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稀释剂法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测定中的应用——以钼同位素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津 朱祥坤 唐索寒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仪器的质量分馏校正是提高同位素分析数据精度的关键。"同位素双稀释剂"的测定方法可实现严格的仪器质量分馏校正。文章以Mo同位素为例,详细介绍了同位素双稀释剂法的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 仪器的质量分馏校正是提高同位素分析数据精度的关键。"同位素双稀释剂"的测定方法可实现严格的仪器质量分馏校正。文章以Mo同位素为例,详细介绍了同位素双稀释剂法的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进行Mo同位素组成高精度分析的方法。双稀释剂和标准样品的100Mo/97Mo使用Pd溶液的104Pd/102Pd标定,其他Mo同位素比值通过100Mo/97Mo标定。对100Mo/95Mo、98Mo/95Mo和97Mo/95Mo三组Mo同位素比值建立3个非线性方程,组成一个非线性方程组,在认为仪器质量分馏和自然分馏都符合指数法则的前提下,通过Taylor公式将非线性方程组转换成线性方程组,使用牛顿迭代法计算出样品的Mo同位素组成。在使用MC-ICP-MS分析过程中,每组数据采集20个数据点,最终的δ100Mo/95Mo、δ98Mo/95Mo和δ97Mo/95Mo是这20组数据得到的20组δ100Mo/95Mo、δ98Mo/95Mo和δ97Mo/95Mo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稀释剂 钼同位素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 TAYLOR公式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同位素的MC-ICP-MS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津 朱祥坤 唐索寒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7,共7页
本文报道了运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进行Mo同位素组成测定的方法,测定过程中的仪器质量歧视校正采用样品-标样交叉法。实验对Mo同位素测定过程中的谱峰干扰、基体效应、浓度效应、酸度效应和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Zr的... 本文报道了运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进行Mo同位素组成测定的方法,测定过程中的仪器质量歧视校正采用样品-标样交叉法。实验对Mo同位素测定过程中的谱峰干扰、基体效应、浓度效应、酸度效应和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Zr的存在对Mo同位素测定不会产生影响;Sr不适合作为Mo同位素测定的元素内标;当m(Ag)/m(Mo)≤1时,Ag的存在不会对Mo同位素测定产生影响;当样品相对于标样的Mo浓度变化不大于50%时,Mo同位素分析不受浓度影响;以HNO3为进样介质时,HNO3的浓度(0.1mol/L~0.2mol/L)对Mo同位素分析没有影响。CAGS-Mo相对于Alfa-Mo的δ100/95Mo、δ98/95Mo和δ97/95Mo分别为-0.34‰±0.10‰(2sd)、-0.22‰±0.05‰(2sd)和-0.13‰±0.08‰(2sd),在95%的置信区间内,该方法的外部精度不大于0.06‰/am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钼同位素 谱峰干扰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同位素比值的双稀释剂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津 朱祥坤 唐索寒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1-609,共9页
本文报道了运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Mo同位素组成的方法,测定过程中使用双稀释剂法校正仪器的质量分馏。Fisher-Mo标准溶液和双稀释剂的100Mo/97Mo使用Fisher-Pd标准溶液中的104Pd/102Pd标定,其他Mo同位素比值通过100Mo/97Mo标定;... 本文报道了运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Mo同位素组成的方法,测定过程中使用双稀释剂法校正仪器的质量分馏。Fisher-Mo标准溶液和双稀释剂的100Mo/97Mo使用Fisher-Pd标准溶液中的104Pd/102Pd标定,其他Mo同位素比值通过100Mo/97Mo标定;本文对运用双稀释剂技术进行Mo同位素测定的长期重现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5%的可信度范围内,Mo同位素比值测定的外部精度均不低于0.035‰/amu,好于样品-标样交叉法;将经过化学纯化后的Fisher-Mo作为样品进行分析,使用本实验室和英国开放大学的标定结果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两个标定结果计算出的Mo同位素数据在误差范围内相同,说明不同的标定结果对Mo同位素数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也说明104Pd/102Pd的精度对Mo同位素数据几乎没有影响;在本实验室和英国开放大学分别分析了2块黑色页岩的Mo同位素组成,两个实验室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所建方法有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同位素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双稀释剂 长期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钼同位素的纯化新方法及质量分馏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盼淑 王军 +2 位作者 任同祥 周涛 逯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基于三氧化钼易升华的特性,建立了一种纯化浓缩钼同位素试剂的新方法.采用天然丰度掺杂样品Synthetic-Mo对纯化过程中的氧化时间、样品加入量及真空蒸发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用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样品中杂质的含量,计算得到纯化... 基于三氧化钼易升华的特性,建立了一种纯化浓缩钼同位素试剂的新方法.采用天然丰度掺杂样品Synthetic-Mo对纯化过程中的氧化时间、样品加入量及真空蒸发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用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样品中杂质的含量,计算得到纯化后95Mo和98Mo浓缩同位素试剂的纯度分别为99.992%和99.990%.通过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纯化前后样品中钼同位素的组成,δX/95Mo(X=92,94,96,97,98,100)值均在仪器测量精度(<0.3‰)范围之内,未观察到明显的质量分馏现象.该方法能够满足校正质谱法对浓缩同位素试剂的要求,对建立高准确度的钼同位素丰度比测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钼同位素 纯化 质量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及钼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体系、测试技术及在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林刚 Bernd Lehmann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24,共22页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广泛应用使过渡金属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近年来获得蓬勃发展。利用元素双稀释剂法对钼同位素值进行校正,目前可以获得±0.1‰(2σ)的测试精度。自然界中钼同位素分馏δ98/95Mo可达~3...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广泛应用使过渡金属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近年来获得蓬勃发展。利用元素双稀释剂法对钼同位素值进行校正,目前可以获得±0.1‰(2σ)的测试精度。自然界中钼同位素分馏δ98/95Mo可达~3‰,其分馏机制与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关。在氧化环境下钼以MoO24-的形式与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共存,并以富集轻钼同位素为特征。在还原环境下由于水体中H2S的存在使MoO24-转换为MoOxS42--x的形式,钼同位素在这一化学过程中分馏作用明显,静水还原环境沉积物(比如黑色页岩)富集重钼同位素。由于具有对氧化-还原环境敏感的特性,钼同位素被认为是反演全球范围内古海洋及古大气氧化环境变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基于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章对钼同位素体系做了详细论述,包括钼及钼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钼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同位素分馏机理、钼同位素在各种储库中的特征以及应用钼同位素反演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和约束矿床成因等,以推动过渡金属元素同位素特别是钼同位素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钼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测试技术 氧化-还原环境 黑色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及其赋存的多金属镍钼矿钼同位素特征对古海洋演化的意义
6
作者 徐林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83-984,共2页
1概述钼同位素是一种非传统重稳定同位素,钼在自然界中有7种稳定同位素,其相对自然丰度在10%到25%之间。钼同位素的分馏对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具有敏感性。
关键词 钼同位素 分馏 精馏 黑色页岩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赋存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欢 姚军明 李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229,共17页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和测试精度的不断提高,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最前沿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钼同位素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向之一,已经逐步应用到地球... 近年来,随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和测试精度的不断提高,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最前沿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钼同位素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向之一,已经逐步应用到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个重要领域,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所取得的钼同位素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并对钼同位素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概括性的综述,主要包括钼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钼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钼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不同地球化学储库的钼同位素组成、成矿作用过程中钼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以期让更多人了解钼同位素这一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索成矿作用过程中钼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分馏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并有效推动钼同位素地球化学在成矿作用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同位素 分馏机制 储库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同位素揭示地球早期大陆地壳的快速生长和破坏
8
作者 袁超(编译) McCoy-West A J +7 位作者 Chowdhury P Burton K W Sossi P Nowell G M Fitton J G Kerr A C Cawood P A William H M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共1页
地球早期,尤其是冥古代-早太古代时期大陆地壳的性质、范围和产生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已有的大陆地壳生长模式中,有些认为当前大陆地壳的60%~80%在30亿年前就已形成,而有些则倾向于一个渐进的地壳生长模式。不论哪种模... 地球早期,尤其是冥古代-早太古代时期大陆地壳的性质、范围和产生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已有的大陆地壳生长模式中,有些认为当前大陆地壳的60%~80%在30亿年前就已形成,而有些则倾向于一个渐进的地壳生长模式。不论哪种模式,大都基于锆石的形成年龄或者壳幔系统的放射性同位素演化。然而,由于不能限定再循环物质的量,锆石仅能限定地壳生长的年龄下限。相反,放射性同位素体系演化曲线可有助于了解地幔亏损过程,壳幔分离和地壳再循环作用。基于长寿命同位素(Sr、Nd及Hf)体系在壳幔间的互补性,前人估计要达到当前地壳和亏损地幔间的组成平衡,只需25%~50%的地幔物质经历熔体抽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壳 地球科学研究 放射性同位素 钼同位素 地幔物质 亏损地幔 演化曲线 地壳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压试验回路辐照钼锝同位素安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毅 徐西安 张培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2-97,共6页
钼锝同位素是一种重要的医用同位素,铀-235在低温低压堆内试验回路中进行辐照是钼锝同位素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确保钼锝同位素辐照过程不会危及试验回路、研究堆的安全,建立了回路的RELAP5模型,并对钼锝同位素生产进行安全分析研... 钼锝同位素是一种重要的医用同位素,铀-235在低温低压堆内试验回路中进行辐照是钼锝同位素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确保钼锝同位素辐照过程不会危及试验回路、研究堆的安全,建立了回路的RELAP5模型,并对钼锝同位素生产进行安全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即使辐照过程中发生了典型的设计基准事故,也不会对靶件、试验回路及反应堆构成威胁,辐照过程符合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回路 堆内辐照 事故分析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创建与发展 被引量:81
10
作者 朱祥坤 王跃 +4 位作者 闫斌 李津 董爱国 李志红 孙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1-688,共38页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证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该领域在过去十年的开创性工作可归纳为测试方法研发、分布范围调查、分馏过程与机理研究和应用潜力探索等方面。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以镁、铁、铜、锌、钼等...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证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该领域在过去十年的开创性工作可归纳为测试方法研发、分布范围调查、分馏过程与机理研究和应用潜力探索等方面。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以镁、铁、铜、锌、钼等同位素为例,从后三个方面对这一分支学科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 同位素 同位素 同位素 钼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痕量同位素示踪剂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金明 李凤业 +1 位作者 李学刚 李宁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0-95,共6页
最近,用高精度多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某些过渡金属,如Mo,Fe,Cu,Zn等同位素的组成,表明它们可作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示踪剂。现有的研究文献表明,Mo的同位素可用于古氧化还原环境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海水中δ97... 最近,用高精度多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某些过渡金属,如Mo,Fe,Cu,Zn等同位素的组成,表明它们可作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示踪剂。现有的研究文献表明,Mo的同位素可用于古氧化还原环境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海水中δ97/95Mo的变化与海洋有氧与缺氧沉积物有直接的关系,可记录缺氧沉积物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可用δ97/95Mo的收支来估算从陆地进入海洋中Mo的通量和全球Mo同位素的收支;Fe同位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海洋生物生产力的水平,其丰度也对气候变化有影响,但生物与非生物过程都可引起铁同位素的分馏,其δ56/54Fe的变化都可达1‰,所以Fe同位素不能单独用来界定地质记录的Fe参与的过程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控制;Cu,Zn的同位素也被用来研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示踪剂,但目前报道不多。综述了这一领域的主要进展,集中阐述了同位素示踪样品的制备、纯化与测定方法、同位素在海洋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这一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剂 过渡金属 全球变化 生物地球化学 气候变化 钼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化学纯化法及其适用的MC-ICP-MS仪器质量分馏校正方法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津 朱祥坤 唐索寒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8-754,共7页
阴离子树脂Bio-RadAG1-X8对黑色页岩中的Mo有很好的分离纯化效果。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Mo同位素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同质异位素干扰(如Zr、Sr等),对其他金属元素的去除效果也比较理想。大部分基体元素如Fe、Ca、Na、Mn、Mg、Sr、Al、Cu... 阴离子树脂Bio-RadAG1-X8对黑色页岩中的Mo有很好的分离纯化效果。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Mo同位素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同质异位素干扰(如Zr、Sr等),对其他金属元素的去除效果也比较理想。大部分基体元素如Fe、Ca、Na、Mn、Mg、Sr、Al、Cu、K等可以使用1mol/LHF+0.5mol/LHCl洗脱,随后使用4mol/LHCl洗脱Ti和Zr,最后使用3mol/LHNO3洗脱Mo。在用单元素标准溶液过柱的过程中发现,样品中的Mo主要在前5mL3mol/LHNO3的淋洗液中洗脱,先淋洗出的溶液富集Mo的重同位素,后淋洗出的溶液富集Mo的轻同位素。当上柱的样品量较大时(Mo≥50μg),"柱基体效应"可以忽略不计,该化学纯化法适用于样品-标样交叉法和双稀释剂法;当样品量较小时(Mo<50μg),该化学分离方法只适用于双稀释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同位素 化学纯化 样品-标样交叉法 双稀释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元古代增氧事件:来自华北克拉通燕辽地区铁岭组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雨婷 祝禧艳 +2 位作者 仇一凡 李杰 赵太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1-1755,共15页
氧气是生命演化的重要因素。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元古宙两次大氧化事件之间的平静期存在多次幕式增氧事件,尤其是14亿年前后大气和海水的氧气水平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对于14亿年之前的表生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研究仍存在不足... 氧气是生命演化的重要因素。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元古宙两次大氧化事件之间的平静期存在多次幕式增氧事件,尤其是14亿年前后大气和海水的氧气水平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对于14亿年之前的表生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华北克拉通燕辽盆地中元古代~14.4亿年铁岭组绿色页岩的钼同位素组成、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发现绿色页岩的Fe含量和Mn含量较高,并显示富集轻的钼同位素组成(-1.00±0.07‰~-0.49±0.06‰)特征。Fe-Mn-Mo三者相关性表明,轻的Mo同位素主要以吸附共沉淀的形式进入铁锰(氢)氧化物,造成富铁的沉积物富集轻Mo同位素,而海水中Mo同位素偏重,指示绿色页岩沉积于氧化的水体之中。同时,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含量及比值也指示铁岭组绿色页岩沉积时水体为氧化环境。研究结果表明,~14.4亿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增氧事件,使得当时海水氧化面积扩大,为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铁岭组 绿色页岩 钼同位素 增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