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Ⅱ)Fe(Ⅲ)氰根桥联配合物中的铁磁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何云 陈若航 +1 位作者 戴耀东 黄彦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0,共4页
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普鲁士蓝类配合物K0.1Co1.4[F e(CN)6].5.5H2O的磁相互作用类型.当测量温度从室温降到低温时,该配合物表现为从顺磁相到铁磁相的变化,相变点在TC=11.5 K附近,宏观磁性表现为典型的铁磁性相互作用.
关键词 普鲁士蓝 分子磁体 穆斯堡尔谱学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氧自由基配体的锰和钴双核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勋 方海鹏 +3 位作者 安杨 张策 陈雪怡 郭博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1-429,共9页
合成了2个基于氮氧自由基配体且结构类似的双核配位化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Mn_(2)(hfac)_(4)(NIT-mo-pmy)_(2)](1)和[Co_(2)(hfac)_(4)(NIT-mo-pmy)_(2)](2),其中hfac=六氟乙酰丙酮,NIT-mo-pmy=2-(2-甲氧基-5’-嘧啶基)-4,4,5,5-四甲基... 合成了2个基于氮氧自由基配体且结构类似的双核配位化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Mn_(2)(hfac)_(4)(NIT-mo-pmy)_(2)](1)和[Co_(2)(hfac)_(4)(NIT-mo-pmy)_(2)](2),其中hfac=六氟乙酰丙酮,NIT-mo-pmy=2-(2-甲氧基-5’-嘧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基-3-氧-1-氧自由基。2个配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双核配位单元进一步构筑为中心对称的平行四边形分子阵列。变温磁化率的测试表明,在2个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和氮氧自由基单元之间存在反铁磁交换作用。借助构效关系研究,分析了磁作用强度的差异。通过适当近似的磁化学模型,对Mn(Ⅱ)配合物的磁性行为进行了定量拟合,并与相关化合物磁作用强度进行了比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Ⅱ)配合物 钴(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NIT-mo-pmy自由基配体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含铁磁耦合费米气体磁学性质的研究
3
作者 刘旭 秦吉红 梁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560,共5页
在平均场理论的框架下,推导出外磁场中具有铁磁耦和作用的二维费米气体的自洽方程,在此基础上,运用量子统计力学研究系统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总磁化强度密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会出现极大值点,且随铁磁耦合强度增大,极大值点向磁场减弱的... 在平均场理论的框架下,推导出外磁场中具有铁磁耦和作用的二维费米气体的自洽方程,在此基础上,运用量子统计力学研究系统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总磁化强度密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会出现极大值点,且随铁磁耦合强度增大,极大值点向磁场减弱的方向移动.总磁化强度密度也随Lande因子的增大,发生由抗磁性向顺磁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场理论 顺磁性和抗磁性 铁磁耦合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磁耦合玻色气体磁化率的研究
4
作者 王玉晶 秦吉红 梁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2-535,共4页
采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三维含铁磁耦合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磁化率,讨论了磁化率χ与约化温度t、约化铁磁耦合常数珔I、朗德因子g以及约化磁场强度h的关系.结果表明,顺磁性和弱铁磁耦合强度下铁磁性的增加均有利于磁化率的增大.
关键词 玻色气体 铁磁耦合相互作用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含铁磁耦合荷电旋量玻色气体比热容的研究
5
作者 陈雅斐 秦吉红 梁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应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了三维铁磁耦合相互作用荷电旋量玻色气体的比热容.讨论了在不同条件下比热容与约化铁磁耦合常数I珔、朗德因子g、约化磁场强度h和约化温度t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恒定的磁场中,比热容随铁磁性的增强而减小直至达到饱... 应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了三维铁磁耦合相互作用荷电旋量玻色气体的比热容.讨论了在不同条件下比热容与约化铁磁耦合常数I珔、朗德因子g、约化磁场强度h和约化温度t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恒定的磁场中,比热容随铁磁性的增强而减小直至达到饱和状态;顺磁性的增强会降低系统的比热容,而抗磁性的增强会升高系统的比热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旋量玻色气体 铁磁耦合相互作用 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桥对双核镍配合物磁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边江鱼 岳淑美 +1 位作者 张敏 张景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结合对称性破损(BS)方法,采用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铁磁性μ-1,3-N3-Ni(II)叠氮配合物[LNi2(N3)](Cl O4)2(L=pyrazolate)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DFT)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配合物... 结合对称性破损(BS)方法,采用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铁磁性μ-1,3-N3-Ni(II)叠氮配合物[LNi2(N3)](Cl O4)2(L=pyrazolate)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DFT)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配合物的磁特性.磁轨道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出较大的单占据轨道能量劈裂(0.93-0.99 e V),显示配合物的单占据轨道去简并化程度较大,且配合物中的2个磁通道(叠氮基、配体pyrazolate)中都分别存在有氮原子之间的p轨道重叠,这些都使得体系表现为反铁磁耦合作用.另外,配合物的磁性与叠氮桥和两金属离子间形成的二面角(τ,Ni-N-N-N-Ni)密切相关,τ从-55.38°逐渐变化到-1.5°的过程中,其反铁磁性逐渐增强,交换耦合常数(Jab)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并在-11.95°处达到最大值(Jab=-151.02 cm-1).在此过程中,配合物中叠氮桥及其所连接的2个Ni离子与pyrazolate基配体L-中的2个桥原子N(4)、N(5)形成的七元环共平面性不断增强,即共平面性会诱导增强体系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对称性破损方法 叠氮配合物 交换耦合常数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1.125)Co_(0.375)[Fe(CN)_6]·6.8H_2O的磁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卫丽娜 刘敏 +4 位作者 唐国栋 黄海富 梁福沛 陈楠 何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Ni1.125Co0.375[Fe(CN)6].6.8H2O,室温穆斯堡尔谱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金属离子通过氰根成键即Fe(s=1/2)—CN—(Co/Ni)(96%)和Fe(s=5/2)—NC—(Co/Ni)(4%)。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场冷却表明:在16 K时化合物...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化合物Ni1.125Co0.375[Fe(CN)6].6.8H2O,室温穆斯堡尔谱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金属离子通过氰根成键即Fe(s=1/2)—CN—(Co/Ni)(96%)和Fe(s=5/2)—NC—(Co/Ni)(4%)。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场冷却表明:在16 K时化合物从顺磁向铁磁转变,拟合获得顺磁居里点为16.508 K,说明此化合物是铁磁相互作用,当外场达到0.2 T时,零场冷却和场冷却下的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几乎重合,为磁畴动力学行为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堡尔谱 场冷却 铁磁相互作用 顺磁居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合金”类普鲁士蓝配合物的磁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海富 李晓刚 +3 位作者 夏艳芳 顿中万 何云 梁福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Ni0.75Cu0.75[Fe(CN)6].6.3H2O。变温磁化率表明:化合物中存在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铁磁相变温度Tc=20 K,根据居里-外斯定律获到居里常数C=1.79 cm3.K.mol-1和顺磁居里温度θ=21.53 K。剩余磁化强度Mr的大小...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Ni0.75Cu0.75[Fe(CN)6].6.3H2O。变温磁化率表明:化合物中存在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铁磁相变温度Tc=20 K,根据居里-外斯定律获到居里常数C=1.79 cm3.K.mol-1和顺磁居里温度θ=21.53 K。剩余磁化强度Mr的大小是0.92μB;矫顽场Hc为0.112 T,大于已报道的大多数氰根桥联的普鲁士蓝类配合物。研究还表明,该化合物存在自旋玻璃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磁相变点 铁磁相互作用 自旋玻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氰根桥联配合物的磁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卿 马知玄 +3 位作者 黄海富 梁征 梁福沛 何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2,共5页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Ni1.15Mn0.35[Fe(CN)6].6H2O。变温磁化率表明:化合物中存在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铁磁相变温度Tc=20 K,根据居里-外斯定律得到居里常数C=2.21 cm3.K.mol-1和顺磁居里温度θ=13.81 K。剩余磁化强度的大小是0....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Ni1.15Mn0.35[Fe(CN)6].6H2O。变温磁化率表明:化合物中存在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铁磁相变温度Tc=20 K,根据居里-外斯定律得到居里常数C=2.21 cm3.K.mol-1和顺磁居里温度θ=13.81 K。剩余磁化强度的大小是0.68 uB;矫顽场Hc为0.172 T,大于已报道的大多数氰根桥联的普鲁士蓝类配合物。该化合物存在磁有序与自旋玻璃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磁相变点 铁磁相互作用 自旋玻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价六核锰簇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磁性研究(英文)
10
作者 要红昌 王宁 +1 位作者 李淼淼 李中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88-94,共7页
通过简单三核锰[Mn3O(O2CPh)6(py)2(H2O)]的聚合得到了化合物[Mn6(O)2(PhCO2)10(py)2(MeCN)(H2O)].0.5CH3OH.1.5H2O.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化合物包含一个由2个{Mn4(μ4-O)}四面体共边组成的[Mn6(μ4-O)2]10+金属中心,金属中心外围10个... 通过简单三核锰[Mn3O(O2CPh)6(py)2(H2O)]的聚合得到了化合物[Mn6(O)2(PhCO2)10(py)2(MeCN)(H2O)].0.5CH3OH.1.5H2O.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化合物包含一个由2个{Mn4(μ4-O)}四面体共边组成的[Mn6(μ4-O)2]10+金属中心,金属中心外围10个苯甲酸配体、2个吡啶配体,以及1个乙腈分子和1个水分子完成Mn离子的配位位置.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中Mn离子为混合价态(Mn4ⅡMn2Ⅲ).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锰离子之间主要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合成 锰簇合物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和二维镝(Ⅲ)配合物的慢磁弛豫(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建锋 张海霞 +2 位作者 张鹏 赵朗 唐金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47-1854,共8页
分别用稀土醋酸盐和稀土高氯酸盐与希弗碱配体和巯基烟酸配体反应得到了两例镝配合物[Dy2(OAc)6H2O]n(1)和{[Dy L(H2O)4]Cl O4·H2O}n(2)(L=2,2′-二硫代-二(3-吡啶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磁性测试对其... 分别用稀土醋酸盐和稀土高氯酸盐与希弗碱配体和巯基烟酸配体反应得到了两例镝配合物[Dy2(OAc)6H2O]n(1)和{[Dy L(H2O)4]Cl O4·H2O}n(2)(L=2,2′-二硫代-二(3-吡啶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磁性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研究和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是羧基桥连的一维链结构,该化合物表现出慢磁弛豫性质,有效能垒为2 K;化合物2是通过原位生成的二硫键桥连的二维网状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铁磁相互作用和慢磁弛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磁弛豫 铁磁相互作用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齿希夫碱配体的四核和十核锰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迅 冷际东 +2 位作者 刘俊良 贾建华 童明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1-1838,共8页
合成了一种具有{NO4}给电子组成的多齿水杨醛希夫碱配体,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4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Mn(Cl O4)2或Mn Cl2·4H2O分别与该配体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了一个... 合成了一种具有{NO4}给电子组成的多齿水杨醛希夫碱配体,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4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Mn(Cl O4)2或Mn Cl2·4H2O分别与该配体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了一个四核锰簇合物[Mn III4(HL)2(H2L)2(Me CN)4](Cl O4)2·2Me CN(1)和一个十核锰簇合物[Mn III6MnII4(bz)10(L)4(H2O)2]·10Me CN(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三斜P1,而化合物2为正交Aba2。2~300 K温度区间的磁性测量数据表明化合物2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 锰簇合物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金属簇{LnCu_3}低温磁制冷性能(英文)
13
作者 李焓 宋芬 +2 位作者 师唯 马建功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60-1866,共7页
基于对已报道Gd-Cu配合物的文献调研,发现一类{Ln Cu3}簇合物(Ln=Gd(1),Tb(2),Dy(3)),其Cu II离子被Gd III离子有效分隔且分子内部仅拥有铁磁相互作用,因而对其进行了低温磁制冷性能研究。在已报道实验方法上加以改进,用一锅法... 基于对已报道Gd-Cu配合物的文献调研,发现一类{Ln Cu3}簇合物(Ln=Gd(1),Tb(2),Dy(3)),其Cu II离子被Gd III离子有效分隔且分子内部仅拥有铁磁相互作用,因而对其进行了低温磁制冷性能研究。在已报道实验方法上加以改进,用一锅法制备出一系列异金属{Ln Cu3}簇合物(Ln=Gd(1),Tb(2),Dy(3)),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单晶/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证明其同构性及相纯度。低温磁热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簇合物1-3在ΔH=0~7 T下的最大磁熵变值(-ΔSm)分别为16.1(2 K),6.9(5K)和8.1(5 K)J·kg-1·K-1。簇合物1与已报道的Gd-Cu簇合物的磁熵变对比再次证明了弱铁磁相互作用在3d-4f分子磁制冷剂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磁制冷 磁热效应 磁熵变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构筑的六核钴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英文)
14
作者 邹吉勇 师唯 +2 位作者 高洪苓 崔建中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4,共6页
以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为配体合成了1个六核钴配合物,[Co6(TDA)4(H2O)14]·5H2O(1)(H3TDA=1H-1,2,3-triazole-4,5-dicarboxylic acid)。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表征。晶体结构分析... 以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为配体合成了1个六核钴配合物,[Co6(TDA)4(H2O)14]·5H2O(1)(H3TDA=1H-1,2,3-triazole-4,5-dicarboxylic acid)。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晶胞参数:a=1.647 30(2)nm,b=1.653 30(2)nm,c=0.726 90(10)nm,Flack参数为0.00(13)。配合物中6个钴离子通过4个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桥联成1个六核钴单元,六核钴单元之间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磁性测试表明钴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氢-1 2 3-三氮唑-4 5-二甲酸 六核钴单元 晶体结构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氨基-1,2,4-三唑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能
15
作者 陆垠全 李洪雪 +4 位作者 兰安琦 许辉 袁彦凯 刘忠义 杨恩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54-58,共5页
采用常温挥发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基于4-氨基-1,2,4三唑(atr)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atr)(H2O)(pytc H)]n(pytc H为2,4,6-吡啶三甲酸负二价阴离子),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和变温磁化率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 采用常温挥发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基于4-氨基-1,2,4三唑(atr)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atr)(H2O)(pytc H)]n(pytc H为2,4,6-吡啶三甲酸负二价阴离子),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和变温磁化率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结晶于正交的Pbca空间群,a=1.136 68(3)nm,b=0.665 855(17)nm,c=3.363 83(7)nm,V=2.545 95(10)nm3,Z=8.配合物中相邻的Cu(Ⅱ)离子通过中性的μ-N1,Namino-atr配体拓展形成非线性的一维链状结构,且相邻的自旋载体之间存在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4-氨基-1 2 4三唑 磁学性能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碱金属离子-吡啶二羧酸配合物[HoNa_(3)(2,6-dipic)_(3)(H_(2)O)_(8)]·4H_(2)O的结构及性质
16
作者 张雅琦 吕雪川 +3 位作者 张晓帆 柯越 黄雪 高肖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10-1715,共6页
合成了具有空间三维孔道结构的稀土-碱金属离子-吡啶二羧酸异核配合物[HoNa_(3)(2,6-dipic)_(3)(H_(2)O)_(8)]·4H_(2)O(CCDC:224529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磁性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 合成了具有空间三维孔道结构的稀土-碱金属离子-吡啶二羧酸异核配合物[HoNa_(3)(2,6-dipic)_(3)(H_(2)O)_(8)]·4H_(2)O(CCDC:224529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磁性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a=9.6973(14)?,b=19.179(4)?,c=18.060(3)?,α=γ=90°,β=91.534(5)°。配合物[HoNa_(3)(2,6-dipic)_(3)(H_(2)O)_(8)]·4H_(2)O的配位单元由Na^(+)通过O原子桥连,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再由C—H…O形式的氢键将结构拓展为三维结构。配合物热分解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变温磁化率可推断出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之间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实际有效磁矩的计算表明配体对稀土离子Ho~Ⅲ的磁交换作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二羧酸 配合物 三维结构 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