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油“少井高产”钻完井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范白涛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上油田开发面临高含水率、高采出程度,在生产油田调整挖潜难度大,新探明的潜山、稠油、低渗储量占比逐渐升高,油田储量劣质化,建设中国海油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面临着钻完井技术、钻完井成本及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针...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上油田开发面临高含水率、高采出程度,在生产油田调整挖潜难度大,新探明的潜山、稠油、低渗储量占比逐渐升高,油田储量劣质化,建设中国海油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面临着钻完井技术、钻完井成本及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中国海油构建了基于“井型优选、科学完井、精细控制”为核心的“少井高产”钻完井技术理念,创新发展并形成了“井型优化、产量提高、长效稳产、剩油挖潜”4个方面的钻完井技术系列和10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针对不同油气藏类型的“少井高产”钻完井技术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展望了“少井高产”钻完井技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中国海油“少井高产”钻完井技术体系的形成可为海上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高产 钻完井 低渗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大模型在钻完井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耀辉 刘梅全 +1 位作者 李雪松 刘长跃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以工业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是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升级、增强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工业大模型技术的核心特征及构建模式,总结了工业大模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以工业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是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升级、增强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工业大模型技术的核心特征及构建模式,总结了工业大模型技术的发展现状。油气大模型是工业大模型的重要领域之一。梳理了油气大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油气大模型在国内油气行业钻完井领域内的应用场景,比如钻井提速、钻井轨迹优化等。同时分析了油气大模型在钻完井领域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希望为油气大模型在钻完井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研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完井 油气大模型 数据治理 “大模型+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油气钻完井关键装备现状及技术展望
3
作者 黄熠 罗鸣 +3 位作者 马传华 代锐 黄洪林 杨宇鹏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全球超深水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桑托斯盆地、美国墨西哥湾、圭亚那盆地以及中国南海琼东南盆地等地区。近年来,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了从浅水到深水、从深水到超深水的重大跨越,中国海洋油气钻探开发已迈入超深水行列。超深水油... 全球超深水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桑托斯盆地、美国墨西哥湾、圭亚那盆地以及中国南海琼东南盆地等地区。近年来,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了从浅水到深水、从深水到超深水的重大跨越,中国海洋油气钻探开发已迈入超深水行列。超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能源转型的现实需要,目前南海琼东南盆地已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超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区域。为对标国内外深水关键装备的技术差距,明确技术发展方向,系统梳理了中国超深水钻井平台、精细控压钻井装备、旋转导向工具、水下生产系统和水下应急封井器的装备和技术现状,并与国际领先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超深水油气钻完井关键装备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复杂的海洋环境、高风险作业条件和装备技术的进口依赖仍是制约超深水油气全面自主开发的重要瓶颈;②超深水油气开发面临复杂海洋环境、窄压力窗口及高温高压等多重挑战,核心钻完井装备的自主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是关键;③未来需加速关键装备国产化,构建智能化开发体系,创新适应极端环境的新型装备,并强化环保技术研发,积极构建自主、高效、绿色的开发能力,进而实现油气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结论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可全面提升超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能力,以中国南海为核心的超深水油气区块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展现了中国在超深水钻完井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实践能力,并为全球超深水油气开发提供了技术示范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 油气开发 钻完井 关键装备 装备国产化 智能化发展 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远页岩气钻完井作业碳排放评价及建议
4
作者 舒畅 陆灯云 +2 位作者 贺吉安 毛红敏 谢海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8,共8页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油气开采的重要环节,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一直以来缺乏评价标准及方法,难以支撑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以页岩气钻完井作业为对象研究,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LCA)对威远区块3个平台20口井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和减排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认为:①目前单井钻完井作业的平均能源消耗为228.68 TJ,该区块20口井的EROI值为15.87,具有开发价值;②单井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平均值为16805.79 tCO_(2)e,钻完井作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64.57 t CO_(2)e/m3,为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依据。其中,压裂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一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8%。在钻井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和钻井设备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分别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二和第三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2%和19%;③钻完井作业可从制度体系建立、重点耗能设备淘汰或改造、能源替代、工艺技术优化、提高物料循环利用率和低碳技术产业探索等方面制定减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钻完井作业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EROI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建议
5
作者 佘朝毅 乔磊 +2 位作者 李骥然 刘人铜 于瑞丰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
深层煤岩气是一种埋藏深度超过2000 m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开发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详细阐述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工程技术的新进展,包括井身结构优化、钻井提速、随钻测控仪器、钻井液、完井等方面。通过... 深层煤岩气是一种埋藏深度超过2000 m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开发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详细阐述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工程技术的新进展,包括井身结构优化、钻井提速、随钻测控仪器、钻井液、完井等方面。通过多轮实践与技术攻关,我国在深层煤岩气钻完井工程中已初步形成一系列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技术体系,如深表层二开井身结构、个性化PDC钻头与螺杆钻具组合、近钻头伽马地质导向等,显著提升了钻井效率与储层钻遇率,降低了钻井成本。同时,针对深层煤岩气开发面临的挑战,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安全、长水平段钻井技术瓶颈、高成本投入等问题,提出了3000 m超长水平井,双分支水平井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层煤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参考,推动该领域工程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水平 钻完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超深层钻完井关键技术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金海 张洪宁 +2 位作者 王恒 臧艳彬 杨枝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
超深层是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增储上产领域。针对超深层勘探开发需求和高温高压及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工程挑战,中国石化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钻完井基础理论和方法、钻完井装备、高温井筒工作液、耐高温井下工具仪器和完井测... 超深层是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增储上产领域。针对超深层勘探开发需求和高温高压及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工程挑战,中国石化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钻完井基础理论和方法、钻完井装备、高温井筒工作液、耐高温井下工具仪器和完井测试等方面取得关键技术进展,保障了120口超8 000 m油气井的安全钻探,钻深能力突破9 000 m,助推塔里木盆地顺北大型超深油气田建设、四川盆地海相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突破,为保障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更深层推进,技术升级转型需求日益迫切,需进一步夯实理论研究基础,突破耐高温关键工具仪器和井筒工作液,加快推进钻完井工程技术向数智化转型,为保障深层、超深层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和加快技术升级转型提供工程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钻完井工程 高温高压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鹏 李斌 +8 位作者 王昆剑 张红杰 张迎春 杜佳 张林强 王晓琪 苏海岩 陈光辉 杨睿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6,共13页
【目的】深部煤层具有高地应力、中高温度、特低渗透、强压缩性、强非均质性等特点,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开发技术体系,复杂的地质特征为钻井与完井工程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与挑战,亟需开展针对深部煤储层地质特征的钻完井理论与技术攻关,... 【目的】深部煤层具有高地应力、中高温度、特低渗透、强压缩性、强非均质性等特点,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开发技术体系,复杂的地质特征为钻井与完井工程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与挑战,亟需开展针对深部煤储层地质特征的钻完井理论与技术攻关,助力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研发了一套高效钻完井关键技术。【结果和结论】(1)针对深部煤层井壁稳定性差、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通过优化二开井身结构、优选钻井液体系与“一趟钻”技术,并结合井眼轨迹精细化控制,实现了深部煤层一体化高效钻进,助力“新优快”井台建设落地。(2)针对深部煤层地质特征复杂、采用常规压裂规模产量低,形成了以“定向射孔+前置酸液降破压+段内多簇密切割+高排量大规模+一体化变黏滑溜水+暂堵转向+多粒径组合支撑剂”为核心的复合极限规模化压裂技术体系。(3)基于“一区一策+全局寻优”的工作理念,设计立体井网工厂化钻完井作业模式,最优水平井距为350 m时,“拉链式”压裂模式效果最佳。(4)“深部煤层气+致密气”协同开采,获得了更高的工业气流,多气合采是提升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效益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有望为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高效钻完井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神府区块 工厂化钻完井模式 体积压裂 多气协同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氮气钻完井试验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龙 罗成波 +4 位作者 夏家祥 蒋祖军 范希连 严焱诚 朱化蜀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深层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基质黏土胶结物含量高、孔喉细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强亲水,采用常规水基工作液勘探开发易产生储层伤害,且伤害后渗透率难以恢复。氮气钻完井技术可从根本上避免钻井液中的固液相侵入引起储层损害,有效保护储层... 深层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基质黏土胶结物含量高、孔喉细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强亲水,采用常规水基工作液勘探开发易产生储层伤害,且伤害后渗透率难以恢复。氮气钻完井技术可从根本上避免钻井液中的固液相侵入引起储层损害,有效保护储层,提高单井产量。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氮气钻完井技术开发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实践应用情况,从储层保护、及时发现气层、自然建产、提供地质甜点依据、为气藏富集规律确定提供辅助依据五个方面系统评价该项技术开发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效果,同时针对井眼轨迹控制、井壁失稳及井下岩爆诱发卡钻、钻杆完井和井位及井段优选四个方面阐述了将来氮气钻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及国内外其他相似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深层致密砂岩气 氮气钻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超深层钻完井技术进展及其对万米特深井的启示 被引量:12
9
作者 佘朝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四川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是寻找特大型油气田、开拓油气增储上产新领域的重要方向,但超深层钻完井面临地层条件更加复杂、井筒环境更加极端等工程技术挑战。为进一步指导万米特深井的安全高效钻探,通过梳理超深层钻完... 四川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是寻找特大型油气田、开拓油气增储上产新领域的重要方向,但超深层钻完井面临地层条件更加复杂、井筒环境更加极端等工程技术挑战。为进一步指导万米特深井的安全高效钻探,通过梳理超深层钻完井技术难点,系统总结了四川盆地超深层钻完井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下步钻完井技术的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形成的超深复杂地层三压力预测监测技术精确预测了复杂地层压力系统及地应力场分布,准确刻画断层、裂缝、溶洞等展布规律,结合非常用井身结构拓展技术,提高了井身结构设计应对复杂地层钻探的能力;②形成的钻—测—固—完全过程精细控压技术,解决了超深井、特殊复杂井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导致“溢漏共存”、固井质量低等难题;③研发的高效钻头与大扭矩螺杆、扭力冲击器等抗高温提速工具,解决了深部难钻地层钻井钻头易磨损、破岩效率低的工程难题;④研发的抗高温钻井液体系提升应对高温深井的钻井液技术保障能力,升级第二代韧性水泥,解决了工作液抗高温能力不足等难题,保障超深井建井质量。结论认为,超深层钻完井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深井钻深能力突破9000 m已经成为现实,形成的关键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四川盆地超深层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开发,对于万米特深层科学钻探和油气增储上产新领域拓展具有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超深层 钻完井技术 技术进展 万米特深 难题与挑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北区块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氮气钻完井技术应用及认识
10
作者 王春生 冯少波 +5 位作者 龙敏 李宁 梁红军 张权 秦宏德 滕志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目的层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压力高、煤层发育,应用常规液体介质的钻完井技术对储层损害严重,为此特引入氮气钻完井技术,并在DX1井开展现场试验,获得日产气量82.39×104m3,日产油量100.8 m3的高... 针对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目的层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压力高、煤层发育,应用常规液体介质的钻完井技术对储层损害严重,为此特引入氮气钻完井技术,并在DX1井开展现场试验,获得日产气量82.39×104m3,日产油量100.8 m3的高产。但由于地层岩性的复杂性,氮气钻完井过程中,出现了井壁垮塌严重、内防喷工具失效、井控装备冲蚀等问题,制约了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该区块的推广应用。通过对井身结构、钻具组合、井口装备、排砂管线、内防喷工具以及配套工艺流程等关键工艺、装备的改进优化,形成适用于高压高产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氮气钻完井配套工艺技术,并在DB104井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效果显著。与同区块液体介质钻井的钻完井方式相比,DB104井日产气增加了400余倍,日产油量增加了6倍。通过DX1井和DB104井证明,只要工艺、装备、措施得当,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迪北区块这类高温高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中对储层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为塔里木油田乃至全国高压高产致密砂岩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北区块 高压高产 深层致密气藏 氮气钻完井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钻完井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静 张碧波 +7 位作者 张俊良 贾长青 陈思齐 张强 黄福良 雷震中 赵筠华 袁建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11,共11页
四川盆地高含硫化氢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其安全绿色高效开发对于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高含硫气田在钻完井过程中面临漏、涌、塌、卡、毒等工程技术挑战。为加快高含硫气田的安全绿... 四川盆地高含硫化氢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其安全绿色高效开发对于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高含硫气田在钻完井过程中面临漏、涌、塌、卡、毒等工程技术挑战。为加快高含硫气田的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梳理了高含硫气田钻完井技术难点,开展了高含硫气井优快钻井工艺、完井工艺、井控工艺技术攻关与实践,创新形成了适用于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工艺技术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首次将海上成熟的Trulink不停泵测斜工艺和随钻测井工艺运用在国内陆上高含硫气井钻井中,分别实现四开一趟钻完钻和五开产层一趟钻完井,趟钻进尺、机械钻速、定向周期等指标优异,井身轨迹合格率100%;②超低密度领浆体系成功应对固井恶性井漏挑战,韧性防气窜泥浆体系配合顶部封隔器确保悬挂位置封固良好,固井合格率、优质率双达标;③两步式完井工艺降低完井过程井控风险,下入的井下永置式压力计实现气井全生命周期的井下实时动态监测;④优化后的防喷器组合及井控装备能够保证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全过程的井控安全。结论认为,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工艺技术创新在高质量建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测试获气590×10^(4)m^(3)/d,累计无阻流量3204×10^(4)m^(3)/d,所形成的钻完井优化工艺技术系列可以有效指导类似高含硫气田的安全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罗家寨 高含硫 钻完井工艺 不停泵测斜 控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浅层油气藏高效钻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国杰 陈卓 +3 位作者 李海玉 谢荣斌 张磊 赵佳彬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8,共8页
渤海浅部主力含油气层系逐渐步入开发的中后期,为实现浅层油气藏的高效开发,钻完井作业面临作业再提速、井漏、防碰及劣质储层产能释放等新难题。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形成马达深钻一趟钻提速技术、钻井风险高效管控技术、储层产能... 渤海浅部主力含油气层系逐渐步入开发的中后期,为实现浅层油气藏的高效开发,钻完井作业面临作业再提速、井漏、防碰及劣质储层产能释放等新难题。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形成马达深钻一趟钻提速技术、钻井风险高效管控技术、储层产能释放增产技术、水下井口及采油树系统等关键技术体系,基本实现浅层油气藏钻完井技术的第三次突破。总结了渤海浅层油气藏高效开发钻完井技术,并分析了渤海油田钻完井面临的在生产油气田稳产、新发现油气田高产、受限区油气田开发等难点,探讨了渤海浅层油气藏高效开发钻完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研究方向,可为渤海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浅层 钻完井 防碰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A可降解材料作为钻完井液暂堵剂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晓强 金冰垚 +2 位作者 刘雨涵 钱晓琳 余福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聚乙醇酸(PGA)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通过高温浸泡前后PGA力学性能、颗粒粒径、分子热稳定性和晶体致密度等参数分析,研究了PGA在水相及油相环境中的热稳定性,评价了PGA作钻完井液暂堵剂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GA理化性质受钻井液液相环境... 聚乙醇酸(PGA)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通过高温浸泡前后PGA力学性能、颗粒粒径、分子热稳定性和晶体致密度等参数分析,研究了PGA在水相及油相环境中的热稳定性,评价了PGA作钻完井液暂堵剂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GA理化性质受钻井液液相环境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对水基钻井液而言,100℃高温水相环境下PGA分子受pH值影响降解生成低聚物,分子热稳定性降低、力学强度下降,表现为强酸(pH<5)及强碱(pH>9)环境加速降解,且强碱条件下降解快于强酸环境。高温油相环境导致PGA颗粒先溶胀后出现剥落、破碎现象,本体由塑性向脆性转变,抗拉及抗压强度出现一定程度下降,PPA封堵实验显示油相环境中8 d内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与水基钻井液相比,暂堵剂PGA更适合在油基钻井液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完井 可降解 暂堵剂 聚乙醇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枝林 左星 +1 位作者 乔豁通 李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为解决深部复杂地层常规钻井钻、测、固、完井各阶段漏喷复杂多、固井质量差、井控风险高等难题,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钻—测—固—完井”全过程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的研发、... 为解决深部复杂地层常规钻井钻、测、固、完井各阶段漏喷复杂多、固井质量差、井控风险高等难题,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钻—测—固—完井”全过程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的研发、应用历程及发展现状,并剖析了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即向个性化/系列化、集成化/融合化与数智化/智能化发展,逐步替代传统井控设备、走向智能井控技术;并给出了智能化发展的必经技术途径,为行业井筒压力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精细控压钻完井 精细控压 控压固 安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页岩气钻完井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开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0,28,共10页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对能源行业和全球供需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深入研究钻完井技术体系是加快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的关键。在概述全球及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钻完井技术方面存在的挑战和...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对能源行业和全球供需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深入研究钻完井技术体系是加快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的关键。在概述全球及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钻完井技术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提升空间;系统分析了我国在页岩气钻完井领域的关键技术进展,包括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丛式水平井钻井、井身结构优化、提速工具和优快钻井、精细控压钻井和高效固井技术等,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效;讨论了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加快页岩气钻完井关键技术攻关的重要性,提出了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持续发展“一趟钻”钻井技术、加快推广丛式水平井钻井技术、持续优化低成本高性能钻井液体系和发展安全高效的优快钻井技术等发展建议,以期对我国页岩气钻完井关键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提高我国在全球页岩气领域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 钻完井 丛式水平 导向 技术现状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南合作区工厂化钻完井作业实践 被引量:50
16
作者 刘社明 张明禄 +2 位作者 陈志勇 梁常宝 范文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69,共6页
苏里格南合作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南部的天然气合作开发区块。针对该合作区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储量丰度低、单井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 苏里格南合作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南部的天然气合作开发区块。针对该合作区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储量丰度低、单井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通过借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其他区块成功开发的经验,结合道达尔公司先进适用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理念,采用大井丛丛式井组开发模式和精细化管理,将钻井、压裂、试气等作业程序"流程化、批量化、标准化",从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流程设计、技术支撑、作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革新,集中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专业化施工、模块化组织、程序化控制、流程化作业。应用效果表明: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投产周期,满足了低成本开发需求,形成了具有该合作区特色的工厂化钻完井作业模式,实现了"三低"气田的规模效益开发,为气田高效开发树立了新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南合作区 丛丛式 同步压裂 批量 流水线作业 工厂化钻完井 低成本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孔隙型储层保护钻完井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顾军 向阳 +1 位作者 何湘清 贾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针对裂缝 -孔隙型储层特征和钻井施工要求 ,从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分析入手 ,确定了裂缝暂堵剂 ,即以超细碳酸钙和改性石棉纤维为主复配而成的纤维状暂堵剂 LF-1 ,以及以油溶性树脂和液体石蜡为主复配而成的油溶性软化封堵剂 EP-1 ,并优选... 针对裂缝 -孔隙型储层特征和钻井施工要求 ,从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分析入手 ,确定了裂缝暂堵剂 ,即以超细碳酸钙和改性石棉纤维为主复配而成的纤维状暂堵剂 LF-1 ,以及以油溶性树脂和液体石蜡为主复配而成的油溶性软化封堵剂 EP-1 ,并优选出了钻完井配方。现场试验表明 ,该钻完井液体系基本满足钻井施工要求 ,储层保护效果明显 ,可使表皮系数下降5 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孔隙型储层 保护 身质量 钻完井 裂缝暂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四相流动理论在深水钻完井工程与测试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宝江 王雪瑞 +4 位作者 孙小辉 李昊 王志远 高永海 卢义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105,共11页
海洋深水油气钻完井过程中,井筒内流体流动是一个多组分、存在相变及流型转化的复杂四相流动过程。为了进一步揭示深水钻完井井筒多相流动规律,基于井筒四相流动理论,阐述了其在深水油气钻完井工程领域的应用进展;然后,针对该理论在深... 海洋深水油气钻完井过程中,井筒内流体流动是一个多组分、存在相变及流型转化的复杂四相流动过程。为了进一步揭示深水钻完井井筒多相流动规律,基于井筒四相流动理论,阐述了其在深水油气钻完井工程领域的应用进展;然后,针对该理论在深水钻完井某些特殊工况下存在的局限性,展望了井筒多相流动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深水钻完井井筒四相流动理论能够充分考虑深水井筒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可以实现对井筒瞬态温度、压力的精确刻画,进而为深水钻完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②深水钻井井涌发生后,在泥线低温高压环境作用下,井筒内气相易生成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相变,从而改变井筒气体体积分数的分布特征;③在井底高温高压作用下,井筒酸性气气体存在着超临界相变,导致高含酸性气体的气侵具有“隐蔽性”;④深水气井测试过程中,井筒四相流动理论能够准确刻画井筒内水合物沉积、堵塞全过程,为深水气井测试过程中水合物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⑤深水钻井井筒多相流动理论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涉及井筒与深水特殊地层耦合作用机制、深海水合物钻井井筒多相流动理论及支撑深水钻井新技术的井筒多相流动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海洋油气 钻完井工程与测试 筒四相流动理论 天然气水合物 水力参数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高含硫气井安全快速优质钻完井配套技术 被引量:11
19
作者 侯树刚 刘东峰 +1 位作者 李铁成 李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107,共4页
普光气田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高含硫天然气田,天然气储层埋藏深,其天然气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的特点,钻井面临喷、漏、塌、卡、斜、硬、毒等世界级难题。为此,围绕高含硫气井安全钻井技术、快速钻井技术和优质固井技术的科技攻... 普光气田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高含硫天然气田,天然气储层埋藏深,其天然气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的特点,钻井面临喷、漏、塌、卡、斜、硬、毒等世界级难题。为此,围绕高含硫气井安全钻井技术、快速钻井技术和优质固井技术的科技攻关、配套和现场示范应用,形成了普光气田安全优快钻井集成配套技术:①配套了70 MPa封井器、内防喷工具组合为主的双加双井控装备,确定钻井液安全密度附加值,强化钻井液、加重料、堵漏材料的储备和硫化氢监测及检测,井控安全率达到了100%,井喷失控事故率为0;②普光陆相地层集成应用空气、雾化、泡沫、氮气、空气锤等钻井技术快速钻进易漏、易塌、地层出水出气等复杂地层,海相地层应用PDC+螺杆复合钻井技术,全井钻井周期平均缩短了33%,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61.21%;③应用耐腐蚀防气窜胶乳水泥浆体系、高强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综合应用尾管悬挂、正注反挤、分级固井等工艺技术,技术套管固井合格率为94.7%,产层套管固井合格率达100%、优良率为83%。实现了该气田高含硫气井安全、快速、优质钻完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高含硫天然气 安全快速优质 钻完井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井安全高效钻完井配套技术--以川东北罗家寨气田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俊良 文绍牧 +2 位作者 邵勇 雷震中 Tracy Love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5,共8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罗家寨气田具有高含H_2S、高压、高产等特点,钻井过程中面临喷、漏、塌、卡、斜、硬、毒等难题。为此,以高含硫气井安全高效钻完井为目标,将目前先进的钻完井工艺技术进行了技术集成应用;按照国际一流水准的HSE管理体系要... 四川盆地东北部罗家寨气田具有高含H_2S、高压、高产等特点,钻井过程中面临喷、漏、塌、卡、斜、硬、毒等难题。为此,以高含硫气井安全高效钻完井为目标,将目前先进的钻完井工艺技术进行了技术集成应用;按照国际一流水准的HSE管理体系要求,充分利用JSA、BBS卡、PTW、SWA、上锁挂签等安全工具.对各个专业化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环境及质量的全过程受控管理,真正做到界面清晰、衔接有序、高效运作。现场应用效果表明:①合成基钻井液完全满足本区域高含硫气井钻井要求;②PDC+旋转导向+随钻测井测斜+循环堵漏短节配套井下工具能满足高钻速、井眼轨迹优质、精控钻井液密度、及时应对堵漏等要求,且能钻达固井井深即可下套管;③采用封隔式尾管悬挂器为主体的防气窜配套工艺技术,配合使用弹性水泥浆体系,成功解决了喇叭口窜气问题,完全满足了后续作业对井筒完整性的要求;④LJ20井钻井周期较该气田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20%,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41%.创造了该地区钻井的新纪录。所形成的钻完井配套技术可以有效地指导类似地区高含硫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安全 高效 钻完井 配套技术 应用 四川盆地 罗家寨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