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熊志波 郭东旭 +1 位作者 路春美 张信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NO初始浓度越高,每克催化剂的NO转化率越高;随着NH3/NO比的增加,NO转化率先迅速增加后趋势减缓,最终趋于稳定;O2在NH3-SCR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175~225℃下,Fe0.95Ce0.05Oz催化剂的NO和NH3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0级,O2的反应级数接近0.5级,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3 位作者 韩奎华 郭东旭 王栋 张信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1-205,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剂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了其完全转化温度窗口,为最佳改性物。当钛的物质的量比逐渐由0.10增至0.40,铁铈钛催化剂低温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但其高温脱硝效率逐渐增大至100%,钛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15。XRD和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钛能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细化其孔径,并与催化剂中铁、铈氧化物形成良好的固溶体,从而提高了铁铈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Fe0.8Ce0.05Ti0.15Oz催化剂在150~400℃取得了高于90%的NOx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x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柳召刚 张蕊 +3 位作者 李梅 胡艳宏 王觅堂 张晓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166,172,共5页
采用改进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L16(4^5)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XRD、SEM、粒度和比表面积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终点pH值是碳酸氢铵-氨水沉... 采用改进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L16(4^5)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XRD、SEM、粒度和比表面积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终点pH值是碳酸氢铵-氨水沉淀法制备铁铈催化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反应温度次之。脱硝实验表明,经400℃焙烧5h所制备的催化剂,其粒径较小,分布较宽,比表面积较大,SCR脱硝活性最高,在250℃脱硝活性为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改进共沉淀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史荣会 董文威 +1 位作者 韩祯 张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的颗粒更均匀,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度。实验结果表明:以Ce(NO3)3,Fe(NO3)3·9H2O,TiOSO4·2H2O为原料、按n(Ce)∶n(Fe)∶n(Ti)=0.2∶0.8∶1配比制得的Ce0.2Fe0.8TiOx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 h、体积空速25 000 h-1的条件下,NO去除率为99.8%,N2选择性为100%;Fe的掺加显著提高了Ce0.2Fe0.8TiOx催化剂的抗H2O和SO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氧化 掺加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氧化物催化剂脱硝性能及抗碱金属盐中毒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光学 周安琪 +2 位作者 范海燕 王进卿 池作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1,48,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O_2-Fe_2O_3/TiO_2脱硝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不同铈钛摩尔比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以及负载10%CeO_2和3%Fe2O_3的催化剂的抗硫性能和抗钾、钠碱金属盐中毒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eO_2-Fe_2O_3/TiO_2催化剂最佳反应...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O_2-Fe_2O_3/TiO_2脱硝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不同铈钛摩尔比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以及负载10%CeO_2和3%Fe2O_3的催化剂的抗硫性能和抗钾、钠碱金属盐中毒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eO_2-Fe_2O_3/TiO_2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为350℃;铁铈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组分配比为CeO_2摩尔分数10%,Fe_2O_3摩尔分数3%,NO脱除率可达95.65%;10%-3%CeO_2-Fe_2O_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硫性能;钾、钠碱金属盐对催化剂均有一定的毒化作用,但未对催化活性成分的晶相产生影响,只是削弱了活性成分与载体间的相互结合作用,且钾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大于钠盐;钾、钠碱金属盐使催化剂中毒失活可能是由于催化剂NH3吸附能力下降,吸附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催化剂 浸渍法 氧化物 活性 抗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对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N_2O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畅 薛莉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3-1039,共7页
采用低温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添加不同碱土金属的钴铈复合氧化物(Ce/Co摩尔比为0.05)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N2O分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碱土金属对钴铈催化剂催化N2O分解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助催化效果递变顺序为Mg<Ca<Sr,Ba.分析催... 采用低温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添加不同碱土金属的钴铈复合氧化物(Ce/Co摩尔比为0.05)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N2O分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碱土金属对钴铈催化剂催化N2O分解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助催化效果递变顺序为Mg<Ca<Sr,Ba.分析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X光电子能谱(XPS),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结果发现,碱土金属的添加并没有引起催化剂晶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明显变化,但可以影响催化剂中钴离子周围的化学环境,有效提高Co2+的给电子能力.在N2O催化分解反应中,N2O表面分解步骤是通过Co2+向其反键轨道提供电子实现的,而分解产生的吸附氧的脱附过程是电子返还给Co2+的过程,即活性位再生过程.研究认为,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2O表面分解步骤是反应的速控步骤,碱土金属的添加提高了活性位的给电子能力,促进了速控步骤的进行,从而提高了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碱土金属 氧化三钴 氧化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常坤 范以宁 陈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47,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Co)、铈(Ce)不同比例的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氧化对甲酚(PMP)选择制取对羟基苯甲醛(PHB)的性能。结果表明,以nCo/nCe=1的Co、Ce复合氧化物在250℃焙烧时具...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Co)、铈(Ce)不同比例的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氧化对甲酚(PMP)选择制取对羟基苯甲醛(PHB)的性能。结果表明,以nCo/nCe=1的Co、Ce复合氧化物在250℃焙烧时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可使PHB的选择性达86.0%。应用DTA-TG、TEM、XRD等手段考察了氧化物催化剂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下恒温焙烧2h,可得到非晶态、高比表面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r≤30nm),且其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较好;而得到的单金属组分氧化物却呈晶态结构。焙烧温度为700℃时,复合氧化物也呈现晶态结构,且具有CeO2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超细微粒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常坤 范以宁 陈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铈及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以对甲酚氧化制取对羟基苯甲醛的反应中,其催化性能较好。用DTA-TG、FT-IR、TEM、XRD等手段考察了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以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铈及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以对甲酚氧化制取对羟基苯甲醛的反应中,其催化性能较好。用DTA-TG、FT-IR、TEM、XRD等手段考察了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以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下恒温焙烧2h,可得到非晶态和高比表面的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r≤30nm),且具有良好的保持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超细微粒 溶胶-凝胶法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和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常坤 范以宁 +1 位作者 胡征 陈懿 《湖北化工》 1997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共沉淀法和球磨法制备了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其对对甲酚液相氧化选择得到对羟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用XR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磨法制备的Co/Ce=1的钴铈复合氧化物活性和比活性最高,收醛选择性达81.8%,具有工业... 以共沉淀法和球磨法制备了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其对对甲酚液相氧化选择得到对羟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用XR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磨法制备的Co/Ce=1的钴铈复合氧化物活性和比活性最高,收醛选择性达81.8%,具有工业应用前景.共沉淀法制备的钴铈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改善,证实了氢氧化物为非活性物相,而氧化物物相对液相碱助反应体系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制备 性能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暴露CeO_(2){100}晶面的铈钛复合氧化物合成及其负载Au催化剂一氧化碳低温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茜 吴志伟 +4 位作者 朱华青 李诗颖 秦张峰 樊卫斌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706,共10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花朵状形貌的铈钛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主要暴露CeO_(2){100}晶面。SEM、XRD表征结果表明,花朵状铈钛复合氧化物的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无定型的快速生长及缓慢结晶两个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铈钛比例、KOH...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花朵状形貌的铈钛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主要暴露CeO_(2){100}晶面。SEM、XRD表征结果表明,花朵状铈钛复合氧化物的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无定型的快速生长及缓慢结晶两个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铈钛比例、KOH浓度、晶化时间和焙烧温度是该形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负载Au催化剂后常温即能实现CO的完全转化;TEM和H_2-TPR结果表明,暴露的CeO_(2){100}晶面以及Au和载体的强相互作用是该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100}晶面 复合氧化物 水热法 催化剂 氧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铁锆三元复合氧化物上碳烟的催化燃烧 被引量:7
12
作者 晏冬霞 王华 +3 位作者 李孔斋 魏永刚 祝星 程显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CeO2、Fe2O3和系列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Raman、H2-TPR和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研究了其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了固溶体...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CeO2、Fe2O3和系列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XRD、Raman、H2-TPR和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研究了其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完全进入CeO2晶格中形成了固溶体,而Fe3+较难进入CeO2晶格中,部分Fe2O3分散在固溶体表面。固溶体形成产生的氧空位和表面高度分散的氧化铁协同作用是铈铁锆三元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碳烟燃烧催化性能的关键。同时,与单纯的铈铁二元复合氧化物相比,Zr4+的掺杂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抗老化能力,使Ce0.5Fe0.5-xZrxO2复合氧化物显示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在系列样品中,Ce0.5Fe0.30Zr0.20O2样品由于形成了最多的固溶体并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表面Fe2O3,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催化碳烟的起燃温度(ti)和峰顶温度(tp)分别为251℃和310℃,长时间高温老化后其ti和tp仍较低,分别为273℃和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三元复合氧化物 水热法 碳烟 催化燃烧 固溶体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杂Zr_0.4Ce_0.6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平 王恩过 陈诵英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铜掺杂 Zr0 .4 Ce0 .6O2 复合氧化物的还原性和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铜掺杂能显著提高该复合氧化物中氧化铈的还原性 ,降低氧化铜的还原温度 ,也能提高对 CO氧化的催化活性 ,这说明在铜与锆铈复合氧化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活性 掺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及还原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敏 罗孟飞 郑小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3,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研究了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与σAgFe...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研究了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与σAgFeO2晶相生成情况有对应关系,催化剂的氧活性主要来源于分散在其表面晶粒较小的σAgFeO2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结构 还原性能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5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2,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纳米二氧化钛为载体,其上负载的锰铈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各组分比例为n(Ti):n(Mn):n(Ce)=1:(0.05~1):(0.05~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提高锰、铈这两种活性组分在TiO2载体上的分散度和强度。并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颗粒均匀,活性物质分散性好,不易烧结。应用于低温SCR反应能够大大降低SCR的操作温度和运行成本,在120℃左右即有很高的NO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制备方法 TIO2 高锰 负载 纳米二氧化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碱金属(钾)中毒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丽霞 仲兆平 +1 位作者 朱林 杨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64-4071,共8页
采用湿法浸渍法将碱金属(钾和钠)负载到柠檬酸法制备的铁铈复合催化剂(FeCeO_x)表面模拟中毒,考察碱金属对此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的影响;通过N2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NO-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原位... 采用湿法浸渍法将碱金属(钾和钠)负载到柠檬酸法制备的铁铈复合催化剂(FeCeO_x)表面模拟中毒,考察碱金属对此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的影响;通过N2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NO-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in situ DRIFTS)等表征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碱金属钾比钠对铁铈复合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影响更大;碱金属钾中毒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氧化还原性能下降;钾降低了催化剂的低温NOx吸附能力,尤其是减少了活性硝酸盐物种而生成更多的惰性硝酸盐物种;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显著下降是此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且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两种酸性位均受到钾的影响,抑制着NH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碱金属中毒 复合催化剂 失活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及锰系复合氧化物担载Fe-K催化剂的费-托合成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振新 赵晨曦 +3 位作者 贾高鹏 田红美 高玉集 邢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70,共14页
制备了铝氧化物(Al-O)基体分别与Mn或碱土元素构成的复合氧化物型高温钝化系列载体,担载Fe-K后制成Fe-K_(2)O/MAl_(2)O_(4)(M为Mg、Ca、Sr、Ba、Mn)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 制备了铝氧化物(Al-O)基体分别与Mn或碱土元素构成的复合氧化物型高温钝化系列载体,担载Fe-K后制成Fe-K_(2)O/MAl_(2)O_(4)(M为Mg、Ca、Sr、Ba、Mn)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N_(2)物理吸附、CO_(2)化学吸附-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表征了Fe-K_(2)O/MAl_(2)O_(4)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固定床加压反应器进行了催化剂的合成气费-托转化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元素种类(Mg、Ca、Sr、Ba、Mn)造成Fe-K_(2)O/MAl_(2)O_(4)催化剂的CO_(2)-TPD高温脱附峰面积占总脱附峰面积百分比、高温脱附峰温度等出现显著差异。对Fe-K_(2)O/MAl_(2)O_(4)催化剂来说,表面碱性位的碱性越强,则催化剂的活性越高。发现所制备的5种Fe-K_(2)O/MAl_(2)O_(4)催化剂的C_(2)-C_(4)烯/烷比、C-C偶合能力、低碳烯烃烃类选择性均与其CO_(2)-TPD高温脱附峰温度大致呈反向关系,即当CO_(2)-TPD高温脱附峰温度越高时,三者的数值将趋于越低。CO_(2)-TPD高温脱附峰温度位于669~692℃的Fe-K_(2)O/MgAl_(2)O_(4)、Fe-K_(2)O/MnAl_(2)O_(4)催化剂比位于744~749℃的Fe-K_(2)O/CaAl_(2)O_(4)、Fe-K_(2)O/SrAl_(2)O_(4)、Fe-K_(2)O/BaAl_(2)O_(4)催化剂更有利于促使反应生成低碳烯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CO加氢 低碳烯烃 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环己酮氧化制备己内酯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志伟 秦娟 +3 位作者 林加明 武文良 顾志强 刘晓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832,共5页
以Mg(NO3)2和Fe(NO3)3为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XRD、N2吸附-脱附和CO2-TPD等手段对所制备的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对环己酮氧化制备己内... 以Mg(NO3)2和Fe(NO3)3为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XRD、N2吸附-脱附和CO2-TPD等手段对所制备的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对环己酮氧化制备己内酯反应的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中出现了新相铁酸镁,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当Mg O与Fe2O3的摩尔比为4时,所得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试样(Mg-Fe-4)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碱量,催化性能较高。以Mg-Fe-4为催化剂,在m(Mg-Fe-4)∶m(环己酮)=0.26、m(苯甲醛)∶m(环己酮)=2.6、m(乙腈)∶m(环己酮)=25、O2初始压力为1.0 MPa、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环己酮的转化率达92.8%,己内酯的选择性达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环己酮 己内酯 分子氧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铈锆-氧化铝载体对载Pd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房师平 陈宏德 田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0-63,共4页
分别以柠檬酸溶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两种三氧化二铝负载的铈锆复合氧化物(CZ/A),考察了它们对载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柠檬酸法样品催化氧化CO和C3H6的活性大大优于浸渍法样品,NO的转化活性二者接近。表征结果显示,在柠檬酸法样品... 分别以柠檬酸溶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两种三氧化二铝负载的铈锆复合氧化物(CZ/A),考察了它们对载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柠檬酸法样品催化氧化CO和C3H6的活性大大优于浸渍法样品,NO的转化活性二者接近。表征结果显示,在柠檬酸法样品中,CZ以紧密的片层状结构覆盖在氧化铝上,而在浸渍法样品中,CZ呈疏松的颗粒状,这就导致在柠檬酸法样品样品上CZ具有更大的分散度,近而具有更多的Pd-CZ活性位。而且,对于柠檬酸法样品,高温老化后铈锆晶相稳定,无晶相分离,比表面积下降较小,催化剂自身的氧化还原性能更好。这些都使其表现出了更好的催化活性,特别是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氧化 复合氧化物 PD 三效催化剂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钴复合催化剂的研究
20
作者 王宝罗 杨硕 +1 位作者 沈杰 孙加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64-667,共4页
以硝酸铈和硝酸钴、尿素等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前驱体,经高温锻烧获得铈钴复合氧化物粉体,经TG-DTA,XRD,SEM等检测手段进行表征。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在H2O2液相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的实验研究中,反应物料用GC分析检测。结... 以硝酸铈和硝酸钴、尿素等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前驱体,经高温锻烧获得铈钴复合氧化物粉体,经TG-DTA,XRD,SEM等检测手段进行表征。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在H2O2液相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的实验研究中,反应物料用GC分析检测。结果表明,900-B(900℃煅烧3 h,nCe∶nCo=5∶1)铈钴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80℃时,甲苯转化成苯甲醛的转化率达到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苯甲醛 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