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大跨度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子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3,共5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铁路大跨度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应用广泛,为探究其设计关键技术以指导该类桥梁设计,在总结分析几座已建及在建部分斜拉桥情况,结合新建福平铁路乌龙江特大桥主桥(144+288+144)m部分斜拉桥工程,就支承体系、合理边中跨比、... 研究目的:近年来铁路大跨度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应用广泛,为探究其设计关键技术以指导该类桥梁设计,在总结分析几座已建及在建部分斜拉桥情况,结合新建福平铁路乌龙江特大桥主桥(144+288+144)m部分斜拉桥工程,就支承体系、合理边中跨比、斜拉索加劲效果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部分斜拉桥支承体系选择应结合地形、受力、刚度等因素综合选取;(2)边中跨比设计应在边跨不出现负反力的原则下结合施工便捷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合理比例在0.52~0.55之间;(3)斜拉索在施工阶段帮扶主梁受力,成桥阶段与主梁共同受力,运营阶段可以有效抑制主梁徐变下挠,取得良好综合经济效益;(4)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斜拉桥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大跨度 部分斜拉桥 关键技术 支承体系 边中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长江黄河的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宗余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广客运专线铁路,跨长江、黄河的4座大跨度桥梁都采用了钢桁梁结构,且均为多线铁路桥或公铁两用大桥,承载能力大、列车运行速度高。诸多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获得运用。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钢桁梁结构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横向刚度限值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向荣 刘庆艳 曾庆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3,共5页
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板桁或拱桁组合体系两种主要桥式 ,对列车与桥梁时变系统的随机振动响应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在确保桥上列车安全的前提下 ,分别按桥上双线列车对开与单线行车工况绘制各种车速下车辆横向最大斯佩林舒适度指标W... 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板桁或拱桁组合体系两种主要桥式 ,对列车与桥梁时变系统的随机振动响应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在确保桥上列车安全的前提下 ,分别按桥上双线列车对开与单线行车工况绘制各种车速下车辆横向最大斯佩林舒适度指标WHz max与桁宽B的关系曲线 ,从这些曲线中找出对应于容许最大斯佩林舒适度指标WHz max=3 0的桥宽B ,即为桥梁在相应行车工况下的容许最小宽度 ,其除以桥梁各跨的跨长 ,得出了桥梁的横向刚度限值———桥梁容许极限宽跨比 [B/L]。本文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桥 横向刚度 限值分析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悬索钢桥有砟轨道铺设线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剑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2-56,共5页
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采用大跨度悬索钢桥,设计运行速度高,对有砟轨道铺设线形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重点研究施工过程中温度、荷载等对成桥线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有砟轨道线形控制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环境温度、附加荷载对大跨... 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采用大跨度悬索钢桥,设计运行速度高,对有砟轨道铺设线形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重点研究施工过程中温度、荷载等对成桥线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有砟轨道线形控制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环境温度、附加荷载对大跨度悬索桥成桥线形影响显著,施工时应当合理控制温度与荷载条件以满足成桥线形设计要求;采用轨道二期恒载均匀布载方案可减轻施工荷载误差对高速铁路大跨度悬索桥成桥线形变化的影响,结合基于环境温度驱动的CPⅢ网随测随用方案与基于测量基准点的轨道线形动态调整技术,可忽略温度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轨道线形动态调整的及时性。现场实测,该桥上有砟轨道实现了TQI(Track Quality Index)值小于7 mm和动检车275 km/h达速通过的预期目标,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有砟轨道线形控制技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线形控制技术 现场试验 高速铁路大跨度悬索钢桥 有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中承式铁路拱桥动力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郑晓龙 王清平 +4 位作者 曾永平 刘力维 陶奇 杨国静 仲明均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45,共6页
研究目的:为探究大跨度中承式铁路拱桥的动力系数影响因素,以国内某具有代表性的主跨43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RAIL建立车轨桥仿真分析模型,针对大跨度铁路拱桥车致振动的特点,通过车桥耦... 研究目的:为探究大跨度中承式铁路拱桥的动力系数影响因素,以国内某具有代表性的主跨43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RAIL建立车轨桥仿真分析模型,针对大跨度铁路拱桥车致振动的特点,通过车桥耦合分析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类型吊杆、列车类型、轨道不平顺、行车速度等不同运营因素的响应对吊杆拉索动力系数的影响。研究结论:(1)采用吊杆拉索动力系数较挠度动力系数来研究更为合理;(2)车速对于吊杆拉索动力系数的影响在桥跨不同位置呈现不同变化,动力系数较大的吊杆主要在桥跨1/4处及附近,这与该处附近桥梁竖向刚度更低有关;当车速超过300km/h后,吊杆的动力系数增大趋势明显,最大可达到1.62,由于动力系数陡然增大,如采用拉索吊杆应采用高疲劳幅锚固体系保证其可靠性;(3)轨道不平顺对桥跨各位置吊杆的动力系数影响很小;(4)采用钢索和碳纤维拉索吊杆的动力系数响应差别并不明显;(5)货车的动力系数变化趋势较动车组更加平稳,动车组较货车对于桥跨的冲击影响更大;(6)本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大跨度铁路拱桥动力系数的设计与检算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中承式拱桥 车桥耦合 动力系数 碳纤维拉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影响
6
作者 李小珍 宁波涛 +3 位作者 王铭 程益凡 贺浩楠 朱运河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共9页
大跨度柔性体系悬索桥在温度荷载、列车荷载等时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明显的竖向变形。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的影响,以某主跨1092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从时域和频... 大跨度柔性体系悬索桥在温度荷载、列车荷载等时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明显的竖向变形。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的影响,以某主跨1092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从时域和频域2个角度开展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影响下桥上轨道静、动态几何形位及其对行车平稳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时变变形对轨道静态与动态几何形位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低不平顺幅值及最大幅值发生位置,且频域影响范围主要体现在波长110 m以上;120和200 m 2种截止波长下桥上轨道高低不平顺对车体竖向加速度影响差异仅为3%;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桥上轨道动态高低不平顺管理截止波长为120 m,建议基于列车行车平稳性,分别制定轨道高低不平顺运维标准及120 m波长以上桥梁变形的刚度控制标准,控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下的轨道几何形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 桥梁时变变形 轨道几何形位 列车行车平稳性 截止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端位移精细化计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苑仁安 肖海珠 汪珍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39,共7页
为针对大跨度铁路桥选择合适的梁端伸缩装置,保障列车行车的安全性,提高桥梁的使用性能,依据多座大跨度桥梁端位移实测值演化规律以及结构计算,开展温度荷载、列车荷载、风荷载及风与温度荷载组合引起的梁端位移精细化计算研究。提出温... 为针对大跨度铁路桥选择合适的梁端伸缩装置,保障列车行车的安全性,提高桥梁的使用性能,依据多座大跨度桥梁端位移实测值演化规律以及结构计算,开展温度荷载、列车荷载、风荷载及风与温度荷载组合引起的梁端位移精细化计算研究。提出温度荷载的取值类型和取值范围;明确列车荷载引起梁端位移的计算工况和计算方法;确定桁式主梁风荷载摩擦系数取值和所引起梁端位移的计算工况;结合风荷载、风与温度荷载联合分布模型,提出风与温度荷载组合时风荷载的折减系数。以某斜拉桥为背景,对比本文方法和常规方法计算梁端位移的结果。结果表明:温度荷载引起梁端位移可仅考虑体系温度,体系降温工况各结构的温度按大气温度取值;体系升温工况索结构和一半主梁结构考虑热辐射效应,桥塔结构和另一半主梁结构按大气温度取值;应考虑阻尼器、支座等边界阻力效应,采用动力时程法计算列车荷载引起的梁端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对于采用桁式主梁的桥梁,分别按风偏角45°、90°计算风荷载引起的梁端位移,取两者最不利值;计算风与温度荷载组合下梁端位移时,风荷载引起的梁端位移可相应折减;常规方法所得的梁端位移较为保守,梁端位移的精细化计算更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梁端伸缩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 梁端位移 结构计算 温度荷载 列车荷载 风荷载 梁端伸缩装置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附属构件对不同宽高比矩形断面涡振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黄林 董佳慧 +2 位作者 王骑 廖海黎 李志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在已建成的大跨度鳊鱼洲长江大桥原设计宽高比为6.7∶1的四线铁路桥矩形箱型主梁断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断面宽高比,设计宽高比为4∶1的二线铁路和宽高比为9∶1的六线铁路桥矩形箱梁断面。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在0°,±3°... 在已建成的大跨度鳊鱼洲长江大桥原设计宽高比为6.7∶1的四线铁路桥矩形箱型主梁断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断面宽高比,设计宽高比为4∶1的二线铁路和宽高比为9∶1的六线铁路桥矩形箱梁断面。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在0°,±3°和±5°风攻角的均匀来流下,对以上3种常用二线、四线和六线铁路桥矩形箱梁断面与对应相同宽高比纯矩形断面之间的涡振特性关系,以及铁路桥附属构件对不同宽高比矩形断面涡振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宽高比分别为4∶1和6.7∶1的矩形断面上布置铁路桥附属构件能增大断面在负风攻角下的涡振振幅,在-5°风攻角下竖向涡振振幅增大率高达277.5%,但对正风攻角下的涡振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宽高比为9∶1的矩形断面布置六线铁路桥附属构件则能明显增大该断面在各风攻角下的涡振振幅,其扭转涡振振幅增大率均在48.3%以上;铁路桥附属构件对矩形断面涡振性能的降低作用随着断面宽高比的增大而提升,针对气动外形较钝的二线和四线铁路桥箱梁,可参考相似宽高比矩形断面涡振特性,并重点考察箱梁在负风攻角下的涡振响应,而针对宽高比较大的六线铁路桥箱梁,由于附属构件影响较大,参考相似宽高比矩形断面涡振特性的意义较小,均应详细研究其在各风攻角下的涡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 钢箱梁 节段模型 宽高比 矩形断面 附属构件 涡振性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整体变形波长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健业 胡所亭 +3 位作者 郭辉 张楠 苏朋飞 廖晓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针对三座大跨度桥(A桥和C桥为悬索桥、B桥为斜拉桥)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温度、沉降、风、列车等作用下的桥面整体变形波长特征,并采用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法、中点弦测法和曲率半径法定量分析桥面变形波长。结果表明:A... 针对三座大跨度桥(A桥和C桥为悬索桥、B桥为斜拉桥)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温度、沉降、风、列车等作用下的桥面整体变形波长特征,并采用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法、中点弦测法和曲率半径法定量分析桥面变形波长。结果表明:A桥在整体升降温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曲线为波长82~140 m、波幅不超过5.5 mm的曲线段;在静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曲线为波长97~140 m、波幅不超过5.4 mm的曲线段;桥塔沉降作用下A桥不产生显著变形曲线。上述三种荷载作用下B桥均不产生显著变形曲线。C桥在整体升降温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曲线为波长70~84 m、波幅不超过2.2 mm的曲线段;桥塔沉降和静风力作用下C桥均不产生显著变形曲线。列车全局荷载对三座桥的桥面变形产生影响,若关注幅值3 mm及以上的曲线段,A桥、B桥、C桥最短波长依次为66、93、53 m。就此三座桥梁而言,荷载引起的桥面垂向变形对行车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均依次为列车全局荷载、整体升温、桥塔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 波长特征 垂向变形 横向变形 温度 沉降 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线-桥垂向变形映射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乃杰 刘万里 +2 位作者 蔡小培 郭辉 苏永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大跨度铁路桥梁线-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推导理论公式建立桥梁与有砟轨道的垂向变形映射模型,并通过算例对变形映射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将大跨度桥梁线-桥系统划分为桥梁,有砟道床和轨枕,扣件和钢轨三个子系统开展垂向... 以大跨度铁路桥梁线-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推导理论公式建立桥梁与有砟轨道的垂向变形映射模型,并通过算例对变形映射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将大跨度桥梁线-桥系统划分为桥梁,有砟道床和轨枕,扣件和钢轨三个子系统开展垂向变形映射关系研究是可行的;通过线-桥垂向变形映射模型计算大跨度悬索桥、斜拉桥的钢轨垂向变形与有限元仿真结果一致,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映射模型是正确的;通过线-桥垂向映射模型计算钢轨变形,可以避免在有限元模型中建立轨道结构,从而减少模型单元数量,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梁 变形映射关系 理论分析 线-桥系统 有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阳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大跨度铁路桥梁天窗时间有限且上道条件苛刻,如何基于常规监测设备利用简易方式实现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高精度识别十分重要。研究提出一种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力快速识别方法,既可提高索力识别精度又可大量简化运营期索力识别步骤... 大跨度铁路桥梁天窗时间有限且上道条件苛刻,如何基于常规监测设备利用简易方式实现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索力高精度识别十分重要。研究提出一种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力快速识别方法,既可提高索力识别精度又可大量简化运营期索力识别步骤,且不受拉索边界条件和铁路桥梁实际运营状态的限制。研究表明,抗弯刚度是对索力识别精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通过考虑拉索实际抗弯刚度可以提高索力识别的准确性,基于拉索加速度振动实测数据在拉索简支梁模型基础上建立索频、索力以及抗弯刚度的函数关系,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实测多阶模态下抗弯刚度—索力连续变化图,再通过多阶模态的交线则可进一步确定拉索的唯一抗弯刚度和索力值,并以某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依托工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该方法识别的索力结果相对误差可降低5.22%,换算成绝对索力值可达254.45 kN;(2)在实际应用中识别结果易受到低阶频率干扰,宜采用拉索高阶频率进行识别,建议采用5阶及以上实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梁 斜拉桥 索力识别 抗弯刚度 简支梁模型 实测频率 多阶模态交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和数据驱动的铁路桥梁智能建造与运维述评
12
作者 陈亮 郭辉 +4 位作者 张格明 柯在田 王芳 苏朋飞 李国龙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共16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信息传感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给桥梁智能建造和运维提供了基础。以大跨度铁路桥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现场试验、数据分析等手段,开展桥梁智能建造和运维... 人工智能、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信息传感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给桥梁智能建造和运维提供了基础。以大跨度铁路桥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现场试验、数据分析等手段,开展桥梁智能建造和运维综述。大跨度铁路桥梁智能建造与运维以模型和数据驱动为核心技术特征,前者表征桥梁结构的力学行为与物理机制,后者用于实现桥梁数字化或基于数据的桥梁状态推断,两者贯穿于桥梁设计、施工、验收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智能设计不仅体现在设计工具的发展变革,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可从更高层次实现智能化设计,并对标桥梁安全、适用、经济、耐久目标。智能施工是智能建造的另外关键一环,以自动化信息化施工装备、施工全过程监测与预警、基于智能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管理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安全、质量、绿色可持续等为评价指标。应用无人机、微波干涉雷达、移动检测装备等自动化技术开展新建大跨度铁路桥梁的线-桥状态评定将成为未来桥梁验收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基于建维一体化理念,建立融合施工期关键数据和验收期桥-轨初始状态数据的数字孪生模型,可为智能运维管养提供基础模型支撑。智能运维以自动化检测、健康监测等为主要技术手段,正在朝模型和数据驱动的状态修、预防修方向发展,从线-桥一体化角度,推动实现桥梁与轨道检测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线-桥状态综合评价,构建管理维修决策模型,是未来铁路桥梁智能运维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梁 模型和数据驱动 基于性能设计 健康监测 线-桥一体化检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冲击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永乐 鲍玉龙 +2 位作者 董世赋 曾永平 向活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8-143,共6页
为研究列车编组等因素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冲击系数的影响,针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车致振动的特点,采用车桥耦合振动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列车运营条件对桥梁局部构件的冲击效应的影响。通过自主研发车桥分析软件BANSYS,分析了大跨度铁路斜拉... 为研究列车编组等因素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冲击系数的影响,针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车致振动的特点,采用车桥耦合振动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列车运营条件对桥梁局部构件的冲击效应的影响。通过自主研发车桥分析软件BANSYS,分析了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的动力响应,讨论了列车编组、轨道不平顺、行车方向和列车类型等因素对斜拉桥各部件冲击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进行车桥动力计算和现场动力试验时,应尽量采用与实际列车相同或相似的列车编组;列车行车方向不同时,构件同一位置处冲击系数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 车桥耦合振动 冲击系数 影响因素 列车编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对列车走行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永乐 向活跃 +1 位作者 万田保 任红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99,共6页
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对高速车辆的走行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建立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多工况车-桥(线)耦合振动计算,分析梁端伸缩装置自身变形、安装误... 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对高速车辆的走行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建立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多工况车-桥(线)耦合振动计算,分析梁端伸缩装置自身变形、安装误差及梁端折角等因素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提出车辆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感觉的评判标准,并进一步基于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的感觉确定车速及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研究表明,车辆响应对梁端竖向折角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梁 伸缩装置 车辆走行性 梁端竖向折角 Sperling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纵向共振机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龙 李建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7,共7页
列车荷载作用下铁路斜拉桥将在不同方向上发生振动,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导致的主梁纵向振动将影响道床稳定性和伸缩装置的使用,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用等效纵向荷载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斜拉桥纵向振动机理,推导纵向共振速度估... 列车荷载作用下铁路斜拉桥将在不同方向上发生振动,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导致的主梁纵向振动将影响道床稳定性和伸缩装置的使用,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用等效纵向荷载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斜拉桥纵向振动机理,推导纵向共振速度估算公式。以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实例,分析了不同速度的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当移动荷载速度与估算纵向共振速度接近时,移动荷载通过桥梁时的纵向加载频率与桥梁一阶纵向振动频率接近,斜拉桥发生纵向共振现象,主梁和桥塔动力响应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 移动荷载 振动机理 纵向共振 纵向加载频率 共振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下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减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辉 宋光松 +4 位作者 刘展铄 郭辉 卢文良 周勇政 曾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5,共11页
以我国某主跨400 m的铁路钢桁架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低频速度脉冲叠加高频记录底波的方法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开展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的响应特性及纵、横桥向减震技术。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型强震作用下,各构件... 以我国某主跨400 m的铁路钢桁架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低频速度脉冲叠加高频记录底波的方法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开展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的响应特性及纵、横桥向减震技术。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型强震作用下,各构件的响应较未考虑脉冲效应时明显增大,交界墩墩底及横梁、引桥墩墩底等截面破坏严重,支座破坏严重,梁台存在碰撞风险。全桥布置摩擦摆支座可降低主拱应力,但无法有效控制桥墩弯矩响应,且会放大梁端位移;“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的纵桥向减震方案可使主拱应力、交界墩底弯矩、梁端位移分别下降28.53%,63.23%,22.52%,减震效果明显;横桥向增设防屈曲支撑可大幅减小桥墩横梁地震响应,交界墩下、中横梁弯矩降幅分别达58.89%, 62.48%。采用上述组合减震措施可提升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可供同类型桥梁的减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钢桁架拱桥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地震响应特性 减震技术 摩擦摆支座 黏滞阻尼器 防屈曲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制动力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龙 薛小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0-185,共6页
以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背景,根据高速列车制动模型,获得列车制动力,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列车制动力和地震共同作用及地震单独作用下斜拉桥结构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列车制动力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力作用... 以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背景,根据高速列车制动模型,获得列车制动力,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列车制动力和地震共同作用及地震单独作用下斜拉桥结构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列车制动力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力作用对地震作用下梁端和塔顶位移影响较塔底剪力和弯矩大。当不设置黏滞阻尼器时,列车制动力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不显著;设置黏滞阻尼器后,列车制动力对梁端位移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 动力时程分析法 地震响应 列车制动力 黏滞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屏障影响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横向挠跨比限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活跃 陶宇 +2 位作者 陈绪黎 胡浩 李永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9,共8页
为研究风屏障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横向刚度的影响,以某主跨1 060 m的铁路悬索桥为例,采用风洞试验测试车桥系统气动特性,通过改变加劲梁横向截面惯性矩实现不同的横向刚度,采用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的横向挠跨... 为研究风屏障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横向刚度的影响,以某主跨1 060 m的铁路悬索桥为例,采用风洞试验测试车桥系统气动特性,通过改变加劲梁横向截面惯性矩实现不同的横向刚度,采用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的横向挠跨比限值,讨论风屏障高度、车速及桥梁跨度的影响,在考虑激励随机性影响的基础上按规范加载条件得到桥梁横向挠跨比限值。结果表明:车速越高,桥梁跨径越小,横向挠跨比限值越严格;在不同跨度和车速条件下,风屏障均可提高横向挠跨比限值,其中设置3.5 m高度风屏障时,横向挠跨比限值可提升约9%,且当车速为200 km/h时,横向挠跨比限值可取为1/1 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屏障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 横向刚度 横向挠跨比 风-车-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四线铁路桥梁车-桥耦合建模与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祥 任伟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以某四线大桥为背景,由实测结构模态参数结合设计相关资料,建立了桥梁基准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由轮轨法向刚性接触关系,采用模态叠加法建立了车-桥整体系统运动方程,并结合实桥通车实验和数值计算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 以某四线大桥为背景,由实测结构模态参数结合设计相关资料,建立了桥梁基准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由轮轨法向刚性接触关系,采用模态叠加法建立了车-桥整体系统运动方程,并结合实桥通车实验和数值计算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开展了多种工况下的车辆-桥梁耦合振动分析计算,对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以及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多线铁路桥梁 车-桥耦合 实桥实验 空间振动 刚性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3 位作者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