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更新视角下津浦铁路黄河铁路大桥及泺口站景观再生研究
1
作者
姜波
刘李洁
徐敏慧
《园林》
2025年第8期34-41,共8页
津浦铁路作为中国近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其黄河大桥与泺口站遗存承载着独特的工业文明记忆。面对城市更新背景下铁路遗产保护与再生难题,聚焦物质空间修补与文化价值重构的双重维度,提出“低介入活化+场景赋能”的协同再生策略。通过价值...
津浦铁路作为中国近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其黄河大桥与泺口站遗存承载着独特的工业文明记忆。面对城市更新背景下铁路遗产保护与再生难题,聚焦物质空间修补与文化价值重构的双重维度,提出“低介入活化+场景赋能”的协同再生策略。通过价值分析,揭示遗产在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及生态景观方面的多维价值;诊断出功能失活、空间割裂和记忆断层的现实困境。基于此,通过系统性保留历史建筑肌理、植入桥墩廊道衔接堤岸空间、将废弃铁轨转化为骑行绿道网络,创新性改造红砖仓库为铁路文化展馆并运用铁轨遗存与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叙事场景,以线性绿道串联铁路遗址、驿站节点与黄河生态带,有效实现空间赋能、叙事重构与生态缝合,形成交通可达性提升、历史记忆可视化、生态服务强化的复合再生系统。该策略基于最小干预原则有效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使工业遗产转化为市民可阅读历史纹理、可体验场所精神、可参与功能生长的城市公共空间,为铁路遗产转型提供“触媒效应驱动、功能模块嵌入、价值层级再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拓展了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津浦
铁路
黄河
铁路
大桥
泺口站
铁路遗产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窄轨铁路站点及周边区域保护复兴模式研究——以个碧石铁路为例
2
作者
段文
赵家荣
+1 位作者
杨思雨
匡志星
《园林》
2025年第8期42-50,共9页
云南窄轨铁路因停运导致站点及周边区域出现空间衰落、文化断裂与经济发展停滞等问题,亟待探索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铁路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路径,以推动铁路遗产整体保护与沿线城乡空间可持续发展。以在云南窄轨铁路遗产保护利用中走在前...
云南窄轨铁路因停运导致站点及周边区域出现空间衰落、文化断裂与经济发展停滞等问题,亟待探索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铁路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路径,以推动铁路遗产整体保护与沿线城乡空间可持续发展。以在云南窄轨铁路遗产保护利用中走在前列的个碧石铁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三种车站及周边区域保护复兴模式:(1)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城市双修”带动模式(个旧站),依托城市功能修复与生态修补,将废弃站点改造为商业街区与滨湖绿道,激活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2)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带动模式(碧色寨站),以遗产保护为核心,整合文旅资源与社区共建,形成文化消费场景并促进乡村聚落再生发展;(3)铁路遗产观光小火车运营带动模式(“建水—石屏”段),通过开通观光小火车实现铁路复通,带动遗产区域整体发展,串联沿线站点、城乡聚落与自然景观,实现客流转化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窄轨铁路跨越多元化的自然地貌和社会经济区域,需要形成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保护利用路径,通过分析总结三种模式的实施成效与优化策略,为云南窄轨铁路其他路段的保护复兴及国内其他铁路遗产活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遗产
云南窄轨
铁路
个碧石
铁路
铁路遗产活化
区域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更新视角下津浦铁路黄河铁路大桥及泺口站景观再生研究
1
作者
姜波
刘李洁
徐敏慧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园林》
2025年第8期34-41,共8页
文摘
津浦铁路作为中国近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其黄河大桥与泺口站遗存承载着独特的工业文明记忆。面对城市更新背景下铁路遗产保护与再生难题,聚焦物质空间修补与文化价值重构的双重维度,提出“低介入活化+场景赋能”的协同再生策略。通过价值分析,揭示遗产在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及生态景观方面的多维价值;诊断出功能失活、空间割裂和记忆断层的现实困境。基于此,通过系统性保留历史建筑肌理、植入桥墩廊道衔接堤岸空间、将废弃铁轨转化为骑行绿道网络,创新性改造红砖仓库为铁路文化展馆并运用铁轨遗存与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叙事场景,以线性绿道串联铁路遗址、驿站节点与黄河生态带,有效实现空间赋能、叙事重构与生态缝合,形成交通可达性提升、历史记忆可视化、生态服务强化的复合再生系统。该策略基于最小干预原则有效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使工业遗产转化为市民可阅读历史纹理、可体验场所精神、可参与功能生长的城市公共空间,为铁路遗产转型提供“触媒效应驱动、功能模块嵌入、价值层级再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拓展了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范式。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津浦
铁路
黄河
铁路
大桥
泺口站
铁路遗产活化
Keywords
urban renewal
Jinpu Railway
Yellow River Railway Bridge
Luokou Station
revitalization of railway heritag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窄轨铁路站点及周边区域保护复兴模式研究——以个碧石铁路为例
2
作者
段文
赵家荣
杨思雨
匡志星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昆明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园林》
2025年第8期42-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产权重构视野下历史街区城市活力时空分异及形成机理研究”(编号:52208061)
云南省教育厅学科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个碧石铁路线性文化遗产体系构建与保护对策研究”(编号:2020J0062)。
文摘
云南窄轨铁路因停运导致站点及周边区域出现空间衰落、文化断裂与经济发展停滞等问题,亟待探索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铁路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路径,以推动铁路遗产整体保护与沿线城乡空间可持续发展。以在云南窄轨铁路遗产保护利用中走在前列的个碧石铁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三种车站及周边区域保护复兴模式:(1)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城市双修”带动模式(个旧站),依托城市功能修复与生态修补,将废弃站点改造为商业街区与滨湖绿道,激活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2)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带动模式(碧色寨站),以遗产保护为核心,整合文旅资源与社区共建,形成文化消费场景并促进乡村聚落再生发展;(3)铁路遗产观光小火车运营带动模式(“建水—石屏”段),通过开通观光小火车实现铁路复通,带动遗产区域整体发展,串联沿线站点、城乡聚落与自然景观,实现客流转化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窄轨铁路跨越多元化的自然地貌和社会经济区域,需要形成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保护利用路径,通过分析总结三种模式的实施成效与优化策略,为云南窄轨铁路其他路段的保护复兴及国内其他铁路遗产活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铁路
遗产
云南窄轨
铁路
个碧石
铁路
铁路遗产活化
区域复兴
Keywords
railway heritage
Yunnan narrow-gauge railway
Gejiu-Bisezhai-Shiping Railway
railroad heritage revitalization
regional regenera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更新视角下津浦铁路黄河铁路大桥及泺口站景观再生研究
姜波
刘李洁
徐敏慧
《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窄轨铁路站点及周边区域保护复兴模式研究——以个碧石铁路为例
段文
赵家荣
杨思雨
匡志星
《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