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油加氢脱氮催化剂的研制 Ⅱ.钼镍磷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程昌瑞 朱华青 +2 位作者 高志贤 杜明仙 翟效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16,共4页
对pH摆动法制备的具有一定孔结构参数的拟薄水铝石,进行成型和焙烧制成γ-Al2O3载体,负载金属组分,制备成Mo-Ni-P重油加氢脱氮催化剂。试验考察了胶溶剂、焙烧温度对载体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等物化性质的影响... 对pH摆动法制备的具有一定孔结构参数的拟薄水铝石,进行成型和焙烧制成γ-Al2O3载体,负载金属组分,制备成Mo-Ni-P重油加氢脱氮催化剂。试验考察了胶溶剂、焙烧温度对载体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等物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活性担载过程中催化剂的孔结构和物化性能的变化。在100mL反应装置上,以高含氮量的重质馏分油为原料,进行了加氢脱氮活性和稳定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加氮脱氮 重油 钼镍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镍负载催化剂表面组份及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斌 朱崇业 李全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43-548,共6页
利用X光光电子能谱(XPS),激光拉曼光谱(LRS)和程序升温还原(TRP)等技术,研究了高载钼量的负载钼镍催化剂的表面组份形式.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氧化态、还原态、硫化态时表面的主要组份分别以类似NiMoO4结构的NiMoxOy多种价态钼... 利用X光光电子能谱(XPS),激光拉曼光谱(LRS)和程序升温还原(TRP)等技术,研究了高载钼量的负载钼镍催化剂的表面组份形式.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氧化态、还原态、硫化态时表面的主要组份分别以类似NiMoO4结构的NiMoxOy多种价态钼酸盐及金属镍,氧硫钼镍及硫化钼形式存在.三种化学态的加氢脱硫活性顺序为硫化态,还原态■氧化态.还原态表面检测到金属镍,据此提出了金属镍所产生的氢溢流效应是还原态活性明显增加的一个原因.文中由硫化态、还原态表面组份与反应活性之间的关联结果支持了Kwart提出的多点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镍催化剂 氢化 脱硫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加氢脱氮催化剂的研制──钼镍磷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华青 高志贤 +1 位作者 程昌瑞 谭长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用pH摆动法制备氧化铝为载体的重油加氢脱氮 (HDN)Mo -Ni-P催化剂及工业Mo -Ni -P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并与HDN活性关联。FTIR显示催化剂的B酸中心是Mo、Ni与载体相互作用所形成 ;NH3-TPD表明催化剂表面酸量增加。TEM照片显示自制氧化... 用pH摆动法制备氧化铝为载体的重油加氢脱氮 (HDN)Mo -Ni-P催化剂及工业Mo -Ni -P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并与HDN活性关联。FTIR显示催化剂的B酸中心是Mo、Ni与载体相互作用所形成 ;NH3-TPD表明催化剂表面酸量增加。TEM照片显示自制氧化铝、催化剂属精细纤维结构。EPM分析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及表相和体相中的分布均匀 ;自制催化剂径向Mo的分布有空缺 ,但未影响其脱氮活性。根据UV -Vis漫反射结果推测催化剂HDN活性可能与Mo八面体和Mo四面体的比例有关。Mo、Ni的氨溶出率及催化剂的低温氧吸附 (LTOC)量与其HDN活性有良好相关性 ,氧吸附量在 0 0 7mmol/g以上的催化剂 ,脱氮反应后尾油中N小于 1 0 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加氢脱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23模板剂用量对超细镍钼加氢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熊良军 李为民 +1 位作者 朱毅青 兰永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1-877,共7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不同P123用量(以n(P123)/n(Ti+Si)计)的Ni-Mo/TiO2-SiO2催化剂前躯体;采用TG-DTA、N2吸附-脱附、XRD、H2-TPR和HR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以200#低硫煤油为原料...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不同P123用量(以n(P123)/n(Ti+Si)计)的Ni-Mo/TiO2-SiO2催化剂前躯体;采用TG-DTA、N2吸附-脱附、XRD、H2-TPR和HR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以200#低硫煤油为原料,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性能。结果表明,P123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组分晶粒尺寸和孔结构参数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粒径在4~5nm;催化剂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利于煤油的加氢脱芳烃;经过工艺优化,采用P123模板剂的Ni-Mo/TiO2-SiO2系列催化剂中,n(P123)/n(Ti+Si)为0.005的催化剂能将煤油中的烷基苯质量分数降至0.41%,萘质量分数降至280μg/g,芳烃脱除率达到95.98%,产品的芳烃含量达到JLD-40脱芳烃溶剂油的产品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23模板剂 溶胶-凝胶法 催化剂 加氢脱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钼镍基催化剂的ESR和Raman表征
5
作者 王琪 陈爱平 +3 位作者 谢春芳 郑泉兴 张祖芳 杨意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03-605,共3页
NiO添加到K2MoO4/SiO2催化剂上提高了催化合成甲硫醇的能力.用NiO添加量为5%的K2MoO4/NiO/SiO2催化剂,甲硫醇收率为0.59g/(h·ml),是K2MoO4/SiO2催化剂的1.48倍.ESR表征表明,氧包围的"oxo-Mo(V)"(g=1.93)和硫包围的"... NiO添加到K2MoO4/SiO2催化剂上提高了催化合成甲硫醇的能力.用NiO添加量为5%的K2MoO4/NiO/SiO2催化剂,甲硫醇收率为0.59g/(h·ml),是K2MoO4/SiO2催化剂的1.48倍.ESR表征表明,氧包围的"oxo-Mo(V)"(g=1.93)和硫包围的"thio-Mo(V)"(g=1.98)物种.加入NiO后,oxo-Mo(V)的含量减少,thio-Mo(V)含量增加.Raman表征显示,随着NiO的加入,反应后催化剂中的MoS2和S-S峰减弱,O-S、Mo-S-Mo及Mo-O(八面体)峰增强.这些变化可能与K2MoO4-NiO/SiO2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甲硫醇 高硫合成气 ESR R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IJ30模板剂对镍钼超细催化剂加氢脱芳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泓森 李为民 秦青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2-1017,共6页
在超细NiO-MoO3/TiO2-SiO2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模板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BRIJ30),采用TG-DTA考察模板剂的脱除,采用N2吸附-脱附、XRD、HRTEM分析考察模板剂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以航空煤油为... 在超细NiO-MoO3/TiO2-SiO2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模板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BRIJ30),采用TG-DTA考察模板剂的脱除,采用N2吸附-脱附、XRD、HRTEM分析考察模板剂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以航空煤油为原料进行加氢脱芳烃反应,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引入模板剂BRIJ-30所制备的NiO-MoO3/TiO2-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明显扩大,孔结构改善,加氢脱芳烃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J30模板剂 超细催化剂 加氢脱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铌负载镍钼催化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制备环己烷的研究
7
作者 黄靖涵 符祝富 +1 位作者 孙浩云 薛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98,共5页
采用湿浸渍法制备了Ni/Nb_(2)O_(5)催化剂,并探究了温度、时间和氢气压力对其催化苯酚加氢脱氧的影响。为进一步增强催化剂的脱氧性能,引入第二金属组分Mo制备了不同Ni、Mo摩尔比的NiMo双金属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苯酚加氢脱氧反应中。利... 采用湿浸渍法制备了Ni/Nb_(2)O_(5)催化剂,并探究了温度、时间和氢气压力对其催化苯酚加氢脱氧的影响。为进一步增强催化剂的脱氧性能,引入第二金属组分Mo制备了不同Ni、Mo摩尔比的NiMo双金属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苯酚加氢脱氧反应中。利用XRD、SEM、XPS、H_(2)-TPR、NH_(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i_(5)Mo_(1)/Nb_(2)O_(5)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氧性能,主要是因为Mo的掺杂形成的NiMo合金促进了NiMo团簇的高分散性。此外,Mo的掺杂增加了催化剂的中强酸性位点,环己烷选择性增大。在240℃、4 h、3 MPa H_(2)的反应条件下,Ni_(5)Mo_(1)/Nb_(2)O_(5)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环己烷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氧 合金催化剂 氧化铌 苯酚 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和助剂对Mo-Ni催化剂表面酸度分布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绪民 吴兴亚 丁跃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4-239,共6页
本文利用流动热重装置和加压连续微反装置,测定不同组成SiO_2-Al_2O_3载体和Mo-Ni/SiO_2-Al_2O_3催化剂及不同Ni含量的Mo-Ni/v-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酸度、积碳性能和HDN(加氢脱氮)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以不同硅铝比的SiO_2-Al_2O_3为载体... 本文利用流动热重装置和加压连续微反装置,测定不同组成SiO_2-Al_2O_3载体和Mo-Ni/SiO_2-Al_2O_3催化剂及不同Ni含量的Mo-Ni/v-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酸度、积碳性能和HDN(加氢脱氮)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以不同硅铝比的SiO_2-Al_2O_3为载体的Mo-Ni催化剂的酸度变化规律与载体的酸度变化规律一致,但弱酸酸度明显下降,中、强酸酸度有所增加;催化剂的积碳性能决定于表面总酸度的大小,但酸位越强,越容易积碳,而HDN活性与中,强酸酸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镍催化剂 载体 表面酸度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i-P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40
9
作者 刘坤 刘晨光 李望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0-86,共7页
采用Y型分子筛改性和共浸法制备了Mo Ni P/HUSY Al2 O3 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 ,利用模型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喹啉和萘 (甲苯为溶剂 )的加氢反应 ,考察了载体预处理和浸渍方法对催化剂的HDS、HDN和HDAr活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 采用Y型分子筛改性和共浸法制备了Mo Ni P/HUSY Al2 O3 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 ,利用模型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喹啉和萘 (甲苯为溶剂 )的加氢反应 ,考察了载体预处理和浸渍方法对催化剂的HDS、HDN和HDAr活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和催化剂组分的配比。结果表明 ,采用 2 6 % (NiO +MoO3) P/(15 %HUSY +85 %γ Al2 O3)催化剂 ,在 340℃、 4MPa、 3h-1的条件下 ,可得到 10 0 %脱硫率和脱氮率 ,以及95 3 %芳烃加氢饱和率。提出了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喹啉加氢脱氮和萘加氢饱和的反应历程。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有两条平行的反应路线 :氢解脱硫和加氢 氢解脱硫 ,最终产物为联苯和苯基环己烷。喹啉加氢脱氮的中间产物主要为四氢喹啉、十氢喹啉和丙基苯胺 ,最终产物为丙基苯和丙基环己烷。萘加氢饱和的中间产物为四氢萘、十氢萘和丁基苯 ,进一步反应则生成丁基环己烷 ,并有可能开环生成异癸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制备 加氢精制 模型化合物 反应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TiO_2-Al_2O_3催化剂上柴油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继元 卢锐贤 +3 位作者 堵文斌 陈韶辉 林陵 曾崇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7-1281,共5页
采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在反应温度280~360℃、H2分压5~7 MPa、氢与油体积比300~900、液态空速1~6 h-1的条件下,考察了柴油在Ni-Mo/TiO2-Al2O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规律,并建立了柴油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 采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在反应温度280~360℃、H2分压5~7 MPa、氢与油体积比300~900、液态空速1~6 h-1的条件下,考察了柴油在Ni-Mo/TiO2-Al2O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规律,并建立了柴油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优化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确定了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有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Ni-Mo/TiO2-Al2O3催化剂上柴油加氢脱硫反应为1.5级,表观活化能为78 002 J/mol。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平均相对偏差仅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脱硫 动力学 -催化剂 复合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SiO_2对NiMo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峰 王玉军 +1 位作者 赵斌 骆广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4-670,共7页
分别以白炭黑、气凝胶和普通SiO2粉末为硅源,采用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Mo/SiO2-γ-Al2O3催化剂;用SEM,TG,XRD,BET,TEM,NH3-TPD,UV-Vis DR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对二苯并噻吩(DBT)-正辛烷模拟体系和常... 分别以白炭黑、气凝胶和普通SiO2粉末为硅源,采用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Mo/SiO2-γ-Al2O3催化剂;用SEM,TG,XRD,BET,TEM,NH3-TPD,UV-Vis DR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对二苯并噻吩(DBT)-正辛烷模拟体系和常压直馏柴油进行了加氢脱硫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白炭黑能很好地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更多的微晶层数为2~6层、长度为8~15 nm的Ⅱ型加氢脱硫活性中心,使催化剂中含有20 nm以上的大孔,同时具有合适的表面酸性。将白炭黑改性催化剂用于初始硫含量为4.00×10-3(w)的DBT-正辛烷模拟体系,在300℃、氢分压2.5 MPa、液态空速3.0 h-1、氢气流量与原料流量的比(简称氢油比)为200的条件下,出口处硫含量降至3.00×10-5(w);对初始硫含量为1.05×10-3(w)的常二线直馏柴油,在350℃、氢分压2.6 MPa、液态空速1.8 h-1、氢油比200的条件下,出口处硫含量为3.48×10-5(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改性-催化剂 加氢脱硫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制备低碳醇合成用KNiMo基催化剂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莹 赵璐 +2 位作者 刘晓展 曾春新 房克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低碳醇合成(HAS)用的高性能KNiMo基催化剂,利用XRD、氮吸附、TEM、H_2-TPD、CO-TPD和原位CO吸附DRIFT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法制备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法不仅缩短了制备时间,...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低碳醇合成(HAS)用的高性能KNiMo基催化剂,利用XRD、氮吸附、TEM、H_2-TPD、CO-TPD和原位CO吸附DRIFT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法制备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法不仅缩短了制备时间,而且得到的KNiMo基催化剂层数少、粒径小、分散度高,有利于形成更薄和更短的片层,并暴露大量位于边、角位的催化活性位,促进CO转化和醇的形成,表现出优异的低碳醇合成催化性能。其中,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直接制备的KNiMo-DPS催化剂,在5 MPa、350℃、空速为5000 h^(-1)的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达到32.3%,总醇选择性为75.1%,总醇中C_(2+)醇的选择性为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醇合成 合成气转化 催化剂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VD法大量制备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3 位作者 陶新永 王幼文 刘芙 许国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33-123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的直径较均匀,在10~20nm之间.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增加,反应1h后,粗产品中纳米碳管的含量就超过了97%.简单放大后,单炉每克催化剂可以在0.5h内制得40g以上多壁纳米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粗苯两段加氢精制Ni-Mo/TiO_2-Al_2O_3和Co-Mo-P/TiO_2-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1
14
作者 宿亮虎 祝一锋 +1 位作者 江大好 李小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5-890,共6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Mo/TiO_2-Al_2O_3和Co-Mo-P/TiO_2-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Ni):n(Ni+Mo)、n(Co):n(Co+Mo)、P的添加量对催化剂预加氢和主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对粗苯两段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Mo/TiO_2-Al_2O_3和Co-Mo-P/TiO_2-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Ni):n(Ni+Mo)、n(Co):n(Co+Mo)、P的添加量对催化剂预加氢和主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对粗苯两段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Ni-8Mo/TiO_2-Al_2O_3预加氢催化剂(NiO和MoO_3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8%)和2Co-8Mo-1P/TiO_2-Al_2O_3主加氢催化剂(CoO,MoO_3,P_2O_5质量分数分别为2%,8%,1%)对粗苯加氢反应效果最好;粗苯两段加氢精制最优工艺条件为:预加氢反应温度190~230℃、主加氢反应温度310~360℃、反应压力2.0~3.5MPa、液态空速2.0~3.5h^(-1)、氢油体积比350~800,在此条件下加氢液体产物中噻吩硫含量为零,苯、甲苯和二甲苯总收率保持在99%以上;催化剂在160h的稳定性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粗苯 加氢精制 -催化剂 钴-催化剂 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 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Nd-ZrO_x催化剂在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的性能
15
作者 张兵兵 吴洪达 +1 位作者 贾佑顺 张泽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8-535,共8页
以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d-Zr O_x载体,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Ni-Mo,制备出Ni-Mo-Nd-Zr O_x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采用XRD和TPR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及还原特性等进行表征。... 以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d-Zr O_x载体,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Ni-Mo,制备出Ni-Mo-Nd-Zr O_x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采用XRD和TPR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及还原特性等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载体主要成分为(Zr_(0.9)Nd_(0.1))O1.95固溶体,存在少量立方相Nd_2O_3;负载的Ni组分以四方相Ni O形式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并生成少量尖晶石结构Ni Nd_2O_4;催化剂经过600℃的H_2还原后,只有四方相Ni O被还原为立方相Ni单质。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在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600℃下,(Ni_(9.69)Mo_(0.323))/Ni-Mo-Nd-ZrO_x催化剂上乙醇转化率达到100%,H_2选择性为69.14%,未发现催化剂失活、积碳和烧结等现象,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水蒸气重整 制氢 催化剂 氧化钕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对硫醚低温转化和NiMo催化剂表面组成的影响
16
作者 邓凡锋 黄星亮 曾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9,共6页
以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Mo/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在相对较低的温度(200℃)条件下,烯烃的加入对甲基叔丁基硫醚的加氢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烯烃与硫醚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竞争吸附,其加入对硫醚的转... 以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Mo/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在相对较低的温度(200℃)条件下,烯烃的加入对甲基叔丁基硫醚的加氢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烯烃与硫醚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竞争吸附,其加入对硫醚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SEM电镜,S、C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及形态进行表征,发现烯烃使得催化剂表面出现明显的颗粒聚集和结块现象,积碳量增加;同时,导致Ni向催化剂的表面迁移,Mo4+/Mo6+比值减小,Ni 0/Ni 2+比值增大,这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硫醚 竞争吸附 积碳 表面组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DS-2/3型催化剂在加氢精制装置扩能改造中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致远 吕大伟 +3 位作者 王辉 靳南南 朱金剑 张景成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144,共5页
为了满足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8×105 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对高空速超深度脱硫催化剂的需求,联合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了钴钼型THDS-2、镍钼型THDS-3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以硅改性氧化铝为基础结合凝胶法工艺... 为了满足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8×105 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对高空速超深度脱硫催化剂的需求,联合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了钴钼型THDS-2、镍钼型THDS-3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以硅改性氧化铝为基础结合凝胶法工艺制备载体,与常规方法相比,该载体比表面积增加14.5%、孔容增加8.2%、强酸含量降至0.196 mmol/g。同时结合双络合剂浸渍技术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相较单络合剂浸渍技术制备的催化剂提高3.2%。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评价过程中,在不增加反应器装填体积的条件下对THDS-2、THDS-3催化剂采用级配装填的方式时,反应过程具有加氢活性优异、活性稳定性好、对原料适应性广等优点。工业标定期间催化剂体积空速为1.79 h^(-1),处理量达到了127.3 t/h,产品柴油硫、氮含量均小于5µg/g,满足企业的扩能改造需求,实现了装置产能的最大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加氢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dor Tops?e公司推出活性更高的加氢裂化催化剂TK-611
18
作者 靳爱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1,共1页
用Haldor Topsoe公司开发的HyBRIM镍钼催化剂加工劣质原料的炼油厂,因催化剂寿命延长,产品附加值提高。Haldor Topsoe公司声称该催化剂的脱氮和脱硫活性提高了25%。
关键词 加氢裂化催化剂 活性 催化剂 产品附加值 劣质原料 寿命延长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环己烷为溶剂菲的催化加氢裂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旭光 谢克昌 +2 位作者 巩志建 周沛平 凌大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在微型反应器中,以氧化铝-分子筛为担体的Ni-Mo催化剂对环己烷中的菲的加氢裂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和气液比对反应的影响。利用非线性Marquart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幂指数随温度倒数线性变化的幂速率方程,经... 在微型反应器中,以氧化铝-分子筛为担体的Ni-Mo催化剂对环己烷中的菲的加氢裂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和气液比对反应的影响。利用非线性Marquart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幂指数随温度倒数线性变化的幂速率方程,经动力学模型识别与检验,建立了菲加氢裂解反应的动力学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裂解 环己烷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环芳烃菲在浆态床内的催化加氢转化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凌 赵静 张德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5-711,共7页
采用振荡式浆态床反应器研究了Ni Mo催化剂作用下的菲催化加氢行为及其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氢初压对菲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氢初压均有利于菲催化加氢反应,在反应温度380℃、氢初压9 MPa、反应时间30 mi... 采用振荡式浆态床反应器研究了Ni Mo催化剂作用下的菲催化加氢行为及其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氢初压对菲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氢初压均有利于菲催化加氢反应,在反应温度380℃、氢初压9 MPa、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菲催化加氢转化率可达80.34%。菲催化加氢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菲和H2均为分子状态吸附,催化加氢反应过程中的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由此推导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与实验数据十分吻合,并同时用统计检验法验证了机理假设的合理性。由实验数据求得菲在浆态床内催化加氢的活化能为25.99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反应器 催化加氢 催化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