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土矿成矿铁铝分异过程研究:以黔中石炭系九架炉组铝铁岩系为例
1
作者 杨瑞东 莫洪成 +6 位作者 罗朝坤 高军波 倪莘然 彭柔 高川黔 陈军 陈吉艳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11-2723,共13页
本文通过对黔中石炭系九架炉组含铝岩系的沉积层序、结构、构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认为铁质岩与铝质岩的分异过程主要发生在沉积期。九架炉组含铝岩系的地层层序从下往上分为铁质岩—黏土岩—铝土矿—黏土岩。其中铁质岩所... 本文通过对黔中石炭系九架炉组含铝岩系的沉积层序、结构、构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认为铁质岩与铝质岩的分异过程主要发生在沉积期。九架炉组含铝岩系的地层层序从下往上分为铁质岩—黏土岩—铝土矿—黏土岩。其中铁质岩所具有的条带状、碎屑状和鲕状结构,说明铁质岩是单独沉积形成,而不是在整个九架炉组沉积后由铁质迁移从初始物质中分化形成。铁质岩和铝土矿中明显不同的元素组成,也应该是沉积期物源差异和沉积环境变化引起的。靠近物源区的铝土矿层中含大量铁矿物,并因此表现出高铁特征,远离物源区的铝土矿则相反,说明此时形成的铝土矿在物源上已经历了铁质的消耗,而正是这一阶段的消耗导致在溶洼中形成铁质岩。石炭系九架炉组含铝岩系中的铁铝分异过程与全球古气温、降雨及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早石炭世维宪期正处于晚古生代冰期事件中的一个主要成冰期过渡期,此时华南板块所在的中低纬度地区由于降雨量突变与海平面升降变化,风化壳中铁质被淋滤,以胶体形式搬运至湖泊和潟湖沉淀,形成铁质岩;而残余的富铝风化壳在随后强烈降雨引起的洪泛事件中以碎屑流形式搬运到湖泊或潟湖沉积,形成碎屑状铝土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分异 地球化学 沉积结构 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