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菌群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模拟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家莉
王国华
+4 位作者
谢水波
刘颖
王晨旭
赵发
刘迎九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9-185,共7页
基于功能互补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配菌法,将硝酸盐还原菌(NRB)、硫酸盐还原菌(SRB)及异化铁还原菌(FeRB)等比例混合,构建人工菌群并探讨其修复铀(U)污染地下水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25℃、U(Ⅵ)初始浓度为2...
基于功能互补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配菌法,将硝酸盐还原菌(NRB)、硫酸盐还原菌(SRB)及异化铁还原菌(FeRB)等比例混合,构建人工菌群并探讨其修复铀(U)污染地下水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25℃、U(Ⅵ)初始浓度为20.0 mg/L的铀污染地下水中,人工菌群对溶液中U(Ⅵ)的去除率比单菌提高了20%~35%。人工菌群的固铀过程分为三阶段:首先微生物将溶液中的U(Ⅵ)吸附固定于菌体表面,同时NRB将NO_(3)还原,为U(Ⅵ)的还原创造有利条件;然后SRB、FeRB同步还原U(Ⅵ)、SO^(2)_(4);最后FeRB等微生物促进非结晶态U(Ⅳ)转化为UO_(2),提高了还原产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铀污染地下水
人工菌群
固
铀
机制
三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生物还原矿化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建
章志悦
+4 位作者
刘颖
王家莉
王晨旭
熊正为
王国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随着核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何高效低耗地处理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是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2种有效方法,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机制上,生物还原...
随着核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何高效低耗地处理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是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2种有效方法,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机制上,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还缺少系统报道。文章简述了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的机制、参与微生物以及反应产物的稳定性,论述了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优势、作用机制,同时从微生物和环境因子2个方面总结了耦合机制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提出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强化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污染地下水
生物还原
生物矿化
耦合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菌群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模拟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家莉
王国华
谢水波
刘颖
王晨旭
赵发
刘迎九
机构
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9-18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15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J5492,2021JJ30579)。
文摘
基于功能互补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配菌法,将硝酸盐还原菌(NRB)、硫酸盐还原菌(SRB)及异化铁还原菌(FeRB)等比例混合,构建人工菌群并探讨其修复铀(U)污染地下水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25℃、U(Ⅵ)初始浓度为20.0 mg/L的铀污染地下水中,人工菌群对溶液中U(Ⅵ)的去除率比单菌提高了20%~35%。人工菌群的固铀过程分为三阶段:首先微生物将溶液中的U(Ⅵ)吸附固定于菌体表面,同时NRB将NO_(3)还原,为U(Ⅵ)的还原创造有利条件;然后SRB、FeRB同步还原U(Ⅵ)、SO^(2)_(4);最后FeRB等微生物促进非结晶态U(Ⅳ)转化为UO_(2),提高了还原产物的稳定性。
关键词
模拟
铀污染地下水
人工菌群
固
铀
机制
三阶段
Keywords
underground uranium-containing wastewater
designed consortia
uranium-fixing mechanism
three stage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生物还原矿化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建
章志悦
刘颖
王家莉
王晨旭
熊正为
王国华
机构
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15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0JJ5492)。
文摘
随着核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何高效低耗地处理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是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2种有效方法,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机制上,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还缺少系统报道。文章简述了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的机制、参与微生物以及反应产物的稳定性,论述了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优势、作用机制,同时从微生物和环境因子2个方面总结了耦合机制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提出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强化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铀污染地下水
生物还原
生物矿化
耦合
强化机制
Keywords
uranium-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bioreduction
biomineralization
coupling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分类号
X59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菌群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模拟
王家莉
王国华
谢水波
刘颖
王晨旭
赵发
刘迎九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生物还原矿化修复研究进展
宋建
章志悦
刘颖
王家莉
王晨旭
熊正为
王国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