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莫钊文 李武 +3 位作者 段美洋 潘圣刚 田华 唐湘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低氮磷水平下施钾处理(常规施钾(225.0 kg/hm2)、减钾28%(175.5 kg/hm2)和不施钾(0 kg/hm2))对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华优8305和天优998的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钾相比,减钾2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低氮磷水平下施钾处理(常规施钾(225.0 kg/hm2)、减钾28%(175.5 kg/hm2)和不施钾(0 kg/hm2))对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华优8305和天优998的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钾相比,减钾28%提高华优8305的结实率及天优998的有效穗和结实率,进而增产;桂香占的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提高,但每穗总粒数下降,因而稳产;粤晶丝苗2号有明显的减穗减粒效应。减钾28%有利改善华优8305的稻米品质;不利改善另外3个水稻品种稻米碾磨品质。适度减钾对水稻剑叶和籽粒生理代谢酶活性无显著负面影响,减钾28%有利提高钾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 产量形成 品质 钾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追施时期后移对甜瓜钾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康利允 李晓慧 +6 位作者 高宁宁 梁慎 常高正 李海伦 王慧颖 徐小利 赵卫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76-82,89,共8页
【目的】明确钾肥追施时期对甜瓜钾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为当地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众云20为试验材料,比较6种钾肥追施时期对甜瓜钾积累与分配、钾肥利用率、产量及经济效益间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钾肥施用... 【目的】明确钾肥追施时期对甜瓜钾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为当地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众云20为试验材料,比较6种钾肥追施时期对甜瓜钾积累与分配、钾肥利用率、产量及经济效益间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钾肥施用时期及甜瓜的钾积累高峰期.【结果】甜瓜植株中的钾主要分配于果,果的钾分配率高达44.28%~45.20%;甜瓜生育周期内,钾积累高峰期出现在膨瓜期(定植后45~65 d),在钾肥基追比为3∶7的条件下,定植后54 d追施钾肥(T_(1)和T_(3))处理一直保持较高的钾积累速率,与定植后72 d追施钾肥(T_(2)和T_(4))处理相比,成熟期果实钾积累量平均显著增加15.54%.本试验条件下,以T_(1)和T_(3)处理产量最高,较T_(2)和T_(4)处理平均显著增加11.52%,从而使得其钾肥利用效率、钾肥回收率及净收益亦最高,较T_(2)和T_(4)处理分别平均显著增加了11.52%、54.15%和20.09%.【结论】在甜瓜栽培过程中,钾肥追施时期对甜瓜钾吸收利用及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当基追比为3∶7,并在钾积累高峰初期(定植后54 d)追施钾肥,既能保证甜瓜产量的情况下,又能提高钾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达到高产又经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追施时期 甜瓜 钾吸收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设施栽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伟 王晓婧 +2 位作者 周玲玲 刘瑞显 杨长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1-879,共9页
【目的】明确施氮对设施栽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设施栽培金针菜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针菜‘大乌嘴’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7年在江苏省宿迁市丁嘴镇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金针菜试验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 【目的】明确施氮对设施栽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设施栽培金针菜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针菜‘大乌嘴’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7年在江苏省宿迁市丁嘴镇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金针菜试验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设5个施氮量处理(N0、50、100、150和200kg/hm^2,以N0、N50、N100、N150、N200表示)。在返青期、抽薹期和现蕾期采样分析了金针菜产量、品质和钾的吸收利用。【结果】增施氮肥提高了金针菜不同生育阶段的钾吸收量,以抽薹到现蕾期钾吸收量增量最大。与N0相比,N50、N100、N150和N200处理下的钾吸收量分别增加21.0%、67.6%、86.0%和103.8%,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氮改变了不同生育时段的钾吸收比例,使返青到抽薹期的钾吸收比例降低,抽薹到现蕾期的钾吸收比例升高,其中N200处理下效果最显著。增施氮肥降低了现蕾期生育后期钾浓度的下降速率,其中,N0、N50、N100、N150和N200处理下表示钾浓度降低趋势的b值分别为0.0051、0.0048、0.0045、0.0044和0.0042。随施氮量增加,钾吸收的边际效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钾的生产效率呈直线降低趋势。N100、N150处理的金针菜积累的干物质和钾量在花蕾中的分配比例较高,钾浓度和钾累积量动态特征参数比较协调,利于产量形成,且VC、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和多酚含量相对较高;N200kg/hm^2处理导致金针菜产量增幅下降,氮素钾吸收边际效应和钾的生产效率降低,但秋水仙碱含量最高;低于N100kg/hm^2时,干物质和钾的总吸收量及经济系数较低,不利于高产形成。【结论】供试条件下,施用氮肥N100~150kg/hm^2可减缓金针菜生育期后期钾吸收的下降,提高钾吸收边际效应、钾的生产效率和金针菜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菜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钾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高螯合率山梨醇螯合钾对芹菜产量、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
作者 张静 孙伟 +7 位作者 张子琪 石祥 赵立 朱健龙 郑瑞丽 张明霞 刘可忠 颜冬云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39,共10页
本试验以温室大棚种植实心芹菜为研究对象,设叶面喷施清水对照(CK),喷施实验室自制螯合率为60%(CR60)、70%(CR70)、80%(CR80)、90%(CR90)和100%(CR100)的山梨醇螯合钾,共6个处理,探究叶面喷施不同螯合率山梨醇螯合钾对芹菜收获期产量、... 本试验以温室大棚种植实心芹菜为研究对象,设叶面喷施清水对照(CK),喷施实验室自制螯合率为60%(CR60)、70%(CR70)、80%(CR80)、90%(CR90)和100%(CR100)的山梨醇螯合钾,共6个处理,探究叶面喷施不同螯合率山梨醇螯合钾对芹菜收获期产量、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不同螯合率的山梨醇螯合钾均能促进芹菜生长,提高产量,以CR90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较CK处理显著增产27.9%。(2)CR90和CR100处理的叶柄硝酸盐含量与CR60、CR70、CR80处理相比分别显著降低13.8%~28.4%、21.2%~34.6%,叶片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2.34%~18.9%、13.2%~27.9%;与CK、CR60、CR70处理相比,CR90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57.4%~82.9%;CR90处理的叶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CK、CR60、CR70、CR100处理显著增加16.3%~28.9%,CR70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较CR60处理显著增加29.0%;CR100处理的叶柄、叶片可溶性固形物比CK、CR60、CR70、CR80、CR90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26%~11.4%、17.0%~35.2%。(3)不同螯合率处理较CK处理均提高了收获期芹菜的钾素含量与累积量,以CR90处理提升幅度最为显著,芹菜叶片、叶柄和根系钾素含量分别提高38.6%、11.8%和17.4%,钾素累积量分别提高33.60%、61.8%和35.1%;基于土壤钾素表观平衡发现,各处理均可促进植株吸收土壤钾素,其中不同处理的土壤钾素盈余量为K_2O 12.11~85.60 kg/hm^(2),CR90处理的盈余量最少,为12.11 kg/hm^(2)。可见,在芹菜生长旺盛期喷施高螯合率的山梨醇螯合钾肥,可增加芹菜产量,提高其营养品质,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叶面钾肥贡献率,其中以螯合率9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率 山梨醇螯合 芹菜 产量与品质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宁 刘骏 +2 位作者 杨志清 李鸣凤 张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为明确云南春作马铃薯的适宜钾肥用量,为云南春作马铃薯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主栽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等4个钾肥处理,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 为明确云南春作马铃薯的适宜钾肥用量,为云南春作马铃薯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主栽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等4个钾肥处理,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施用钾肥能够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马铃薯平均增产14270 kg/hm^(2),平均增产率为43.1%,其中360 kg/hm^(2)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但与240 kg/hm^(2)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施用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大薯率,与不施钾肥相比,大薯率平均提高36.19%,中薯率、小薯率分别降低29.16%、45.17%。施用钾肥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整个生育期株高、茎粗分别平均提高13.06%、17.78%;施用钾肥能显著增加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各器官的干重、钾含量及钾积累量,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全株干重、钾素积累量平均分别增加32.80%、81.55%;施用钾肥促进了马铃薯干物质、钾素向块茎转运,在240 kg/hm^(2)用量下,马铃薯块茎干物质、钾素分配比最大,分别为70.68%、64.92%。然而,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钾肥利用率降低。综合考虑钾肥利用效率,云南春作马铃薯钾肥用量以24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作马铃薯 生长发育 吸收利用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和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1 位作者 王允青 黄晓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7-783,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K肥运筹方式对小麦N、K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K促进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吸收累积,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但过量施K却降低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K的利用...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K肥运筹方式对小麦N、K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K促进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吸收累积,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但过量施K却降低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K的利用效率以及籽粒产量,以中量K肥全部基施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指标。K肥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基施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小麦植株K含量,N、K累积量和K的利用效率,促进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以中量K肥3次施用处理的品质指标最高,但显著降低了籽粒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效应,以中量K肥分2次施用处理为最佳K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运筹 小麦氮 钾吸收利用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环境中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与干物质累积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自红 苏海鹏 汤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93-897,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环境对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在小麦干物质累积和产量上较单作具有明显优势。在常规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生物量较单作小麦高30.6%,产量较单作增加了12.8%。在抽...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环境对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在小麦干物质累积和产量上较单作具有明显优势。在常规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生物量较单作小麦高30.6%,产量较单作增加了12.8%。在抽穗期至乳熟期,小麦茎、叶、穗氮含量和小麦穗钾含量均表现出间作第1行>间作第3行>单作,但收获时间作小麦茎叶钾含量呈低于单作趋势。小麦氮、钾养分累积量为间作第1行>单作>间作第3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小麦 钾吸收利用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速效钾转移吸收利用系数的烤烟施钾水平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冬冬 王淑民 +6 位作者 徐辰生 冯芷菡 郑国建 陈志厚 熊德中 徐茜 刘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57-162,168,共7页
为减肥增效,通过研究土壤速效钾吸收利用系数及烤烟钾肥利用率探讨烤烟施钾水平。结果表明,烟株对土壤速效钾的吸收利用系数在旺长期和成熟期分别为0.19和0.26,烤烟旺长期及成熟期南平土壤速效钾有效供应量分别为16.95和23.25kg/hm2,不... 为减肥增效,通过研究土壤速效钾吸收利用系数及烤烟钾肥利用率探讨烤烟施钾水平。结果表明,烟株对土壤速效钾的吸收利用系数在旺长期和成熟期分别为0.19和0.26,烤烟旺长期及成熟期南平土壤速效钾有效供应量分别为16.95和23.25kg/hm2,不同施钾水平对烤烟钾肥利用率有显著影响,旺长期钾肥利用率达16.58%~43.6%,成熟期达28.20%~70.79%。为达到目标产量,按16500株/hm2计,最佳施钾量为180.30kg/hm2。综合大田试验结果认为南平烟区施钾量为180.30~236.55kg/hm2较适宜。考虑到烟株生长后期钾肥略显不足,中部叶及上部叶还原糖累积偏低,且烟株仍具有一定吸收钾的能力,氮磷钾配比为1.0∶0.8∶2.1时,特别是雨量充沛的年份,打顶后追施部分钾肥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钾吸收利用系数 利用 减肥增效 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钾素含量和甘薯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振振 张超 +2 位作者 史春余 柳洪鹃 史衍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9-255,共7页
利用腐植酸和硫酸钾制备一种腐植酸钾肥(Ha-K),沙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钾素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阐明施用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影响,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甘薯产... 利用腐植酸和硫酸钾制备一种腐植酸钾肥(Ha-K),沙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钾素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阐明施用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影响,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甘薯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空白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促进了甘薯对钾素的吸收,降低了甘薯全生育期土壤中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以及生长前期土壤有效钾含量,但是提高了甘薯生长中、后期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施等量氧化钾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缓释钾肥促进了甘薯对钾素的吸收,降低了甘薯全生育期土壤缓效钾含量和甘薯生长前、中期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钾的含量,提高了甘薯生长后期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钾的含量。与施等量氧化钾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缓释钾肥显著提高了钾肥吸收利用率(REK)、农学利用率(AEK)、偏生产力(PFPK)和甘薯块根产量,增幅分别为20.09%,42.69%,5.89%和2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缓释 有效 甘薯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对烤烟钾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钟晓兰 张德远 +3 位作者 李江涛 袁兰 程小强 陈水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21,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K量对烤烟K素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K在烤烟各器官的累积量和含K量均表现为叶>茎>根,随着施K量的增加,烟叶和烟株累积量和含K量显著增加,而K肥利用率,K紊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K量对烤烟K素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K在烤烟各器官的累积量和含K量均表现为叶>茎>根,随着施K量的增加,烟叶和烟株累积量和含K量显著增加,而K肥利用率,K紊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利用效率显著下降。烟叶产量和外在品质在施K量0~315 kg/hm^2范围内均随施K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315 kg/hm^2则下降明显。增施K肥显著提高烟叶含K量、还原糖含量。降低总N、Ca、Mg、烟碱含量。相关分析表明,K素吸收利用效率与烟叶产量品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吸收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镁水平对番茄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及钾素吸收和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千 张淑香 依艳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5,66,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钾、镁水平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两种番茄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镁水平(8 mmol/L、1 mmol/L)处理的植株鲜重、干重及钾、镁水平(4 mmol/L、4 mmol...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钾、镁水平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两种番茄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镁水平(8 mmol/L、1 mmol/L)处理的植株鲜重、干重及钾、镁水平(4 mmol/L、4 mmol/L)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钾、镁水平升高,两种番茄植株的根长、"天福冠露"植株的根直径、根体积和分根数先减少后增加;番茄植株钾素吸收率显著提高,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钾、镁水平(8 mmol/L、1 mmol/L)处理的植株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及根体积显著高于缺钾处理。钾、镁水平(4 mmol/L、4 mmol/L)处理,两种番茄植株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分根数均显著高于缺镁处理,"天福冠露"植株钾含量显著高于"毛粉802",而钾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毛粉802"。与其它等钾处理相比,缺镁植株钾素积累量最低、生理利用效率最高,镁过量处理的植株钾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水平 番茄 根系形态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不同钾效率基因型棉花钾素吸收利用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爱忠 董合林 +6 位作者 裴亮只 郑苍松 李鹏程 孙淼 冯魁 陈传信 石书兵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8-1007,共10页
【目的】水培条件下,研究氮素形态对不同钾效率基因型棉花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选择钾高效基因型棉花品种辽棉18、冀棉958和钾低效基因型棉花品种新棉99B为材料,在充分供钾(K+浓度为2.5mmol/L)或不充分供钾(K+浓度为0.02 mmol/L... 【目的】水培条件下,研究氮素形态对不同钾效率基因型棉花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选择钾高效基因型棉花品种辽棉18、冀棉958和钾低效基因型棉花品种新棉99B为材料,在充分供钾(K+浓度为2.5mmol/L)或不充分供钾(K+浓度为0.02 mmol/L)条件下,研究两种氮素形态硝态氮和铵态氮对棉花干物质积累、钾含量、钾素积累量、利用指数以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充分供钾可增加棉花根、茎叶干物质积累,提高植物体内钾含量,增加钾积累量,促进根系发育;相比较硝态氮,铵态氮减少干物质积累,降低钾含量和钾积累量,阻碍根系发育;相比新棉99B,辽棉18和冀棉958在铵态氮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钾含量、钾素积累量降低幅度较小。【结论】相比硝态氮,铵态氮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对钾素的吸收,钾低效基因型棉花品种对铵态氮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素形态 吸收利用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钾和硫酸钾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钾素吸收和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千 张淑香 依艳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1-395,402,共6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种类(KNO3、K2SO4)、不同钾素水平(0、2.0、4.0和8.0mmol/L)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2个番茄品种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对钾素吸收、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素水平提高,番茄鲜...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种类(KNO3、K2SO4)、不同钾素水平(0、2.0、4.0和8.0mmol/L)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2个番茄品种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对钾素吸收、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素水平提高,番茄鲜重、干重以及根长、根体积、根直径等根系特征显著提高。在钾素水平为4.0、8.0mmol/L时,硝酸钾处理的番茄株高、根长显著高于硫酸钾。钾素水平为8.0mmol/L时,硫酸钾根直径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的;"天福冠露"施用硝酸钾的根尖数显著高于施用硫酸钾;"毛粉802"施用硫酸钾,植株的根直径、钾含量和钾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番茄水培适宜的钾素浓度为8.0mmol/L,硝酸钾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硫酸钾有利于番茄对钾素的吸收。在相同钾素水平条件下,2个番茄品种鲜重、干重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 硫酸 番茄 根系特征 吸收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适宜配比促进机直播水稻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转运及增产
14
作者 李志欣 胡明明 +11 位作者 唐源 王成 王仲林 刘涛 熊莹 陈凯瑞 罗永恒 黄兴海 曹云 彭政岚 陈宗奎 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81,共15页
【目的】探究氮钾配比对机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18—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位于崇州市的试验田开展两因素裂区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F优498为材料。主区为2个钾肥基穗施用比例,... 【目的】探究氮钾配比对机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18—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位于崇州市的试验田开展两因素裂区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F优498为材料。主区为2个钾肥基穗施用比例,即10∶0(K1)和5∶5(K2);裂区为3个氮肥基∶蘖∶穗肥施用比例,即7∶3∶0(N1)、5∶3∶2(N2)、3∶3∶4(N3),氮、钾肥用量均为150 kg/hm^(2)。在分蘖盛期、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取植株样,分析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钾素含量,计算干物质和养分转运量,并在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与K1处理相比,K2处理两年平均产量显著增加了4.44%。在齐穗期和成熟期,两年的平均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增长了4.91%和2.61%,茎叶、茎鞘、叶干物质输出率和收获指数分别增加8.61%、7.44%、12.91%和4.12%。K2处理促进了直播稻对氮、钾素的吸收利用,穗部氮和钾两年的平均含量较K1处理分别增加了8.01%和16.04%。在K2条件下,与N1、N3处理相比,N2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10.56%、6.42%,1 m2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数也最高;N2处理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比例分别较N1处理显著增加21.37%和10.28%,分别较N3处理增加了15.76%和7.05%;N2处理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钾积累总量和氮、钾收获指数,促进了植株对氮、钾的转运能力,氮素转运量和穗中氮增加量较N1处理平均分别增加17.59%和29.23%,较N3处理分别增加9.06%和18.89%,钾素转运量和转运率较N1处理平均分别增加18.46%和6.60%,较N3处理分别增加27.80%和24.57%。【结论】机直播水稻在等氮、钾水平下,钾肥采用基∶穗肥比例5∶5,氮肥采用基∶糵∶穗肥比例5∶3∶2的施用配比,可显著提高养分吸收总量,并有利于水稻生育后期养分和干物质向穗部的运转,进而提高氮、钾肥利用效率,实现水稻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直播 运筹 产量形成 钾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滨海改良盐土棉花钾累积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邹芳刚 张国伟 +2 位作者 王友华 赵文青 周治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8,共9页
以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棉湘杂棉8号为材料,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33.2°N,120.5°E)滨海改良盐土上研究施氮量(0、150、300、375、450、600 kg N hm–2)对棉株钾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提... 以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棉湘杂棉8号为材料,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33.2°N,120.5°E)滨海改良盐土上研究施氮量(0、150、300、375、450、600 kg N hm–2)对棉株钾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提高不同生育阶段棉株钾的吸收量,以盛花到见絮期的钾积累增量最大,并改变生育期间的钾吸收比例,使出苗到盛花期的钾吸收比例降低,盛花到吐絮期的钾吸收比例升高;同时,增加施氮还降低生育后期中上部果枝钾浓度的下降速率,但对下部果枝影响较小。随施氮量增加,各部位果枝氮对钾吸收的边际效应(每增施1 kg氮促进钾的吸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果枝部位越高,基于最大边际效应的施氮量越高。在300~375 kg hm–2施氮量范围内,干物质和钾在经济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提高,钾浓度和钾累积量动态特征参数比较协调,中部和上部果枝氮素对钾吸收的边际效应和钾的皮棉生产效率较高,利于高产形成。高于375 kg hm–2的施氮量导致皮棉产量增幅下降,氮素对钾吸收的边际效应和钾的皮棉生产效率较低;低于375 kg hm–2的施氮量降低干物质和钾经济系数,不利于高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改良盐土 施氮量 钾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钾肥对鲜食玉米生长和钾素吸收利用与供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国懋 卢树昌 +3 位作者 裴子萱 马志伟 王君平 张彤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21-25,共5页
钾肥对作物生长与土壤供钾水平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新型钾肥对作物生长影响,将新型钾肥材料设计处理Ⅰ、Ⅱ、Ⅲ、Ⅳ、Ⅴ、Ⅵ6个不同施钾量水平(0、75、150、225、300、375 kg K_(2)O·hm^(-2)),对鲜食玉米的生长、产量以及肥料效... 钾肥对作物生长与土壤供钾水平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新型钾肥对作物生长影响,将新型钾肥材料设计处理Ⅰ、Ⅱ、Ⅲ、Ⅳ、Ⅴ、Ⅵ6个不同施钾量水平(0、75、150、225、300、375 kg K_(2)O·hm^(-2)),对鲜食玉米的生长、产量以及肥料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处理Ⅳ(225 kg K_(2)O·hm^(-2))的玉米长势最好;处理Ⅴ(300 kg K_(2)O·hm^(-2))在玉米籽粒、根茎叶等干物质量及钾素吸收量方面均表现最好;处理Ⅳ钾素利用率最高,为58%。在土壤钾素供应方面,土壤当季供钾水平(速效钾)和供钾潜力(缓效钾)均为处理Ⅵ(375 kg K_(2)O·hm^(-2))最高,处理Ⅳ次之。综合来看,处理Ⅳ(225 kg K_(2)O·hm^(-2))对鲜食玉米的整体生长及土壤钾素供应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鲜食玉米 吸收利用 土壤素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钾素利用及某些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峰 吕春花 +4 位作者 刘晓飞 张祥 马爱丽 陈源 陈德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以Bt棉杂交种科棉6号、泗杂3号、苏杂3号和徐杂3号及其相应的轮回亲本渝棉1号、泗棉3号、苏棉9号和徐1594为材料,2007-2008年于扬州大学研究其对钾营养的利用,并比较其在施钾条件下的某些光合特性。结果表明:8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对钾的利... 以Bt棉杂交种科棉6号、泗杂3号、苏杂3号和徐杂3号及其相应的轮回亲本渝棉1号、泗棉3号、苏棉9号和徐1594为材料,2007-2008年于扬州大学研究其对钾营养的利用,并比较其在施钾条件下的某些光合特性。结果表明:8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对钾的利用呈不同特点。科棉6号和泗杂3号有较高的单株吸钾量,且生殖器官中积累量和分配比例高,钾肥生理利用率和子棉生产效率都居于前2位;苏棉9号和徐1594吸钾量低,钾肥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子棉生产效率居于后2位。其它4个品种由于单株吸钾量、生殖器官中钾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的不一致,钾肥生理利用率和子棉生产效率介于上述2类之间。4个Bt棉杂交种的SPAD值、净同化率、气孔导度、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比例都显著高于相应的轮回亲本,且气孔导度、净同化率与钾肥生理利用率、钾素子棉生产效率呈显著以上水平正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吸钾能力且生殖器官钾积累能力强是形成高钾利用效率品种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型 营养吸收利用 光合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钾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艳青 张吉旺 +5 位作者 刘凯 朱玉玲 裴书君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7-271,共5页
为探讨水钾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利用的影响。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干旱棚池栽试验,设置2个施钾量,4个灌水量,共8个处理,分析夏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灌水量增加,不同施钾水平夏玉米产量和钾素... 为探讨水钾互作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利用的影响。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干旱棚池栽试验,设置2个施钾量,4个灌水量,共8个处理,分析夏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灌水量增加,不同施钾水平夏玉米产量和钾素吸收转运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在同一水分条件下,施钾可提高夏玉米产量和钾素的吸收转运,在最大灌水量时,施钾显著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钾素总积累量、营养器官的钾素转运量、籽粒吸钾量和钾素农学利用率,且显著高于其他水分处理。在最大灌水量时施钾较不施钾的产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22.1%~33.0%和22.2%~25.1%,施钾且供水充足较供水不足产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提高54.5%~121.5%和103.3%~103.8%。钾素的吸收和积累主要是在吐丝前,前期干旱显著降低钾素积累速率,花期和花后灌水提高了籽粒对钾素的吸收。水钾互作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本试验条件下,施K_2O 180kg/hm^2,增加灌水量可获得较高产量和钾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夏玉米 互作 产量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对夏玉米产量、钾素积累动态及光温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潇 李岚涛 +3 位作者 耿赛男 杨启睿 苗玉红 王宜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9,共10页
为给夏玉米科学施钾提供参考依据,2021—2022年在河南省温县开展钾肥用量田间试验,以‘隆玉369’为试验材料,研究0 kg∙hm^(−2)(K0)、40 kg∙hm^(−2)(K40)、80 kg∙hm^(−2)(K80)、120 kg∙hm^(−2)(K120)和160 kg∙hm^(−2)(K160)5个钾(K2O)肥... 为给夏玉米科学施钾提供参考依据,2021—2022年在河南省温县开展钾肥用量田间试验,以‘隆玉369’为试验材料,研究0 kg∙hm^(−2)(K0)、40 kg∙hm^(−2)(K40)、80 kg∙hm^(−2)(K80)、120 kg∙hm^(−2)(K120)和160 kg∙hm^(−2)(K160)5个钾(K2O)肥用量对夏玉米株高、叶面积、叶片SPAD值、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冠层温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和2022年施钾处理分别增产4.9%~6.6%和7.4%~9.6%,且产量增幅随钾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趋势,最佳施钾量分别为80 kg·hm^(−2)和87 kg·hm^(−2)。施钾可提升夏玉米株高、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Logistic方程拟合表明,钾素吸收总量与最大积累速率以K80、K120最佳,分别较K0提高22.5%、28.3%与29.2%、37.5%,此外,最大速率出现时间缩短3~4 d。进一步研究表明,施钾(K2O)量为80~120 kg·hm^(−2)可有效增强夏玉米群体光合有效辐射分量,降低冠层温度,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综上所述,施钾可提高夏玉米产量,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和钾素吸收利用,增强各生育期光温生理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豫北夏玉米适宜施钾(K2O)量为80~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产量 吸收利用 光温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优质小麦施钾效果差异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运红 杜君 +5 位作者 杨占平 和爱玲 姚健 黄绍敏 杜保池 骆晓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29-33,共5页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考察干物质、产量、钾含量及其利用效率,研究3个不同品种优质小麦(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施钾效果差异,揭示优质小麦钾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显示,施钾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优质小麦功能叶片SPAD值,从而促进小麦...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考察干物质、产量、钾含量及其利用效率,研究3个不同品种优质小麦(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施钾效果差异,揭示优质小麦钾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显示,施钾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优质小麦功能叶片SPAD值,从而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增加。不同优质小麦品种比较,不施钾条件下,郑麦7698产量及各构成因子最高,施钾后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产量变化幅度均最小;且钾素利用效率无论施钾与否都维持较高水平,钾素收获指数和钾肥生产效率也高于其它两个小麦品种,说明郑麦7698具有钾高效利用特征。郑麦0856施钾后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幅度均高于其他两个小麦品种;其钾素农学利用率也最高,说明郑麦0856对钾素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