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碳-Fenton法强化预处理邻硝基对甲苯酚废水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永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3,共5页
采用铁碳-Fenton法预处理邻硝基对甲苯酚废水,并通过实验及工程论证,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铁碳工艺的最优参数:pH为2.5,填料区停留时间为4 h,曝气气水比为4∶1;Fenton工艺的最优参数:pH为3~3.5,H2O2投加量为36.36 g/L,Fe^(2+)投... 采用铁碳-Fenton法预处理邻硝基对甲苯酚废水,并通过实验及工程论证,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铁碳工艺的最优参数:pH为2.5,填料区停留时间为4 h,曝气气水比为4∶1;Fenton工艺的最优参数:pH为3~3.5,H2O2投加量为36.36 g/L,Fe^(2+)投加量为1.6 g/L。经铁碳-Fenton协同耦合处理后,COD的总去除率为52%,B/C由0.11提升至0.32。GC-MS图谱进一步验证,邻硝基对甲苯酚等有机物经铁碳-Fenton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下降,且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生化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fenton法 邻硝基对甲苯酚废水 协同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碳源合成多响应碳量子点用于铁离子和L-抗坏血酸的检测
2
作者 钟丽娜 陈晶玲 赵青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以生物质橙子皮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橙子皮基碳量子点(orange peel-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OP-CQDs),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CQDs水溶性好、荧光强、在生理pH范围内性能稳定。OP-CQDs对铁离... 以生物质橙子皮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橙子皮基碳量子点(orange peel-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OP-CQDs),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CQDs水溶性好、荧光强、在生理pH范围内性能稳定。OP-CQDs对铁离子(Fe^(3+))有特异性猝灭反应且灵敏度高,同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能够使OP-CQDs-Fe^(3+)体系的荧光部分恢复,形成了“开-关-开”的荧光检测体系。Fe^(3+)和L-AA的检出限分别为1.1和31.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分析 绿色 离子 L-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降解水中的十溴联苯醚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长生 王平 高静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2-536,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降解模拟废水中的十溴联苯醚(BDE-209)。探索了铁碳微电解法降解BDE-209的影响因素,考察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对BDE-209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水BDE-209质量浓度为1 mg/L、初... 采用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降解模拟废水中的十溴联苯醚(BDE-209)。探索了铁碳微电解法降解BDE-209的影响因素,考察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对BDE-209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水BDE-209质量浓度为1 mg/L、初始废水p H为2.0、铁碳质量比为1∶1、铁粉投加量为12 g/L、微电解温度为40 oC、微电解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法的BDE-209降解率达到82.5%;当H2O2溶液投加量为4 m L/L时,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的BDE-209降解率达到95.7%。说明添加H2O2的Fenton体系对BDE-209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微电解 光-Fennton氧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海松 闫阳 +1 位作者 买文宁 姚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02-2306,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5.43%,也显著降低了色度和悬浮颗粒物,大大减少了运行费用,是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有效方法.此外,还与铁碳微电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对制浆造纸废水COD去除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微电解 -fenton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海上废弃钻井液液相实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岳前升 杨立平 +4 位作者 朱益辉 吴洪特 白超峰 傅雄涛 马锡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89,10,共4页
为处理海上油田废弃钻井液,以我国海上油田广泛使用的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为例,研究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工艺可行性.结果表明,废弃有机正电胶钻井液及其固液分离后的废水COD超过废水排放标准.优化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的适宜条... 为处理海上油田废弃钻井液,以我国海上油田广泛使用的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为例,研究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工艺可行性.结果表明,废弃有机正电胶钻井液及其固液分离后的废水COD超过废水排放标准.优化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的适宜条件:微电解时间不低于3h;双氧水质量分数为0.5%,氧化时间为2h.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工艺对废弃钻井液废液COD有较明显的处理效果,但一轮次处理无法达到排放标准.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次氯酸钠深度氧化以及多轮次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可以使固液分离后的废弃钻井液达到工业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微电解 FENTON氧化 COD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掺碳复合正极材料 被引量:14
6
作者 韩恩山 冯智辉 +2 位作者 魏子海 康红欣 许寒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纯相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和磷酸铁锂掺碳(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AAS)、扫描电镜(SEM)、红外吸收(FT-IR)、振实密度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组装成电池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纯相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和磷酸铁锂掺碳(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AAS)、扫描电镜(SEM)、红外吸收(FT-IR)、振实密度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组装成电池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FePO4和LiFePO4/C具有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前者的振实密度可达1.58 g/cm2,LiFePO4/C振实密度有所降低,但充放电平台非常平稳。与纯相LiFePO4相比,LiFePO4/C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室温下以0.05 C和0.1 C倍率电流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8.1,150.0 mA.h/g。充放电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54.2,137.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锂掺 共沉淀 复合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炉直接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硅铁中碳和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武素茹 李权斌 +4 位作者 王虹 姚传刚 侯书建 孟凯 王振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0-822,共3页
提出了管式炉直接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硅铁中碳、硫含量的方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氧化铜(1.5g)为助熔剂,样品称样量为0.2~0.3g,碳和硫的分析时间为60s。方法的检出限为硫0.001%,碳0.004%。分析了标准样品(BH1917-1)进行... 提出了管式炉直接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硅铁中碳、硫含量的方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氧化铜(1.5g)为助熔剂,样品称样量为0.2~0.3g,碳和硫的分析时间为60s。方法的检出限为硫0.001%,碳0.004%。分析了标准样品(BH1917-1)进行准确度及精密度试验,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碳和硫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分别小于4%和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吹脱+铁碳微电解/H_2O_2法联合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 被引量:8
8
作者 殷旭东 李德豪 +2 位作者 毛玉凤 朱越平 刘正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3,共4页
采用氨吹脱+铁碳微电解/H_2O_2法联合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研究了各工段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氨吹脱实验最佳控制参数是曝气量为10 L/min,吹脱时间为3 h,pH为11.0;铁碳微电解/H_2O_2最佳控制参数是反应时间为160 min,初始pH为3,H_2O_... 采用氨吹脱+铁碳微电解/H_2O_2法联合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研究了各工段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氨吹脱实验最佳控制参数是曝气量为10 L/min,吹脱时间为3 h,pH为11.0;铁碳微电解/H_2O_2最佳控制参数是反应时间为160 min,初始pH为3,H_2O_2的最佳投加量为80 m L/L,铁碳填料投加量为300 g/L。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该集成技术对COD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均分别在87%以上和91%以上,B/C比从0.11提高到0.48。研究结果可为该类废水处理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吹脱 微电解/H2O2 高浓度焦化废水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碳化”法处理高铁铝土矿过程中铝铁解离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光 张廷安 +1 位作者 吕国志 郭芳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1-356,共6页
针对高铁一水硬铝石矿拜耳法工艺过程中铝铁难以解离的难题,提出"钙化-碳化-还原提铁"工艺方法,有效提取其中铝铁有价金属.利用纯物质合成铁铝水化石榴石相,研究其在"钙化-碳化-还原提铁"整个工艺过程中的转化行为... 针对高铁一水硬铝石矿拜耳法工艺过程中铝铁难以解离的难题,提出"钙化-碳化-还原提铁"工艺方法,有效提取其中铝铁有价金属.利用纯物质合成铁铝水化石榴石相,研究其在"钙化-碳化-还原提铁"整个工艺过程中的转化行为,为含铁铝资源中铝铁的有效解离和综合回收提供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在Na2O-Al2O3-Ca O-Si O2-Fe2O3-H2O体系中,铁铝水化石榴石相可在483~533 K的温度范围内生成,且其性质相对稳定.碳化过程铁铝水化石榴石相可全部分解,生成碳酸钙相、硅酸钙相、三氧化铁相以及少量的水化石榴石相.同时碳化渣经溶铝后,其中52.7%的氧化铝可被提取;尾渣经煤粉还原后其铁金属化率可达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 一水硬铝石矿 铝水化石榴石 解离 溶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还原和碳热法制备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小毛 陈维芳 +2 位作者 晏长成 张敬会 王伟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和碳热法制备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合成方法对材料的物化性质和脱氯能力的影响。随着铁的加载,合成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均有所减小。经还原沉淀法和碳热法合成后的纳米零价铁... 采用液相还原法和碳热法制备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合成方法对材料的物化性质和脱氯能力的影响。随着铁的加载,合成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均有所减小。经还原沉淀法和碳热法合成后的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含铁量分别为12.85和16.73 mg/g。从扫描电镜图像可以看出碳热法还原产生的纳米零价铁颗粒尺寸要比还原沉淀法略大且分散度也更好。两种方法合成的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对六氯苯均有良好去除效果。经8 h接触后,去除率达到90%以上。动力学研究表明:六氯苯的去除符合二级动力学。另外六氯苯的去除是由于活性炭的吸附和零价铁的脱氯,近一半六氯苯被脱氯形成毒性较低的三氯苯或四氯苯。碳热法合成的材料总的六氯苯的去除能力,反应速率和脱氯能力均要略高于液相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 活性炭 液相还原 六氯苯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法处理味精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东雷 郑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4-35,共2页
采用铁碳法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以铸铁屑作为接触材质提高pH效果优于不锈钢 ,以铸铁屑作为接触材质与废水反应 2h后pH可由 1 .97提高至 4 .88;铁碳反应后出水调节 pH至碱性时COD去除率随 pH升高逐渐上升 ,pH提高至 9.0时... 采用铁碳法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以铸铁屑作为接触材质提高pH效果优于不锈钢 ,以铸铁屑作为接触材质与废水反应 2h后pH可由 1 .97提高至 4 .88;铁碳反应后出水调节 pH至碱性时COD去除率随 pH升高逐渐上升 ,pH提高至 9.0时COD去除率可达 52 .5 % ;废水 pH由 1 .96提高至 4 .88时Fe2 + 浓度差为 339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废水 废水处理 接触材质 不锈钢 COD去除率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法优化铁碳微电解盐酸黄连素废水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凌琪 陈婷娜 +4 位作者 伍昌年 王晏平 董松鹤 霍奔 马雨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100,共7页
文章采用CCD法对铁碳微电解盐酸黄连素废水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盐酸黄连素进行铁碳微电解的最佳条件是:曝气量3.78 L/min、固液比0.45、反应时间3.46 h、初... 文章采用CCD法对铁碳微电解盐酸黄连素废水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盐酸黄连素进行铁碳微电解的最佳条件是:曝气量3.78 L/min、固液比0.45、反应时间3.46 h、初始pH 2.90;在此条件下,盐酸黄连素去除率的响应面模型验证值为84.23%,实验值为82.93%,两者仅偏差1.3%。铁碳微电解降解盐酸黄连素动力学过程与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程度最高,利用二级衰减方程模型Ct=a/(1+bt)在不同盐酸黄连素初始浓度下的反应进行拟合,其拟合相关系数均达到0.97以上,较好地反映了铁碳微电解盐酸黄连素的动力学过程,有助于分析不同反应时间下废水剩余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盐酸黄连素 响应面优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浸渍碳热法制备纳米零价铁/多孔碳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红云 吕宏洲 蔡亚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62-3671,共10页
以机械化学研磨法制备的Fe-EDTA聚合物为前驱体,开发了一种免液相浸渍的碳热法,来实现对多孔碳材料固载纳米零价铁.考察了Fe-EDTA聚合物碳化温度、与多孔碳的混合方式及质量比等因素对零价铁负载的影响.相比于传统液相浸渍+碳热法制备... 以机械化学研磨法制备的Fe-EDTA聚合物为前驱体,开发了一种免液相浸渍的碳热法,来实现对多孔碳材料固载纳米零价铁.考察了Fe-EDTA聚合物碳化温度、与多孔碳的混合方式及质量比等因素对零价铁负载的影响.相比于传统液相浸渍+碳热法制备的零价铁/多孔碳复合材料,免浸渍碳热法所得复合材料的表面积大、吸附位点多、零价铁粒径小且均匀.以所制备的零价铁/多孔碳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吸附剂,用于水样中甲基橙、Cr(Ⅵ)及污水中COD的去除.结果表明,与液相浸渍+碳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免浸渍碳热法制备的零价铁/多孔碳复合材料的零价铁具有纳米级粒径,因此拥有超高的活性,可更有效地吸附、还原及氧化降解污染物,且表现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动态装柱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在较长时间内可以稳定去除污水中的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TA聚合物 免浸渍 零价/多孔复合材料 还原 内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富含农药农业废水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裕平 陈少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365,共3页
富含农药的农业废水生态危害大,且难以降解。本研究分别采用铁碳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该废水,同时以铁碳质量比、TiO2投加量和pH作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富含农药农业废水pH值为9,铁碳质量比为1∶1,1 L富含农药农... 富含农药的农业废水生态危害大,且难以降解。本研究分别采用铁碳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该废水,同时以铁碳质量比、TiO2投加量和pH作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富含农药农业废水pH值为9,铁碳质量比为1∶1,1 L富含农药农业废水TiO2投加量为1 g时,铁碳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对富含农药农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PH值 农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铁碳微电解-次氯酸钙氧化法深度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成 薛罡 +1 位作者 陈红 李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用pH中性条件下的铁碳微电解联合次氯酸钙氧化法深度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在不调节原水pH的前提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铁碳微电解优化条件:m(Fe)/m(C)为1:3,铁投加量为60 g/L,反应时间为4 h,次氯酸钙氧化法优化条件... 采用pH中性条件下的铁碳微电解联合次氯酸钙氧化法深度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在不调节原水pH的前提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铁碳微电解优化条件:m(Fe)/m(C)为1:3,铁投加量为60 g/L,反应时间为4 h,次氯酸钙氧化法优化条件为铁碳微电解絮凝出水pH不调节,次氯酸钙投加量为400 mg/L,反应时间为40 min。优化工艺条件下对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废水的COD和NH_3-N的去除率在67%和99%以上,最终出水COD≤55mg/L,NH_3-N的质量浓度≤0.1 mg/L,达到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次氯酸钙氧化 深度处理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铁碳+生化组合法处理苯酚丙酮废水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萍 丁昀 +2 位作者 陈存凯 丁洁 杨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3,共4页
采用电渗析+铁碳+生化组合处理法对实际苯酚丙酮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渗析汲盐液浓度及膜堆电压对废水脱盐效率及能耗有显著影响,在汲盐液初始质量浓度为20 g/L Na_2SO_4、电压为14 V条件下,经210 min废... 采用电渗析+铁碳+生化组合处理法对实际苯酚丙酮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渗析汲盐液浓度及膜堆电压对废水脱盐效率及能耗有显著影响,在汲盐液初始质量浓度为20 g/L Na_2SO_4、电压为14 V条件下,经210 min废水盐质量浓度从66.7 g/L降到8 g/L左右,脱盐率达到88%,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经济性;脱盐后的废水经1.5 h铁炭微电解处理,BOD5/COD提高到0.31,最后生化处理出水COD约为130 mg/L,组合处理法的COD总去除率达到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 苯酚丙酮废水 电渗析 微电解 生化 组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超声强化铁碳微电解处理硝基苯废水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东升 余丽胜 +1 位作者 焦纬洲 刘有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针对超声波强化铁碳微电解法降解含硝基苯废水时各操作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问题,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中,选取29组有代表性的试验点,以超声波(US)功率、零价铁(Fe^0)剂量、活性炭(GAC)剂量、废水初始pH... 针对超声波强化铁碳微电解法降解含硝基苯废水时各操作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问题,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中,选取29组有代表性的试验点,以超声波(US)功率、零价铁(Fe^0)剂量、活性炭(GAC)剂量、废水初始pH值为主要因素,硝基苯的去除率为响应值,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得到了最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Fe^0剂量与废水初始pH值、废水初始pH值与超声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当Fe^0剂量为20.7 g·L^(-1),GAC剂量为13.19 g·L^(-1),初始pH值为2.08,超声功率为175.96 W时,硝基苯去除率的预测值为98.50%。与实测值相差1.23%(<2%)。因此得到超声强化铁碳微电解降解硝基苯的二次数学模型对工艺条件的优化及硝基苯去除率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微电解 硝基苯 废水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弧法制备碳包铁纳米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裕芳 余正方 +2 位作者 吴奕初 张海燕 彭少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7-448,共2页
用直流碳弧法制备碳包铁纳米颗粒,应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 XRD)和穆斯堡尔谱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阳极复合棒中为纯铁粉加石墨粉时,出现 3种破包铁纳米颗粒:a-Fe,渗碳体( Fe3C)和奥氏体;当... 用直流碳弧法制备碳包铁纳米颗粒,应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 XRD)和穆斯堡尔谱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阳极复合棒中为纯铁粉加石墨粉时,出现 3种破包铁纳米颗粒:a-Fe,渗碳体( Fe3C)和奥氏体;当阳极复合棒中为Fe2O3 加石墨粉时,出现4种碳包铁纳米颗粒:a—Fe,渗碳体.奥氏体和FeO。它们的尺寸大小在 5~50nm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穆斯堡尔谱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耦合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瑾 姜天翔 +2 位作者 王勋亮 成玉 曹军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福建某电镀厂镀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耦合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初始pH值及H_(2)O_(2)投加量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的交... 以福建某电镀厂镀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耦合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初始pH值及H_(2)O_(2)投加量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并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为: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铁碳质量比>铁投加量;当铁投加量为40 g·L^(-1)、铁碳质量比为0.8、初始pH值为4.0、H_(2)O_(2)投加量为30 mmol·L^(-1)时,COD_(Cr)去除率为78.2%,与预测值(78.9%)基本吻合,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微电解 响应面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碳税下煤炭海铁联运网络调运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国跃 王长宝 +3 位作者 刘志江 王金刚 张海龙 李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在大规模海铁联运网络背景下,考虑铁路年运输能力和煤炭港口年吞吐量限制的基础上,引入阶梯式碳税量化碳排放成本,建立考虑碳排放的煤炭海铁联运网络调运方案非线性优化模型。模型以大规模海铁联运网络每条可行路径的年煤炭运输量为决... 在大规模海铁联运网络背景下,考虑铁路年运输能力和煤炭港口年吞吐量限制的基础上,引入阶梯式碳税量化碳排放成本,建立考虑碳排放的煤炭海铁联运网络调运方案非线性优化模型。模型以大规模海铁联运网络每条可行路径的年煤炭运输量为决策变量,根据模型特性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求解算法(Combinatorial Algorithm,CA),外层迭代算法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内层迭代算法采用可行方向法,将非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标准Hitchcock模型。采用国家能源集团煤炭海铁联运业务相关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并运用CA进行求解。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固定碳税和阶梯式碳税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阶梯式碳税上下限在合理度范围内时,采用其得到的最优调运方案在企业总效益和减排效果2个方面优于固定碳税,但当其上下限超出合理范围后,会对企业效益及企业减排积极性产生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运 能源供应链 阶梯式 非线性规划 增广拉格朗日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