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活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脱色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静 娄娅娅 王春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1,共6页
为提高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Fe)的重复使用性能,以均苯三甲酸、硫酸亚铁、活性碳纤维(ACF)为原料,采用室温原位生长法制备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活性碳纤维复合材料MOF(Fe)/ACF。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 为提高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Fe)的重复使用性能,以均苯三甲酸、硫酸亚铁、活性碳纤维(ACF)为原料,采用室温原位生长法制备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活性碳纤维复合材料MOF(Fe)/ACF。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50 mg/L活性黑KN-B染液的脱色效果,并探讨了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机制。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分别在不加双氧水和加入0.12 mL/L双氧水时反应60 min后,MOF(Fe)/ACF对活性黑KN-B染液的脱色率分别为64.7%和80.2%;在1000 W氙灯光照下,加入0.12 mL/L双氧水反应60 min后,MOF(Fe)/ACF对活性黑KN-B染液的脱色率达95.7%,比ACF高52.2%;重复使用5次,MOF(Fe)/ACF对活性黑KN-B染液的脱色率仍可达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碳纤维 染料脱色 光催化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及碳基材料在室内有机污染物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明 孙杰 +3 位作者 王金泽 崔占朋 吴敏 杜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8,共8页
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公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和碳基材料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中展示了良好的潜力。本文综述了金属有机框架和碳基材料作为吸附剂和光催化剂在室内空气污... 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公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和碳基材料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中展示了良好的潜力。本文综述了金属有机框架和碳基材料作为吸附剂和光催化剂在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中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活性炭、生物炭、活性炭纤维、金属有机框架、石墨烯及石墨烯衍生物和石墨相氮化碳在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利用现状,厘清了吸附材料和光催化材料在治理室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中的效果,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针对金属有机框架和碳基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属有机框架和碳基材料在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助于开发廉价高效的吸附材料和光催化材料,为实现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污染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材料 吸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OF)基混合基质膜界面改性方法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雪莉 杨卫亚 +2 位作者 张会成 王少军 凌凤香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8-940,共13页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行业中极为常见,与传统气体分离技术相比,具有占地小、能耗低、操作简单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膜材料作为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被广泛研究,其中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的混合基质膜(MMM)兼具高渗透...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行业中极为常见,与传统气体分离技术相比,具有占地小、能耗低、操作简单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膜材料作为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被广泛研究,其中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的混合基质膜(MMM)兼具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是有潜力的气体分离膜材料。MOF材料种类繁多,具有孔道结构可调性和表面可修饰性,但MOF颗粒与聚合物存在性质差异,相容性较差,易分散不均匀,导致MMM中存在颗粒团聚、聚合物链段僵化和颗粒孔道堵塞等界面缺陷,进而影响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和机械性能。本文根据改性方法原理的不同,归纳了改善MOF基MMM相容性的四种方法,分别是MOF的改性、MOF表面修饰、聚合物的改性和MMM的后处理。结合研究者们的实例,阐述其制备MMM的聚合物种类、MOF种类、目标气体、改性方法的机理和改性目的,并通过对改性前后MMM的渗透率、选择性和机械性能进行数据对比,体现界面改性后达到的分离效果。最后,对目前存在的改性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现有界面优化方法的发展空间,比如对分子本身特性、温度、老化条件的考虑,以及利用预测模型来预筛选聚合物-填料组合。未来,应重点关注MMM的工业应用场景,提升负载量,最大化多孔MOF的优势,增强膜的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促进MMM进一步商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质膜 气体分离 界面改性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氨基烟酸的锰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结构及荧光传感性质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涛 梁晓彤 +4 位作者 廖思燕 刘小慧 余嘉俊 邹霖 邱燕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4,321,共9页
室温下,通过溶液法将5-氨基烟酸(5-Hana)与MnCl_(2)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新的三维Mn(II)金属有机框架[Mn_(2)(5-ana)_(4)(H_(2)O)]n(命名为Mn-MOF)。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 室温下,通过溶液法将5-氨基烟酸(5-Hana)与MnCl_(2)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新的三维Mn(II)金属有机框架[Mn_(2)(5-ana)_(4)(H_(2)O)]n(命名为Mn-MOF)。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具有双节点(2,8)-c配位网络结构,其中[Mn_(2)(CO_(2))_(2)(H_(2)O)]二聚单元作为8-连接节点,5-ana-配体作为2-连接节点。分子范德瓦耳斯表面静电势(ESP)分析表明,5-ana-配体的第一反应位点在羧基氧原子附近,ESP最小值为-143.37 kcal·mol^(-1),第二和第三反应位点分别位于吡啶环和氨基氮原子附近。Mn-MOF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测试显示配合物在256 nm光激发下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02 nm。更重要的是,Mn-MOF可以通过荧光猝灭实现对Fe^(3+)的选择性识别,且猝灭效率达到98.71%,可作为潜在的荧光探针分析水溶液中的Fe^(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烟酸 Mn(Ⅱ) 晶体结构 金属有机框架 荧光传感器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董晓放 杨悦 +3 位作者 王深 郝晓方 王玉霞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4,共21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无机-有机杂化晶态材料,传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导电性较差,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近期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含有特定共轭结构的配体以增强其导电性等设计策略,能够成功制备出具有...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无机-有机杂化晶态材料,传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导电性较差,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近期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含有特定共轭结构的配体以增强其导电性等设计策略,能够成功制备出具有较高导电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从而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系统总结了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策略、表征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其最新应用,并详细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导电金属有机框架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单原子功能化的二维Al-TCPP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于增强光动力抗菌治疗
6
作者 何世央 储丹丹 +10 位作者 庞志鑫 杜雨航 王嘉怡 陈雨鸿 苏雨蒙 秦建华 潘湘蓉 周战 李景果 马录芳 谭超良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面对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疾病所带来的紧迫挑战,开发新型且高效的抗菌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尽管光动力治疗在抗菌治疗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精确调控光敏剂结构以实现高效光动力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本文中,我们将铂单原子(SAs... 面对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疾病所带来的紧迫挑战,开发新型且高效的抗菌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尽管光动力治疗在抗菌治疗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精确调控光敏剂结构以实现高效光动力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本文中,我们将铂单原子(SAs)锚定在二维(2D)Al-TCPP金属-有机框架(Pt/Al-TCPP)纳米片上,并将其用作光敏剂增强活性氧(ROS)的产生,实现高效的光动力抗菌治疗。通过将Pt SAs锚定到2D Al-TCPP纳米片上,我们不仅改善了Pt SAs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还利用了MOF晶体多孔结构与Pt SAs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了光子功能和光捕获能力。这种结构增强了Pt SAs与卟啉连接体之间的桥接单元,促进了光照下的高效电荷转移和分离,从而增强ROS的产生。同时,除了Pt SAs的固有光动力性能之外,它的存在还能增加氧气的吸附、加速电子转移、促进电荷分离,从而提高其光动力产生ROS的效率。因此,与Al-TCPP相比,Pt/Al-TCPP光敏剂在660 nm激光照射下显示出更高的ROS生成效率。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表明,在激光照射下,较低剂量的Pt/Al-TCPP纳米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杀灭细菌并促进伤口愈合。本研究结果为抗菌策略的开发提供了新视角,并展示了Pt/Al-TCPP纳米片作为高效伤口愈合治疗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单原子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光动力治疗 抗菌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基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何志宏 宋焕巧 罗明生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1-864,共4页
磷酸盐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导电性差和Li^(+)扩散系数低等原因,发展受到限制。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等优点。通过MOF前驱体来提升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有很高的可行性。从用MOF或MOF衍生物通过制备... 磷酸盐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导电性差和Li^(+)扩散系数低等原因,发展受到限制。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等优点。通过MOF前驱体来提升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有很高的可行性。从用MOF或MOF衍生物通过制备、掺杂和表面改性等3种不同方法改性正极材料的角度,综述近年来MOF基磷酸盐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MOF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MOF) 磷酸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优势和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春宇 井源 +4 位作者 魏晓飞 姚世伟 王智飞 王姝斌 戴昉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因其出色的比表面积、众多的活性位点、可调的孔径范围和灵活的框架结构,在气体分离、储能和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采用高表面积、永久孔隙以及包含固有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因其出色的比表面积、众多的活性位点、可调的孔径范围和灵活的框架结构,在气体分离、储能和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采用高表面积、永久孔隙以及包含固有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的MOF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MOF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出发,着重介绍了其性能和结构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关于MOF性能调控和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首先,MOF的电导率是影响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一大关键性能,而其材料的特殊结构又直接影响了导电率.其次,MOF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可调的孔径尺寸等特点都为其导电性能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此外,MOF的结构稳定性与超级电容器的循环性能密切相关,稳定结构的构建是增强超级电容器循环性能的重要前提.最后,对MOF未来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构的调控仍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超级电容器 导电率 稳定性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范婷婷 王春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222,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结构可调、丰富的金属活性位点等特性,作为抗菌材料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MOFs的抗菌机理,总结了MOFs及其与金属纳米颗粒、抗生素、膜、纤维、凝胶复合抗菌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MOFs抗菌材料的研... 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结构可调、丰富的金属活性位点等特性,作为抗菌材料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MOFs的抗菌机理,总结了MOFs及其与金属纳米颗粒、抗生素、膜、纤维、凝胶复合抗菌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MOFs抗菌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抗菌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抗生素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陈鑫伟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兽药抗生素分析领域的应用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MOFs在兽药抗生素的分离纯化、检测以及样品预处理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分离纯化方面,MOFs能够通过其可调控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实现对兽药抗...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兽药抗生素分析领域的应用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MOFs在兽药抗生素的分离纯化、检测以及样品预处理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分离纯化方面,MOFs能够通过其可调控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实现对兽药抗生素的高效分离。在检测方面,MOFs作为荧光探针或电化学传感器在兽药抗生素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引入荧光基团或电化学活性基团,MOFs能够实现对兽药抗生素的特异性识别和响应。MOFs在兽药抗生素样品预处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吸附、富集和去除干扰物质等步骤,MOFs能够显著提高样品的纯净度和分析效率。这有助于减少后续分析的复杂性和误差,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MOFs有望在兽药抗生素的监管、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兽药 抗生素 分析化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个四羧酸配体构筑的具有(4,8)-连接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对小分子的检测试验(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珍 陈晓 冯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3-1420,共8页
以3,3′,5,5′-四-(羧基苯基)联苯为配体(H4L),与镧系金属Ln(Ⅲ)盐反应,自组装形成了5个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n3L2(H_2O)7]·(OH)·10DMA}n(Ln=Gd(1a);Ln=Ho(2a),{[Ln3L2(H_2O)3]·(OH)·m DMA}... 以3,3′,5,5′-四-(羧基苯基)联苯为配体(H4L),与镧系金属Ln(Ⅲ)盐反应,自组装形成了5个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n3L2(H_2O)7]·(OH)·10DMA}n(Ln=Gd(1a);Ln=Ho(2a),{[Ln3L2(H_2O)3]·(OH)·m DMA}n(Ln=Er,m=10(1b);Ln=Yb,m=9(2b);Ln=Lu,m=10(3b))。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这些MOFs属于2种系列的类质同晶化合物,分别属于正交晶系Ccca空间群和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有机小分子溶剂交换荧光研究发现,2b对小分子二氯甲烷和甲苯荧光有增强效应,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探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羧)联苯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COOH)2吸附去除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生森森 刘佳祥 李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188,共9页
为提高对废水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的吸附性能,引入羧基基团,制备了表面带负电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COOH)2。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扫描电镜形貌分析、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 为提高对废水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的吸附性能,引入羧基基团,制备了表面带负电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COOH)2。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扫描电镜形貌分析、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深入研究了UiO-66-(COOH)2对废水中MB和RhB两种染料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静电作用的影响,引入羧基基团后的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性能均优于UiO-66的,分别超出32.4%和51.8%,且远高于活性炭吸附剂及其他羧基修饰材料的吸附量;UiO-66-(COOH)2在pH为3~10的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吸附等温线拟合分析表明,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吻合;吸附动力学拟合分析表明,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吻合;经3次吸脱附循环后,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量分别减少了15.6%和22.5%,表明UiO-66-(COOH)2具有可再生循环使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UiO-66-(COOH)2 亚甲 罗丹明B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基柔性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亚昕 张秀玲 +1 位作者 习海玲 李从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34-1342,共9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优越的性能。但材料本身存在的缺陷和特性使得单一MOFs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将MOFs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具有一定柔性的新型材料成为扩宽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优越的性能。但材料本身存在的缺陷和特性使得单一MOFs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将MOFs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具有一定柔性的新型材料成为扩宽其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从制备方法角度出发,综述了前沿MOFs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并对MOFs复合材料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指出柔性基底材料为MOFs实际应用提供了支持。进一步开发和研制新型MOFs复合材料,提高MOFs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仍是研究者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柔性 混合质膜 纳米纤维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个四羧酸配体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对有机小分子的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建军 刘珍 +1 位作者 吕灵芝 冯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以四羧酸3,5-双间苯二甲酸-1,2,4-三氮唑(H4L)为配体,与镧系金属Ln髥盐反应,自组装合成了2个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n-MOFs):{[Ho_3L_2(H_2O)_6]OH·2DMF}_n(1),{[Tb_3L_2(H_2O)_6]OH·2DMF}_n(2)。单晶X射... 以四羧酸3,5-双间苯二甲酸-1,2,4-三氮唑(H4L)为配体,与镧系金属Ln髥盐反应,自组装合成了2个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n-MOFs):{[Ho_3L_2(H_2O)_6]OH·2DMF}_n(1),{[Tb_3L_2(H_2O)_6]OH·2DMF}_n(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1与2属于异质同构晶体,为单斜晶系C2/m空间群。3个LnⅢ离子通过8个羧基桥联形成三核[Ln3(COO)8]次级结构单元,晶体由[Ln3(COO)8]次级结构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维无机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L4-相连形成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网络结构。有机小分子溶剂交换荧光研究表明,2在硝基苯溶剂中表现出荧光猝灭现象,Tb-MOF材料对硝基苯等爆炸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探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双间苯二甲酸-1 2 4-三氮唑 稀土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水吸附性能与大气集水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武恩宇 钱国栋 李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6-192,共7页
为了从大气中高效收集水蒸气,采用简单绿色的水热法制备具有高稳定性的铝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ZJU-210.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晶体结构分析,利用同步热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稳定性和吸附-脱附动力学,利用气体与蒸汽吸附仪分析样品... 为了从大气中高效收集水蒸气,采用简单绿色的水热法制备具有高稳定性的铝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ZJU-210.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晶体结构分析,利用同步热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稳定性和吸附-脱附动力学,利用气体与蒸汽吸附仪分析样品的孔结构和水吸附性能.分析结果显示,ZJU-210延c轴形成一维方孔道,孔道直径约为0.58 nm. ZJU-210的孔道内拥有丰富的氮位点和氧位点,增强了材料孔道的亲水性,使ZJU-210在20%相对湿度下(25℃)水质量分数高达40%,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吸附-脱附循环. ZJU-21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历1 000次水吸附-脱附循环后能够保持初始的吸水性能.室外实验证明ZJU-210能通过太阳光完成快速脱附.与传统干燥剂(如硅胶、沸石和吸湿盐)相比,ZJU-210具有许多优点,有望成为新一代大气集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大气集水 水稳定性 等温水吸附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MOF-74与其衍生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催化生物质的高效转化性能
16
作者 徐鑫龙 景春雪 陈玉贞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5-1554,共10页
为开发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氧化5-羟甲基糠醛(HMF)的多功能催化材料和反应体系,构筑了双金属有机框架(BMOF)材料及其衍生材料,用于低电压下的HMF电催化氧化。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双金属CoNi-MOF-74,并采用2种方式制备相应的催化... 为开发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氧化5-羟甲基糠醛(HMF)的多功能催化材料和反应体系,构筑了双金属有机框架(BMOF)材料及其衍生材料,用于低电压下的HMF电催化氧化。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双金属CoNi-MOF-74,并采用2种方式制备相应的催化材料。其一,对CoNi-MOF-74进行热解处理,制得石墨碳层包覆、碳基体稳定的CoNi合金(CoNi@C)纳米颗粒;其二,在电催化过程中,CoNi-MOF-74发生原位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CoNi(OH)_(2)),进而将其作为电极材料使用。研究发现,当Co、Ni的物质的量之比设定为1∶3时,所制备的Co_(1)Ni_(3)-MOF-74材料在800℃进行热解处理后,生成的Co_(1)Ni_(3)@C在低电位下对HMF电催化氧化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高的2,5-呋喃二甲酸(FDCA)选择性(87.26%)。而Co_(1)Ni1-MOF-74(Co、Ni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电解时原位生成的Co_(0.5)Ni_(0.5)(OH)_(2)对中间产物5-(羟甲基)呋喃-2-羧酸(HMFCA)具有很高的选择性(88.59%)和高转化率。这主要得益于衍生材料较好的孔隙结构、Co和Ni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和石墨碳的良好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非贵金属 电催化 生物质转化 5-羟甲糠醛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稳性的Zn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对铁离子及2,6⁃二氯⁃4⁃硝基苯胺的荧光识别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晴 马学慧 +2 位作者 冯豆豆 唐婧 吴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以3,5⁃双(4⁃羧基苯氧基)吡啶(H_(2)bcpp)和1,4⁃双(1⁃咪唑基)苯(1,4⁃bib)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构筑了一个新型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Zn􀃭基金属-有机框架:[Zn_(2)(bcpp)_(2)(1,4⁃bib)_(2)]·1.5H_(2)O(1)。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 以3,5⁃双(4⁃羧基苯氧基)吡啶(H_(2)bcpp)和1,4⁃双(1⁃咪唑基)苯(1,4⁃bib)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构筑了一个新型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Zn􀃭基金属-有机框架:[Zn_(2)(bcpp)_(2)(1,4⁃bib)_(2)]·1.5H_(2)O(1)。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I2/a空间群,具有一维管状结构。相邻的一维结构通过相互穿插形成一个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配合物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够对水溶液中的铁离子及农药2,6⁃二氯⁃4⁃硝基苯胺实现高灵敏及高选择的荧光猝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Zn(Ⅱ) 荧光检测 离子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iO-66-NH_(2)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料和配制酒中的新红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军军 王静 +7 位作者 赵连兴 姜海云 连雅林 谭天宇 张帆 景正义 贺锋 李腾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6,共8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萃取柱填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UiO-66-NH_(2),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测定饮料和配制酒中新红的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表征材料的结构... 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萃取柱填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UiO-66-NH_(2),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测定饮料和配制酒中新红的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表征材料的结构与吸附性能。采用Waters Atlantis^(TM) T3(150 mm×2.1 mm,3μm)色谱柱,以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新红在0.05~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5 mg/L和0.15 mg/L。回收率为87.8%~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9%~11%,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开发的基于UiO-66-NH_(2)的固相萃取柱可作为一种高质量的吸附材料用于饮料和配制酒中新红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新红 饮料 配制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倩 徐绘 +1 位作者 崔元靖 钱国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储氢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该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气孔率高等,并可通过组装来控制框架物的结构和孔径的大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储氢材料。在总结、... 介绍了一种新型储氢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该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气孔率高等,并可通过组装来控制框架物的结构和孔径的大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储氢材料。在总结、评述MOFs储氢材料制备、表征、储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新型含有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宏途 张宏文 +4 位作者 徐亚新 张开 金旭 周鑫 王静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1-1383,M011,共4页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d silicon gel as the substrate, a kind of nove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The result of ESR indicates that th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based on silicon gel possesses well paramagne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31原子转移自由聚合(ATRP) 聚合物金属配合物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