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良好抗皱性能的SUS430型铁素体不锈钢冷板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晓波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着重于化学成分、连铸电磁搅拌、热轧、冷轧及退火工艺对SUS430型铁素体不锈钢抗皱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获得良好抗皱性的工艺控制方法,使太钢大生产的SUS430型铁素体不锈钢冷板的抗皱性能达到B级以上,且γ值大... 着重于化学成分、连铸电磁搅拌、热轧、冷轧及退火工艺对SUS430型铁素体不锈钢抗皱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获得良好抗皱性的工艺控制方法,使太钢大生产的SUS430型铁素体不锈钢冷板的抗皱性能达到B级以上,且γ值大于1.1。这些工艺控制方法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经生产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430铁素体不锈钢 良好抗皱性能 工艺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汽车用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薇 张立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1,共5页
对热轧态430铁素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退火处理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态430不锈钢组织由铁素体和黑色析出相组成。随... 对热轧态430铁素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退火处理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态430不锈钢组织由铁素体和黑色析出相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增加,430不锈钢中铁素体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析出相数量先减少后增多。退火温度850℃、保温10 min的430不锈钢组织中晶粒细小均匀,析出相数量最少,其抗拉强度为663.3 MPa,伸长率为32.4%,强塑性匹配较好。因此,850℃退火保温10 min为430铁素体不锈钢的理想退火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铁素体不锈钢 退火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不锈钢430连续铸造板坯成形合理工艺参数的研究
3
作者 李新强 赵升吨 +3 位作者 丘铭军 杜肖臣 范淑琴 周士凯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245,共7页
目的以某钢厂板厚为180~220 mm的铁素体不锈钢430连铸板坯为对象,研究合理的板坯连铸工艺参数,以提高不锈钢430连铸坯的等轴晶率,强化铸坯质量。方法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结晶器凝固冷却温度分析以及电磁搅拌磁感应强度模拟,探讨了液体加... 目的以某钢厂板厚为180~220 mm的铁素体不锈钢430连铸板坯为对象,研究合理的板坯连铸工艺参数,以提高不锈钢430连铸坯的等轴晶率,强化铸坯质量。方法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结晶器凝固冷却温度分析以及电磁搅拌磁感应强度模拟,探讨了液体加热温度、结晶器冷却水参数及电磁搅拌参数等工艺参数对连铸坯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高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430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都是典型的塑性拉伸曲线,当温度超过1000℃后,抗拉强度显著减小;在结晶器宽面水量3400 L/min、窄面水量400 L/min的参数条件下,结晶器宽面及窄面铜板温度均匀,满足铸坯成形要求;在扇形1段第6^(#)和7^(#)辊位并列增加电磁搅拌辊后,430不锈钢铸坯电磁场分布合理且铸坯中心磁感应强度最大,为0.104 T,平均磁感应强度为0.09 T,显著提升了液相穴内钢水的流动性。结论在结晶器宽面水量为3400 L/min、窄面水量为400 L/min条件下,在连铸机扇形1段第6^(#)和7^(#)辊位并列增加电磁搅拌辊后,对430不锈钢进行连续铸造工业试验,铁素体不锈钢430板坯等轴晶率达到62.5%,裂纹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430 连铸板坯 工艺参数 铸坯成形 等轴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436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高温时效行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仁强 刘燕 陈安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148,152,共4页
采用金相、EPMA和EDS等技术,研究了900℃条件下不同时效时间SUS436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时效行为。结果表明:SUS436L氧化增重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当时效时间为20 h时,开始出现八面体结构的(Cr,Mn)3O4,此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八面... 采用金相、EPMA和EDS等技术,研究了900℃条件下不同时效时间SUS436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时效行为。结果表明:SUS436L氧化增重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当时效时间为20 h时,开始出现八面体结构的(Cr,Mn)3O4,此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八面体结构的(Cr,Mn)3O4数量逐渐增加,氧化层也越来越致密;900℃高温时效后,组织出现异常长大,晶粒的最大尺寸达到200~300μm;高温下垂试验表明,900℃下时效100 h后试样的下垂高度均超过10 mm,这表明材料的形状保持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436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高温时效 氧化层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0铁素体不锈钢电阻点焊工艺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冯巧波 李永兵 +1 位作者 楼铭 来新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49-1654,共6页
采用机器人中频直流伺服焊枪点焊系统对1.2mm厚的AISI 430不锈钢薄板进行了点焊试验,研究了焊接电流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熔核直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以及拉剪断裂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430不锈钢点焊接头抗剪... 采用机器人中频直流伺服焊枪点焊系统对1.2mm厚的AISI 430不锈钢薄板进行了点焊试验,研究了焊接电流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熔核直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以及拉剪断裂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430不锈钢点焊接头抗剪强度增大,当电流达到10kA时,点焊出现飞溅现象,导致接头强度降低.接头熔核区由粗大的铁素体组成,带有少量的马氏体组织和碳化物沉淀.熔核区硬度高于母材区和热影响区,当熔核直径大于4.8mm时,接头主要发生纽扣断裂;当熔核直径小于4.8mm时,接头主要发生界面断裂,且一般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工艺参数 铁素体 430不锈钢 断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430铁素体不锈钢“金粉”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邵泽斌 陈海涛 +1 位作者 郎宇平 朱心昆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研究了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和表面"金粉"缺陷的关系。通过Gleeble 3800热模拟机模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热轧实验,以及热轧后模拟卷取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产生的影响;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检... 研究了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和表面"金粉"缺陷的关系。通过Gleeble 3800热模拟机模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热轧实验,以及热轧后模拟卷取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产生的影响;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检测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结果表明:430铁素体不锈钢在热轧时产生敏化,在酸洗过程中造成的晶间腐蚀,最终会导致冷轧后表面"金粉"缺陷的产生。Gleeble实验表明,最终变形温度为900~950℃,冷速为水冷条件下有利于避免晶间腐蚀的产生。模拟卷取实验表明,经过650~800℃的处理能够进一步避免和消除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粉” 430铁素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 DL-E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装饰用430(1Crl7)铁素体不锈钢A-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蔡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5-207,212,共4页
研究了建筑装饰用430(1Crl7)铁素体不锈钢手工A-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单组分和多组分活性剂对于不锈钢焊接临界熔透电流值和焊缝熔深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物类活性剂表现了最优异的性能,其中Cr_2O_3可以明显... 研究了建筑装饰用430(1Crl7)铁素体不锈钢手工A-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单组分和多组分活性剂对于不锈钢焊接临界熔透电流值和焊缝熔深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物类活性剂表现了最优异的性能,其中Cr_2O_3可以明显降低临界熔透电流值和增加焊缝熔深。在Cr_2O_3、B_2O_3和SiO_2三种氧化物活性剂的基础上进行最优含量配比,所得活性剂可大大增加焊缝熔深,减少铁素体晶粒尺寸,提高焊缝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1Crl7)铁素体不锈钢 A-TIG焊接 活性剂 Cr_2O_3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430表面氮化处理形成复相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8
作者 季长涛 石惠芳 崔晓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9-181,184,共4页
对1mm厚的SUS430不锈钢板材进行表面离子渗氮处理,并将渗氮后的材料进行高温扩散处理。对经过上述处理的材料进行组织观察、XRD分析和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SUS430不锈钢渗氮后芯部组织为铁素体,表面层为晶粒较细小的氮化层;扩散工艺... 对1mm厚的SUS430不锈钢板材进行表面离子渗氮处理,并将渗氮后的材料进行高温扩散处理。对经过上述处理的材料进行组织观察、XRD分析和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SUS430不锈钢渗氮后芯部组织为铁素体,表面层为晶粒较细小的氮化层;扩散工艺处理后形成复相组织,芯部组织为马氏体,表面层组织为单一奥氏体。SUS430不锈钢、渗氮后和扩散处理后的SUS430钢的平均硬度依次为297.7、1197.7、694.8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430不锈钢 氮化处理 高温扩散 复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欣妍 陈旭 +1 位作者 丁毅 马立群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1,84,共4页
将真空感应熔炼得到的试验钢进行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通过金相、扫描电镜、能谱、显微硬度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 050℃保温1h水冷后得到的试验钢的耐蚀性最好,通过分... 将真空感应熔炼得到的试验钢进行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通过金相、扫描电镜、能谱、显微硬度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 050℃保温1h水冷后得到的试验钢的耐蚀性最好,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固溶处理能得到过饱和固溶体,减少碳化铬的析出,呈现较为均匀的显微组织,从而改进试验钢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430铁素体不锈钢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SUS304与SUS430不锈钢耐腐蚀性及其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磊 王保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8-273,共6页
使用SUS304与SUS430不锈钢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EIS)和电容电位法(Mott-Schottky)等电化学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SUS304与SUS430不锈钢在1mol/L的NaHCO3溶液中、20-80℃温度内的腐蚀性能及其钝化膜半导体性... 使用SUS304与SUS430不锈钢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EIS)和电容电位法(Mott-Schottky)等电化学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SUS304与SUS430不锈钢在1mol/L的NaHCO3溶液中、20-80℃温度内的腐蚀性能及其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SUS304与SUS430不锈钢自腐蚀电流增加,溶液电阻与极化电阻减小,弥散效应增强;由M-S曲线知,在-0.5-0.5V电位区间,20-80℃温度内,SUS304与SUS430不锈钢钝化膜均表现为n型半导体性质,M-S曲线拟合直线斜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带电位负移;可见在温度作用下,钝化膜半导体费米能级正移,使能级差减小而造成以氧空位为主要点缺陷的浓度增大,导致SUS304与SUS430不锈钢腐蚀加剧。其中SUS304奥氏体不锈钢比SUS430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蚀性。本研究对探索腐蚀机理与选择合理的防腐新材料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与sus430不锈钢 钝化膜 温度 点缺陷 莫特-肖特基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对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抗蚀性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成嘉 陈炳泉 +2 位作者 李纬 焦加飞 任旭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为了提升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的表面抗腐蚀性能,采用激光冲击的方法强化了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通过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实验方法,结合试样表面残余应力及腐蚀形貌,研究了激光冲击工艺对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的... 为了提升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的表面抗腐蚀性能,采用激光冲击的方法强化了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通过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实验方法,结合试样表面残余应力及腐蚀形貌,研究了激光冲击工艺对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出现残余压应力层,残余应力最大幅值高达-339MPa,并以近乎递减的方式延深度方向达到900μm;激光冲击强化使试样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由-251mV最大提升至-192mV,腐蚀电流密度最多降低28.18μA/cm-2,使阻抗谱的容抗弧的半径变大,腐蚀凹坑和条带状腐蚀减少。激光冲击强化了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冲击强化 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 残余应力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时间对SUS430不锈钢离子液体镀铝结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梦静 凌国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8,67,共6页
以SUS430不锈钢为基体,采用先阳极活化去除表面原有氧化膜,再进行可控氧化,探讨在酸性AlCl 3-EMIC(2∶1)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铝时,氧化时间对镀铝结合力的影响。通过线性伏安扫描法对不同氧化程度试样的阳极行为进行分析;并对阳极活化前后... 以SUS430不锈钢为基体,采用先阳极活化去除表面原有氧化膜,再进行可控氧化,探讨在酸性AlCl 3-EMIC(2∶1)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铝时,氧化时间对镀铝结合力的影响。通过线性伏安扫描法对不同氧化程度试样的阳极行为进行分析;并对阳极活化前后的试样表面及镀铝后界面进行观察和成分分析;通过拉拔法检测镀铝结合力。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活化可以去除试样表面氧化膜;试样表面的氧化膜会影响线性伏安曲线上初始氧化峰的起始电位和电流,由此可对试样表面的氧化程度进行判断;氧化时间小于60s时,SUS430不锈钢的镀铝结合力优异,最大超过18.8MPa;氧化时间大于90s时,结合力随时间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430不锈钢 离子液体镀铝 氧化膜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墨铸铁和铁素体不锈钢的激光-MIG复合焊接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国建 刘祥宇 +2 位作者 杭争翔 邢飞 石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6-503,共8页
为了研究球墨铸铁(FCD450)和铁素体不锈钢(SUS430)的异种焊接性能,采用3种不同镍质量分数的焊丝对球墨铸铁和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激光-MIG复合焊接试验,并确定最佳焊接条件.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电子... 为了研究球墨铸铁(FCD450)和铁素体不锈钢(SUS430)的异种焊接性能,采用3种不同镍质量分数的焊丝对球墨铸铁和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激光-MIG复合焊接试验,并确定最佳焊接条件.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电子探针(EPMA)和维氏硬度计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成分分布及硬度分布进行分析,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焊接条件下,通过添加3种焊丝,焊接接头无裂纹出现且焊缝成型良好.由于焊丝的作用,焊缝金属铬和镍的质量分数较高.随着焊丝Ni质量分数的增加,焊缝宽度明显减小.由于莱氏体和马氏体的存在,拉伸试样都断在FCD450侧的半熔化区或热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MIG复合焊接 异种金属 球墨铸铁(FCD450) 铁素体不锈钢(sus430) 显微组织 半熔化区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方法对430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雅 李世霞 +1 位作者 屈海东 梁俊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37-140,共4页
通过金相观察、拉伸试验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技术,研究了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AG)和激光-熔化极气体保护复合焊(LW-MAG)两种工艺焊接的430铁素体不锈钢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LW-MAG焊接接头具有更大的深宽比,余高及热影响... 通过金相观察、拉伸试验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技术,研究了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AG)和激光-熔化极气体保护复合焊(LW-MAG)两种工艺焊接的430铁素体不锈钢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LW-MAG焊接接头具有更大的深宽比,余高及热影响区宽度也明显小于MAG焊接接头的;LW-MAG和MAG焊接接头高温热影响区组织均为铁素体和晶界马氏体,但MAG焊接接头铁素体晶粒长大明显,晶界马氏体体积较大;MAG焊接接头低温热影响区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和未溶解的碳化物,而LW-MAG焊接接头低温热影响区组织为铁素体和碳化物;由于MAG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界马氏体体积较大,硬度值要高于LW-MAG焊接接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铁素体不锈钢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激光-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