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钾肥施用位置对棉花产量和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颖 刘冬碧 +5 位作者 范先鹏 吴茂前 张富林 熊桂云 程子珍 余延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4期4740-4743,共4页
采用2年大田试验方式,研究不同钾肥施用位置对产量、三桃数、生殖器官数、脱落率和有效果枝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使棉花产量增加12.4%~28.1%,8月15日的桃数增加23.3%~41.7%,9月15日的桃数增加30.2%~48.0%,生殖器官数在7月15日、8... 采用2年大田试验方式,研究不同钾肥施用位置对产量、三桃数、生殖器官数、脱落率和有效果枝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使棉花产量增加12.4%~28.1%,8月15日的桃数增加23.3%~41.7%,9月15日的桃数增加30.2%~48.0%,生殖器官数在7月15日、8月15日和9月15日分别增加17.9%、22.1%和36.5%,脱落率在8月15日盛桃期和9月15日收获期分别降低34.8%和24.8%;不同钾肥施用位置的产量高低顺序为T10,20(钾肥水平距离10 cm、垂直距离20 cm)>T20,10(钾肥水平距离20 cm、垂直距离10 cm)=T20,20(钾肥水平距离20 cm、垂直距离20 cm)>T10,5(钾肥水平距离10 cm、垂直距离5 cm)>T10,10(钾肥水平距离10 cm、垂直距离10 cm)>T20,5(钾肥水平距离20 cm、垂直距离5 cm)>CK(不施钾肥),钾肥施用位置T10,20、T20,10和T20,20的秋桃数和生殖器官数最高、T10,20和T20,20的脱落率最低,表明钾肥施在水平距离10 cm、垂直距离20 cm,水平距离20 cm垂直距离10和20 cm有利于增加桃数和生殖器官数,降低脱落率,从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钾肥施用位置 产量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