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阳川铀-铌矿床碳酸岩中烧绿石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1
作者 黄卉 潘家永 +5 位作者 王凯兴 钟福军 万建军 邬斌 尹烁 严杰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78-2796,共19页
陕西省华阳川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与秦岭造山带接触的小秦岭成矿带内,是一个与碳酸岩有关的世界级铀铌多金属矿床。铌和铀主要赋存于烧绿石矿物中。前人对华阳川成矿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关于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陕西省华阳川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与秦岭造山带接触的小秦岭成矿带内,是一个与碳酸岩有关的世界级铀铌多金属矿床。铌和铀主要赋存于烧绿石矿物中。前人对华阳川成矿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关于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的认识均较薄弱,因此本论文运用电子探针对华阳川发育的2种原生烧绿石(pclⅠ和pclⅡ)和3种蚀变烧绿石(pclⅠalt1,pclⅠalt2和pclⅡalt)开展详细的矿物学和化学组成及其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华阳川碳酸岩体中U-Nb富集过程与晚三叠世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原始的富铀铌碳酸岩浆,再通过结晶分异等过程形成原生(岩浆)烧绿石pclⅠ、原生(岩浆)烧绿石pclⅡ和原生晶质铀矿Ur1。早白垩世,华阳川碳酸岩体受到高温热液蚀变作用,高温富氟流体交代早期原生烧绿石pclⅠ,从烧绿石pclⅠ中释放出的部分Nb和U被溶解、再活化,从而形成原生晶质铀矿Ur2、蚀变烧绿石pclⅠalt1和次生榍石Ttn2。此外,华阳川矿床还受到成矿后低温热液蚀变作用,原生烧绿石pclⅠ和原生烧绿石pclⅡ被交代形成蚀变烧绿石pclⅠalt2和蚀变烧绿石pclⅡalt。由此表明华阳川矿床在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发生了两次岩浆-热液铀铌矿化及一次成矿后低温热液蚀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川 碳酸岩 烧绿石 铀铌矿化 岩浆-热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