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状组织对铁素体-马氏体钢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琳 徐锐良 +1 位作者 李忠利 胡亚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6-50,共5页
利用单轴拉伸仪、金相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对比了两种不同马氏体形态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拉伸性能及拉伸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不均匀的带状组织对双相钢的各向均匀性具有显著影响,抗拉强度在轧向和纵... 利用单轴拉伸仪、金相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对比了两种不同马氏体形态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拉伸性能及拉伸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不均匀的带状组织对双相钢的各向均匀性具有显著影响,抗拉强度在轧向和纵向上相差约29 MPa,且相对于均匀马氏体具有更差的塑性。中心厚度处存在马氏体带试样的断口形态表现出与马氏体相关的非常大而深的凹坑,而马氏体均匀试样的断口具有典型的韧性断裂特性,这主要是由于马氏体分布影响了双相钢的断裂机理。含马氏体带试样中空隙的形核最初在马氏体的局部开裂(局部应变0.03),然后由铁素体-马氏体解理开始空隙形核(局部应变0.10),并且在相邻的马氏体区域分离而发生;而马氏体分布均匀的试样主要的空隙形核机制是在铁素体-马氏体界面处的解理(局部应变1.50),且沿着铁素体晶粒边界生长,在开裂的马氏体颗粒上形核的空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 带状组织 碳含量 拉伸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低碳钢的表面带状组织 被引量:7
2
作者 孙贤文 柳得橹 +1 位作者 邵伟然 霍向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 热轧钢板 冲击韧性 塑性 断裂韧性 CSP低碳钢 扫描电子显微镜 等轴晶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低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变组织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立军 蔡庆伍 +2 位作者 余伟 武会宾 雷爱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33,共5页
利用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低碳Mn,Ni,Mo,Cr,V,Ti等低合金化钢的静态CCT曲线,结合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法分析冷却速率对相变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为0.03℃/s时,相变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PF)+珠光... 利用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低碳Mn,Ni,Mo,Cr,V,Ti等低合金化钢的静态CCT曲线,结合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法分析冷却速率对相变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速为0.03℃/s时,相变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PF)+珠光体(P);冷速为0.06℃/s时,出现退化珠光体(PD);冷速为0.29℃/s时,出现针状铁素体(AF);冷速为1.7℃/s时,组织为粒状贝氏体(GB)+板条贝氏体(LB);冷速为42℃/s时,出现马氏体(M)。提出极低冷速下低碳钢中出现退化珠光体是由于多元低合金元素的耦合交互作用,引起碳活度的变化所致。针状铁素体在晶内形核并长大,对后续相变组织起到分割作用,利于细化组织。低碳钢中局部孪生马氏体的形成归因于淬透性元素聚集对钢局域相变切应力过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冷却相变 低碳 退化珠光体 针状铁素体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组织ER8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关震 任瑞铭 +5 位作者 吴斯 丛韬 张斌 李翔 宫彦华 邹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3-563,共11页
针对含不均匀组织ER8车轮服役过程中过早出现滚动接触疲劳(RCF)损伤这一实际问题,通过RCF试验,获得了车轮不均匀组织和正常组织的RCF极限;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重点表征了RCF裂纹萌生处的微观组织.借助扫描电镜(SEM)和原... 针对含不均匀组织ER8车轮服役过程中过早出现滚动接触疲劳(RCF)损伤这一实际问题,通过RCF试验,获得了车轮不均匀组织和正常组织的RCF极限;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重点表征了RCF裂纹萌生处的微观组织.借助扫描电镜(SEM)和原位拉伸试验台测试了两种组织的弹、塑性能并原位观察了裂纹的扩展行为.结果表明:车轮踏面不均匀组织的RCF极限低于轮辋正常组织,不均匀组织中除车轮正常组织应有的珠光体和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外,还存在大量的上贝氏体,上贝氏体的存在破坏了车轮正常组织的连续均匀性. RCF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主要发生在上贝和正常组织的边界处,上贝氏体的硬度、弹性高于正常组织,但塑性小于正常组织,在相同接触应力作用下,两者弹-塑性变形的不协调是导致其组织边界处产生应力集中,进而诱发并促进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加速车轮RCF损伤出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8车轮钢 滚动接触疲劳(RCF) 不均匀组织 上贝组织 正常组织(珠光体+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r1MoV蒸汽管使用进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
5
作者 沈鸿声 张慧明 赵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21-24,共4页
研究12CrlMoV主蒸汽管在使用进程中显微组织形貌的变化特性,并讨论了主蒸汽管铁素体、珠光体和晶界的形态变化与其老龄化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 12CR1MOV钢 组织形貌 铁素体 珠光体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金相组织、物理机械性能与其可切削性主要指标V_(60)的关系
6
作者 吴菊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1981年第2期-,共4页
一、引言钢材可切削性是工艺性能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劳动生产率和零件质量的提高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钢材可切削性的潜力,乃是材料工艺性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钢材切削速度是可切削性的主要指标,通常用高速钢刀具... 一、引言钢材可切削性是工艺性能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劳动生产率和零件质量的提高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钢材可切削性的潜力,乃是材料工艺性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钢材切削速度是可切削性的主要指标,通常用高速钢刀具寿命等于60分钟时的切削速度V60表示。过去评定V60均需通过切削试验,耗去大量人力、材料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相组织 铁素体 固溶体 金相相组成 珠光体 物理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加工性能 可切削性 钢材 主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400中厚板横向伸长率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庆刚 冯光宏 +1 位作者 于桂玲 张江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2,共3页
从现场生产的横向伸长率不合格钢板中取样,进行了夹杂物检验和金相检验,并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铸坯凝固过程中的偏析导致的低温转变组织和分布于其中硫化物,以及在试样中发现的不良组织是引发伸长率不合格的... 从现场生产的横向伸长率不合格钢板中取样,进行了夹杂物检验和金相检验,并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铸坯凝固过程中的偏析导致的低温转变组织和分布于其中硫化物,以及在试样中发现的不良组织是引发伸长率不合格的三个重要原因。并且根据现场生产条件提出了工艺优化建议,试生产后,钢板横向伸长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长率 硫化物 带状组织 铁素体魏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风汉代钢剑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路迪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科技分析 铁素体 百炼钢 珠光体 含碳量 合碳量 扫描电子显微镜 化学成分 金相组织 原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型550NH高强度耐候钢板带的力学性能与成形性研究
9
作者 李宗强 张盛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6-101,共6页
为了全面研究550NH型耐候钢带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通过改变试验钢中Ti元素的含量,设计了三种耐候钢。结合冶炼工艺、轧制工艺进行了钢的试制,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钢轧后的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进行了拉伸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全面研究550NH型耐候钢带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通过改变试验钢中Ti元素的含量,设计了三种耐候钢。结合冶炼工艺、轧制工艺进行了钢的试制,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钢轧后的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进行了拉伸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卷取温度下,试验钢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基体+部分珠光体,延长加热的保温时间,适当降低终轧温度,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珠光体带状组织;在力学性能方面,Ti元素在热轧过程中起到了细晶强化与析出强化的双重作用,但过多的Ti元素含量会降低材料的韧塑性;在成形性方面,不含带状组织的试验钢由于具有均匀分布的F+P组织,其冷弯性能较好;含带状组织的试验钢则出现了明显的冷弯裂纹,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0NH耐候钢 Ti元素 力学性能 成形性 珠光体带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