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素体/马氏体钢在氧饱和LBE中的腐蚀和小样品拉伸行为
1
作者 李世江 龚翱翔 +4 位作者 孙璐 马雁 秦博 龙斌 佟振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0,共9页
铁素体/马氏体(F/M)钢有望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铅冷快堆。但是,其与铅铋共晶(LBE)合金的相容性成为必须克服的难题。为研究F/M钢在高温氧饱和LBE中的相容性,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腐蚀试验在不同温度的LBE中对HT9钢的拉伸和腐蚀行为... 铁素体/马氏体(F/M)钢有望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铅冷快堆。但是,其与铅铋共晶(LBE)合金的相容性成为必须克服的难题。为研究F/M钢在高温氧饱和LBE中的相容性,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腐蚀试验在不同温度的LBE中对HT9钢的拉伸和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多尺度复合表征技术对拉伸断口和腐蚀后的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和标定。结果发现:350℃时HT9钢的断后伸长率为11.6%,表现出对LBE的高度脆化敏感;当温度继续升高到450~550℃时,材料的断裂模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塑性断裂。350℃时HT9钢表面氧化层由外磁铁矿和内铬铁矿尖晶石双重氧化层构成;550℃时表面氧化层由外磁铁矿、内铬铁矿及富Cr的IOZ三重氧化层构成。在应力集中和塑性变形的影响下,疏松的外磁铁矿不具备有效的保护作用,甚至从基体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钢 HT9 铅铋共晶合金 液态金属脆化 液态金属腐蚀 温度 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厚板光纤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建超 乔俊楠 +2 位作者 吴世凯 廖洪彬 王晓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针对核聚变反应堆试验包层模块(TBM)中使用的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焊接试验,采用15 k W光纤激光,实现了17.5 mm厚CLF-1钢的穿透焊接,得到了正反表面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的焊接接头,并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针对核聚变反应堆试验包层模块(TBM)中使用的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焊接试验,采用15 k W光纤激光,实现了17.5 mm厚CLF-1钢的穿透焊接,得到了正反表面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的焊接接头,并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区主要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熔合线附近热影响区为细小的板条马氏体和少量贝氏体;不完全淬火区为经焊接热循环作用下二次回火的回火索氏体及马氏体双相组织;接头室温及550℃高温抗拉强度较高,均断裂于母材;焊缝显微硬度高于母材,且热影响区无明显软化;接头冲击韧性良好.接头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光纤激光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变形对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回复与再结晶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肖翔 刘国权 +3 位作者 胡本芙 胡加学 康人木 郑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8,共6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高Cr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F/M)钢用作超临界水堆燃料包壳管用候选材料,研究冷变形对其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双相组织的回复、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变形量对板条马氏体再结晶的促进程度不同,10%冷变形后780℃... 研究了一种新型高Cr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F/M)钢用作超临界水堆燃料包壳管用候选材料,研究冷变形对其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双相组织的回复、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变形量对板条马氏体再结晶的促进程度不同,10%冷变形后780℃高温退火只发生回复,回火马氏体板条发生合并与迁移;60%冷变形后780℃高温退火,回火马氏体发生快速回复和再结晶。相同冷变形量下,高温退火时回火马氏体会优先于铁素体发生再结晶。12%δ铁素体的存在并不会明显延缓回火马氏体的再结晶过程,长时退火后,少量的铁素体晶粒都会转变成二次再结晶铁素体晶粒,最终组织为细晶铁素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性 铁素体/马氏体钢 冷变形 回复与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16
4
作者 付海英 王平怀 谌继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2,37,共6页
用显微硬度测试、微观组织观察、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适宜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经980℃×45 min固溶+740℃×90 ... 用显微硬度测试、微观组织观察、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CLF-1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适宜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经980℃×45 min固溶+740℃×90 min回火工艺热处理后,该钢显微组织良好且力学性能优异,抗拉强度达到760 MPa,伸长率为19.5%,可满足该钢的使用性能要求;其再结晶温度约为780℃;由α区进入α+γ两相区的相变点为820℃;在略高于920℃后将进入γ单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快堆外套管材料铁素体/马氏体钢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冯伟 黄晨 +2 位作者 杜爱兵 李正操 柴茂盛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5-251,共7页
介绍了快堆外套管材料的使用要求以及国内外快堆外套管材料的选用情况,论述了快堆中中子辐照对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国产快堆外套管材料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研发计划。铁素体/马氏体钢具有优异的抗辐照肿... 介绍了快堆外套管材料的使用要求以及国内外快堆外套管材料的选用情况,论述了快堆中中子辐照对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国产快堆外套管材料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研发计划。铁素体/马氏体钢具有优异的抗辐照肿胀性能,T92钢作为第三代铁素体/马氏体钢同时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被作为国产快堆外套管的首要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堆 外套管材料 铁素体/马氏体钢 高温强度 辐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离子辐照后的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飞 万发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3,共6页
采用100keV的氢离子在450℃对两种成分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了辐照实验;同时为了对比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的合金元素在辐照过程中的行为,将Fe-10Cr合金以及纯铁一起进行了离子辐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当辐照剂... 采用100keV的氢离子在450℃对两种成分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了辐照实验;同时为了对比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的合金元素在辐照过程中的行为,将Fe-10Cr合金以及纯铁一起进行了离子辐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当辐照剂量为1×1017H+/cm2时,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位错缺陷,另外,发现有大量富含合金元素Cr的点状析出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离子辐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朝 汪家梅 张乐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68-1777,共10页
采用腐蚀增重法,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比研究了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和奥氏体不锈钢HR3C在550~650°C/25 MPa的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材料以均匀腐蚀为主,并且腐蚀增重均服从幂指数规律.P92钢的腐蚀... 采用腐蚀增重法,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比研究了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和奥氏体不锈钢HR3C在550~650°C/25 MPa的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材料以均匀腐蚀为主,并且腐蚀增重均服从幂指数规律.P92钢的腐蚀增重比HR3C钢高近2个数量级,其表面氧化膜为典型的双层结构;温度极大地加速了P92钢的腐蚀,当温度低于650°C时其表面氧化膜完整连续,而在650°C时表面氧化膜出现开裂.HR3C钢的腐蚀增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并不明显;HR3C钢表面出现了少量的疖状腐蚀,基体材料内的Cr极大地抑制了疖状腐蚀的发展,其深度约为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钢 奥氏体不锈 超临界水 腐蚀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高温拉伸时的锯齿流变现象
8
作者 季波 沈寅忠 黄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6,42,共5页
在应变速率为2×10-5~1×10-3s-1范围内以及不同温度(600~700℃)下,对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拉伸试验,研究其在变形过程中的锯齿流变现象。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变形过程中出现了"反常"锯齿流变,且只出现一种E型锯齿波... 在应变速率为2×10-5~1×10-3s-1范围内以及不同温度(600~700℃)下,对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拉伸试验,研究其在变形过程中的锯齿流变现象。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变形过程中出现了"反常"锯齿流变,且只出现一种E型锯齿波;锯齿开始出现在拉伸应力最大值附近,锯齿波主要处于拉伸曲线的下降段;锯齿形成的有效激活能约为43.44kJ·mol-1;高温时,置换原子气团能量高,完全钉扎住位错,当一定数量的位错达到临界运动速度时,摆脱了置换原子气团的钉扎,从而导致产生锯齿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r铁素体/马氏体钢 动态应变时效 锯齿流变 激活能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铋腐蚀行为与机理 被引量:7
9
作者 龚星 肖军 +4 位作者 王浩 杨志彬 陈嘉骏 胡飞宇 殷园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4-871,共8页
液态铅铋共晶合金[liquid lead-bismuth eutectic,LBE,Pb 44.5 Bi 55.5,%(质量分数)]具有优异的热工水力和中子学性能,是第四代液态金属冷却快堆最重要的冷却工质之一。但是,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的主要候选材料包括铁素体/马氏体钢(如T91)... 液态铅铋共晶合金[liquid lead-bismuth eutectic,LBE,Pb 44.5 Bi 55.5,%(质量分数)]具有优异的热工水力和中子学性能,是第四代液态金属冷却快堆最重要的冷却工质之一。但是,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的主要候选材料包括铁素体/马氏体钢(如T91)和奥氏体不锈钢(如316L和15-15Ti)存在液态金属腐蚀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液态铅铋快堆工程化应用进度。本文综述了液态铅铋腐蚀的基本机制以及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铋腐蚀行为,总结了抑制液态铅铋腐蚀的主要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 腐蚀 铁素体/马氏体钢 奥氏体不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核电用铁素体/马氏体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周亚举 尹圣铭 +3 位作者 夏永中 易果强 薛丽红 严有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6,I0003,I0004,共11页
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技术制备了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e/martensite steel,RAFM钢),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微观组织变化,通过... 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技术制备了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e/martensite steel,RAFM钢),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微观组织变化,通过拉伸试验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印态的RAFM钢微观组织为铁素体+回火马氏体的双相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51μm.经过热处理,RAFM钢的晶粒尺寸没有明显增长(1.84μm),并在微观组织中保留了高密度位错.此外,热处理后高数密度TiO2二次相纳米颗粒在基体中析出,并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其尺寸在5~10 nm.热处理后的RAFM钢抗拉强度显著提高,断后伸长率略微下降,其室温抗拉强度为1080 MPa,在650℃下测试的抗拉强度仍可达285 MPa.创新点:(1)系统研究热处理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相组成、晶粒尺寸、析出相的影响.(2)阐明热处理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力学性能的强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马氏体钢表面激光熔覆Al_(2)O_(3)和Al_(2)O_(3)/FeCrNi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浩 柴林江 +4 位作者 赵可 肖军 袁倩 张驰 邱绍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49-255,共7页
为改善铁素体/马氏体钢在液态铅铋环境下的磨蚀性能,采用脉冲激光熔覆技术在一种典型铁素体/马氏体钢表面成功制备出了单一Al_(2)O_(3)和Al_(2)O_(3)/FeCrNi复合涂层,并综合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两种涂层的相组成、微区成分、微观组织特... 为改善铁素体/马氏体钢在液态铅铋环境下的磨蚀性能,采用脉冲激光熔覆技术在一种典型铁素体/马氏体钢表面成功制备出了单一Al_(2)O_(3)和Al_(2)O_(3)/FeCrNi复合涂层,并综合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两种涂层的相组成、微区成分、微观组织特征和硬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Al_(2)O_(3)和Al_(2)O_(3)/FeCrNi涂层熔覆区(CZ)的厚度分别约为260μm和180μm。Al_(2)O_(3)涂层CZ靠近样品表面的区域主要由较粗大的块状δ铁素体组成,而远离样品表面的区域由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成。Al_(2)O_(3)/FeCrNi涂层CZ微观组织较均匀,主要由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成。与此同时,两种涂层内均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Al_(2)O_(3)颗粒。硬度测试显示,Al_(2)O_(3)和Al_(2)O_(3)/FeCrNi涂层的硬度分别为(363±75)HV和(467±17)HV,均明显高于基体((267±5)HV)。综合分析发现,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共同作用是Al_(2)O_(3)/FeCrNi涂层硬度更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钢 涂层 激光熔覆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用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的性能与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牛犇 王镇华 +3 位作者 潘钱付 刘超红 王清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141-19151,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核电系统的不断发展,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体系主要堆型的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FR)因其良好的导热性和中子经济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优化铅铋冷却剂中包壳材料的腐蚀和辐照性能,作为火力发电重要高温结构材料的9%~12%Cr... 近年来,随着核电系统的不断发展,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体系主要堆型的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FR)因其良好的导热性和中子经济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优化铅铋冷却剂中包壳材料的腐蚀和辐照性能,作为火力发电重要高温结构材料的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F/M)因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辐照肿胀性能而成为铅冷快中子反应堆的候选包壳材料。然而,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作为候选包壳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由于承受核燃料裂变带来的高温和辐照会加剧材料的腐蚀,同时辐照会进一步加剧材料的高温组织不稳定性,进而影响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对于以上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主要从成分和工艺的角度出发,在9%~12%Cr F/M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微量元素的添加以及改变热处理工艺,来设计满足服役要求的F/M钢合金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Cr-Mo和Cr-W两种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添加对F/M钢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热处理方式的改变可以实现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本文系统总结了F/M钢各方面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抗辐照性能以及组织稳定性;进而归纳出合金性能与其成分之间的演化规律;最后,利用基于固溶体溶质化学短程序特征的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探索了现有F/M钢的合金成分演化规律,提出了改良低活化F/M钢的多元团簇式合金成分,并结合热力学计算,有望发展出高性能多元合金化的F/M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铁素体/马氏体钢 辐照性能 微观组织 成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奥氏体化和完全奥氏体化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CCT曲线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光灿 李锦 罗一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2,共6页
采用Formaster热膨胀仪分别测定了部分奥氏体化与完全奥氏体化冷轧热镀锌Fe-CMn-Cr-Nb-Ti系双相钢的CCT曲线,分析了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部分奥氏体化与完全奥氏体化试验钢CCT曲线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冷速分别... 采用Formaster热膨胀仪分别测定了部分奥氏体化与完全奥氏体化冷轧热镀锌Fe-CMn-Cr-Nb-Ti系双相钢的CCT曲线,分析了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部分奥氏体化与完全奥氏体化试验钢CCT曲线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冷速分别为1,3,5℃·s^-1时,部分奥氏体化试验钢的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比完全奥氏体化试验钢的分别高36,25,44℃;与完全奥氏体化试验钢相比,部分奥氏体化试验钢的贝氏体转变在向低冷速区推移的同时,也向高冷速区推移,贝氏体转变冷速范围变宽,为1~40℃·s^-1;当冷速为1~10℃·s^-1时,部分奥氏体化试验钢的贝氏体开始转变温度要低于完全奥氏体化试验钢的,而当冷速为15~20℃·s^-1时,情况则相反;为了保证冷轧热镀锌钢的最终淬火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冷速需大于40℃·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双相 CCT曲线 冷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高Si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中飞 伍川 +4 位作者 李清 吕中宾 卢明 张博 谢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6-209,共4页
对高Si含量铁素体/马氏体钢在550~800℃进行系列回火试验,利用相图计算、组织观察与萃取析出相XR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Si含量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组织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550~800℃回火,高Si含量铁素体/马氏体钢... 对高Si含量铁素体/马氏体钢在550~800℃进行系列回火试验,利用相图计算、组织观察与萃取析出相XR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Si含量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组织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550~800℃回火,高Si含量铁素体/马氏体钢析出相由M_(23)C_6和(NbV)(CN)组成;当回火温度低于750℃时,随回火温度升高M_(23)C_6在析出相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而当回火温度超过750℃时,M_(23)C_6溶解,其在析出相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在700~800℃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高Si含量铁素体/马氏体钢强度和硬度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钢 热处理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弥散增强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9Cr钢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
15
作者 周敏 熊惟皓 +2 位作者 姚振华 彭倩筠 黄玉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5,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候选结构材料——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9Cr钢,采用XRD、OM、SEM、EDS等对合金化之后的粉体及烧结体的组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球料比对粉体特性以及烧结温度对烧结体组织与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核聚变反应堆第一壁候选结构材料——氧化物弥散强化低活化9Cr钢,采用XRD、OM、SEM、EDS等对合金化之后的粉体及烧结体的组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球料比对粉体特性以及烧结温度对烧结体组织与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料比为20:1、球磨48 h的粉体颗粒呈片层状,尺寸较均匀,合金化效果较好;烧结温度在1300~139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烧结体的孔隙率降低,组织更加均匀,抗拉强度由376.0MPa逐渐增大到562.9MPa,伸长率同步增大,最大为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增强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9Cr 机械合金化 烧结温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发展 被引量:89
16
作者 黄群英 郁金南 +2 位作者 万发荣 李建刚 吴宜灿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4,35,共10页
介绍了国际聚变堆低活化结构材料发展概况及趋势,以及国内发展自己特有的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必要性。介绍了聚变堆结构材料——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发展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以及目前国际上包括欧洲、日本、美国等在此方面研究的进展概况... 介绍了国际聚变堆低活化结构材料发展概况及趋势,以及国内发展自己特有的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必要性。介绍了聚变堆结构材料——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发展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以及目前国际上包括欧洲、日本、美国等在此方面研究的进展概况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国内发展自己特有的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的必要性,并对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 结构材料 低活化 铁素体/马氏体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合金化对10Cr铁/马钢在液态铅铋共晶环境中的液态金属脆化敏感性的影响
17
作者 卓洪 钟志淮 +3 位作者 温涛 肖军 王浩 龚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1,共8页
铁素体/马氏体钢是第四代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燃料包壳和其他堆内构件的重要候选结构材料。Si合金化是目前国内外改善铁/马钢在铅铋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的关键技术手段,但Si的加入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即“液态金属脆化”)的影响规律还有待... 铁素体/马氏体钢是第四代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燃料包壳和其他堆内构件的重要候选结构材料。Si合金化是目前国内外改善铁/马钢在铅铋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的关键技术手段,但Si的加入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即“液态金属脆化”)的影响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开展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对比研究了4种不同Si含量对10Cr铁素体/马氏体钢在350℃、贫氧和饱和氧铅铋以及氩气环境中的拉伸断裂行为,并结合断口分析,确定了Si对液态金属脆化敏感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所有Si含量下,铅铋对屈服强度和最大抗拉强度均没有显著影响,铅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延伸率出现了明显下降;屈服强度随Si含量的变化基本保持不变,最大抗拉强度则呈现小幅度增大趋势;在氩气环境中,延伸率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贫氧铅铋环境中,延伸率的下降幅度与Si含量大体呈正相关。这说明Si含量越多,10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液态金属脆化敏感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 腐蚀 铁素体/马氏体钢 奥氏体不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M钢中氚氦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伟波 陈长安 +2 位作者 王佳佳 向鑫 帅茂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1-105,共5页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是未来磁约束核聚变堆产氚包层推荐的主体结构材料,将在ITER实验包层模块中进行考核。氚及氚衰变氦-3在RAFM钢中的驻留行为将影响所产生氚的有效利用并导致材料的结构损伤,因此RAFM钢的涉氚相容性是其最终...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是未来磁约束核聚变堆产氚包层推荐的主体结构材料,将在ITER实验包层模块中进行考核。氚及氚衰变氦-3在RAFM钢中的驻留行为将影响所产生氚的有效利用并导致材料的结构损伤,因此RAFM钢的涉氚相容性是其最终应用于聚变堆结构材料之前必须考核的问题之一。总结了国内外对RAFM钢的氚氦相容性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氚氦损伤 微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反应堆用ODS F/M钢的强韧性匹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帅 周张健 贾皓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85-1893,共9页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马氏体(F/M)钢具有极高的缺陷阱密度,加之体心立方结构基体,使其具有优异的抗辐照性能,被确定为包括聚变堆和第4代裂变堆在内的先进核能系统关键部件候选材料,成为核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利于ODS钢抗辐照...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马氏体(F/M)钢具有极高的缺陷阱密度,加之体心立方结构基体,使其具有优异的抗辐照性能,被确定为包括聚变堆和第4代裂变堆在内的先进核能系统关键部件候选材料,成为核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利于ODS钢抗辐照性能的显微组织特点同时也赋予了ODS钢优异的室温和高温强度。但和其他高强度材料类似,ODS钢也存在强度高,而塑韧性不足的矛盾,不利于复杂部件的加工,因此,实现ODSF/M钢的高强高韧成为面向工程应用的ODSF/M钢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难点。目前,针对ODSF/M钢强韧化的研究还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主要对抗辐照ODSF/M钢的显微组织结构要求及其强韧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先进反应堆用抗辐照ODSF/M钢的强韧化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S 抗辐照 强韧化 铁素体/马氏体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循环变形对JLF-1钢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怀林 西村新 +3 位作者 室贺健夫 长坂琢也 杨文 杨启法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257,共6页
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JLF-1,是聚变堆和超临界水冷堆的候选结构材料,高温循环软化现象是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为掌握JLF-1钢高温循环变形机理,本文采用透射电镜对JLF-1钢高温低周疲劳后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JLF-1钢的循... 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JLF-1,是聚变堆和超临界水冷堆的候选结构材料,高温循环软化现象是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为掌握JLF-1钢高温循环变形机理,本文采用透射电镜对JLF-1钢高温低周疲劳后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JLF-1钢的循环软化现象与位错密度、位错胞、板条宽度有关;其峰值拉应力与位错密度、板条宽度呈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 循环变形 微观结构 循环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