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碌式”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成矿模式初探 被引量:28
1
作者 许德如 王力 +4 位作者 肖勇 刘朝露 符启基 蔡周荣 黄居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1-694,共14页
石碌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文章通过对石碌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再认识,结合成矿时代的探... 石碌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文章通过对石碌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再认识,结合成矿时代的探讨和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该矿床严格受层位(主要为青白口纪石碌群第6层)、岩性(钙镁质矽卡岩等)、构造(复式向斜、层间滑脱带、片理和劈理)和/或岩性界面等控制;并强调石碌铁矿所经历的成岩成矿作用与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侵位所导致的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构造?)密切相关,而岩浆热扰动则是导致深部含矿热卤水形成、上升并渗滤、交代矿源层的重要因素。最后,作者将该矿床称之为"石碌式"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初步将其归属为IOCG(即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型层控式钙镁质矽卡岩矿床,并初步构建了该类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地质条件 控矿因素 成岩成矿模式 “石碌式”热液氧化物-()-矿床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的3类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55
2
作者 方维萱 柳玉龙 +1 位作者 张守林 郭茂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对全球3类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及总结。方法在对比全球典型IOCG矿床的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和流体叠加改造模式基础上,对智利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的拉... 目的对全球3类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及总结。方法在对比全球典型IOCG矿床的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和流体叠加改造模式基础上,对智利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的拉伸环境有关IOCG矿床和中国云南-四川IOCG矿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在智利与含铜金磁铁矿矿体密切相关的深成闪长岩类演化方向为闪长岩→辉长闪长岩→斜长岩+闪石(玢)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多与含铜金镜铁矿矿体有关。中国云南-四川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属于第三类IOCG矿床成矿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成矿大陆动力学过程为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富铁钠质基性火山岩喷发形成铁氧化物铜金型和铁矿层,其上在碱性粗面质凝灰岩和含粗面凝灰质白云岩中赋存铜银矿层;在晋宁造山运动期后,在古地幔柱作用下,深源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侵位发生高氧化叠加成矿,形成了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中钛铁矿-钛磁铁矿矿(化)体,在围绕碱性闪长岩-辉长岩岩枝周边的隐爆角砾岩中形成了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体。两期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叠加形成了东川超大型铁(钛)氧化物铜金型矿床,钛矿找矿潜力大且是今后找矿方向之一。结论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形成于3类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三种典型的成矿模式为一是以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超大型铜-铁-金-铀-稀土元素矿床为代表,形成于元古代(19~14亿年)大陆裂谷盆地热水沉积和后期盆地流体叠加改造;二是南美(以智利为代表)IOCG矿床形成与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孤造山带,与深部地幔柱上升形成的岛弧造山带中局部拉伸环境密切有关;三是中国云南-四川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型(iocg) 大陆动力学 地幔柱 (钛)氧化物矿床 云南东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宁芜地区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中金云母Ar-Ar定年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1
3
作者 袁顺达 侯可军 刘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7-808,共12页
铁氧化物-磷灰石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岩成矿时限的精确厘定,是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演化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宁芜盆地南部白象山、和睦山及中部的陶村三个大-中型铁矿床中与磁铁... 铁氧化物-磷灰石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岩成矿时限的精确厘定,是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演化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宁芜盆地南部白象山、和睦山及中部的陶村三个大-中型铁矿床中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Ar-Ar同位素测年,获得白象山矿床金云母Ar-Ar坪年龄为134.9±1.1Ma,对应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33±2Ma;和睦山矿床金云母Ar-Ar坪年龄为132.9±1.1Ma,对应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33.9±2.4Ma;陶村矿床金云母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28±14Ma。该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矿床与该区火山-次火山岩具有密切的时间联系,成岩成矿时限主要集中于135~126Ma。综合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第二期成岩成矿作用的时限为135~126Ma,对应于岩石圈的大规模快速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磷灰石矿床 云母Ar-Ar年龄 宁芜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地球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增胜 吴敏 +1 位作者 赵龙 林培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84-,共1页
1 IOCG的定义IOCG矿床是英文Iron Oxide-Copper-Gold矿床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或氧化铁铜-金矿床。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Hitzman et al.,1992),是目前全球最新的重要矿床类型。经过20年的发展,正与... 1 IOCG的定义IOCG矿床是英文Iron Oxide-Copper-Gold矿床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或氧化铁铜-金矿床。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Hitzman et al.,1992),是目前全球最新的重要矿床类型。经过20年的发展,正与斑岩型、VMS、SEDEX、MVT等矿床类型一样被大家广为所知。Williams et al.(2005)提出了一个基于实践经验的定义,他认为IOCG矿床具有以下特征:(1)成矿元素以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iocg 矿床类型 中文翻译 成矿元素 斑岩型 SEDEX 岩浆热液 哈达门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成矿规律及全球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华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6,共2页
1 IOCG的定义及存在的科学问题IOCG是铁氧化铜金矿床的英文简称,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Hitzman et al.,1992),经过20年的发展,正与VMS,SEDEX,MVT等矿床类型一样被大家广为所知。IOCG的定义比较宽泛而且饱受争议。
关键词 iocg 流体 成矿带 矿化带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全球对比 氧化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例铁氧化物铜金铀稀土型矿床的厘定及其成矿演化 被引量:73
6
作者 李泽琴 胡瑞忠 +4 位作者 王奖臻 刘家军 李朝阳 刘玉平 叶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8-260,共3页
通过对拉拉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铁和铜的硫化物次之,并含有大量稀土矿物和自然金。拉拉矿床至少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区域变质成矿作用,晚期为热液成矿作用。早期形成Fe R... 通过对拉拉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铁和铜的硫化物次之,并含有大量稀土矿物和自然金。拉拉矿床至少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区域变质成矿作用,晚期为热液成矿作用。早期形成Fe REE P矿化,晚期为Cu Mo Au Co (U)矿化。根据这些特征,首次指出该矿床属于铁氧化物 铜 金 铀 稀土型矿床,而不是以往所称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拉拉氧化物----稀土型矿床 扬子地台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侯林 丁俊 +4 位作者 王长明 廖震文 郭阳 王生伟 王子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7-1202,共16页
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其铁-稀土矿体主要以似层状、浸染状产出,铜金矿体以脉状、块状产于角砾岩内部和铁-稀土矿体内。根据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特征的差异... 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其铁-稀土矿体主要以似层状、浸染状产出,铜金矿体以脉状、块状产于角砾岩内部和铁-稀土矿体内。根据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特征的差异,将其矿化作用划分为矿化前期、主矿化期和矿化后期三个成矿期,其中主成矿期又分为铁氧化物-稀土矿化阶段和硫化物-金矿化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成分特征、同位素特征等研究表明,矿化前期为富含碱质和挥发分的高氧化性岩浆,具有高温(500~600℃)高压(150~200MPa)的特点并发生了流体不混熔,从而分离出高温高钠的岩浆热液,与围岩发生钠化反应后富铁;主矿化期铁氧化物-稀土矿化阶段流体为中高温(170~550℃)中高压(75~155MPa),与围岩碳酸岩发生降压交代反应,导致铁质和稀土沉淀,并使碳酸岩脱水而演化为变质热液。主矿化期硫化物-金矿化阶段流体由岩浆热液变为变质热液,并与大气降水发生混合作用(均一温度120~360℃,压力31~112MPa),导致pH、Eh、fO2、fS等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流体中的铜、金不再以络合物的形式稳定与流体中,从而发生沉淀。至矿化后期,主要流体转化为单一低温(95~270℃)、低盐度(1.0%~17.9%NaCleqv)的低温大气降水,矿化结束。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在具有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的成矿环境、矿体特征、矿物组合、蚀变特征以及包裹体特征和流体演化成矿过程,属于滇中地区代表性IOCG矿床,具有重要的成矿理论和区域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迤纳厂---稀土矿床 康滇地轴 流体包裹体 io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模型——西藏首例千万吨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被引量:93
8
作者 唐菊兴 宋扬 +19 位作者 王勤 林彬 杨超 郭娜 方向 杨欢欢 王艺云 高轲 丁帅 张志 段吉琳 陈红旗 粟登逵 冯军 刘治博 韦少港 贺文 宋俊龙 李彦波 卫鲁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3-690,共28页
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段)位于多龙矿集区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的北东中部,铜(金)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为早白垩世中酸性斑岩及早中侏罗统色哇组(J1-2^s)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K1m)陆相中基性火山岩建造(110M... 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段)位于多龙矿集区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的北东中部,铜(金)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为早白垩世中酸性斑岩及早中侏罗统色哇组(J1-2^s)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K1m)陆相中基性火山岩建造(110Ma)覆盖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之上,是该矿床得以良好保存的重要原因.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地质编录、岩石地球化学、镜下鉴定、电子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综合研究,确定了矿体形态整体上为一个似筒状体,铜(金、银)矿体总体呈北东向,控制矿体北东延长约2000m,南东-北西向约1200m,Cu平均品位大于0.5%,伴生Au品位0.08g/t,伴生银品位2g/t左右,单个矿床铜资源量约1100万吨,远景资源量超过1500万吨.矿石以典型的细脉浸染状为主,从浅部至深部,金属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斯硫铜矿、雅硫铜矿、久辉铜矿、斜方蓝辉铜矿及黄铜矿、斑铜矿(微量辉钼矿),主要非金属矿物有明矾石、地开石、高岭石、水铝石、绢云母、石英、硬石膏等组成(图2-17),矿物和蚀变组合显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于斑岩型矿体.成矿岩体为120Ma侵位的花岗闪长斑岩,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显示斑岩成矿形成于119Ma左右,明矾石Ar-Ar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16Ma左右,表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略晚于斑岩型矿化.由于羌塘地体南缘的不断隆升,导致浅成低温热液矿化持续向深部迁移,形成巨厚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存在2套明显不同温度的流体,即形成斑岩及其围岩钾硅化与绢英岩化带矿化的中高温流体以及高级泥化带中的中低温流体,高温、高盐度的流体代表了斑岩系统的流体特征,而中低温、低盐度的流体代表了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流体特征.铁格隆南矿区的岩体侵位较浅,浅部岩体已经在ZK1604与美日切错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表明在美日切错组火山岩喷发覆盖于矿体上之前,含矿岩体已经出露地表,根据其估算形成深度(约1.2km),可以判断在矿床形成之后地壳已抬升了一定高度,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上部的矿体和独立金矿体可能已被剥蚀.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均为高钾钙碱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弧岩浆地球化学特征;在Y-Th/Ta和Ta/Yb-Th/Yb图解中多龙地区主要侵入岩均位于活动大陆边缘,在Th-Co-Zr/10和Th-Sc-Zr/10微量元素构造图解中,大部分样品落在陆缘弧区域.区域上构造岩浆活动也表明多龙地区岩浆岩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早白垩世北向俯冲至南羌塘地体之下密切相关,类似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洋陆俯冲背景下的陆缘弧环境.锆石铪同位素落在球粒陨石与亏损地幔之间,地壳模式年龄相对年轻与多龙地区主要侵入岩一致,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亏损地幔,同时也有部分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岩浆表现出角闪石源区作为主要源区熔融矿物的特征,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俯冲至50-70km下发生相变,从而导致类似角闪石等矿物脱水引发的楔形地幔部分熔融.短波红外光谱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显示在尕尔勤、地堡那木岗还有寻找铁格隆南(荣那矿段)式矿床的潜力,区域找矿潜力极大,多龙矿集区铜资源量可以达到2500万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勘查模型 斑岩-浅成低温( 银) 格隆南 多龙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红阳 李英杰 +4 位作者 康桂玲 曹积飞 杨竹森 侯增谦 蒙义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0-376,共7页
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等含量和δ18O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REE... 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等含量和δ18O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REE等含量和流体包裹体温度(341.9℃→178.0℃)及δ34S值总体逐渐降低。黄铁矿δ34S值为(+2.1^+7.9)‰,上部层状块状矿石中方解石和石英δ18O平均值为+13.9‰,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矿)石中脉石英或全岩δ18O平均值为+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47
10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路彦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74-1087,共14页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主要指那些铁氧化物含量大于20%的铜-金矿床,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对国外重要IOCG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成矿作用和找矿模型进行了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主要指那些铁氧化物含量大于20%的铜-金矿床,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对国外重要IOCG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成矿作用和找矿模型进行了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单一铁矿床和IOCG矿床同属氧化型成矿体系,但是它们分别为该体系的两个端元组分,因此,不应该将单一铁矿床列入IOCG矿床之列。另外,根据对澳大利亚IOCG矿床野外考察时所获经验,笔者对中国新疆、云南、安徽、四川和海南等省(区)铁-铜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雅满苏、天湖、老山口、乔夏哈拉、大红山、鹅头厂、拉拉、大小岭和石碌矿床与典型IOCG矿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否可划属为IOCG矿床尚值得进一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iocg)矿床 单一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找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纳厂岩浆热液型铁-铜-金-稀土矿床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俊 侯林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9-50,共12页
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其铁-稀土矿体主要以似层状、浸染状产出,铜金矿体以脉状、块状产于角砾岩内部和铁-稀土矿体内。根据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特征的差异,... 武定迤纳厂铁-铜-金-稀土矿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其铁-稀土矿体主要以似层状、浸染状产出,铜金矿体以脉状、块状产于角砾岩内部和铁-稀土矿体内。根据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特征的差异,将其矿化作用划分为岩浆气液期、交代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热液期4个期次。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成分特征、同位素特征等研究表明,岩浆气液期流体为富含碱质和挥发分的高氧化性岩浆,具有高温(500~600℃)、高压(150~200MPa)的特点并发生了流体不混熔,从而分离出交代成矿期岩浆流体。交代成矿期流体温度为中高温(170~550℃),压力为75~155MPa,与围岩碳酸岩发生交代反应,导致铁质和稀土沉淀,并使碳酸岩脱水而演化为变质热液。热液成矿期流体由岩浆流体变为变质流体,并与大气降水发生混合作用(均一温度为120~360℃,压力为31~112MPa),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流体中的Cu、Au不再以络合物的形式稳定于流体中,而是发生沉淀。至成矿期后,主要流体转化为单一低温(95~270℃)、低盐度(1.0%~17.9%)的低温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迤纳厂---稀土矿床 康滇地轴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扬子地块西缘元古宙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与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41
12
作者 方维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3-757,共25页
探讨和总结了扬子地块西缘大地构造演化、元古宙重大构造-岩浆事件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关系,以促进对深部隐伏 IOCG 矿床勘查和新技术研发。在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小溜口岩组顶部和不整合面之下,含矿层状-似层状碱性方解石钠长... 探讨和总结了扬子地块西缘大地构造演化、元古宙重大构造-岩浆事件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关系,以促进对深部隐伏 IOCG 矿床勘查和新技术研发。在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小溜口岩组顶部和不整合面之下,含矿层状-似层状碱性方解石钠长石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520±14 Ma,这种似层状铜矿床和其上不整合面型Cu-Co-Au- Ag-REE-Fe矿体,以云南东川因民铁铜矿床深部小溜口岩组中铜矿床为代表。总体上, IOCG矿床与扬子地块大地构造演化之间关系为:(1)扬子地块于东川运动(中条运动/Hudsonian Orogeny,1800 Ma)形成了陆壳基底。在中元古代初期(1700±50 Ma)发生了地幔热物质上涌侵位的构造-岩浆事件,导致古扬子地块发生裂解并形成裂谷构造和大陆裂谷盆地。在近东西向大陆裂谷盆地发育初期,构造动力学特征为火山地堑式断陷成盆。在碱性铁钠质基性岩、铁钾质粗面岩和铁质辉绿辉长岩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第一期IOCG矿床成岩成矿高峰期(1650±50 Ma),以云南大红山IOCG矿床为代表。(2)在裂谷盆地成熟发育期,构造动力学特征为裂陷沉降成盆。因民期和黑山期两次地幔热物质上涌侵位,导致了构造-岩浆-成岩成矿事件发生。在铁钠质基性火山岩、铁钾质粗面岩、水下火成碳酸岩、火山喷溢-火山热水喷流沉积相等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第二期IOCG矿床的成岩成矿高峰期(1500±50 Ma),以云南迤纳厂IOCG矿床为代表。(3)在小黑箐运动/满银沟运动(格林威尔造山期,1000 Ma±),扬子地块南缘形成了近南北向洋壳俯冲和陆缘侧向挤压收缩体制,碱性铁质辉长岩-辉绿岩体上涌侵位,伴随同构造期脆韧性剪切带形成和沉积盆地构造反转,形成区域性不整合面(小黑箐运动/满银沟运动)和后期沉积型-火山沉积型铁矿床,为IOCG矿床第三期成岩成矿高峰期(1000±100 Ma)。以白锡腊深部和新塘IOCG矿床为代表,形成IOCG矿床和IOCG矿床的叠加成岩成矿。(4)晋宁-澄江期为多重构造体制耦合与转换格局,扬子地块内部和陆缘具有造山带-沉积盆地-深部地幔柱上涌侵位,深部地幔柱上涌侵位形成的碱性铁质辉长岩具有OIB源区特征,形成了第四期IOCG矿床的成岩成矿高峰期(800±50 Ma),以四川拉拉IOCG矿床受碱性铁质辉长岩侵位与叠加成岩成矿为代表。在澄江期“盆→山”耦合与转换, IOCG矿床和东川型铜矿中进一步发生了盆地流体叠加改造富集(810~7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型(iocg)矿床 大地构造演化 碱性质辉长岩 板内洋岛玄武岩 裂谷盆地 不整合面型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床铁氧化物特征及意义
13
作者 胡正华 唐菊兴 +7 位作者 李志军 丁枫 姚晓峰 邓世林 张志 王红星 宋俊龙 陈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25-1026,共2页
1矿区概况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是继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与藏南冈底斯铜矿带之后于藏北新发现的一条斑岩铜矿带,东西延伸逾2000 km,西起班公湖,向东经过改则、东巧、丁青、碧土(李光明等,2007;辛洪波等,2009)... 1矿区概况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是继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与藏南冈底斯铜矿带之后于藏北新发现的一条斑岩铜矿带,东西延伸逾2000 km,西起班公湖,向东经过改则、东巧、丁青、碧土(李光明等,2007;辛洪波等,2009)。尕尔穷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尔穷 花岗斑岩 石英闪长岩 斑岩型矿体 矽卡岩型矿体 矿体分布 尖晶石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iocg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4
作者 李红阳 冯景志 +4 位作者 王金芳 侯增谦 杨竹森 王聪颖 陈文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5,共6页
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δ34S值为+19.9‰。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0.9~+5.8‰,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3.2~+6.4‰。下部脉状矿体中方解石的δ18O值为+13.3‰,δ13C值... 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δ34S值为+19.9‰。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0.9~+5.8‰,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3.2~+6.4‰。下部脉状矿体中方解石的δ18O值为+13.3‰,δ13C值为1.2‰,上部层状矿石白云石的δ18O值为+14.1‰,δ13C值为2.2‰。下部脉状矿石和矿化岩石中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2241、15.5245和38.2289;上部层状矿石中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0692、15.5020和38.1232。从下部脉状矿石到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的δ34S值、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逐渐降低,δ18O值和δ13C值等逐渐增高。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揭示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二元结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二元结构 同位素地球化学安徽水竹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锡腊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与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方维萱 杨新雨 +1 位作者 郭茂华 柳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61,共20页
云南东川白锡腊铁铜矿段深部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具有明显的岩相学分带,最新发现的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受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与隐爆角砾岩相带控制。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碱性钛铁质闪长岩具有贫硅、富碱、高磷、... 云南东川白锡腊铁铜矿段深部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具有明显的岩相学分带,最新发现的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受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与隐爆角砾岩相带控制。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碱性钛铁质闪长岩具有贫硅、富碱、高磷、富钛铁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稀土元素(REE)及高场强元素(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类特点一致,具有富铁地幔源区特征。锆石SHRIMP U-Pb年龄揭示它们形成时代为1067±20 Ma^1047±15 Ma,揭示了本区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和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末期,属于格林威尔同造山期形成的产物。推测这种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的岩浆源区属板内洋岛玄武岩(OIB),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导致上涌侵位,这种富铁地幔源区为区域上大规模铁铜金属超量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动力学条件和丰富成矿物质,不但有利于大型-超大型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形成,而且有利于钛铁矿和铜硫化物(铂钯)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白锡腊矿段 碱性钛质辉长岩 氧化物型(iocg)矿床 板内洋岛玄武岩 地幔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铜厂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栾燕 王瑞廷 +5 位作者 钱壮志 孙晓辉 郑崔勇 张天运 刘民武 丁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2-867,共16页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_(2)含量小于1.72%,Al_(2)O_(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 -矿床 氧化物--矿床(iocg) 岩相学 矿相学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纳厂铁铜矿岩浆角砾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28
17
作者 侯林 丁俊 +2 位作者 邓军 廖震文 彭惠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0-588,共9页
康滇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元古宙铁铜成矿带。该地区元古宙昆阳群中串珠状分布岩浆角砾岩,周边分布大量铁铜矿床。选取武定迤纳厂东方红矿段穿插斜切入迤纳厂组的岩浆角砾岩,挑选胶结物中的岩浆锆石进行LA-ICP-MS测年,得到复合岩浆... 康滇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元古宙铁铜成矿带。该地区元古宙昆阳群中串珠状分布岩浆角砾岩,周边分布大量铁铜矿床。选取武定迤纳厂东方红矿段穿插斜切入迤纳厂组的岩浆角砾岩,挑选胶结物中的岩浆锆石进行LA-ICP-MS测年,得到复合岩浆锆石内核207Pb/206Pb年龄为2193Ma±8Ma,代表深部围岩原生锆石年龄;岩浆锆石或复合岩浆锆石边缘环带207Pb/206Pb年龄为1739Ma±13Ma,代表岩浆侵位年龄;下交点年龄为980Ma±11Ma,代表变质年龄。结合相关资料判断,迤纳厂组与上昆阳群、大红山群、河口群均为1.7Ga左右昆阳板内裂谷拉张、岩浆侵位/喷发的同时异相产物。这对在滇中地区昆阳裂谷中,元古宙地层内的岩浆角砾岩周边寻找IOCG(IRON-OXIDE-COPPER-GOLD,铁氧化物-铜-金)型铁铜矿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迤纳厂 岩浆角砾岩 LA—ICP—MS锆石U—Pb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金厂沟梁金(铜)矿床的PGE、铁族和亲硫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物质来源、形成环境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怡欣 孙景贵 +3 位作者 陈军强 门兰静 聂喜涛 张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6-347,共12页
首次采用盐酸-过氧化氢封闭熔矿与ICP-MS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厂沟梁金(铜)矿床东、西两矿区典型矿石的铂族元素(PGE)、亲铁以及亲硫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矿石中上述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实验的检测限;地球化学演化特征显示含矿... 首次采用盐酸-过氧化氢封闭熔矿与ICP-MS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厂沟梁金(铜)矿床东、西两矿区典型矿石的铂族元素(PGE)、亲铁以及亲硫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矿石中上述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实验的检测限;地球化学演化特征显示含矿流体具有岩浆性质,PGE对原始地幔/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配分曲线均呈强烈左倾斜的分馏模式,其配分曲线和与幔源岩浆有关的富铜硫化物和富铜镍硫化物熔体的形式相似,并与幔源玄武岩、碳酸盐熔体的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反映含矿流体具有幔源岩浆属性;从区域构造、岩浆热事件角度出发,结合典型斑岩铜(钼)矿床的PGE特征,初步确定其含矿流体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环境,其直接的热动源是中生代底侵的玄武岩浆。成矿阶段富含金、铜矿石的Pd/Pt、Pd/Ir比值接近低钛玄武岩浆以及玄武安山岩,而成矿早阶段贫金、铜样品的Pd/Pt、Pd/Ir比值接近地幔;反映早期含矿流体可能是直接来自中生代幔源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而富金(铜)流体的形成可能是玄武质岩浆演化晚期被地壳物质强烈混染后的富超临界流体岩浆(低钛熔体)发生岩浆与流体分离而产生;含矿流体演化过程的PGE地球化学行为与Cu或S(As)的饱和度有关,即主要受亲硫(铜)元素或结晶分异的硫化物矿物相所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铂族--元素 ()矿床 厂沟梁 内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19
作者 李红阳 王金芳 +5 位作者 冯景志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王聪颖 陈文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3-872,共10页
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的δ^(34)S值为+14.10‰~+18.90‰。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和方铅矿的δ^(34)S值为+3.50‰~+5.84‰,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的δ^(34)S值为+4.80‰~+6.80‰。... 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的δ^(34)S值为+14.10‰~+18.90‰。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和方铅矿的δ^(34)S值为+3.50‰~+5.84‰,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的δ^(34)S值为+4.80‰~+6.80‰。下部脉状矿石中脉石英的δ^(18)O值为+14.3‰~+1 8.5‰,δ^(30)Si值为-0.3%0~-0.2‰。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Re/Os比值为78.342~175.540,上(顶)部层状矿石中黄铁矿Re/Os比值为62.298~169.545。从下部脉状矿石到上部层状矿石,δ^(34)S值、Re/Os比值和流体包裹体温度249 ℃→97 ℃逐渐降低,^(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和Os_总、Re、^(187)Re等含量逐渐增高。矿石黄铁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303±33 Ma。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峙门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武定迤纳厂铁铜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侯林 丁俊 +1 位作者 邓军 彭惠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武定迤纳厂矿床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是滇中具有代表性的元古代铁-铜-金-稀土矿床。其矿化作用分为岩浆气液期、交代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热液期4个期次,其中前3个期次是铁成矿的主... 武定迤纳厂矿床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在大地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云南段,是滇中具有代表性的元古代铁-铜-金-稀土矿床。其矿化作用分为岩浆气液期、交代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热液期4个期次,其中前3个期次是铁成矿的主要期次,分别以角砾状磁铁矿、浸染状磁铁矿和粗粒脉状磁铁矿为代表。各类磁铁矿含有一定量的SiO2、Cr2O3、Al2O3、MgO等,角砾状磁铁矿石的主元素成分与铁成分比值最高,其次为浸染状磁铁矿,最低为脉状磁铁矿。不同类型的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很大,浸染状磁铁矿稀土配分具四重效应,角砾状磁铁矿和粗粒脉状磁铁矿稀土配分为右倾型。成矿早期磁铁矿的形成受岩浆作用影响强烈,含铁的岩浆导致围岩碎裂,形成了早期角砾状矿石;交代成矿期的铁质主要源于岩浆演化晚期分异形成的富铁流体,富铁流体与围岩发生强烈的物质交换,导致大量铁质沉淀;随着矿化作用的进行,热液作用逐渐增强,加之外界流体的逐渐加入,对之前形成的磁铁矿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热液成因的表象特征。从矿物成分体现出的矿床成因上看,该矿床属于岩浆隐爆-交代型成因,与世界知名的IOCG型矿床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ICP-MS 迤纳厂---稀土矿床 滇中 io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