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钾盐替代和附属发酵剂对切达干酪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鹏飞 马春丽 +2 位作者 韩秀娥 王家栩 贾丽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0-96,共7页
为明确降低钠含量和添加在脱脂乳中表现出具有较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的Lactobacillus paracasei M3作为附属发酵剂对切达干酪理化性质和体外抗高血压潜力的影响,将部分钾盐替代和L.paracasei M... 为明确降低钠含量和添加在脱脂乳中表现出具有较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的Lactobacillus paracasei M3作为附属发酵剂对切达干酪理化性质和体外抗高血压潜力的影响,将部分钾盐替代和L.paracasei M3单独和混合加入到干酪与空白组作对照,以主要成分、微生物、蛋白水解度、质构和风味为理化指标和以ACE抑制率为体外抗高血压潜力指标。结果表明,4组干酪的主要成分差异不大(P>0.05),钾盐替代组、L.paracasei M3组、钾盐替代和L.paracasei M3混合组干酪在乳酸菌总数、pH 4.6可溶性氮、总游离氨基酸上显著高于空白组干酪(P<0.05),但是降低了干酪的硬度、pH值和有明显的苦味(P<0.05),而在体外抗高血压潜力方面,3组干酪在成熟6个月之后ACE抑制率达65.2%、74.3%和78.7%,比空白组分别高19.6%、36.2%和44.4%,由此可知,在切达干酪中钾盐替代和添加L.paracasei M3有助于具有抗高血压潜力的ACE抑制肽的产生,但是后续需要对风味进行补偿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替代 附属发酵剂 切达干酪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盐粉体抑制瓦斯爆炸超压特性研究
2
作者 贾进章 田秀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6,共9页
为防范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深入探究钾盐粉体的抑爆性能及其在管网中的作用特征,利用包含并联管路、分岔管路和角联管路的管网,开展在N 2驱动下的KHCO_(3)、K_(2)C_(2)O_(4)和KH_(2)PO_(4)这3种钾盐粉体抑制瓦斯爆炸的试验,通过热重(TG)... 为防范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深入探究钾盐粉体的抑爆性能及其在管网中的作用特征,利用包含并联管路、分岔管路和角联管路的管网,开展在N 2驱动下的KHCO_(3)、K_(2)C_(2)O_(4)和KH_(2)PO_(4)这3种钾盐粉体抑制瓦斯爆炸的试验,通过热重(TG)分析粉体的热解特性,结合超压变化监测,探究不同钾盐粉作用下的爆炸超压和超压衰减系数,并借助Chemkin-Pro模拟软件剖析抑爆机制。结果表明:3种粉体抑爆后冲击波压力叠加衰减过程消失,超压时程曲线呈单峰值特性,KHCO_(3)粉体对爆炸超压峰值的抑制效果最佳,下降幅度达83.2%~88.9%,K_(2)C_(2)O_(4)次之,KH_(2)PO_(4)相对较弱;斜角联支管4中的压力衰减程度较其他支管中更大;支管4和拐弯段能够借助自身结构特性提升超压衰减效果,是布设抑制剂的优选位置,KHCO_(3)能最大程度利用这一结构特性增强抑爆效果;支线段冲击波超压衰减系数K_(2)出现了小于1的情况,添加K_(2)C_(2)O_(4)和KH_(2)PO_(4)粉体会加剧这一现象;KHCO_(3)工况下自由基含量最低,抑爆效果最佳,其次是K_(2)C_(2)O_(4)工况,最后是KH_(2)PO_(4)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粉体 瓦斯爆炸 爆炸超压 超压衰减 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周缘中-新生代钾盐矿床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
3
作者 王立成 吴驰华 +1 位作者 张华 龚大兴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4-1042,共29页
表生钾盐成矿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现有钾盐矿大多集中在青藏高原周缘,时代为中-新生代,然而钾盐矿床聚集和保存机制仍然不清,制约了钾盐找矿的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原周缘各盆地钾盐成矿研究的若干进展。思茅-呵... 表生钾盐成矿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现有钾盐矿大多集中在青藏高原周缘,时代为中-新生代,然而钾盐矿床聚集和保存机制仍然不清,制约了钾盐找矿的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原周缘各盆地钾盐成矿研究的若干进展。思茅-呵叻钾盐成矿带成矿时代为中-晚白垩世,但盆地间含钾序列对比困难;成钾卤水与海水相关,但其源-汇系统在陆相环境中受到了构造地貌-气候的共同作用;提出干旱背景下风成砂岩-钾盐指状交叉叠置的模式。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四段第二亚段是固体钾盐的有利时期,嘉陵江组五段第二亚段至雷口坡组一段第一亚段以及雷口坡组四段第二亚段是富钾卤水的有利聚集期;但固体钾盐和富钾卤水的成因和模式仍待进一步研究。察尔汗盐湖成钾作用具有在晚更新世以来短时爆发的特点,地表河水可能是重要的补给来源,构造作用在含盐盆地迁移和深部卤水富集中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提出构造-古地理作用是制约海/陆相钾盐成矿和保存的核心因素,控制了含蒸发岩盆地古气候、海水成分变化和盆地封闭条件,以及成钾期后改造、变形和保存。本文提出今后的研究要注重地球系统科学思维,要以构造-古地理为主线,创新出适合各盆地自身地质规律的成钾模式;未来的找钾突破重点是明确成钾后期构造改造和保存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塔里木、四川和思茅盆地等今后重点研究和勘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构造作用 古气候 盐构造 成矿机制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源汇视角探讨察尔汗盐湖北缘东陵湖钾盐沉积的水文补给研究
4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5 位作者 刘万平 李庆宽 赵为永 陈天源 杨浩田 商雯君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7-1083,共17页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主要的钾盐储备地,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最大的钾镁盐沉积和钾肥生产基地。东陵湖是察尔汗北缘沉积的小盐湖,其浅部石盐层中伴有光卤石沉积,氯化钾(KCl)品位为4.55%~10.26%,显示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盐湖...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主要的钾盐储备地,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最大的钾镁盐沉积和钾肥生产基地。东陵湖是察尔汗北缘沉积的小盐湖,其浅部石盐层中伴有光卤石沉积,氯化钾(KCl)品位为4.55%~10.26%,显示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盐湖卤水和蒸发盐的沉积必须有持续水文补给,才能保持强烈蒸发条件下盐湖卤水的水文平衡和化学蒸发盐的沉积,而盐湖“源-汇”水文补给过程是制约东陵湖钾盐沉积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卤水水化学和H-O-Li-Sr同位素,结合盆地主要河流和尾闾盐湖水化学数据,从源-汇视角探讨了东陵湖水文补给来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东陵湖卤水矿化度变化较大,介于80.6~547.1g/L之间,水化学类型为Ca-Cl型;湖表卤水和湖区晶间卤水钾含量(0.81g/L)较低,而湖区外凹地晶间卤水(3.13g/L)和承压卤水(1.10g/L)钾含量较高,这与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有关;B-Li含量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和正相关性,湖表卤水含量最高,其次为晶间卤水和承压卤水,总体呈现高B低Li特征;(2)东陵湖卤水与盆地Ca-Cl水具有相似的氧同位素正偏移现象和高δ^(7)Li(+28.74‰~+36.2‰)-δ11 B(+20.33‰~+29.17‰)同位素值特征,解释了东陵湖卤水及光卤石沉积与断裂带Ca-Cl水的补给控制密切相关;(3)东陵湖湖表卤水具有高Sr含量(375.38~525.82mg/L)及较高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0.711735~0.711766)特征,位于柴北缘高B含量和高Sr同位素背景区。结合盆地南北两侧水文补给与地形地势条件(察尔汗北缘东陵湖地势高而察尔汗其他区域地势低),提出东陵湖与柴北缘水文补给有关,柴北缘地下水沿山前断裂下渗、经历深部循环沿红梁山等背斜构造断裂上涌补给至东陵湖南缘,该水文循环过程溶滤了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中可溶盐组份为东陵湖提供了含盐溶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水文补给 水化学特征 H-O-Li-Sr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钾盐添加剂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焦一飞 曾文慧 +2 位作者 刘晓宇 祝和春 米红甫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54,共11页
为提高细水雾对可燃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有必要了解细水雾添加剂对其爆炸特性的影响。实验基于100 mm×100 mm×100 mm的小尺寸爆炸激波管,选用质量分数为3%、9%和15%KHCO_(3)和K_(2)CO_(3)作为细水雾添加剂,研究其对体积分数9.... 为提高细水雾对可燃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有必要了解细水雾添加剂对其爆炸特性的影响。实验基于100 mm×100 mm×100 mm的小尺寸爆炸激波管,选用质量分数为3%、9%和15%KHCO_(3)和K_(2)CO_(3)作为细水雾添加剂,研究其对体积分数9.5%CH 4/Air爆炸火焰传播过程、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质量分数的KHCO_(3)和K_(2)CO_(3)均可以提高细水雾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最好的质量分数为15%。喷洒15%KHCO_(3)和K_(2)CO_(3)细水雾,火焰传播至管道右端的时间分别延长了145.63%和179.38%;峰值压力分别下降了75.83%和72.97%;火焰传播峰值速度分别下降了69.69%和65.65%,综合对比K_(2) CO_(3)的抑制效果更佳。钾盐细水雾的抑制效果主要依靠化学作用,通过K、KO、KOH等钾化合物,与链增长自由基建立抑制循环,降低自由基浓度,缓解爆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添加剂 细水雾 甲烷 爆炸特性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6
6
作者 伊跃军 张秀峰 +2 位作者 张利珍 马亚梦 谭秀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9,共8页
钾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钾盐资源主要用于钾肥生产。作为钾肥消费大国,中国钾资源匮乏,钾盐已经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钾盐资源供应安全对国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列举了全球和国内钾盐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球和国内... 钾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钾盐资源主要用于钾肥生产。作为钾肥消费大国,中国钾资源匮乏,钾盐已经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钾盐资源供应安全对国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列举了全球和国内钾盐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球和国内钾肥的生产和消费情况,介绍了中国钾盐资源制备钾肥的主要生产技术,并结合中国钾盐生产现状,对未来中国钾盐行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持续加快接续资源选区评价、持续关注盐湖卤水品位变化、加强工艺技术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资源 钾肥 生产技术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宣汉地区海相“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的发现、突破与前景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生 邢恩袁 +17 位作者 郑绵平 苏克露 桂宝玲 仲佳爱 左璠璠 商雯君 牛新生 苏奎 王宁军 慎国强 唐兵 彭渊 纪德宝 张兵 盛德波 刘铸 王建波 葛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23-2846,共24页
全球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氯化钾、光卤石),仅少量来自现代盐湖卤水钾矿。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现代陆相盐湖钾矿,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40余年,未获突破。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大型... 全球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氯化钾、光卤石),仅少量来自现代盐湖卤水钾矿。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探明钾盐资源主体为现代陆相盐湖钾矿,古代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40余年,未获突破。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大型海相成钾盆地之一,前人在中—下三叠统发现大量与硬石膏和白云石共伴生或互层的杂卤石,但绝大部分埋深超过2000 m,目前尚难以开发利用。2017年以来,笔者通过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盐盆普光地区卤水探井(恒成2、3井)岩芯复查,发现杂卤石主要与石盐共伴生,大量破碎的杂卤石碎屑颗粒分布于石盐基质中,KCl含量达边界工业品位以上,不同于钾石盐和光卤石,亦不同于前人发现的与硬石膏和白云石共伴生或互层的杂卤石(石膏型杂卤石),将之命名为“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小试和中试结果表明,该“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可以采用对接井注水溶采,是能够得到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活矿”,是一种全新的硫酸盐+氯化物复合型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新类型。通过成钾条件、成矿规律综合研究,笔者提出了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双控复合成矿”理论新认识、建立了“三高、两低、一大”综合测井识别新模型,创新理论技术指导设计部署“钾锂兼探”基准井——川宣地1井,探获厚29.46 m、氯化钾(KCl)平均含量12.03%(最高20.5%)的“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厚层高品位工业矿层。与此同时,采用岩芯样品实测数据和测井解释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矿石K含量和密度参数的测井定量预测模型,结合“气钾兼探”,利用33口钻井数据,依据古代固体盐类勘查规范(2020),运用“几何法”,初步估算“新型杂卤石钾盐矿”氯化钾(KCl)资源规模:推断资源量2.45亿t(超大型)、潜在资源4.65亿t,合计7.1亿t,奠定了川东北达州市宣汉地区形成中国首个亿吨级海相钾盐基地的资源基础,取得了我国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找矿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杂卤石钾盐 海相 固体钾盐矿床新类型 中—下三叠统 川东北普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卤水钾盐迁聚规律与找矿新突破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永生 侯献华 +12 位作者 郑绵平 陈安东 乜贞 袁文虎 施林峰 宋高 牛新生 樊馥 汪万录 马宏涛 王云生 曾思敏 商雯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50,共8页
钾盐是我国大宗紧缺战略性“粮食”矿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钾盐资源具有需求量大、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寻找新的钾盐矿床、形成新的大型钾盐资源基地刻不容缓。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青海柴达木盆地钾盐“... 钾盐是我国大宗紧缺战略性“粮食”矿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钾盐资源具有需求量大、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寻找新的钾盐矿床、形成新的大型钾盐资源基地刻不容缓。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青海柴达木盆地钾盐“增储保供”地质调查工作,在前期对柴达木盆地成盐聚钾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于柴西北大浪滩—黑北凹地部署实施了“探采一体化”柴钾1井,钻获1021.95 m(井深111.54~1133.49 m)巨厚松散砂砾储卤层,全井段抽卤试验获日稳定涌水量8586 m^(3)/d、水位降深11.3 m、单位涌水量759.89 m^(3)/d·m、氯化钾平均含量为0.54%的高产工业品位“砂砾型”卤水钾矿,取得了柴达木盆地陆相深层卤水钾盐找矿新突破,为形成中国新的亿吨级大型钾盐基地夯实了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型”含钾卤水 柴钾1井 大浪滩—黑北凹地 大型钾盐资源基地 下更新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及其对钾盐异常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秦占杰 李庆宽 +8 位作者 山俊杰 俞永强 白宝云 王勇 才智杰 李强 孙亚超 张西营 王建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3-2901,共19页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是超大型固体钾盐矿床,其钾盐空间分布特征和钾盐异常富集规律至今仍不明晰,这是该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该矿床447口钻孔岩芯资料,对三个沉积旋回的盐岩和碎屑层进行系统划分,对不同岩层的空间沉...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是超大型固体钾盐矿床,其钾盐空间分布特征和钾盐异常富集规律至今仍不明晰,这是该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该矿床447口钻孔岩芯资料,对三个沉积旋回的盐岩和碎屑层进行系统划分,对不同岩层的空间沉积厚度及埋深进行重建,主要得到以下认识:三个沉积旋回空间分布范围不同,且呈由东向西增厚趋势,钾镁盐主要集中于西部,且局部空间钾盐异常富集,其厚度明显大于下伏岩盐;盆地形态、晶间卤水迁移、区域构造挤压、重力差异载荷及盐岩自身浮力等相互作用可能是造成局部空间钾盐异常增厚的主要控制因素;钾盐局部异常富集,而非钾盐体积的绝对增加,是该矿床的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对该矿床成矿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后续勘探开发及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矿床 空间分布 异常富集 呵叻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和重力在思茅盆地固体钾盐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忠英 郑绵平 +4 位作者 黄元溢 严加永 朱永山 娄鹏程 刘圆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9-1163,共15页
钾盐是中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思茅盆地是实现国内固体钾盐找矿突破最现实的区域之一。然而,复杂的构造条件及岩盐特殊的理化性质制约了找矿突破。为探索有效的找矿方法,笔者首次将三维地震应用到钾盐找矿实践中,同时开展了重力等其... 钾盐是中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思茅盆地是实现国内固体钾盐找矿突破最现实的区域之一。然而,复杂的构造条件及岩盐特殊的理化性质制约了找矿突破。为探索有效的找矿方法,笔者首次将三维地震应用到钾盐找矿实践中,同时开展了重力等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勘查,研究结果表明:(1)三维地震数据处理需重点关注低频面波的压制;(2)三维地震属性中的瞬时振幅、道积分、Prg*CIP在识别2000 m以深的盐体边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据此预测顶面埋深1700~2800 m、面积为4.28 km^(2)的盐体已被MK-3井钻探证实;(3)在山区应用地震探测钾盐尚处于探索阶段,数据采集、处理、解释方面还需要不断积累资料和经验;(4)重力探测钾盐的理论基础可靠,浅层盐体赋存区全部存在重力负异常;(5)第四系、新近系等与盐体密度相近的地质体、地层形态变化或断层也可引起重力负异常,此时须进一步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手段和地质规律方可判断负异常区内的含矿性。三维地震和重力是以往思茅盆地内钾盐找矿实践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两种物探手段,由于地球物理资料的多解性以及不同技术手段成本的差异性,在今后的找矿实践中可综合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探测效果及效率、经济性等因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重力勘探 地球物理 钾盐 思茅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分析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方法研究
11
作者 孙红宾 于汀汀 +2 位作者 臧慧媛 郭琳 王蕾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钾盐是中国最紧缺的矿产资源之一,为农业三大肥料中钾肥的主要原料,当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是可溶性钾盐资源。而目前可溶性钾盐尚无国家标准物质和标准分析方法,本文对称样量、固液比、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搅拌条件、超声时间和... 钾盐是中国最紧缺的矿产资源之一,为农业三大肥料中钾肥的主要原料,当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是可溶性钾盐资源。而目前可溶性钾盐尚无国家标准物质和标准分析方法,本文对称样量、固液比、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搅拌条件、超声时间和功率等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电热板和超声振荡两种溶解方式,建立了可溶性钾盐中主要成分钾、钠、钙、镁、氯和硫酸根离子的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Ca^(2+)、Mg^(2+)、K^(+)和Na^(+)的含量,离子色谱仪测定样品中Cl^(-)和SO_(4)^(2-)的含量,两种溶解方法分析可溶性钾盐样品中上述离子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电热板溶解方法精密度为0.52%~3.19%(RSD,n=11),超声振荡溶解方法精密度为0.55%~3.07%(RSD,n=11),两种方法检出限为0.01~0.05μg/g。利用主要成分百分含量加和、加标回收率、阴阳离子平衡验证方法准确性,两种溶解方法的主要成分加和在99.0%~101.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5.3%~103.8%,阴阳离子平衡在-3%~3%之间,均满足DZ/T 0130.3—2006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分析要求。两种可溶性钾盐的溶解方法均可在日常检测中应用,对于较大批的钾盐样品分析,电热板溶解法整体工作效率较高,更适用于实验室内批量样品分析;超声振荡器溶解方法与电热板溶解方法相比,更为简单快速,对于少量样品的分析,效率更高,且超声波振荡器方便野外携带,使用在钾盐的野外现场勘探工作中,可较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时指导找矿行动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钾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离子色谱法 超声振荡 电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盐成矿规律、勘查技术与找矿进展
12
作者 郑绵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1-I0002,共2页
钾盐是我国大宗紧缺战略性矿种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钾肥,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矿物原料,被誉为粮食的“粮食”。我国尚是一个钾盐资源匮乏的国家,而钾盐、钾肥的消费又长期居于世界首位,超过50%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国为加拿大、俄罗斯和白... 钾盐是我国大宗紧缺战略性矿种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钾肥,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矿物原料,被誉为粮食的“粮食”。我国尚是一个钾盐资源匮乏的国家,而钾盐、钾肥的消费又长期居于世界首位,超过50%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国为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存在重大国际地缘不确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风险 矿物原料 勘查技术 钾盐资源 白俄罗斯 找矿进展 钾肥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野井钾盐矿床中自生黏土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13
作者 沈立建 彭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930,共13页
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中含有不同类型的碎屑物:与钾盐脉共存的灰绿色泥砾(“绿钾”)、与钾盐脉共存的棕红色泥砾(“红钾”)和浅黄色泥岩。本文对不同类型碎屑物中黏土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 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中含有不同类型的碎屑物:与钾盐脉共存的灰绿色泥砾(“绿钾”)、与钾盐脉共存的棕红色泥砾(“红钾”)和浅黄色泥岩。本文对不同类型碎屑物中黏土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通过SEM和TEM观察到黏土颗粒为薄片状六边形,晶型较好,自形程度较高,认为其为自生成因。XRD结果表明,“红钾”中黏土矿物主要由绿泥石和伊利石组成;“绿钾”和浅黄色泥岩除了伊利石和绿泥石外,还含有“似累托石”型黏土矿物。“红钾”中伊利石结晶度指数(°Δ2θ)介于0.327~0.452之间,而“绿钾”和浅黄色泥岩则介于0.221~0.283之间,表明“绿钾”和浅黄色泥岩中伊利石结晶程度要比“红钾”中伊利石高。“绿钾”和“红钾”物质来源和所经历的地质过程相同,因此,不同类型碎屑物中的黏土矿物组合和伊利石的结晶度差异表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并非只受到温度和压力影响。其他研究表明“绿钾”还原性更强,pH值更低并且细菌活动更活跃,很可能促进了自生伊利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野井钾盐矿床 自生黏土矿物 PH值 氧化还原条件 细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盐湖区固体钾盐沉积特征、分布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慧晶 张华 +5 位作者 刘成林 颜辉 焦鹏程 马宝成 袁苗 赵亮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文章对罗布泊盐湖区杂卤石、光卤石、钾盐镁矾等不同类型固体钾盐矿物特征、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杂卤石主要产于罗北凹地内部沉降区,以交代成因类型为主,代表了以硫酸盐型卤水为主体的罗布泊盐湖残余卤水钾镁富集到一定程度与石... 文章对罗布泊盐湖区杂卤石、光卤石、钾盐镁矾等不同类型固体钾盐矿物特征、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杂卤石主要产于罗北凹地内部沉降区,以交代成因类型为主,代表了以硫酸盐型卤水为主体的罗布泊盐湖残余卤水钾镁富集到一定程度与石膏、钙芒硝发生水-盐反应的产物。光卤石沉积主要产于断陷带(近)地表,为深部氯化物型卤水经断裂向上运移至地表、与浅部卤水掺杂经蒸发浓缩而成。钾盐镁矾主要产于南小团地区,其形成可能与凹陷基底反转、罗北凹地高浓度卤水回灌有关。罗布泊盐湖区不同类型的固体钾盐沉积是构造-物源-气候3种成钾要素在特定时间窗下耦合的产物: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构造活动一方面导致盆地地貌分异形成更加封闭的成钾次级凹地,为钾盐沉积提供可容纳空间;另一方面活化断裂为深部流体补给盐湖提供通道,为钾盐沉积提供不同类型的物质来源,改变盐湖卤水化学组成最终形成不同类型钾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钾盐 成钾条件 盐湖 罗布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钾盐资源勘查趋势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淑丽 祁才吉 +8 位作者 崔博京 李雪 李东星 张必欣 周月 刘万平 孙小虹 丁晓姜 张明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78-2988,共11页
钾盐是中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中国钾盐资源勘查开发近70年,通过一代又一代钾盐人的共同努力,在钾盐勘查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到中国地质... 钾盐是中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中国钾盐资源勘查开发近70年,通过一代又一代钾盐人的共同努力,在钾盐勘查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到中国地质构造与古气候等因素、钾盐成矿及保存等条件的影响,中国钾盐找矿工作难度大。中国钾盐产量难以满足需求,长期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大于50%,供需形势紧张。近年来,国内钾盐勘查总投入整体呈现收紧趋势,探矿权、采矿权数量也逐年下降。本文主要立足于钾盐资源分布与生产格局等,分析了中国钾盐资源勘查开发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等,提出应充分发挥中国现有钾盐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钾盐勘查开发的合作进程,保障中国钾盐资源安全;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培育钾盐勘查开发的新质生产力,克服国内资源短板,引领国际钾盐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资源 战略资源 勘查开发 创新驱动 供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陵湖水化学特征与钾盐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5 位作者 王利文 王明祥 刘万平 李泽仁 李庆宽 陈天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02-2915,共14页
东陵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大型钾盐富集基地察尔汗盐湖北部,其浅部石盐层中伴生有光卤石沉积,地勘工作揭示东陵湖浅部边缘地带有寻找低品位固体钾矿的潜力。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 东陵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大型钾盐富集基地察尔汗盐湖北部,其浅部石盐层中伴生有光卤石沉积,地勘工作揭示东陵湖浅部边缘地带有寻找低品位固体钾矿的潜力。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浅层钻孔(0~8 m)盐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东陵湖卤水水化学特征、钻孔沉积物特征及钾盐分布规律,在对比分析察尔汗盐湖钾矿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钾盐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东陵湖周边凹地钻孔的晶间卤水K^(+)平均含量最高(3.19 g/L),其次为凹地钻孔承压卤水(1.46 g/L),湖表卤水(0.74 g/L)和湖区钻孔晶间卤水(0.79 g/L)K^(+)含量较低;东陵湖卤水样品矿化度(TDS)变化范围较大,介于80.63~547.11 g/L之间,不同卤水样品的TDS与K^(+)含量无明显正相关性。②东陵湖钻孔揭露含盐地层厚4.2~6.4 m,岩性以石盐为主,局部含有光卤石沉积,偶见钾石盐;光卤石呈层状和浸染状分布,与石盐呈韵律结构。③东陵湖液体钾矿主要分布于湖区西南侧,卤水K^(+)含量为4.33~6.29 g/L,KCl品位介于0.21%~0.47%之间;固体钾矿主要分布于湖区南侧,沉积物钾含量为2.05%~4.86%,KCl含量介于3.92%~9.29%之间。④东陵湖光卤石沉积区与察尔汗盐湖层状光卤石均沿北缘深大断裂带分布,且后者主要分布于北缘氯化物型水和南缘硫酸镁亚型水混合区域,即达布逊和别勒滩两个洼地北缘,结合Na^(+)、K^(+)、Mg^(2+)、Ca^(2+)//Cl-H_(2)O体系相图和K^(+)-Ca^(2+)相关性分析,认为沿东陵湖南侧深大断裂带补给的Ca-Cl水促进了东陵湖光卤石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成矿作用 东陵湖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24~2035年钾盐供需形势分析: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昭帅 张照志 吴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89-3001,共13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钾肥作为三大肥料之一,被誉为粮食的“粮食”。钾盐,作为生产钾肥的重要原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钾盐消费国,面临国内钾盐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不足和资源禀赋较差等挑战,持续...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钾肥作为三大肥料之一,被誉为粮食的“粮食”。钾盐,作为生产钾肥的重要原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钾盐消费国,面临国内钾盐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不足和资源禀赋较差等挑战,持续增长的需求使得钾盐的对外依存度常年超过40%。因此,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中国钾盐资源供应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钾盐矿床类型、地质特征、资源储量、生产供应和消费现状,并利用“S”形模型和ARIMA模型预测了钾盐供需趋势,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中国钾盐资源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盐湖卤水型钾盐矿床,其中98%的保有储量集中在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国内钾盐储量品位较低,共伴生矿产较多。②我国钾盐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盐湖卤水型矿床。钾肥生产的链条较长,受地质条件、资源禀赋、气候和工程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钾盐供应量的增长空间和潜力有限。预计2024~2035年,我国钾盐年产量(K_(2)O)在500~600万t。③2024~2035年,以高需求为特征的中国钾盐消费将长期存在。根据预测结果,2024~2035年,中国钾盐需求量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2025年达到峰值1350万t,2035年则降至1020万t;④尽管中国钾盐的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90%降至2023年的49%,但未来每年的供需缺口仍将超过400万t。预计2024~2035年,中国钾盐对外依存度将维持在50%左右,供需缺口长期存在。因此,提出加强钾盐地质勘查,实现找矿突破,强化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钾盐资源,支持企业获取境外钾盐资源权益等建议。本文获得的认识结论、对策建议对我国编制钾盐资源战略规划,支撑国家钾盐资源决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钾盐资源 地质特征 供需形势分析 资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别勒滩区段固体钾盐液化后矿物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高 赵元艺 +1 位作者 马宏涛 胡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73-2882,共10页
别勒滩区段是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矿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企业固液转化进行生产的主要矿区。本文通过对别勒滩区段涩聂湖东北部生产区S2T3钻孔样品进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化学元素分析、盐矿鉴定及物性参数分... 别勒滩区段是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矿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企业固液转化进行生产的主要矿区。本文通过对别勒滩区段涩聂湖东北部生产区S2T3钻孔样品进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化学元素分析、盐矿鉴定及物性参数分析,研究该地区固体钾盐液化后地层中矿物的沉积特征。经调查,液化后地层中主要的含钾矿物为杂卤石、光卤石和钾石盐,且以杂卤石为主,在2320 cm岩芯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根据沉积特征分析,2200~1700 cm地层中的杂卤石多为准同生沉积阶段形成的原生杂卤石,呈竹片状、花瓣状和绒球状等与石盐共生,而1000~1700 cm层位杂卤石则为后生交代成因。涩聂湖东北部1000~1700 cm以及300 cm以上层位是S2T3钻孔中光卤石含量最高的地层,可为下一步固液转化生产靶区选取提供参考;300~500 cm地层为杂卤石含量最高层位,既有后生交代形成的杂卤石也有现阶段正在生成的杂卤石,可为后续杂卤石开发研究提供材料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矿物 杂卤石 沉积特征 别勒滩 察尔汗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r-LiBr催化葡萄糖二酸单钾盐合成2,5-呋喃二甲酸工艺优化
19
作者 吕喜蕾 魏茜文 +3 位作者 任傲天 蒋雨希 秦雯琪 吕秀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6,共7页
2,5-呋喃二甲酸(2,5-FDCA)是一种发展潜力大的生物基聚酯单体,其中葡萄糖-葡萄糖二酸路线生产2,5-FDCA是一条有前景的路线。为了筛选出更适合工业化的催化体系,对HBr-LiBr催化葡萄糖二酸单钾盐脱水环合制备2,5-FDCA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 2,5-呋喃二甲酸(2,5-FDCA)是一种发展潜力大的生物基聚酯单体,其中葡萄糖-葡萄糖二酸路线生产2,5-FDCA是一条有前景的路线。为了筛选出更适合工业化的催化体系,对HBr-LiBr催化葡萄糖二酸单钾盐脱水环合制备2,5-FDCA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基于溶剂筛选,发现在含O═S═O的溶剂中,反应效果较佳,提出葡萄糖二酸与环丁砜可能的成环溶剂效应机理。优化得到葡萄糖二酸单钾盐脱水环合制备2,5-FDCA的较佳催化剂配比(质量分数):w(HBr)=2%、w(LiBr)=5%,2,5-FDCA的收率为81.1%。测定不同底物质量分数下葡萄糖二酸单钾盐脱水环合制备2,5-FDCA的动力学数据,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底物浓度的提高逐渐减小。发现含水量是HBr-LiBr催化体系的反应敏感参数,当含水量从2.2%提高到8.2%时,2,5-FDCA的收率从75.2%下降到20.6%。研究工作为葡萄糖-葡萄糖二酸路线生产2,5-FDCA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二酸单钾盐 2 5-呋喃二甲酸 HBr-LiBr催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砂砾型卤水蒸发过程中钾的富集行为及提取技术研究
20
作者 王云生 乜贞 +3 位作者 卜令忠 余疆江 伍倩 丁涛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74,共6页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砂砾型地下卤水,该富钾卤水储量巨大。本文通过盐田蒸发方式,考察了黑北凹地富钾卤水蒸发过程中钾元素的富集行为和析盐规律,发现卤水蒸发过程中基本遵循Na^(+)、K^(+)、Mg^(2+)//Cl^(-)-H_(2)O四元水盐体系...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砂砾型地下卤水,该富钾卤水储量巨大。本文通过盐田蒸发方式,考察了黑北凹地富钾卤水蒸发过程中钾元素的富集行为和析盐规律,发现卤水蒸发过程中基本遵循Na^(+)、K^(+)、Mg^(2+)//Cl^(-)-H_(2)O四元水盐体系相图,钾在液相中的含量由0.2%可富集到1.8%,钾盐析出段的矿物以光卤石为主,其类型为正常光卤石。以试验盐田采收的钾盐矿为原料,采用冷分解-浮选法进行了提钾技术研究,开展了分解水量、浮选工艺、扩大闭路浮选实验。分解水质量与光卤石矿质量为2:5时,捕获剂ZMC选用(120+60) g/t,获得KCl品位91.20%精矿产品50 kg,产品符合国家农业用氯化钾优等品指标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柴西砂砾型地下卤水有潜力成为我国钾盐资源后备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型 地下卤水 钾盐 富集行为 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