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研究
1
作者 胡映东 封钧瀚 +2 位作者 张鹏 张文杰 董玉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6,共8页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枢纽在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已经并将持续助力站城融合,提出枢纽集群规划、交通与开发融合、客站设计、人本环境、换乘效率等5方面设计策略,旨在优化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站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知识图谱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融合”背景下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需求预测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陶思宇 冯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5,共6页
为提高"站城融合"背景下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需求预测精度,在阐述"站城融合"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概述基础上,提出"站城融合"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既交通功能交通需求预测、城市... 为提高"站城融合"背景下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需求预测精度,在阐述"站城融合"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概述基础上,提出"站城融合"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既交通功能交通需求预测、城市功能交通需求预测、背景交通需求预测。最后以沙坪坝"站城融合"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分别对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功能、城市功能和背景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利用Trans CAD进行客流分配,而后进行客流的叠加分析,得到高峰时段客流情况及预测的主要指标。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四阶段法增加了预测精度,更加贴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城市功能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需求预测 四阶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宏刚 潘景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52-157,共6页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系统地分析了已建成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及空间布局,提出综合交通枢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案及配电系统计算。从铁路综合枢纽内的公车枢纽、社会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系统地分析了已建成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及空间布局,提出综合交通枢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案及配电系统计算。从铁路综合枢纽内的公车枢纽、社会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等重点区域停放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入手,结合每个停车区域的停车数量或规划的公交路线、停运时间、最大充电时间,针对性地分析了公交车辆、私家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的充电方式,计算出充电桩数量,提出充电计费方式和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指导了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系统设计,优化了充电系统供电方案,控制了综合枢纽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电动汽车 充电桩 空间布局 配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化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实秋 牛梦宇 廖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5,51,共9页
为推进重庆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与智能交通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设计理念,亟需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及时发布与实时更新,为各种交通方式实现联动处置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根据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地... 为推进重庆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与智能交通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设计理念,亟需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及时发布与实时更新,为各种交通方式实现联动处置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根据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工程方案以及整体功能定位,分析枢纽信息化需求,提出具备高度人工智能、高度集成、高效便捷的智慧型综合控制系统(IICS)技术方案,确定了系统目标、设计原则、相关系统接口关系及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了9大功能分系统及45项子系统,分阶段实施、最大限度地展现联动作用,为优化交通组织提供数据支持,有效缓解了枢纽的交通疏解压力,取得良好运营效果,为国家“智慧枢纽”发展计划作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智慧化 信息系统 总体设计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