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氧体水泥基微波吸收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卫东 杨燚 +3 位作者 张豹山 史莹冰 陆怀先 周宁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9,共4页
运用电磁场基本理论 ,研究混凝土—空气界面对微波的反射系数。当视水泥砂浆为无损耗电介质时 ,其对微波的反射系数绝对值接近于 1。以铁氧体吸收剂和水泥复合方法 ,制备具有微波吸收特性的混凝土 ,当吸收剂含量为 33% (质量分数 )时 ,... 运用电磁场基本理论 ,研究混凝土—空气界面对微波的反射系数。当视水泥砂浆为无损耗电介质时 ,其对微波的反射系数绝对值接近于 1。以铁氧体吸收剂和水泥复合方法 ,制备具有微波吸收特性的混凝土 ,当吸收剂含量为 33% (质量分数 )时 ,厚度为 3mm的混凝土 ,对于频率为 8~ 12GHz的垂直入射电磁波 ,具有最小约 - 7dB ,最大 - 15dB的微波吸收性能。由于对电磁波反射能力的相对减弱 ,与水泥砂浆相比 ,含有吸收剂混凝土的电磁屏蔽效能有所下降。但这类材料在新型隐身型防护工程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水泥基微波吸收复合材料 混凝土 电磁参数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艳 谢建斌 +3 位作者 王大富 李克努 杨乐 陈自敏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100,共11页
向水泥中掺入合适的吸波剂并进行适当的电磁改性是实现电磁波吸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矿渣、石墨、铁氧体为吸波剂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结构测试、反射率测试探究不同掺合料和试样厚度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和力学性... 向水泥中掺入合适的吸波剂并进行适当的电磁改性是实现电磁波吸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矿渣、石墨、铁氧体为吸波剂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结构测试、反射率测试探究不同掺合料和试样厚度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矿渣掺量为30%(质量分数)、石墨掺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且存在最佳匹配层厚度,当厚度为36 mm时,复合材料在2.65 GHz处反射率为-40.84 dB;当矿渣掺量为30%、铁氧体掺量为10%(质量分数)、匹配层厚度为36 mm时,复合材料在2.53 GHz处有最低反射率,为-26.63 dB;矿渣和铁氧体均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强度,石墨(掺量不超过5%时)在水泥水化早期能够填充在砂浆孔隙中,从而提高了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早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复合材料 矿渣 石墨 铁氧体 力学性能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芳 曾科 +2 位作者 包嗣海 段莉斌 张维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实现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UHPCC)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以玻璃砂替代UHPCC中的河砂,制作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glass sand ultrahigh-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GS... 为实现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UHPCC)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以玻璃砂替代UHPCC中的河砂,制作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glass sand ultrahigh-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GS-UHPCC),通过开展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不同玻璃砂替代率和玻璃砂粒径对GS-UHPCC抗压、抗折性能的影响,定量表征GS-UHPCC的弯曲韧性和能量吸收能力,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玻璃砂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以平均粒径为0.27 mm的玻璃砂替代河砂,当体积替代率为40%时效果最好,替代后GS-UHPCC在养护28 d时的抗压强度相较于未掺时提升了17.0%,抗折强度提升了14.8%,能量吸收能力最优,微观结构致密,水化反应最为完全.本研究得出的最优玻璃砂替代率与粒径,可为GS-UHPCC的应用提供可行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超高性能水泥复合材料 玻璃砂 力学性能 水化反应 火山灰效应 能量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35
4
作者 阮圣平 吴凤清 +3 位作者 王永为 张力 乌日娜 宣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7,共3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凝胶法制备了Ba(Zn1-xCox)2Fe16O27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材料与传统的微波吸收剂铁粉结合起来,制成双层复合的吸波涂层,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材料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吸收... 采用聚乙二醇(PEG)凝胶法制备了Ba(Zn1-xCox)2Fe16O27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材料与传统的微波吸收剂铁粉结合起来,制成双层复合的吸波涂层,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材料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并进一步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波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 复合材料 铁氧体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宁 王海滨 +1 位作者 霍冀川 吕淑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材料电磁特性的研究对调整和优化材料电磁参数从而达到良好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XRD和IR分析了铁氧体与水泥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铁氧体掺量、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反射率的影响,并运用电磁媒质混合定则和传输线理... 材料电磁特性的研究对调整和优化材料电磁参数从而达到良好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XRD和IR分析了铁氧体与水泥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铁氧体掺量、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反射率的影响,并运用电磁媒质混合定则和传输线理论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铁氧体与水泥基体间存在相互作用,且此作用对材料的电磁参数有直接影响;粒径的变化有利于磁导率虚部的提高,但更显著的是对材料吸收频段的移动作用;铁氧体水泥基复合体系并不完全服从电磁媒质混合理论,微扰理论在该体系内并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水泥复合材料 电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石墨及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左联 杨进超 +2 位作者 赵华宇 林锐 杜广报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03-3107,共5页
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复掺铁氧体、石墨和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在30~1500 MHz频率范围内,影响电磁屏蔽效能的主次因素分别为碳纤维、铁氧体和石墨。铁氧体、石墨和碳纤维最佳掺量为占水泥质量比3... 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复掺铁氧体、石墨和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在30~1500 MHz频率范围内,影响电磁屏蔽效能的主次因素分别为碳纤维、铁氧体和石墨。铁氧体、石墨和碳纤维最佳掺量为占水泥质量比34. 4%、25%和1. 9%,其平均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3. 51 d B,且电磁屏蔽效能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在200~1500 MHz范围内,掺入铁氧体和碳纤维的平均屏蔽效能在37 d B左右,而掺入石墨和碳纤维的平均屏蔽效能在31 d B左右,复掺铁氧体和碳纤维试样的电磁屏蔽效能要比复掺石墨和碳纤维的屏蔽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效能(SE) 水泥复合材料 碳纤维 铁氧体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毕红 吴先良 李民权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钴的多壁碳纳米管,并将其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固化成膜,形成镀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镀钴碳纳米管的形貌、微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还采用数字化...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钴的多壁碳纳米管,并将其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固化成膜,形成镀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镀钴碳纳米管的形貌、微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还采用数字化网络分析仪对该复合材料在0.5~40GHz频段内的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碳管质量分数(1%)和吸波介质层厚度(2.0 mm)等条件下,与纯碳纳米管相比,表面镀钴碳纳米管的吸收峰往高频方向移动,吸收强度略有增加,但吸收频带并没有宽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复合材料 镀钴 特性研究 环氧 制备 振动样品磁强计 多壁碳纳米管 微波吸收特性 X射线衍射 网络分析仪 化学镀法 固化成膜 树脂 均匀分散 透射电镜 质量分数 吸收强度 磁性能 微结构 数字化 介质层 吸收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阮圣平 索辉 +4 位作者 张景超 向思清 王兢 刘国范 徐宝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2期566-568,共3页
采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并将其与传统的微波吸收剂铁粉结合起来,制成双层复合的吸波涂层,进行测试,得到性能良好的微波吸收材料.在总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波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波吸收 复合材料 铁氧体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自吸收”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登良 董发勤 +1 位作者 邓跃全 张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62-1965,1969,共5页
主要针对建材中粉煤灰的放射性过量问题,通过加入对氡和射线具有吸附和屏蔽作用的功能基元材料制备放射性“自吸收”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同时通过超细化技术,提高功能基元材料的活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材料对放射性的吸收和屏蔽作用。得到... 主要针对建材中粉煤灰的放射性过量问题,通过加入对氡和射线具有吸附和屏蔽作用的功能基元材料制备放射性“自吸收”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同时通过超细化技术,提高功能基元材料的活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材料对放射性的吸收和屏蔽作用。得到了氡释放率比普通粉煤灰水泥砂浆低64.8%、γ射线的发射率减小45%的生态型放射性“自吸收”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最后对放射性“自吸收”机理作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吸收 水泥功能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e_(12)O_(19)纳米复合材料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阮圣平 王兢 +2 位作者 刘永刚 马骥 宣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BaFe12O19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将合成材料及传统的微波吸收剂铁粉分别均匀地分散于有机高分子粘合剂中,涂在铁板上,制成双层复合的吸波涂层.测试结果表明,在涂层... 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BaFe12O19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将合成材料及传统的微波吸收剂铁粉分别均匀地分散于有机高分子粘合剂中,涂在铁板上,制成双层复合的吸波涂层.测试结果表明,在涂层仅为1mm厚的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吸波效果.并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12O19纳米复合材料 微波吸收性能 铁氧体 纳米晶 吸波机理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0.7)La_(0.15)Ce_(0.15)Fe_(11.7)Zn_(0.3)O_(19)/PA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克省 蒋才华 +2 位作者 邓联文 刘秀丽 刘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0-723,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Ce、Zn掺杂锶铁氧体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纳米粉晶,再通过原位聚合反应法制备了掺杂锶铁氧体/聚苯胺(PAn)复合材料。用XRD、SEM、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用微波网络分析仪测量了样品在2~12.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Ce、Zn掺杂锶铁氧体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纳米粉晶,再通过原位聚合反应法制备了掺杂锶铁氧体/聚苯胺(PAn)复合材料。用XRD、SEM、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用微波网络分析仪测量了样品在2~12.4GHz频率范围的微波反射率(R)。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包覆于掺杂锶铁氧体粒子表面,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PAn微波吸收性能优良,具有磁损耗和电损耗协同作用。复合样品厚度为3mm时,10GHz频率位置吸收峰值为-28dB,〉10dB吸收带宽为4.7GHZ。从R随频率变化的曲线趋势看,最佳匹配厚度为2.6mm,吸收峰值接近-40dB,峰值频率高于12.4GHZ,〉10dB吸收带宽预计达到5.5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锶铁氧体 聚苯胺 微波吸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_2O_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小雨 李松梅 +2 位作者 刘建华 于美 王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5-850,共6页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即Co2+、Fe2+均匀共沉淀在氧化石墨表面的同时氧化石墨被原位热还原,制备出CoFe2O4-石墨烯(CFO-G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S)、热重分析仪(TGA)、...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即Co2+、Fe2+均匀共沉淀在氧化石墨表面的同时氧化石墨被原位热还原,制备出CoFe2O4-石墨烯(CFO-G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S)、热重分析仪(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元素成分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钴铁氧体(CoFe2O4)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烯层间及表面,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表现出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CoFe2O4质量分数分别为88.62%和74.53%的CoFe2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当厚度为2 mm时反射损耗分别可达-11.0 dB和-12.4 dB,反射损耗在-8 dB以下的频宽约为2.0 GHz和4.3 GHz。其中石墨烯含量相对较高的复合材料介电损耗较强,反射损耗强度较大,吸收频带较宽,具有更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铁氧体 纳米复合材料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吸收复合材料Ag/NiFe2-xCexO4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坤 林雨冉 刘颖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71-3175,共5页
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镍铁氧体粉末(NiFe2O4)及其单质银复合、Ce^3+掺杂镍铁氧体粉末(Ag/NiFe2-xCexO4)复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AN)等分别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形貌、... 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镍铁氧体粉末(NiFe2O4)及其单质银复合、Ce^3+掺杂镍铁氧体粉末(Ag/NiFe2-xCexO4)复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AN)等分别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形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一步可制备出Ag/NiFe2-xCexO4复合物,Ag/NiFe2-xCexO4复合物的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通过银单质复合与铈离子掺杂对铁氧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影响较大,但对矫顽力影响不大。与单一组分相比,Ag/NiFe2-xCexO4复合物表现出更优良的微波吸收性能,当x=0.08时,s11(Ag/NiFe1.92Ce0.08O4)=-22.80 dB,s12(Ag/NiFe1.92Ce0.08O4)=-4.04 dB。通过掺杂与复合其介电损耗和磁损耗都有提高,介电损耗提高更明显,是颇具应用前景的微波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掺杂 复合材料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航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发进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斌太 邢丽英 +6 位作者 包建文 安学锋 张洋 石峰晖 李雪芹 焦健 陈祥宝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100,共9页
归纳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航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研制出超薄热塑性无纺织物层间增韧技术以实现提高复合材料的CAI性能。设计出的多夹层结构具有多层吸收拓展频带的作用,使多夹层隐身复合材料的吸收... 归纳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航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研制出超薄热塑性无纺织物层间增韧技术以实现提高复合材料的CAI性能。设计出的多夹层结构具有多层吸收拓展频带的作用,使多夹层隐身复合材料的吸收频宽达1~18GHz。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耐高温复合材料技术得到发展,并形成预浸料-热压灌成型、液态成型和自动化制造技术体系。发展复合材料固化、树脂流动、固化变形等模拟优化技术,并建立复合材料数据库技术。建立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可在支撑航空装备研制,在航空复合材料创新引领、体系主导、基础支撑和保障应用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材料 树脂复合材料 航空复合材料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雯 王成国 +1 位作者 郭宇 陈旸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在聚丙烯腈(PAN)聚合液中分别加入Fe,nano-Fe和FeC2O4.2H2O,经热处理后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电磁损耗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材料分别进行物相分析,三种复合材料中,Fe元素主要以Fe3O4的形式存在。根据所测得的介电... 在聚丙烯腈(PAN)聚合液中分别加入Fe,nano-Fe和FeC2O4.2H2O,经热处理后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电磁损耗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材料分别进行物相分析,三种复合材料中,Fe元素主要以Fe3O4的形式存在。根据所测得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比较分析了三种碳基复合材料和纯碳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加入Fe和nano-Fe制备的碳基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纯碳材料的输入波阻抗匹配程度,提高了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加入Fe和nano-Fe制备的碳基复合材料,涂层厚度分别为1.9和2.2mm时,在12.7~18GHz频段内,反射损失值都小于-10dB,有效吸收带宽为5.3GHz。涂层厚度均增至2.5mm,最小反射损失值分别达到-46和-29.8dB,有效改善了纯碳基体输入波阻抗匹配程度,提高了微波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复合材料 介电常数 磁导率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碳化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小燕 唐小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63-2966,共4页
在惰性气氛下对磁性聚膦腈纳米管进行高温碳化,制备了新型的电磁损耗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在磁场中检验了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碳化材料的磁响应性,通过四探针法测量了其电阻率,采用同轴传输反射法测定了电磁参数,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 在惰性气氛下对磁性聚膦腈纳米管进行高温碳化,制备了新型的电磁损耗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在磁场中检验了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碳化材料的磁响应性,通过四探针法测量了其电阻率,采用同轴传输反射法测定了电磁参数,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碳化材料在磁场中沿磁场方向作规则的定向排列,具有很好的磁响应性;电阻率为7.88(Ω·cm),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在测试频率范围2~18GHZ内,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碳化材料同时存在一定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是一种磁损耗型和介电损耗型相结合的复合吸波材料;在14GHz附近存在最大反射损耗-14dB,并且显示了一定的宽频吸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膦腈纳米管 介电常数 磁损耗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养护FRCC碳吸收能力和抗折性能评价
17
作者 林丽君 薛昕 傅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50,共9页
[目的]研究CO_(2)矿化养护技术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FRCC)中的应用,探讨不同矿化养护时间和试件厚度对FRCC的碳吸收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进的质量增益法评估了FRCC试件的碳吸收能力,并利用抗折试验分析了其力学性能... [目的]研究CO_(2)矿化养护技术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FRCC)中的应用,探讨不同矿化养护时间和试件厚度对FRCC的碳吸收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进的质量增益法评估了FRCC试件的碳吸收能力,并利用抗折试验分析了其力学性能的发展趋势.[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养护不仅显著提高了FRCC的早期强度,还实现了有效的碳吸收,且对后期强度无负面影响.碳吸收量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而提升,但综合考虑强度影响,成型18 h后进行4 h矿化的养护效果最佳.[结论]CO_(2)矿化养护技术在降低碳排放和提高FRCC的早期强度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碳利用 碳封存 矿化养护 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FRCC) 吸收 抗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超材料吸波结构3D打印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小永 尚振涛 +1 位作者 尹丽仙 李涤尘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5期14-22,共9页
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低,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雷达隐身吸波材料,传统的石墨烯吸波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难以灵活制备复杂结构。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电磁介质,以材料自身电磁特性为基础,通过单胞结构设计... 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低,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雷达隐身吸波材料,传统的石墨烯吸波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难以灵活制备复杂结构。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电磁介质,以材料自身电磁特性为基础,通过单胞结构设计,可实现高性能超材料微波吸收结构(MetaMaterial Absorber,MMA)的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复杂结构零件快速成型的优势,可实现树脂基MMA功能结构一体化制造。综述了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超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基于木堆结构的3D打印石墨烯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梯度超材料吸波结构,该结构在4.5~40GHz频段内,具有35.5GHz的超宽频带微波吸收性能(反射损耗低于–1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树脂复合材料 材料 3D打印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