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浙江省大洲火山岩盆地深部铀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蓉蓉
李子颖
汤江伟
徐小奇
-
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浙江省核工业
中国钢铁集团
-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6-14,共9页
-
基金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之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1212010733812)
-
文摘
为了加快浙江西部深部和外围铀矿找矿,拓展新的找矿方向,以大洲地区重点铀矿床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其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区内铀矿体主体形态为层状,沿断裂构造有少量的脉状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少量为铀石,呈显微浸染状和团块状,铀矿石年龄分布在110.0~67.1 Ma,铀成矿具多阶段性。铀矿床(体)明显受构造、地层、热液蚀变联合控制,多期次、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铀矿床(体),多期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层状流纹岩为铀成矿准备了围岩条件,热液蚀变多样,成矿期蚀变主要有赤铁矿化和萤石化,其中水云母化蚀变的"绿色层"与铀矿体赋存关系密切,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深部下地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阶段深部铀成矿模式,指出在深部找矿的重点为(1)九里坪组第四、第五层流纹岩层控制的层状矿体,(2)九里坪组层状矿体之下的深部脉状矿体,这些认识可供本区铀矿找矿新突破参考。
-
关键词
大洲地区
成矿规律
铀成矿模式
铀成矿远景预测
-
Keywords
Dazhou area
metallogenic rules
uranium metallogenic model
uranium metallogenic prospecting
-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