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史荣会 董文威 +1 位作者 韩祯 张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的颗粒更均匀,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度。实验结果表明:以Ce(NO3)3,Fe(NO3)3·9H2O,TiOSO4·2H2O为原料、按n(Ce)∶n(Fe)∶n(Ti)=0.2∶0.8∶1配比制得的Ce0.2Fe0.8TiOx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 h、体积空速25 000 h-1的条件下,NO去除率为99.8%,N2选择性为100%;Fe的掺加显著提高了Ce0.2Fe0.8TiOx催化剂的抗H2O和SO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氧化 掺加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熊志波 郭东旭 +1 位作者 路春美 张信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NO初始浓度越高,每克催化剂的NO转化率越高;随着NH3/NO比的增加,NO转化率先迅速增加后趋势减缓,最终趋于稳定;O2在NH3-SCR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175~225℃下,Fe0.95Ce0.05Oz催化剂的NO和NH3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0级,O2的反应级数接近0.5级,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3 位作者 韩奎华 郭东旭 王栋 张信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1-205,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剂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了其完全转化温度窗口,为最佳改性物。当钛的物质的量比逐渐由0.10增至0.40,铁铈钛催化剂低温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但其高温脱硝效率逐渐增大至100%,钛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15。XRD和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钛能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细化其孔径,并与催化剂中铁、铈氧化物形成良好的固溶体,从而提高了铁铈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Fe0.8Ce0.05Ti0.15Oz催化剂在150~400℃取得了高于90%的NOx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x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柳召刚 张蕊 +3 位作者 李梅 胡艳宏 王觅堂 张晓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166,172,共5页
采用改进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L16(4^5)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XRD、SEM、粒度和比表面积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终点pH值是碳酸氢铵-氨水沉... 采用改进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L16(4^5)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XRD、SEM、粒度和比表面积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终点pH值是碳酸氢铵-氨水沉淀法制备铁铈催化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反应温度次之。脱硝实验表明,经400℃焙烧5h所制备的催化剂,其粒径较小,分布较宽,比表面积较大,SCR脱硝活性最高,在250℃脱硝活性为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改进共沉淀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暴露CeO_(2){100}晶面的铈钛复合氧化物合成及其负载Au催化剂一氧化碳低温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茜 吴志伟 +4 位作者 朱华青 李诗颖 秦张峰 樊卫斌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706,共10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花朵状形貌的铈钛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主要暴露CeO_(2){100}晶面。SEM、XRD表征结果表明,花朵状铈钛复合氧化物的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无定型的快速生长及缓慢结晶两个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铈钛比例、KOH...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花朵状形貌的铈钛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主要暴露CeO_(2){100}晶面。SEM、XRD表征结果表明,花朵状铈钛复合氧化物的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无定型的快速生长及缓慢结晶两个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铈钛比例、KOH浓度、晶化时间和焙烧温度是该形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负载Au催化剂后常温即能实现CO的完全转化;TEM和H_2-TPR结果表明,暴露的CeO_(2){100}晶面以及Au和载体的强相互作用是该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100}晶面 复合氧化物 水热法 催化剂 氧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氧化物载体在加氢脱硫催化剂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周文武 何欣欣 +4 位作者 唐小原 周安宁 陈治平 黄志豪 白业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1374,共14页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第二组元氧化物的引入克服了Al_(2)O_(3)载体酸类型单一及商用催化剂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过强等缺点,同时保持了较大的比表面积;第二组元氧化物能够有效提升TiO_(2)载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比表面积的同时调节了载体材料表面酸性等。究其原因在于第二组元的引入可显著改变Al_(2)O_(3)或TiO_(2)表面羟基环境,进而促进了活性金属前驱体在载体表面的锚定和分散,有利于更多NiMo(W)S活性相的形成,提升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氧化物 铝基氧化物 氧化物 载体表面环境 加氢脱硫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氧化物催化剂脱硝性能及抗碱金属盐中毒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光学 周安琪 +2 位作者 范海燕 王进卿 池作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1,48,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O_2-Fe_2O_3/TiO_2脱硝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不同铈钛摩尔比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以及负载10%CeO_2和3%Fe2O_3的催化剂的抗硫性能和抗钾、钠碱金属盐中毒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eO_2-Fe_2O_3/TiO_2催化剂最佳反应...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O_2-Fe_2O_3/TiO_2脱硝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不同铈钛摩尔比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以及负载10%CeO_2和3%Fe2O_3的催化剂的抗硫性能和抗钾、钠碱金属盐中毒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eO_2-Fe_2O_3/TiO_2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为350℃;铁铈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组分配比为CeO_2摩尔分数10%,Fe_2O_3摩尔分数3%,NO脱除率可达95.65%;10%-3%CeO_2-Fe_2O_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硫性能;钾、钠碱金属盐对催化剂均有一定的毒化作用,但未对催化活性成分的晶相产生影响,只是削弱了活性成分与载体间的相互结合作用,且钾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大于钠盐;钾、钠碱金属盐使催化剂中毒失活可能是由于催化剂NH3吸附能力下降,吸附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催化剂 浸渍法 氧化物 活性 抗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离子液体/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在胺羰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石峰 马宇春 +1 位作者 周瀚成 邓友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81-1783,共3页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amines. The catalyst efficienc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previous papers and the TOF number reached to 10 372 when catalyst 0.05%Pd\|4.6%BMImCl/TiO\-\%y\%\|SiO\-\%x\% was used. The usability of ionic liquid was the key point for preparation of this catalyst system because of its high dissolvability to palladium complex and affording appropriate micro\|environment for the reaction. The synergism among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ystem. BET, AES and XRD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d the catalysts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离子液体/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合成 羰化 溶胶-凝胶 苯胺 氨基甲酸酯 环己胺 催化反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对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N_2O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畅 薛莉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3-1039,共7页
采用低温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添加不同碱土金属的钴铈复合氧化物(Ce/Co摩尔比为0.05)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N2O分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碱土金属对钴铈催化剂催化N2O分解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助催化效果递变顺序为Mg<Ca<Sr,Ba.分析催... 采用低温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添加不同碱土金属的钴铈复合氧化物(Ce/Co摩尔比为0.05)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N2O分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碱土金属对钴铈催化剂催化N2O分解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助催化效果递变顺序为Mg<Ca<Sr,Ba.分析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X光电子能谱(XPS),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结果发现,碱土金属的添加并没有引起催化剂晶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明显变化,但可以影响催化剂中钴离子周围的化学环境,有效提高Co2+的给电子能力.在N2O催化分解反应中,N2O表面分解步骤是通过Co2+向其反键轨道提供电子实现的,而分解产生的吸附氧的脱附过程是电子返还给Co2+的过程,即活性位再生过程.研究认为,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2O表面分解步骤是反应的速控步骤,碱土金属的添加提高了活性位的给电子能力,促进了速控步骤的进行,从而提高了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碱土金属 氧化三钴 氧化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常坤 范以宁 陈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47,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Co)、铈(Ce)不同比例的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氧化对甲酚(PMP)选择制取对羟基苯甲醛(PHB)的性能。结果表明,以nCo/nCe=1的Co、Ce复合氧化物在250℃焙烧时具...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Co)、铈(Ce)不同比例的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氧化对甲酚(PMP)选择制取对羟基苯甲醛(PHB)的性能。结果表明,以nCo/nCe=1的Co、Ce复合氧化物在250℃焙烧时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可使PHB的选择性达86.0%。应用DTA-TG、TEM、XRD等手段考察了氧化物催化剂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下恒温焙烧2h,可得到非晶态、高比表面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r≤30nm),且其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较好;而得到的单金属组分氧化物却呈晶态结构。焙烧温度为700℃时,复合氧化物也呈现晶态结构,且具有CeO2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超细微粒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钛复合氧化物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祥峰 沈娟章 +4 位作者 陆天虹 芦永红 王伟 范新庄 徐海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0-354,共5页
用TiN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钌钛复合氧化物(RuxTi1-xO2)纳米粉体,并以此为载体,用微波还原法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阳极催化的钯催化剂(Pd/RuxTi1-xO2,Pd的质量分数20%).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 用TiN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钌钛复合氧化物(RuxTi1-xO2)纳米粉体,并以此为载体,用微波还原法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阳极催化的钯催化剂(Pd/RuxTi1-xO2,Pd的质量分数20%).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Pd纳米颗粒分散在具有金红石结构的棒状RuxTi1-xO2表面.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Pd/RuxTi1-xO2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uxTi1-xO2中Ru含量会影响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x=0.3时,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最高,稳定性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催化剂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常坤 范以宁 陈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铈及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以对甲酚氧化制取对羟基苯甲醛的反应中,其催化性能较好。用DTA-TG、FT-IR、TEM、XRD等手段考察了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以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铈及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以对甲酚氧化制取对羟基苯甲醛的反应中,其催化性能较好。用DTA-TG、FT-IR、TEM、XRD等手段考察了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以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下恒温焙烧2h,可得到非晶态和高比表面的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r≤30nm),且具有良好的保持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超细微粒 溶胶-凝胶法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用Y型分子筛—钛硅氧化物复合载体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强 周亚松 +1 位作者 温世昌 徐春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CO2超临界干燥的方法制备了钛硅复合氧化物(CTS)载体基质材料。以不同方法将Y型分子筛与CTS混合制得Y/CTS复合载体,以Ni、W为活性金属组分,采用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制备了加氢处理催化剂。考察了Y型分子筛与CTS的复合方...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CO2超临界干燥的方法制备了钛硅复合氧化物(CTS)载体基质材料。以不同方法将Y型分子筛与CTS混合制得Y/CTS复合载体,以Ni、W为活性金属组分,采用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制备了加氢处理催化剂。考察了Y型分子筛与CTS的复合方式及加入量对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进而研究了P改性对Y/CTS结构及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的加入提高了CTS复合氧化物的酸性和比表面积,适当的分子筛加入量没有破坏CTS原有的结构。当Y型分子筛的加入量大于20%,Y/CTS的总酸量高于CTS,尤其是B酸量提高幅度较大,B酸强度也明显增加;Y/CTS载体中加入P以后,载体的总酸量增加,L酸的比例提高。以胜利焦化蜡油为原料,对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的加入以及P对Y/CTS的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Y型分子筛 焦化蜡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和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常坤 范以宁 +1 位作者 胡征 陈懿 《湖北化工》 1997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共沉淀法和球磨法制备了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其对对甲酚液相氧化选择得到对羟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用XR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磨法制备的Co/Ce=1的钴铈复合氧化物活性和比活性最高,收醛选择性达81.8%,具有工业... 以共沉淀法和球磨法制备了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其对对甲酚液相氧化选择得到对羟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用XR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磨法制备的Co/Ce=1的钴铈复合氧化物活性和比活性最高,收醛选择性达81.8%,具有工业应用前景.共沉淀法制备的钴铈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改善,证实了氢氧化物为非活性物相,而氧化物物相对液相碱助反应体系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制备 性能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铁锆三元复合氧化物上碳烟的催化燃烧 被引量:7
16
作者 晏冬霞 王华 +3 位作者 李孔斋 魏永刚 祝星 程显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CeO2、Fe2O3和系列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Raman、H2-TPR和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研究了其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了固溶体...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CeO2、Fe2O3和系列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Raman、H2-TPR和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研究了其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了固溶体,而Fe3+较难进入CeO2晶格中,部分Fe2O3分散在固溶体表面。固溶体形成产生的氧空位和表面高度分散的氧化铁协同作用是铈铁锆三元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的关键。同时,与单纯的铈铁二元复合氧化物相比,Zr4+的掺杂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抗老化能力,使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显示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在系列样品中,Ce0.5Fe0.30Zr0.20O2样品由于形成了最多的固溶体并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表面Fe2O3,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催化碳烟的起燃温度(ti)和峰顶温度(tp)分别为251℃和310℃,长时间高温老化后其ti和tp仍较低,分别为273℃和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三元复合氧化物 水热法 碳烟 催化燃烧 固溶体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杂Zr_0.4Ce_0.6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建平 王恩过 陈诵英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铜掺杂 Zr0 .4 Ce0 .6O2 复合氧化物的还原性和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铜掺杂能显著提高该复合氧化物中氧化铈的还原性 ,降低氧化铜的还原温度 ,也能提高对 CO氧化的催化活性 ,这说明在铜与锆铈复合氧化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活性 掺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及还原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敏 罗孟飞 郑小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3,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研究了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与σAgFe...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研究了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与σAgFeO2晶相生成情况有对应关系,催化剂的氧活性主要来源于分散在其表面晶粒较小的σAgFeO2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结构 还原性能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9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2,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提高锰、铈这两种活性组分在TiO2载体上的分散度和强度。并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颗粒均匀,活性物质分散性好,不易烧结。应用于低温SCR反应能够大大降低SCR的操作温度和运行成本,在120℃左右即有很高的NO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制备方法 TIO2 高锰 负载 纳米二氧化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铁酸盐氧化还原催化剂的晶格氧释放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聂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共2页
绿色化工技术是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低碳能源转化技术,化学链工艺在节能和减排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2)。在化学链工艺中,氧化还原催化剂作为氧载体,实现不同反应器之间的晶格氧和热量传递。载氧体的... 绿色化工技术是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低碳能源转化技术,化学链工艺在节能和减排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2)。在化学链工艺中,氧化还原催化剂作为氧载体,实现不同反应器之间的晶格氧和热量传递。载氧体的晶格氧释放动力学是决定其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3)。ABO_(3)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由于其优良的结构循环稳定性和氧离子迁移能力,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催化材料,被广泛研究用于化学链、H_(2)O/CO_(2)热裂解和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催化剂 固体燃料电池 释放动力学 复合金属氧化物 化学链 矿型 酸盐 绿色化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