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浅震和钻探的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定位及活动性研究
1
作者 刘超 花鑫升 +3 位作者 王度 雷启云 武治群 余思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查明宁夏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河滩-郭滩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展布情况及活动时代,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获得该隐伏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和上断点埋深。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出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更可靠的上断点埋深,并... 为查明宁夏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河滩-郭滩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展布情况及活动时代,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获得该隐伏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和上断点埋深。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出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更可靠的上断点埋深,并测试样品年代确定该隐伏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河滩-郭滩隐伏断层是一条走向近EW、倾向S的正断层,长度约12.5 km;断层上断点埋深在38 m以下,视倾角75°;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不属于活动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中卫盆地 隐伏断层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务断裂活动性的综合探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月玲 彭远黔 +2 位作者 陈建强 边庆凯 王晓山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0-618,共9页
河西务断裂为河西务构造带的东缘断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向北延伸与廊固凹陷内的横向断层(桐柏断裂)小角度相接,向南延伸与牛东断裂相接,为廊固凹陷与武清凹陷的分界断裂,隐伏于冀中凹陷覆盖层之下。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 河西务断裂为河西务构造带的东缘断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向北延伸与廊固凹陷内的横向断层(桐柏断裂)小角度相接,向南延伸与牛东断裂相接,为廊固凹陷与武清凹陷的分界断裂,隐伏于冀中凹陷覆盖层之下。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河西务断裂的活动性和滑动速率进行了综合研究,揭示断裂上断点埋深约150m或以浅,第四系底界面的垂直错距为20—45m,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3mm/a,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1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务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探测方法在太原盆地东山山前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金艳 李自红 +2 位作者 陈文 扈桂让 闫小兵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0-1096,共7页
东山山前断层位于太原盆地东部,是盆地北端的边界断层。在多道直流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初步确定断层位置的基础上,采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对断层进行准确定位,并结合年代样品测试确定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通过探测得到:东山山前断层是由三... 东山山前断层位于太原盆地东部,是盆地北端的边界断层。在多道直流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初步确定断层位置的基础上,采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对断层进行准确定位,并结合年代样品测试确定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通过探测得到:东山山前断层是由三条断层组成的断裂带,长22km,宽约800m。断层上断点埋深约16.7m,错断了中更新世地层,最大断距约23.96 m,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此结果修正了前人认为其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的结论。三种探测方法中,多道直流电法勘探只能初步确定断层的位置,采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位置、判定断层活动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直流电法勘探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断层活动性 东山山前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北地区埕南断层晚更新世活动证据及其地震危险性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鹿子林 葛孚刚 +3 位作者 薛俊召 许洪泰 倪永进 王纪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4-307,共14页
埕南断层是埕宁隆起与济阳凹陷的边界断层,也是滨北地区1条规模最大的重要断层,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埕南断层准确位置,探明了断层的产状,揭露了上断点深度。钻探结果显示,埕南断层为正断特征,倾向南... 埕南断层是埕宁隆起与济阳凹陷的边界断层,也是滨北地区1条规模最大的重要断层,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埕南断层准确位置,探明了断层的产状,揭露了上断点深度。钻探结果显示,埕南断层为正断特征,倾向南或南东,倾角70°~80°,断层上断点埋深44.3~46.4 m,断距1.0~1.3 m。通过年代学测试确定了错断地层的年代,获得埕南断层错断晚更新世地层的证据,埕南断层晚更新世活动证据的发现对滨北地区地震危险性再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南断层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活动性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盆地东南缘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的浅部结构及晚第四纪活动
5
作者 李晓妮 杨晨艺 +6 位作者 李高阳 冯希杰 黄引弟 李陈侠 李苗 裴跟弟 王万合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4-499,共16页
渭南塬前断裂是渭河盆地东南缘一条重要的近EW向的全新世活动断裂,与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断裂的北分支——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通过渭南市区,查明该北侧分支断层的展布、浅部结构、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及发震能力,对... 渭南塬前断裂是渭河盆地东南缘一条重要的近EW向的全新世活动断裂,与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断裂的北分支——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通过渭南市区,查明该北侧分支断层的展布、浅部结构、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及发震能力,对于当地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浅层地震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对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的展布、结构特征以及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4条测线的浅层地震勘探揭示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与渭南塬前断裂平行展布,两者呈阶梯状正断层结构关系。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错断多套第四纪地层,显示出生长型正断层特征;可识别的上断点埋深为95m以浅,晚更新统的垂直错距为16~20m;在剖面上表现为宽200~1 800m的次级断陷带,具有阶梯状正断层和小型地堑结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揭示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距今19ka以来仍有活动,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垂直运动速率为0.07~0.26mm/a。结合地表的断层陡坎和断错地貌现象判定,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与渭南塬前主断层同样具有较强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性,不能排除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曾经参与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破裂的可能性,亟需针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开展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东南缘 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 断层活动性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全新世活动海秀断裂存在性判断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华国 李峰 +5 位作者 吴小江 贾启超 王志成 林镇 贾伟 张攀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2-314,共13页
海秀断裂近东西向展布于海口市中心,准确厘定其几何位置和最新活动特征对科学评价海口市地震危险性、地震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地貌测量、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 海秀断裂近东西向展布于海口市中心,准确厘定其几何位置和最新活动特征对科学评价海口市地震危险性、地震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地貌测量、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前人确定的海口市中心城区全新世活动海秀断裂,分别在5个典型地点进行详细研究。首先,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微地貌测量,得到其中3个地点的地貌陡坎最大垂直落差为11~15 m;其次,跨地貌陡坎和海秀断裂实施了5条浅层人工地震勘探,结果显示,海秀断裂在地震剖面上反映微弱,断错特征不明显,推测断裂总体活动性较低。为验证该断裂的准确位置和最新活动特征,分别在海港路和人民公园开展了钻孔联合剖面探测,通过详细对比分析钻孔揭示的地层序列和地层年代,未发现因断裂活动导致的构造变形迹象,认为海秀断裂上新世以来在探测深度范围内不存在,海口市现有地貌陡坎应为海蚀阶地坎,可排除断裂陡坎的可能。原断裂沿线区域地震危险性被错误高估,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划可不考虑该断裂的避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秀断裂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全新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认识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正芳 李彦宝 +3 位作者 周本刚 朱国军 刘保金 吴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71-1681,共11页
大兴凸起东缘断裂位于北京平原的东南部,是控制大兴凸起与廊固凹陷的边界断裂,向N与控制大厂凹陷的曾发生1679年8级地震的NNE向夏垫断裂斜接,总体走向NE,倾向SE。以往的研究认为该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其不属于晚第四纪... 大兴凸起东缘断裂位于北京平原的东南部,是控制大兴凸起与廊固凹陷的边界断裂,向N与控制大厂凹陷的曾发生1679年8级地震的NNE向夏垫断裂斜接,总体走向NE,倾向SE。以往的研究认为该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其不属于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裂。文中在高精度浅层地震勘探的基础上开展了高密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获得了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活动的证据。该断裂在钻孔联合地质剖面中显示出正断活动特征,一套厚约7m的粉砂质黏土标志层在其断层下盘的顶界面埋深约为74m,而在其上盘的顶界面埋深约为102m,位错量约为28m,且可在其中的2个钻孔中分别深54.2m和39.4m的岩芯内发现断层滑动面。水平距离为2m的2个钻孔的标志层顶面埋深分别为8m和10m,位错量为2m,结合2个钻孔岩芯的变形特征分析认为断层的上断点埋深可能更浅。根据邻近已有钻孔的年代学资料推断,该断裂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文中研究改变了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带并非为活动断裂的认识,此新发现不仅对大兴凸起东缘断裂带的强震危险性和北京市地震灾害风险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对华北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断裂发展演化及其深浅耦合特征研究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 全新世活动断裂 大兴凸起东缘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北缘断裂带的重要分支——桃川-户县断层的浅部结构与第四纪活动性
8
作者 杨晨艺 李晓妮 +2 位作者 冯希杰 黄引弟 裴跟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4-483,共20页
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渭河盆地南缘重要的活动构造,含有多条分支断层,其中近EW向的桃川-户县断层位于该断裂带的北侧,其东段隐伏于渭河盆地内。已有研究对该断层隐伏段的中段开展了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并推断其为正断兼走滑运动性质的晚更新... 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渭河盆地南缘重要的活动构造,含有多条分支断层,其中近EW向的桃川-户县断层位于该断裂带的北侧,其东段隐伏于渭河盆地内。已有研究对该断层隐伏段的中段开展了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并推断其为正断兼走滑运动性质的晚更新世活动断层,但未能确定断层最晚活动的年代与活动速率。文中通过开展新的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进一步研究了桃川-户县断层西段(太白盆地段)与东段(渭河盆地隐伏段)的浅部结构构造和几何展布、第四纪活动的最晚时代及活动速率。探测剖面揭示出桃川-户县断层的西段可向W延伸至少20km至太白盆地,而东段自眉县起延入渭河盆地,经周至、户县,隐伏于渭河盆地第四系中。断层西段在太白盆地断错早第四系及下伏结晶基底,控制了太白盆地南缘,其N倾的正断作用断错第四系约300m,断层带内保留老的逆冲构造残余。断层东段(渭河盆地隐伏段)在周至和户县附近的主断面倾向N,断层带分别表现为宽约6km的断陷带和宽约4km的阶梯状构造带,断错了上更新统顶界;在渭河盆地南缘,断层断错全新统标志层黑垆土S0,垂直断距为4~5m,对应的全新世活动速率为0.4~1.3mm/a。综合浅层地震勘探、钻孔探测及地面地质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桃川-户县断层东段的活动性明显强于西段,这可能是由于东段并入渭河盆地构造带,成为一级活动地块边界带的一部分所致。桃川-户县断层是秦岭北缘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了渭河盆地南缘的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浅层地震探测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桃川-户县断层 全新世活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