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纳米微晶玻璃包裹丝的软磁性能及巨磁阻抗效应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龙平 赵振杰 +3 位作者 阮建中 陈婷 王蕊丽 杨燮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8-639,共2页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拉引法制备Fe73.0Cu1.0Nb1.5V2.0Si13.5B9.0玻璃包裹合金非晶细丝,经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得到玻璃包裹纳米微晶丝,并对其软磁性能及其巨磁阻抗效应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在退火温度为540~570℃时具有...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拉引法制备Fe73.0Cu1.0Nb1.5V2.0Si13.5B9.0玻璃包裹合金非晶细丝,经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得到玻璃包裹纳米微晶丝,并对其软磁性能及其巨磁阻抗效应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在退火温度为540~570℃时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并在570℃得到最大磁阻抗变化为253%,是目前国际同类材料的玻璃包裹丝中观察到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纳米微晶玻璃包裹丝 软磁性能 巨磁阻抗效应 退火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铁基纳米微晶合金应力敏感芯式力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延平 陈绍鹏 +1 位作者 刘成文 侯金柱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将铁基纳米微晶合金薄带缠绕并嵌入圆柱型应力敏感芯,利用压磁效应,使传感器实现拉压力测量。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推导出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方程。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传感器的激磁磁场强度、激磁电流强度、激磁频率以及温度变... 将铁基纳米微晶合金薄带缠绕并嵌入圆柱型应力敏感芯,利用压磁效应,使传感器实现拉压力测量。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推导出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方程。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传感器的激磁磁场强度、激磁电流强度、激磁频率以及温度变化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得出了室温下传感器的静态特性。试验数据显示,传感器的最大非线性误差小于1.16%F.S,重复性误差为0.53%F.S,迟滞误差为0.36%F.S,平均灵敏度为1.14 m V/k N.对一般的工程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力传感器 铁基纳米微晶合金 压磁效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驱动纳米微晶玻璃包裹丝的巨磁阻抗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龙平 赵振杰 +3 位作者 阮建中 陈婷 王蕊丽 杨燮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拉引法制备Fe73.0Cu3.0Nb1.5V2.0Si13.5 B9.0非晶玻璃包裹细丝,经适当温度退火处理得到纳米微晶丝。首次研究了样品在纵向驱动方式下的巨磁阻抗效应,发现T8=570℃下退火得到的样品,在驱动电流频率f=300kHz时其最大...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融拉引法制备Fe73.0Cu3.0Nb1.5V2.0Si13.5 B9.0非晶玻璃包裹细丝,经适当温度退火处理得到纳米微晶丝。首次研究了样品在纵向驱动方式下的巨磁阻抗效应,发现T8=570℃下退火得到的样品,在驱动电流频率f=300kHz时其最大磁阻抗变化可达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纳米微晶玻璃包裹丝 巨磁阻抗效应 纵向驱动 加热熔融拉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的相位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宗箎 杨燮龙 +3 位作者 宫峰飞 曾琅 陈国 杨介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9-53,共5页
作者测定了 98MPa应力退火生成的Fe73Cu1 Nb1 .5V2 Si1 3 .5B9纳米微晶带纵向驱动磁阻抗的相频曲线和不同频率的相位随外磁场变化的规律。从相频曲线的峰位可确定样品的特征频率。从不同频率驱动场下磁阻抗的相位随外磁场变化的规律 ,... 作者测定了 98MPa应力退火生成的Fe73Cu1 Nb1 .5V2 Si1 3 .5B9纳米微晶带纵向驱动磁阻抗的相频曲线和不同频率的相位随外磁场变化的规律。从相频曲线的峰位可确定样品的特征频率。从不同频率驱动场下磁阻抗的相位随外磁场变化的规律 ,说明了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在小于特征频率时是磁电感效应 ,大于特征频率时是磁阻抗效应 ,且在高频时主要是与畴壁移动磁化的阻尼而引起的磁损耗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 相位 铁基纳米微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