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钨合金烧结致密化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武洲 王娜 +7 位作者 吴吉娜 朱琦 席莎 张晓 张铁军 安耿 周莎 张俊利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4-238,共5页
采用原位测量法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与真空热压烧结Mo–30W合金收缩和致密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Mo–30W合金时,1200℃以下Mo–30W合金以膨胀为主,1200℃以上合金开始剧烈收缩,1600℃以上合金收缩趋于停止,在降温阶... 采用原位测量法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与真空热压烧结Mo–30W合金收缩和致密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Mo–30W合金时,1200℃以下Mo–30W合金以膨胀为主,1200℃以上合金开始剧烈收缩,1600℃以上合金收缩趋于停止,在降温阶段合金有较大收缩,温度接近室温时,收缩基本停止。经过1600℃放电等离子烧结后合金的相对密度可达93%以上,优于相同温度下真空热压烧结合金的相对密度8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钨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 真空热压烧结 致密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合金-钼叠层飞片的热压烧结连接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强 王传彬 张联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在W、Mo连接板材间均匀铺填W -Mo粉末中间层 ,并加入 4Ni- 3Cu烧结剂 ,在实现W -Mo合金的热压烧结致密化的同时 ,完成了难熔金属W -Mo的低温连接 (15 73K) ,并制备出平行精度高、平面度好、致密度高的钨合金 -钼叠层飞片材料。其间... 通过在W、Mo连接板材间均匀铺填W -Mo粉末中间层 ,并加入 4Ni- 3Cu烧结剂 ,在实现W -Mo合金的热压烧结致密化的同时 ,完成了难熔金属W -Mo的低温连接 (15 73K) ,并制备出平行精度高、平面度好、致密度高的钨合金 -钼叠层飞片材料。其间详细探讨了W -Mo合金的烧结致密化机理和叠层飞片的界面连接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低熔点Cu的添加 ,部分活性烧结剂Ni以液态形式存在 ,使元素W、Mo更易向Ni中溶解和扩散 ,增强了Ni对W、Mo的活化烧结作用 ,从而实现了W -Mo合金的烧结致密化 ;同时在烧结过程中 ,W/W -Mo和W/Mo -Mo的界面处也出现了液相 ,有利于W、Mo向界面处相互扩散 ,并完成了界面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叠层飞片 热压烧结 界面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质量分数对Mo-W合金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成功 范景莲 成会朝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4,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W(20%~80%)的Mo–W合金,研究W含量对Mo–W合金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Mo与W相互扩散形成单相固溶体。W质量分数的增加能显著降低Mo–W合金的晶粒尺寸,经1990℃烧结的Mo–80W合...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W(20%~80%)的Mo–W合金,研究W含量对Mo–W合金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Mo与W相互扩散形成单相固溶体。W质量分数的增加能显著降低Mo–W合金的晶粒尺寸,经1990℃烧结的Mo–80W合金晶粒尺寸比Mo–20W合金下降了46.5%。随W质量分数的增加,Mo–W合金的维氏硬度呈"双驼峰"形变化趋势,在W质量分数为40%与60%处出现峰值。Mo–W合金的相对密度和抗拉强度随W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抗拉强度最大值出现在烧结温度为1990℃的Mo–20W合金,达到514.83 MPa;随烧结温度的升高,低W含量的Mo–W合金(W质量分数20%~40%)抗拉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高W含量的Mo–W合金(W质量分数60%~80%)抗拉强度逐渐升高。Mo–W合金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与穿晶断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钨合金 烧结温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钢双辉渗W-Mo-Co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任乃娟 王卫群 +2 位作者 张艳梅 李忠厚 徐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低合金钢 2 5 Cr2 Mo2 V表面渗 W- Mo- Co三元合金 ,可在表面形成铁、钴、钨、钼时效合金。研究了形成这种合金的表面冶金工艺和渗层组织状态 ,渗层成分分布以及工艺参数的改变对渗层厚度及渗层成分的影响...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低合金钢 2 5 Cr2 Mo2 V表面渗 W- Mo- Co三元合金 ,可在表面形成铁、钴、钨、钼时效合金。研究了形成这种合金的表面冶金工艺和渗层组织状态 ,渗层成分分布以及工艺参数的改变对渗层厚度及渗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表面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达到高钴时效合金 W1 1 Mo7Co2 3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W-Mo-Co三元合金 表面处理 钴--三元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