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炉渣高温改性过程中铁物相的行为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匡敬忠 刘德华 +1 位作者 曾军龙 李永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4,68,共5页
通过高温改性回收电炉渣中的铁,研究了保温时间、缓冷时间、盐类添加剂及其用量对电炉渣中铁物相转变的影响,利用XRD衍射分析电炉渣改性前后的铁物相的赋存状态,并对改性焙烧产物进行磁选验证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焙烧温度1 350℃,焙... 通过高温改性回收电炉渣中的铁,研究了保温时间、缓冷时间、盐类添加剂及其用量对电炉渣中铁物相转变的影响,利用XRD衍射分析电炉渣改性前后的铁物相的赋存状态,并对改性焙烧产物进行磁选验证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焙烧温度1 350℃,焙烧时间120 min,缓冷时间180 min,盐类添加剂用量为w(66.7%CaCO3+33.3%MgCO3)/w(SiO2)=3/4条件下,电炉渣中铁橄榄石全部转化为赤铁矿和磁铁矿,经磁选可得品位50.12%、回收率72.67%的铁精矿。焙烧时间的增加有利于磁铁矿物相的析出和长大;延长缓冷时间促进赤铁矿物相的形成;碳酸钙和碱式碳酸镁的组合使用有利于提高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渣 改性焙烧 铁物相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家营铁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彦亭 南世卿 +2 位作者 宋爱东 陈越 李金龙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12期20-22,共3页
利用工艺矿物学的方法对原矿铁物相组成、矿物嵌布粒度、脉石种类以及矿物嵌布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褐)铁矿,赤(褐)铁矿的含量分布由采场中部向两边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磁铁矿的含量分布由... 利用工艺矿物学的方法对原矿铁物相组成、矿物嵌布粒度、脉石种类以及矿物嵌布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褐)铁矿,赤(褐)铁矿的含量分布由采场中部向两边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磁铁矿的含量分布由采场中部向南呈逐渐降低趋势;铁矿物嵌布粒度以相对中粒级为主,全区皆有分布,相对粗粒级主要分布在采场的北部,相对细粒级矿石主要分布在矿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难解离难选型矿石主要分布在-30 m台阶,易解离易选型矿石主要分布在-42 m台阶,这些分布规律,可以半定量化地指导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 铁物相 脉石分布 嵌布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倡纹 李存兄 +3 位作者 刘强 顾智辉 王启亮 宋健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1301,共11页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除铁工艺时存在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低而锌质量分数高、渣量大、无害化处理成本高等难题,为此,本文开展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3+水解生... 在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除铁工艺时存在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低而锌质量分数高、渣量大、无害化处理成本高等难题,为此,本文开展湿法炼锌含铁溶液水热矿化沉铁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3+水解生成赤铁矿(Fe2O3),同时促进铁矾物相(MFe3(SO4)2(OH)6)向赤铁矿的转化,铁渣中铁质量分数显著升高;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Fe3+沉淀率,并使更多的黄钾铁矾(KFe3(SO4)2(OH)6)转化为赤铁矿;提高氧分压将加快Fe2+氧化成Fe3+的速率,促进赤铁矿物相的形成。在反应温度为180℃,氧分压为0.8 MPa、反应时间为3 h且控制碱金属离子浓度的优化条件下,溶液中94.29%的铁以赤铁矿(Fe2O3)形式沉淀入渣,沉铁渣中铁质量分数为57.75%、锌质量分数为0.82%。对比黄钾铁矾工艺,铁渣量减少约60%,铁渣中锌质量分数降低6.5%。采用水热矿化沉铁工艺,可在低酸条件下实现溶液中铁的矿化沉淀,得到铁质量分数满足氧化铁行业标准且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赤铁矿沉铁渣,可助力湿法炼锌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溶液 水热 矿化沉 铁物相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钢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试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洪硕 陈毅琳 +3 位作者 韩跃新 王建雄 高泽宾 李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1,共6页
悬浮磁化焙烧—磁选技术是处理复杂难选铁矿石的有效技术手段,而悬浮焙烧产品特性决定着分选指标的优劣,因此对悬浮磁化焙烧产品进行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酒钢镜铁山粉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CO浓度对焙烧产品磁... 悬浮磁化焙烧—磁选技术是处理复杂难选铁矿石的有效技术手段,而悬浮焙烧产品特性决定着分选指标的优劣,因此对悬浮磁化焙烧产品进行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酒钢镜铁山粉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CO浓度对焙烧产品磁选分选指标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振动样品磁强计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从物相转化、磁性转变及微观结构3个角度分析悬浮磁化焙烧产品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时间10 min、焙烧温度570℃、CO浓度20%的条件下进行悬浮磁化焙烧,经磁选可以获得精矿铁品位52.98%和铁回收率83.92%的最佳指标。经过磁化焙烧,原矿中的赤铁矿与菱铁矿转化为强磁性的磁铁矿,而脉石矿物磁化焙烧前后无明显变化。磁化焙烧反应由颗粒表面向内部逐渐发生,随着反应的逐渐进行,颗粒内部结构不断被破坏,变得疏松多孔,呈现出蜂窝状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磁化焙烧 铁物相 磁性转变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芬选矿厂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天宇 霍岩 +1 位作者 肖启飞 禚方霞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8期257-258,共2页
为了确定南芬选矿厂综合尾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为综合回收利用研究提供指导,主要进行了X荧光光谱半定量分析、主要化学成分分析、铁物相分析、尾矿筛分分析及单体解离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尾矿TFe品位为18.57%,SiO 2含量为61.60%,主要有... 为了确定南芬选矿厂综合尾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为综合回收利用研究提供指导,主要进行了X荧光光谱半定量分析、主要化学成分分析、铁物相分析、尾矿筛分分析及单体解离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尾矿TFe品位为18.57%,SiO 2含量为61.60%,主要有价元素为Fe,主要脉石成分为SiO 2,有害元素S含量较高。②尾矿中的铁矿物主要是赤(褐)铁矿和磁铁矿,碳酸铁、硅酸铁、硫化铁少量;磁铁矿可通过弱磁选法回收,赤褐铁矿可通过强磁选+浮选法回收,碳酸铁和硅酸铁会对赤褐铁矿的浮选回收带来不利影响。③尾矿总体粒度偏粗,-0.074 mm仅占35.62%;铁矿物在中间偏粗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这些铁矿物主要以连生体的形式存在,要回收这些铁矿物,并获得较高品位的铁精矿,该尾矿就必须在预富集后进行再磨再选。④尾矿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为53.66%,脉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为56.56%;无论是铁矿物还是脉石矿物,粒度越细,单体解离度总体越高,且脉石的单体解离度要高于铁矿物。单体解离度分析进一步表明,需要细磨才能保证尾矿中的铁矿物充分单体解离。因此,首先对该尾矿进行磁选预富集,然后进行再磨再选,是该尾矿中铁矿物回收的高效、节能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多元素分析 铁物相分析 单体解离度 再磨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选厂磁选系列湿尾矿品位偏高原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文利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针对某矿山选厂综合湿尾矿铁含量偏高造成生产效益下降的问题,对采场和选厂生产流程各采样点矿样进行铁物相分析、选矿指标预测和工艺检查、磁选试验。结果表明,造成湿尾矿铁含量偏高的原因有:(1)部分采场出矿矿石性质不稳定,铁品位波... 针对某矿山选厂综合湿尾矿铁含量偏高造成生产效益下降的问题,对采场和选厂生产流程各采样点矿样进行铁物相分析、选矿指标预测和工艺检查、磁选试验。结果表明,造成湿尾矿铁含量偏高的原因有:(1)部分采场出矿矿石性质不稳定,铁品位波动较大;(2)原矿非磁性铁含量偏高,磁性铁在选矿过程以贫连生体形式损失在尾矿中;(3)主要选矿生产设备没有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排除了设备和人员因素的影响;(4)一段磁选前分矿箱分矿不均也会造成综合湿尾矿铁含量升高。分析结果对于控制磁选系列湿尾铁品位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物相分析 磁选管试验 湿选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铁矿选矿厂尾矿品位偏高原因分析
7
作者 原明亮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河北某铁矿为查明磁选铁尾矿品位指标异常升高的原因,分别进行了磁选管分选试验、铁物相分析试验、井下出矿情况分析等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得出原矿中的赤铁矿含量增多导致磁选铁尾矿品位明显偏高,给出了赤铁矿含量与尾矿品位升高... 河北某铁矿为查明磁选铁尾矿品位指标异常升高的原因,分别进行了磁选管分选试验、铁物相分析试验、井下出矿情况分析等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得出原矿中的赤铁矿含量增多导致磁选铁尾矿品位明显偏高,给出了赤铁矿含量与尾矿品位升高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对同类矿山的生产指标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选管试验 磁性含量分析 铁物相分析 矿处置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