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初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睿 罗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43,共5页
在安全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及经济预警理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进行研究。提供了该系统的理论模型和运行方式。理论模型包括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管理功能、运转模式和工作内容。运行方式包括系统... 在安全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及经济预警理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进行研究。提供了该系统的理论模型和运行方式。理论模型包括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管理功能、运转模式和工作内容。运行方式包括系统的组织方式和管理规范。力求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为铁路运输组织和交通设施管理组织的防错纠错提供理论上和对策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 理论模型 运行方式 铁路运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铁路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艳华 何峰林 +1 位作者 王富章 李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通过分析铁路事故统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降雨量、风速和能见度等气象因素与事故发生概率的关系式;选取岩土类型、松散物质储量、流域面积、平均坡度和植被覆盖程度5个地质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 通过分析铁路事故统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降雨量、风速和能见度等气象因素与事故发生概率的关系式;选取岩土类型、松散物质储量、流域面积、平均坡度和植被覆盖程度5个地质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维标度法的铁路地质状况风险评估体系;借鉴风险矩阵表达方式,整合地质因素和气象因素,给出事故概率—危险度矩阵,建立铁路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铁路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核心,构建由网络层、系统硬件层、数据资源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业务层和访问层组成的铁路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并接入铁路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以及铁路局的相关信息系统,以很高、高、中和低4级风险强度表示方式将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于铁路GIS地图上,能够提供直观、形象的铁路灾害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风险评估 预警系统 铁路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高风彦 韩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89-92,共4页
通过对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构建目标及原则的分析 ,给出了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活动的基本模式 ,并着重阐述了其工作流程 ,指出主要环节为 1 )确定预警活动的监测对象 ;2 )制定预警活动的计划 ;3)突出预控活动的重点 ;4 )
关键词 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 管理模式 铁路运输管理 安全运输 灾害管理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交通建设中的泥石流灾害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东涛 崔鹏 +2 位作者 祁龙 杨坤 王忠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我国西部地区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共有泥石流灾害 4 70 0余处 ,占全国道路泥石流灾害的 70 %以上。泥石流分布广泛 ,成灾方式多样 ,灾害严重 ,制约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做好路线方案比选 ,防患于未然 ,正确评判泥石流沟... 我国西部地区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共有泥石流灾害 4 70 0余处 ,占全国道路泥石流灾害的 70 %以上。泥石流分布广泛 ,成灾方式多样 ,灾害严重 ,制约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做好路线方案比选 ,防患于未然 ,正确评判泥石流沟和发育现状 ,工程设计要适合泥石流特点 ,以及提高防灾减灾勘察设计水平 ,开展泥石流防治试验示范工程研究等六条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交通建设 泥石流灾害 防治对策 铁路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自然地理对铁路交通廊道提出的挑战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向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共17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藏交通廊道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环境,全线复杂结构桥梁、超长深埋隧道众多、长大坡道客货共线运行,使其安全高效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营面临巨大挑战。首先阐释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新构造活动以及自...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藏交通廊道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环境,全线复杂结构桥梁、超长深埋隧道众多、长大坡道客货共线运行,使其安全高效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营面临巨大挑战。首先阐释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新构造活动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特征与规律;深入分析高原东南缘独特自然地理对川藏交通廊道提出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最后提出如何改进和强化轨道结构来应对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①沿线区域大地貌格局以高山峡谷为主体,具山高、坡陡、谷深的险峻地形和极致地貌景观;②沿线各地具有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和区域差异大等特点,灾害性天气如雷暴、冰雹、大风、大雪及暴雨频现;③沿线行经青藏高原周缘挤压转换造山带以及向东和南东方向“逃逸”的侧向挤出地体群,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断裂活动性强,具有强构造应力和高地热;④沿线区域为高灾害风险区,尤以强震、地震滑坡、高位远程滑坡、冰湖溃决以及大型滑坡堵江事件等致灾因子危险性高;⑤建议采取增加钢轨重量和采用合金轨、强化无缝线路结构稳定性以及轮轨系统动力学性能合理匹配等措施改进和强化现行轨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自然地理 新构造活动 自然灾害 铁路交通廊道 轨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气候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清 《灾害学》 CSCD 1996年第2期76-79,共4页
根据气象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资料,对1995年气候条件对我国交通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暴雨洪水,其它气候灾害还有雾、雪、风及高温等,使我们对影响交通系统的气候灾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 气候灾害 暴雨 洪水 交通系统 铁路 公路 199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叶翔宇 郭禹含 +3 位作者 梁廖逢 田佳雨 王中根 黄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0,共13页
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频发,评估该地区的暴雨山洪灾害风险是山洪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川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川藏铁路(轨道、桥梁和隧道)和川藏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数据,选择21项指标构建川藏交通廊道暴雨... 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频发,评估该地区的暴雨山洪灾害风险是山洪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川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川藏铁路(轨道、桥梁和隧道)和川藏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数据,选择21项指标构建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综合评估了川藏交通廊道暴雨山洪危险性、易损性、减灾能力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从整体区域来看,川藏交通廊道内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山南市桑日县,林芝市的朗县、米林县、波密县和墨脱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县、雅江县,以及康定市和雅安市;从公路线路来看,波密县、昌都市和德格县境内国道G318线、昌都市境内省道S214线、甘孜县境内省道S217线以及马尔康市境内的省道S209和S210线均处于高风险区;从铁路线路来看,川藏铁路中桑日-加查、朗县-米林和理塘-雅安段均处于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山洪灾害 川藏交通廊道 川藏铁路 川藏公路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及周边隧道防灾救援管理体系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伟庚 周平 +2 位作者 吴仲伦 张晨妍 郭晓晗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70,共9页
城市铁路隧道多以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为中心,包含多条放射状铁路线路,因周围地面建筑物复杂、紧急出口设置困难、多交通方式汇集等特点,防灾疏散救援难度极大。因此,为满足复杂城市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需求,基于城市铁路隧道结构、... 城市铁路隧道多以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为中心,包含多条放射状铁路线路,因周围地面建筑物复杂、紧急出口设置困难、多交通方式汇集等特点,防灾疏散救援难度极大。因此,为满足复杂城市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需求,基于城市铁路隧道结构、灾害类型等特点,结合资料调研及理论分析,对城市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区段、事故等级、分区分级运营管理机制等内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结构型式、隧道连接的目标城市的方向及防灾疏散救援功能和特点等因素,建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及隧道区段划分方法;2)依据处置措施类型,可将城市铁路隧道事故划分为日常事故及紧急事故2类,紧急事故又可依据预计影响程度和实时灾情信息进一步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及一般事故,并进行分级管理;3)建立城市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分级分区运营管理机制,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内特设综合交通枢纽站专职应急组织机构,以实现多交通方式联动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 城市铁路隧道 灾害事故 防灾疏散救援 运营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泥石流环境下高铁安全运营的预警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宋阳 耿灿欣 +1 位作者 林娟娟 邓洁仪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6-423,共8页
川藏铁路沿线多经过艰险山区,地质结构复杂,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破坏力极强,如何对泥石流灾害进行防控,是建造川藏铁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的特点,分析了川藏铁路沿线泥石流的类型、成灾机理及运动过程,并据此... 川藏铁路沿线多经过艰险山区,地质结构复杂,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破坏力极强,如何对泥石流灾害进行防控,是建造川藏铁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的特点,分析了川藏铁路沿线泥石流的类型、成灾机理及运动过程,并据此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泥石流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中心及预警系统,以降雨量、源地土体降雨入渗深度、泥石流运动过程阶段次声波以及沟道泥位作为预警的关键参数,并计算4个参数的临界值。预警过程中,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现场信息,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将这些数据传送到中心计算机,与4个参数的阈值比较,从而发出预警级别。最后,对此预警系统进行仿真,判断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泥石流 灾害 川藏铁路 预警系统 降雨量 高铁运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名校实扬华——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陈春阳
10
作者 雷风行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共6页
金秋十月,蓉城毓秀,百年学府,群贤毕至,翘楚云集。伴随着轨道交通实验室启用及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奠基,西南交通大学隆重举行建校115周年庆典。为记下中国铁路最高学府发展史上的这一盛事,记者采访了西南交... 金秋十月,蓉城毓秀,百年学府,群贤毕至,翘楚云集。伴随着轨道交通实验室启用及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奠基,西南交通大学隆重举行建校115周年庆典。为记下中国铁路最高学府发展史上的这一盛事,记者采访了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陈春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交通大学 校长 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 轨道交通 中国铁路 记者采访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长江流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构想
11
作者 刘一是 成绶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经济带 高速公路 三峡工程 水利建设 铁路建设 三峡水利枢纽 综合交通网络 洪水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