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控氮比掺混肥及其运筹方式对土壤磷钾养分和利用率的影响
1
作者 赵杰 宋付朋 +1 位作者 高杨 卢艳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速效磷、钾养分供应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能够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尤其...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速效磷、钾养分供应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能够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尤其是生长发育中后期的土壤磷、钾养分供应,其磷素利用率最高,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磷素利用率提高了2.85%~95.55%。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与控氮比52.5%掺混肥减量基施处理相比,钾素利用率降低了1.47%,但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钾素利用率提高了6.42%~20.11%。因此控氮比52.5%掺混肥基施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对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氮比 掺混肥 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武常青 金丹丹 +3 位作者 王晓也 崔健国 张吉立 王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于烤烟钾积累、分配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于黑钙土设3个施氮处理分别为0、52.5和67.5 kg·hm-2,磷钾肥用量分别为90 kg·hm-2 P2O5和157.5 kg·hm-2 K2O,研究了钾在生长期内积累,分配以及钾肥利用率变化...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于烤烟钾积累、分配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于黑钙土设3个施氮处理分别为0、52.5和67.5 kg·hm-2,磷钾肥用量分别为90 kg·hm-2 P2O5和157.5 kg·hm-2 K2O,研究了钾在生长期内积累,分配以及钾肥利用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长烤烟钾积累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施氮处理钾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而施氮量不同钾积累量差异不大;根茎内钾的分配比例随烟株生长逐渐增加,而叶片内钾分配比例随生育期增加逐渐降低;钾肥利用率随生育期逐渐增加,钾的利用率在27.24%~30.6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积累 分配 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肥运筹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3
作者 黄璐璐 王站付 +4 位作者 陆利民 石磊 邱韩英 江健 林天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为研究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为75.0 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为35708.55 kg/hm^2,随着磷... 为研究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为75.0 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为35708.55 kg/hm^2,随着磷肥用量继续增加,产量降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增长趋势。磷钾肥当季利用率与农学效率随着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钾肥施用量均为75.0 kg/hm^2时,产量达35708.52 kg/hm^2,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8.50%、36.11%,农学效率均为476.11 kg/kg,能够保持较高产量的同时使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与农学效率处在合理的水平。因此,综合考虑产量与农业生产效率,青菜磷钾肥施用量均在75.0 kg/hm^2以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产量 磷()肥当季利用率 磷()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谌元岩 王培秋 李泽恒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第3期55-59,共5页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民节本增效的有效举措,为掌握油菜施肥后的氮、磷、钾利用率和生产100kg油菜籽所吸收的氮、磷、钾养分量,2015年在安化县冷市镇进行了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旨在建立精准的油菜施肥指标体...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民节本增效的有效举措,为掌握油菜施肥后的氮、磷、钾利用率和生产100kg油菜籽所吸收的氮、磷、钾养分量,2015年在安化县冷市镇进行了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旨在建立精准的油菜施肥指标体系,指导农民实行油菜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合理施肥 田间试验 氮、磷、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邱艳 杨新平 +1 位作者 余正美 吴尚斌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第5期40-41,共2页
针对农户多年来偏施无机氮肥,很少施钾肥,有机肥使用量逐年减少的生产实际,为探索不同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到高效节能。
关键词 水稻 氮、磷、钾利用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紫云县坝羊乡油菜肥料利用率试验
6
作者 陈佳桂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0期33-34,共2页
为掌握油菜施肥后的氮、磷、钾利用率情况,在紫云县坝羊乡进行了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指导当地农民实行油菜合理施肥,对于油菜生长和农民增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油菜 氮、磷、钾利用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谭宏伟 周柳强 +1 位作者 谢如林 黄美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 【目的】明确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对钾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进行第1年新植蔗、第2年宿根蔗不同施肥处理田间试验,各生育阶段分别测定各处理甘蔗对钾的吸收强度、对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土壤中钾养分的盈余量,并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监测施钾和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结果】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各生育阶段对钾的吸收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长量的增加,钾养分在甘蔗植株体内的稀释效应明显,植株含钾量以苗期较高,成熟期较低;增施钾肥后甘蔗吸钾量明显增加,新植蔗、宿根蔗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3%~40.6%、29.4%~31.7%;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宿根蔗中施钾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则有所增加;施钾处理较不施钾处理耕作层土壤钾离子淋溶量明显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新植蔗和宿根蔗土壤中钾养分平衡均表现为P2K2、N2P2K3处理有所盈余,N2P2K2、N2P2K1、N2P2处理有所亏损,但以N2P2处理亏损最大。【结论】不同施肥条件对甘蔗吸收利用钾素以及土壤中钾素的移动和平衡均有影响,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施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施肥条件 甘蔗 钾利用率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南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高磊 李余良 +5 位作者 李高科 俞婷 李武 李春艳 卢文佳 胡建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9-616,共8页
【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2015—201... 【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2015—2016年)。在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钾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钾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花后钾素同化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植株体内的钾素吸收量。在低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和植株钾浓度不同所引起;在高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钾素吸收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0~2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钾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250~4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呈现平稳略波动的趋势,钾素收获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生产单位鲜穗所需的钾素量呈现先下降后略微波动的趋势。当施氮量高于250 kg/hm^2时,植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量增加,但主要是茎鞘叶部分,穗部的吸收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施氮量显著影响花后根系同化吸收、茎鞘转运和叶片转运对穗的钾贡献,在一定范围内(低于N 250 kg/hm^2),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茎鞘、叶片对穗钾的花后转运量,随着施氮量增大(高于250 kg/hm^2),茎鞘、叶片钾的转运量不再增加,在施N 250 kg/hm^2时,茎鞘、叶片的钾素转运量达到峰值,粤甜16的穗钾来自花后茎鞘转运、叶转运、花后氮同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4.1%、30.8%、35.1%。【结论】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植株的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呈现阶段性差异;在N 250 kg/hm^2时,鲜穗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均较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产量 施氮量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有机钾资源调查与利用潜力评价
9
作者 张学敏 王素萍 +7 位作者 陈钢 杜雷 黄翔 洪娟 张利红 张贵友 练志诚 叶莉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27-4030,共4页
通过调查武汉市畜禽养殖粪便、作物秸秆和绿肥资源的总量、分布以及目前利用的现状,量化分析相应区域有机资源利用情况,以此为基础衡量武汉市有机钾(K2O)资源总量及其利用现状,总结有机钾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武... 通过调查武汉市畜禽养殖粪便、作物秸秆和绿肥资源的总量、分布以及目前利用的现状,量化分析相应区域有机资源利用情况,以此为基础衡量武汉市有机钾(K2O)资源总量及其利用现状,总结有机钾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武汉市畜禽粪便、秸秆及绿肥中有机钾资源年产总量约为115 027 t,其中,畜禽粪便中有机钾总量为60 796 t,占有机钾年产量的52.85%;秸秆中有机钾总量为49 657 t,占有机钾年产量的43.17%,绿肥中有机钾总量为4 574 t,仅占有机钾年产量的3.98%。畜禽粪便48.44%直接施入田中,21.74%喂鱼,14.39%做沼气利用,仅17.28%做有机肥;农作物秸秆有60.68%被农民焚烧或是闲置,仅有13.98%还田。现有利用方式造成有机钾资源的严重浪费,应改变现有利用方式,提高有机钾肥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资源 作物秸秆 畜禽粪便 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钾肥用量对冬马铃薯产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康 郭华春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7-19,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盈江县冬马铃薯的生长、产量、效益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对马铃薯生长指标及其产量构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施钾量为450 kg·hm^(-2)时,大薯率、产量和收益最高;施钾量为375~525 kg·...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盈江县冬马铃薯的生长、产量、效益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对马铃薯生长指标及其产量构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施钾量为450 kg·hm^(-2)时,大薯率、产量和收益最高;施钾量为375~525 kg·hm^(-2)时,与不施钾处理和施钾量为150 kg·hm^(-2)的处理相比,产量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钾肥利用率和钾肥贡献率先增后降。每1000 kg鲜马铃薯钾养分吸收量为6.25~7.62 kg,钾素生理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为10.71~15.92 kg·kg^(-1)和16.18~15.9 kg·kg^(-1)。建议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盈江县冬马铃薯钾肥推荐用量以K2O 375~45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马铃薯 产量 利用率 盈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茄烟苗期钾素营养特征及干物质的积累
11
作者 李禹 姚恒 +10 位作者 孔光辉 张光海 赵高坤 吴玉萍 李薇 李永平 王戈 白羽祥 周鹏 杜宇 王娜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提高雪茄烟的品质,明确雪茄烟育苗阶段干物质积累及钾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很有必要,试验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钾素供应水平(不供钾、正常供钾(1 L霍格兰氏营养液含有506 mg硝酸钾)、超量供钾(1 L霍格兰氏营养液含有506 mg硝酸钾+523.23... 为提高雪茄烟的品质,明确雪茄烟育苗阶段干物质积累及钾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很有必要,试验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钾素供应水平(不供钾、正常供钾(1 L霍格兰氏营养液含有506 mg硝酸钾)、超量供钾(1 L霍格兰氏营养液含有506 mg硝酸钾+523.23 mg硫酸钾)对雪茄烟烟苗生长状况、干物质积累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显著影响雪茄烟苗期形态建成。就烟苗农艺性状而言,水培45 d时,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以正常供钾处理最高,分别为31.67、2.30、21.17、11.17 cm;烟苗干物质积累而言,不供钾处理在水培过程中干物质积累较为缓慢,超量供钾处理在水培15~30 d时累积量很小且缓慢,而水培30~45 d时积累量急剧增加;在钾素方面,与CK相比,超量供钾处理提高了烟株钾素含量,但钾素利用率却有所降低,在水培15、30、45 d时分别降低了1.48%、18.24%、11.45%。综上,缺钾从开始即影响烟苗生长,根系生长受抑制,缺钾症状典型特征15 d后逐步显现;钾素过量时,烟株前期长势稍好,中后期增效不明显,干物质积累在烟苗生长前期积累量小且缓慢,且钾素利用率低于正常施钾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溶液培养法 干物质积累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坡耕地土壤磷钾损失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舒欣 耿怡爽 +5 位作者 周春雨 常鹏宇 孙冬然 刘前进 杨修一 耿计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4-553,共10页
以沂蒙山区坡耕地花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土壤磷钾流失特征、花生产量及磷钾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量和减量30%控释肥(CRF1、CRF2),全量和减量30%普通复合肥(CF1、CF2)及不施肥处理(CK)。结果表明:控释肥... 以沂蒙山区坡耕地花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土壤磷钾流失特征、花生产量及磷钾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量和减量30%控释肥(CRF1、CRF2),全量和减量30%普通复合肥(CF1、CF2)及不施肥处理(CK)。结果表明:控释肥在田间土壤中的释放规律与花生植株磷钾吸收特征曲线相吻合,配合土壤磷钾供应量,满足了不同时期花生植株养分需求。等量施肥下,控释肥处理荚果产量较普通复合肥处理显著增加5.75%~12.01%,且减量30%控释肥处理较CF1增产3.75%;控释肥处理中植株磷钾吸收量分别较普通复合肥提高11.46%~11.78%和10.44%~12.38%,其中CRF2磷钾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5.48%和51.84%。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普通复合肥处理苗期0~40 cm的表层土中有效磷含量高于控释肥处理,花针期以后趋势相反,但40 cm以下土层中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控释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针期以后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各处理不同时期60~100 cm土层速效钾差异不显著。前3次产流事件中,控释肥处理显著减少了地表径流水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处理后期径流水中水溶性磷和钾含量降低且趋于稳定,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控释肥能够减少坡耕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径流和淋溶损失,提高花生养分利用率和产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坡耕地 花生产量 钾利用率 径流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春玉米滴灌施肥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钾量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孔丽丽 侯云鹏 +4 位作者 尹彩侠 张磊 赵胤凯 刘志全 徐新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55-1769,共15页
【目的】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实现春玉米高产和高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东北半干旱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养分转运及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东北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实现春玉米高产和高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东北半干旱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养分转运及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东北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2019年在吉林省半干旱区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富民985’。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60000、75000、90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分别记作D1、D2和D3)和0、60、90、120、150 kg/hm^(2)和5个施钾(K_(2)O)量(分别记作K0、K1、K2、K3和K4)。分析玉米氮磷钾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及产量、效益和钾素利用率。【结果】同一施钾量下,玉米产量和效益均以D2密度下最高,该密度下两年的玉米平均产量较D1和D3密度下分别提高了8.1%和5.3%,效益分别提高了10.3%和9.4%。在这3个密度下,玉米产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D1密度下,当K_(2)O量≥90 kg/hm^(2)时,产量和效益的增幅不再明显;而D2和D3密度下,当K_(2)O量≥120 kg/hm^(2)时,产量和效益增幅不再明显。随施钾量的增加,不同种植密度下钾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但同一钾量下的钾素利用率均以D2密度下的处理最高。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玉米吐丝前后氮、磷、钾素累积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D2K3处理促进了吐丝前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及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吐丝后氮、磷、钾同化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进而提高了籽粒氮、磷、钾积累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前后氮、磷、钾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36~0.971),其中吐丝后的相关性高于吐丝前。【结论】在东北半干旱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密度和钾肥互作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和钾素利用率。最佳密度和施钾量组合是75000株/hm^(2)配合K_(2)O 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施肥 春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利用率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茶-鸡农业生态模型中的钾素循环
14
作者 韩文炎 《中国茶叶》 2003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文昌市 胶-茶-鸡农业生态模型 热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素循环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和氮素使用的影响
15
作者 高爱芹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7期72-73,共2页
采用了田间试验方法,在小麦季N250kg/hm^(2)和玉米季N200kg/hm^(2)的供给要求下,连续二年观测不同施氮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和氮素使用的影响。(2017-2019)。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通过常规施肥法、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性、控失复... 采用了田间试验方法,在小麦季N250kg/hm^(2)和玉米季N200kg/hm^(2)的供给要求下,连续二年观测不同施氮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和氮素使用的影响。(2017-2019)。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通过常规施肥法、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性、控失复合肥,以及调整氮肥与追肥比例均显著增加了粮食产量和干物积累率。冬小麦/夏玉米、小麦季各处理产量顺序为:控释性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根据参考文献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肥>调整氮肥基肥追肥比例>常规施肥,增产107.5%至147.4%,小麦季各处理产量顺序为:控释性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常规施肥>调整氮肥追肥比例,增幅幅度为28.5%~56.1%.与常规土壤施肥处理方法比较,以控释性复合肥处理后的冬小麦氮肥部分生产力和氮肥施用农艺效果,增加2.2-5.1kg/kg,夏玉米则增加3.6-7.6kg/kg。控失性复合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小麦季基肥比处理优于常规处理,但却不如局部的常规施肥处理。从生产与氮素效率综合考虑,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性复合肥、控失性复合肥等都可成为研究区适合推广的施肥种类,同时改变了基追配比更有利于冬小麦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模式 冬小麦 夏谷物 农作物产量 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