媛 范芳娟 +1 位作者 靳梦楠 李丁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华占和台北309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水培试验探究了LLDRA6菌株悬浮液和Fe^(2+)、Mn^(2+)溶液处理对水稻幼苗根系铁锰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对Cd转运的阻隔效果。结果表明:菌株悬浮液+Fe;处理的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均呈现明显的红色,说明菌株LL... 以华占和台北309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水培试验探究了LLDRA6菌株悬浮液和Fe^(2+)、Mn^(2+)溶液处理对水稻幼苗根系铁锰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对Cd转运的阻隔效果。结果表明:菌株悬浮液+Fe;处理的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均呈现明显的红色,说明菌株LLDRA6悬浮液可促进水稻根系表面形成铁锰膜;DCB法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菌株悬浮液+Fe^(2+)处理的水稻根系表面DCB-F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系酶活检测结果显示,经Fe^(2+)和Mn^(2+)处理后,水稻根系的POD酶和SOD酶的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经Fe^(2+)处理后,2个水稻品种茎叶部分的Cd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由此推测,菌株LLDRA6可促进水稻根系表面铁锰膜的形成,对Cd在水稻植株中的迁移具有显著的阻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膜 水稻 幼苗根系 铁锰氧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钾强化铁锰氧化膜过滤去除水中双酚A及机理
2
作者 曹曼曼 郭英明 +2 位作者 曹袁圆 张宇宏 张哲凯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74-4281,共8页
目前双酚A(BPA)已被发现存在于多种水环境中,严重影响饮水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铁酸钾(K_(2)FeO_(4))强化铁锰氧化膜(MeO_(x))去除水中BPA的新技术。研究了K_(2)FeO_(4)强化过滤对BPA的去除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探究了... 目前双酚A(BPA)已被发现存在于多种水环境中,严重影响饮水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铁酸钾(K_(2)FeO_(4))强化铁锰氧化膜(MeO_(x))去除水中BPA的新技术。研究了K_(2)FeO_(4)强化过滤对BPA的去除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探究了长期运行实验中BPA去除效果的持续稳定性,并深入分析了K_(2)FeO_(4)强化铁锰氧化膜过滤去除BPA的微观作用机理。在中试系统进水中投加0.02mg/L的K_(2)FeO_(4),可将BPA的去除效率由原来的20%提高至约70%。在BPA的长期去除实验中,氧化膜活性降低后可向进水中投加1.0mg/L的Mn^(2+)恢复其活性,从而维持中试系统对于BPA的有效去除。pH在6.54~8.52范围内,对于BPA的去除影响较小,NH_(4)^(+)浓度的增加会导致BPA的去除效率明显下降。在去除BPA的过程中,BPA中的苯环分解生成[CH_(2)CH(OH)]_n和CH3CH_(2)CHO,且K_(2)FeO_(4)将铁锰氧化物膜中的Mn和MnO氧化为高价MnO_(2)和Mn_(2)O_(3),有助于提高氧化膜活性。本文将为有效去除水中BPA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强化过滤 铁锰氧化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地区几种土壤铁锰胶膜及其基质中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特点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丽 刘凡 +2 位作者 谭文峰 王贻俊 陆泗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7-494,共8页
通过对华中地区几种土壤和胶膜中某些性质及元素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比较了铁锰胶膜和基质土壤的性质及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铁锰胶膜的pH值、粘粒含量、K2O、Na2O、MnO2、非晶质铁、铁的活化度、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均比基... 通过对华中地区几种土壤和胶膜中某些性质及元素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比较了铁锰胶膜和基质土壤的性质及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铁锰胶膜的pH值、粘粒含量、K2O、Na2O、MnO2、非晶质铁、铁的活化度、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均比基质土壤的高,且差异显著;(2)铁锰胶膜富集重金属元素,Co、Ni、Cu和Zn等元素主要富集于胶膜的氧化锰矿物中,而Pb主要富集在氧化铁矿物中;(3)Mg在铁锰胶膜的形成过程中进一步淋溶,以致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地区 铁锰 土壤 基质 元素地球化学 氧化铁矿物 活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根表的铁锰氧化物膜 被引量:76
4
作者 刘文菊 朱永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8-363,共6页
湿地植物根系具有泌氧能力 ,使其根表及根际微环境呈氧化状态。因而 ,土壤溶液中一些还原性物质被氧化 ,如 Fe2 + ,Mn2 + ,形成的氧化物呈红色或红棕色胶膜状包裹在根表 ,称为铁锰氧化物膜。铁锰氧化物膜及其根际微环境是湿地植物根系... 湿地植物根系具有泌氧能力 ,使其根表及根际微环境呈氧化状态。因而 ,土壤溶液中一些还原性物质被氧化 ,如 Fe2 + ,Mn2 + ,形成的氧化物呈红色或红棕色胶膜状包裹在根表 ,称为铁锰氧化物膜。铁锰氧化物膜及其根际微环境是湿地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污染物的门户 ,势必会影响这些物质的吸收。主要综述了铁锰氧化物膜的形成和组成 ,以及根表形成的氧化物膜的生态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铁锰氧化物 生态效应 重金属污染物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亚热带土壤铁锰胶膜和基质的表面化学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丽 洪军 +1 位作者 谭文峰 刘凡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5-303,共9页
以我国亚热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为材料,研究了土壤铁锰胶膜和其基质的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和氧化特点。结果表明,与基质土壤相比,铁锰胶膜的比表面积大,电荷零点(PZC)低,这与其富含粘粒、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等有关... 以我国亚热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为材料,研究了土壤铁锰胶膜和其基质的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和氧化特点。结果表明,与基质土壤相比,铁锰胶膜的比表面积大,电荷零点(PZC)低,这与其富含粘粒、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等有关;铁锰胶膜经脱锰处理后,比表面积明显降低。由盐滴定-电位滴定(STPT)法测得黄褐土、黄棕壤、红壤基质的PZC分别为3.13、3.65和3.90;黄棕壤和红壤铁锰胶膜的PZC分别为3.26和3.42。铁锰胶膜对Pb2+、Cu2+、Cd2+和Zn2+的吸附和对Cr3+的氧化能力比基质的强。铁锰胶膜经脱锰处理后,对Pb2+、Cu2+、Cd2+和Zn2+的最大吸附量比未处理时降低了53%~100%;其氧化Cr3+生成Cr6+的量比铁锰胶膜的降低了87%~100%。说明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的铁锰胶膜中,氧化锰是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氧化Cr3+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 基质土壤 氧化锰 重金属 表面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红黏土中铁锰胶膜对化学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敏杰 郑乐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从北方红黏土中普遍存在的铁锰胶膜入手,分析了铁锰胶膜的环境信息效应,又依据其形成过程提出去除方法,认为铁锰胶膜对红黏土元素地球化学、粒度、磁化率等方面均可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些均未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甘肃朝那... 从北方红黏土中普遍存在的铁锰胶膜入手,分析了铁锰胶膜的环境信息效应,又依据其形成过程提出去除方法,认为铁锰胶膜对红黏土元素地球化学、粒度、磁化率等方面均可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些均未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甘肃朝那红黏土去除铁锰胶膜后,与原样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进行对比发现,铁锰胶膜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影响较小,但铁锰胶膜会造成某些稳定元素的迁移,这说明第四纪黄土研究中的某些地球化学指标并不一定适用于红黏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铁锰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甘肃朝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的环境生态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邢承华 蔡妙珍 +1 位作者 刘鹏 徐根娣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80-1384,共5页
许多湿地、水生植物根系都具有向根际环境释放氧气和氧化物,在根表和根际形成铁、锰氧化物胶膜的能力。因其所具有的特殊的物理或化学结构,植物根表的铁锰氧化物胶膜在环境生态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植物根表铁锰氧化物的形成与特征... 许多湿地、水生植物根系都具有向根际环境释放氧气和氧化物,在根表和根际形成铁、锰氧化物胶膜的能力。因其所具有的特殊的物理或化学结构,植物根表的铁锰氧化物胶膜在环境生态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植物根表铁锰氧化物的形成与特征,对有害金属和类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富集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以及提高植物的耐酸和耐贫瘠能力。借助新技术或研究手段强化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湿地或水体有害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调控作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铁锰氧化物胶 重金属污染物 水体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复合氧化膜同步去除地表水中氨氮和锰 被引量:20
8
作者 白筱莉 黄廷林 +1 位作者 张瑞峰 文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34-4540,共7页
在中试条件下,以石英砂为载体,利用表面负载的铁锰复合氧化膜同步去除地表水中的氨氮和锰,考察了氨氮和锰的去除效能及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活性氧化膜对地表水中氨氮和锰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滤料对氨氮和锰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关... 在中试条件下,以石英砂为载体,利用表面负载的铁锰复合氧化膜同步去除地表水中的氨氮和锰,考察了氨氮和锰的去除效能及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活性氧化膜对地表水中氨氮和锰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滤料对氨氮和锰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关系,但其动力学常数ka随进水污染物浓度范围的不同而变化.滤速在4~13m/h之间,出水氨氮和锰均可达标;滤速增大,单位体积滤料对氨氮和锰的去除能力提升,去除污染物所需滤层厚度与滤速符合幂函数关系.活性氧化膜对地表水低温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温度降低至10℃,进水氨氮浓度2.0mg/L,锰浓度0.9mg/L,出水达到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复合氧化 氨氮 地表水 同步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复合氧化膜对水中双酚A的去除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建雄 郭英明 +3 位作者 杨靖 许伟 王旭 张瑞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51-1557,共7页
前期研究已发现表面负载铁锰氧化膜的石英砂滤料,对水中常见污染物(氨氮、铁、锰等)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能力。本文利用中试过滤系统研究成熟滤料对水中双酚A(BPA)的去除能力,同时考察进水中Mn^(2+)的负荷变化对去除水中BPA的影响。结果... 前期研究已发现表面负载铁锰氧化膜的石英砂滤料,对水中常见污染物(氨氮、铁、锰等)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能力。本文利用中试过滤系统研究成熟滤料对水中双酚A(BPA)的去除能力,同时考察进水中Mn^(2+)的负荷变化对去除水中BPA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仅有BPA负荷时,可去除ΔC_(BPA)为0.48mg/L,去除率高达95.6%,消耗溶解氧(DO)为5.44mg/L;进水中同时投加BPA和Mn^(2+),当Mn^(2+)浓度达到2.0mg/L时,在滤柱前65cm处即可去除ΔC_(BPA)为0.56mg/L,BPA在后半段无法有效去除。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知,BPA氧化后生成了某种物质,阻塞在氧化膜的孔隙结构中,造成滤料板结,同时发现少许氧化膜裂开脱落;能谱仪(EDS)能谱图显示投加BPA后,C、O元素的含量分别由之前的12.14%、18.50%增加到21.10%、22.58%,而Mn元素由之前的63.18%减少至42.49%,导致氧化膜表面锰氧化物减少;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能谱图显示,在不同阶段氧化膜的主要化学形态为Mn_(3)O4和MnFe_(2)O_(4),而投加BPA后,有机物[—CH_(2)—H(OH)]_(n)覆盖在氧化膜表面及空隙中,降低了氧化膜表面的有效活性位,导致了BPA去除效果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 双酚A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钾强化铁锰氧化膜过滤去除水中有机物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英明 张宇宏 +3 位作者 麻奔 袁晟晨 邱文瑄 杨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130-6138,共9页
前期研究发现铁锰氧化膜(MeO_(x))对水中氨氮、铁、锰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但对水中有机物(以COD_(Mn)计)的去除效果较差。为了提高MeO_(x)对COD_(Mn)的去除率,本研究采用高铁酸钾强化MeO_(x)的催化氧化过程,探究其对水中COD_(Mn)... 前期研究发现铁锰氧化膜(MeO_(x))对水中氨氮、铁、锰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但对水中有机物(以COD_(Mn)计)的去除效果较差。为了提高MeO_(x)对COD_(Mn)的去除率,本研究采用高铁酸钾强化MeO_(x)的催化氧化过程,探究其对水中COD_(Mn)的有效去除及相关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仅投加0.1mg/L的高铁酸钾强化MeO_(x)过滤,对于进水中20mg/L的COD_(Mn),去除率可达到约92.5%;滤速对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去除率随着滤速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在6~10m/h出水滤速中的COD_(Mn)均能达到3.0mg/L以下,当滤速达到11m/h时去除率下降到81.65%;较低的p H(约6.51)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COD_(Mn)的去除率随着p H的降低而逐渐下降;进水中NH^(+)也会影响COD_(Mn)的去除,NH^(+)浓度越高其去除率越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高铁酸碱强化过滤约60天后,可在MeO_(x)的表面生成某种物质;由电子能谱(EDS)分析MeO_(x)表面可知,约60天后C元素和O元素的比例明显增加,Mn元素和Fe元素的比例明显降低,但MeO_(x)表面减少的部分铁锰物质并未影响COD_(Mn)的去除;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知,Mn元素强化过滤前后对应的化合物主要为Mn O、Mn_(2)O_(3)以及Mn_(3)O_(4),对C、O元素分析后发现附着在MeO_(x)表面的物质为+(CH_(2))_(4)O+_(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高锰酸盐指数 强化过滤 铁锰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氧化膜/分子筛滤料去除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和锰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英明 袁晟晨 +2 位作者 许伟 张宇宏 邱文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前期研究表明,铁锰氧化膜(MeO_(x))可同步去除地下水中较低负荷的氨氮和锰(NH_(4)^(+)<1.5 mg/L,Mn^(2+)<2.0 mg/L),而当其进水负荷较高时,去除效果会明显下降。分子筛(MS)作为滤料时,对水中的NH_(4)^(+)和Mn^(2+)具有较好的吸附... 前期研究表明,铁锰氧化膜(MeO_(x))可同步去除地下水中较低负荷的氨氮和锰(NH_(4)^(+)<1.5 mg/L,Mn^(2+)<2.0 mg/L),而当其进水负荷较高时,去除效果会明显下降。分子筛(MS)作为滤料时,对水中的NH_(4)^(+)和Mn^(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存在吸附周期短等问题。本文应用MeO_(x)和MS作为混合滤料,不仅提高了MeO_(x)对于水中NH_(4)^(+)和Mn^(2+)的去除负荷,同时可以延长MS的使用周期。通过小型过滤实验系统,得出MS/MeO_(x)混合滤料的最优配比为1:2,再将其应用至中试过滤系统中,用于同步去除进水中高负荷的NH_(4)^(+)和Mn^(2+),结果表明MS/MeO_(x)对于水中NH_(4)^(+)和Mn^(2+)的最大去除负荷可分别提高至2.95 mg/L和3.70 mg/L。进水中同时投加NH_(4)^(+)和Mn^(2+),当Mn^(2+)浓度为2.50 mg/L时,NH_(4)^(+)的最大去除负荷可提高至3.60 mg/L,系统持续运行超过30 d,去除效果持续稳定,主要由于水中Mn^(2+)的存在对NH_(4)^(+)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水中过高的有机物浓度(>10 mg/L)、滤速(>12 m/h)均会影响NH_(4)^(+)和Mn^(2+)的有效去除。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MeO_(x)和MS滤料进行微观表征,结果表明MeO_(x)的主要成分并无明显变化;而MS由于长期对Mn^(2+)的吸附作用,其表面的锰元素明显增多,主要是由于氧化后产生的锰氧化物持续附着在分子筛表面及孔道内,这些锰氧化物具有一定的催化氧化活性,从而使MS的使用周期延长了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 分子筛 地下水 高浓度 氨氮和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红黏土研究进展及问题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敏杰 郑乐平 +1 位作者 郑洪波 杨守业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8,34,共9页
当前有关中国北方黄土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就其下伏红黏土序列的研究却存在不少分歧。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国北方红黏土序列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着重从铁锰胶膜角度来分析其可能会给红黏土研究带来的影响,旨在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关键词 红黏土 研究进展 铁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