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发动机活塞稳态温度存储式测量系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勇 黄荣华 +1 位作者 王兆文 程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设计了一套存储式活塞稳态温度测量装置,系统测试精度为±1℃;对EQD180N-20型天然气发动机外特性1 000、1 500、2 100 r/min 3个转速点进行了活塞稳定工况温度测量,同时进行了发动机转速从1 000 r/min缓慢上升到2 100 r/min的活塞... 设计了一套存储式活塞稳态温度测量装置,系统测试精度为±1℃;对EQD180N-20型天然气发动机外特性1 000、1 500、2 100 r/min 3个转速点进行了活塞稳定工况温度测量,同时进行了发动机转速从1 000 r/min缓慢上升到2 100 r/min的活塞温升试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提高了活塞温度测量效率,分析了EQD180N-20型发动机活塞温度热负荷,活塞轴向的平均温度梯度达2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活塞 温度 存储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制冷系统的非稳态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其冷端温度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殷亮 李茂德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60,共7页
热电制冷时由于电场与温度场的耦合作用 ,很难求得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解析解 ,从而阻碍了对它的非稳定状况的分析 ,另一方面又制约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对热电制冷系统的非稳态温度场数值模拟 ,较详细分析了非稳态状况下对冷端温度的... 热电制冷时由于电场与温度场的耦合作用 ,很难求得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解析解 ,从而阻碍了对它的非稳定状况的分析 ,另一方面又制约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对热电制冷系统的非稳态温度场数值模拟 ,较详细分析了非稳态状况下对冷端温度的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制冷系统 温度 数值模拟 电场 传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瞬态温度场分布测量系统研究
3
作者 常建新 孙雨南 +1 位作者 王琦 秦秉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41-141,共1页
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瞬态温度场分布测量系统研究常建新孙雨南王琦秦秉坤(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100081)发动机提高效率、降低排放技术研究的关键在于燃烧过程。发动机缸内瞬态温度场的测量对于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具有极为重... 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瞬态温度场分布测量系统研究常建新孙雨南王琦秦秉坤(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100081)发动机提高效率、降低排放技术研究的关键在于燃烧过程。发动机缸内瞬态温度场的测量对于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动机燃烧过程是在密封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燃烧过程 测量系统 二维瞬温度 发动机缸 场分布 时间分辨率 光学系统 分布测量 光纤传像束 计算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射率下红外热图像的非稳态温度场测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沈久利 张玉存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0-815,共6页
通过分析红外测温公式,研究物体发射率对红外热图像测温精度的影响,并找出影响物体发射率的因素。根据经典计算方法,发现了物体发射率在红外热图像测温应用中的局限。从红外热图像的角度对发射率的计算进行了建模,基于修正物体发射率得... 通过分析红外测温公式,研究物体发射率对红外热图像测温精度的影响,并找出影响物体发射率的因素。根据经典计算方法,发现了物体发射率在红外热图像测温应用中的局限。从红外热图像的角度对发射率的计算进行了建模,基于修正物体发射率得到提高红外热图像对非稳态温度场测量精度的模型。对铸铁、不锈钢进行了3组测温实验,红外热图像直接测量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1℃、1.7℃、2.3℃,而所提出的方法测量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0℃、0.7℃、1.6℃。通过对比分析3组测量结果数据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红外热图像 温度 发射率 测量精度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低温介质稳态质量流量、液位自动测量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耿卫国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介绍一种高精度低温介质稳态质量流量、液位自动测量系统 ,该系统包括液面计、密度计、二次仪表、采集系统、微机系统等 ,可通过计算机对低温介质贮箱中的液位进行实时监测 ,并能计算低温介质的稳态质量流量。该系统对液氧液位实时监测... 介绍一种高精度低温介质稳态质量流量、液位自动测量系统 ,该系统包括液面计、密度计、二次仪表、采集系统、微机系统等 ,可通过计算机对低温介质贮箱中的液位进行实时监测 ,并能计算低温介质的稳态质量流量。该系统对液氧液位实时监测的精度可达到 3% ,对液氧稳态质量流量测量的精度可达到 0 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介质 质量流量 液位 自动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催化转化器非稳态温度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建昕 帅石金 +2 位作者 倪春健 庄人隽 王维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用热电偶测量了发动机真实排气条件下催化转化器蜂窝陶瓷白载体和催化剂载体内的非稳态温度场 ,并考察了扩张管结构对载体温度场及升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白载体与催化剂载体的升温特性有很大的区别 ;催化转化器扩张管结构对催... 用热电偶测量了发动机真实排气条件下催化转化器蜂窝陶瓷白载体和催化剂载体内的非稳态温度场 ,并考察了扩张管结构对载体温度场及升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白载体与催化剂载体的升温特性有很大的区别 ;催化转化器扩张管结构对催化剂的升温特性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转化器 温度 测量 汽车 废气排放 发动机 排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热度场对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向哲 袁惠群 贺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汽轮机转子系统在频繁启停时,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使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发生变化。采用有限单元法,利用热-结构-动力学耦合理论,对稳态温度场对某汽轮机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转子系统轴向温差和... 汽轮机转子系统在频繁启停时,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使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发生变化。采用有限单元法,利用热-结构-动力学耦合理论,对稳态温度场对某汽轮机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转子系统轴向温差和径向温差的增大,热变形程度逐渐增大,系统振动的临界转速逐渐降低。稳态温度场对低阶临界转速的影响较大,而对于高阶临界转速的影响较小,特别对第一阶临界转速具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各阶临界转速的振型影响很小。在对转子系统的振动研究中,不应当忽略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转子系统 温度 热振动 临界转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速器齿轮传动系统的稳态热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 璇 李建华 陈国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ZD-10减速器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热网络法建立了该传动系统的热平衡方程组,建立了热阻,功率损失,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计算了该传动系统在有润滑条件下的稳态温度场,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这对于武装直升机传动系统... 以ZD-10减速器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热网络法建立了该传动系统的热平衡方程组,建立了热阻,功率损失,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计算了该传动系统在有润滑条件下的稳态温度场,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这对于武装直升机传动系统生存能力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地 功率损失 对流换热系数 温度 减速器 齿轮传动系统 武装直升机 试验研究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系统的过失误差识别 被引量:7
9
作者 孔明放 陈丙珍 +1 位作者 李博 胡山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0-435,共6页
数据校正包括数据协调和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两部分,其中过失误差的侦破与识别一直是数据校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针对系统偏差型的过失误差,研究了稳态系统中含有多个过失误差情况下的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过失误差可识... 数据校正包括数据协调和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两部分,其中过失误差的侦破与识别一直是数据校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针对系统偏差型的过失误差,研究了稳态系统中含有多个过失误差情况下的过失误差侦破与识别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过失误差可识别性的概念,分析了稳态系统的特性,指出了系统过失误差可识别的条件,并提出了过失误差的参数估计识别方法。计算实例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系统所含的多个过失误差,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误差识别 数据校正 过失误差 可识别性 参数估计识别方法 化工测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用于二维稳态导热物体温度场的电模拟实验台
10
作者 杨建会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80-84,共5页
本文介绍APPLE—Ⅱ微机通过A/D接口直接与电模拟实验台联机,完成对实验台数据的自动采取、存贮、数据处理并按实验要求打印输出温度数据及等温图线的方法。
关键词 二维 温度数据 模拟实验 实验台 打印输出 微机系统 图线 物理信号 电势分布 单位长度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跃电流作用下电缆中间接头温度测量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常文治 韩筱慧 +1 位作者 李成榕 葛振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6-1162,共7页
电缆中间接头温度与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测量该温度可以为电缆状态检修及动态增容提供依据。为此,在10kV电缆中间接头冷缩预制件表面、保护铜壳、本体铜屏蔽层、线芯等典型测量点安装温度传感器,对比分析不同形式阶跃电流作用下各测量点... 电缆中间接头温度与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测量该温度可以为电缆状态检修及动态增容提供依据。为此,在10kV电缆中间接头冷缩预制件表面、保护铜壳、本体铜屏蔽层、线芯等典型测量点安装温度传感器,对比分析不同形式阶跃电流作用下各测量点温度响应曲线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冷缩预制件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小,暂态电流作用下与线芯温度变化的延时较小,适合作为中间接头的温度测量点。以冷缩预制件表面温度测量值为原始数据,使用ANSYS软件构建中间接头的温度场仿真模型,在校正模型不确定参量的基础上计算线芯的稳态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计算相对误差最大值为3.9%;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以冷缩预制件表面温度测量值作为输入量预测线芯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计算绝对误差最大值为3.3°C,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接头 阶跃电流 温度测量 传感器 温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导率测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芃 华子恺 +2 位作者 张金松 廖翊诚 张建华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9期22-25,51,共5页
根据一维稳态的导热原理自主研发了一套聚合物材料热导率(λ)的测量系统,适用范围λ=0~2W/(m.K)。该系统由机械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机械子系统包含本体、加载模块、加热模块、冷却模块4部分,控制子系统包含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 根据一维稳态的导热原理自主研发了一套聚合物材料热导率(λ)的测量系统,适用范围λ=0~2W/(m.K)。该系统由机械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机械子系统包含本体、加载模块、加热模块、冷却模块4部分,控制子系统包含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PC和基于LabVIEW的图形化软件,实现了温度与热流量信号的采集、温度的控制及热导率等的显示输出。使用该系统实测了5种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测量值高于文献参考值+2%~+10%,其主要原因是样品上表面与加热盘下表面之间的存在热阻,略微降低了样品热端温度的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测量系统 聚合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基于PMU同步数据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3
作者 丁剑 白晓民 +2 位作者 王文平 赵伟 方竹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4,共7页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为电力系统各领域中新应用功能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支撑平台。文章简要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PMU量测数据在包括阻尼控制、暂稳分析及控...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为电力系统各领域中新应用功能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支撑平台。文章简要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PMU量测数据在包括阻尼控制、暂稳分析及控制、电压稳定、解列控制在内的电力系统动态领域以及包括线路参数测量、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在内的电力系统稳态领域和继电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同时对这些应用研究的特点、优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U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 广域测量系统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综合测量方法设计固体导热系数测试实验台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丽新 刘圣春 刘秋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4期435-438,共4页
针对固体材料导热系数测量的需要,合理设计了稳态球体法导热系数测试实验装置;在手动测量的基础上,增设了数字仪表测量系统和计算机检测系统;利用KINGVIEW6.5开发了实验运行监测画面;采取了提高测温精度的有效措施。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 针对固体材料导热系数测量的需要,合理设计了稳态球体法导热系数测试实验装置;在手动测量的基础上,增设了数字仪表测量系统和计算机检测系统;利用KINGVIEW6.5开发了实验运行监测画面;采取了提高测温精度的有效措施。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实验装置简单可靠,实验模型直观准确,测量方法精确灵活,完全满足科研测试和教学实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材料 导热系数 球体法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加榴炮药温精确测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欣 周彦煌 +1 位作者 余永刚 陈劲操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药温是155mm自行加榴炮的主要战技指标之一,是影响火炮初速和射程的重要参量。在分析发射药传热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药温变化规律的非稳态热传导模型,开发了一种非接触式全自动药温在线测量装置,可实现对自行加榴炮的装药温度场和... 药温是155mm自行加榴炮的主要战技指标之一,是影响火炮初速和射程的重要参量。在分析发射药传热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药温变化规律的非稳态热传导模型,开发了一种非接触式全自动药温在线测量装置,可实现对自行加榴炮的装药温度场和实时平均温度的精确测量,并能通过该装置上的通讯接口将测量结果传输给火控系统的炮长任务终端,满足了自行加榴炮武器系统对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自行加榴炮 药温测量 热传导 温度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压标准电容器测量交流高压 被引量:4
16
作者 候宪华 周立 李忠华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9期41-44,共4页
基于电网发展对新型交流高压测量技术的需求,在分析现有交流高压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标准电容器的交流高压测量系统,详细分析了此种交流高压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稳态特性和频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同... 基于电网发展对新型交流高压测量技术的需求,在分析现有交流高压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标准电容器的交流高压测量系统,详细分析了此种交流高压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的稳态特性和频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所研制出的交流高压测量系统满足电力系统对工频高压信号获取的技术需求,同时满足频率不大于2500Hz交流高压测量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高压测量系统 高压标准电容器 特性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测量误差影响的误差检测-K值控制法
17
作者 田新良 杨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84,共8页
本方法检测单闭环系统或弱耦合的多闭环多控制对象的复合控制系统的误差信号E(s)和输出值C(s),得到输出期望值R(s);再加上K倍E(s)作为新的输出期望值R(s),然后使用原算法对系统实施控制.比较传统的控制方式,通过检测系统的输出期望值R(s... 本方法检测单闭环系统或弱耦合的多闭环多控制对象的复合控制系统的误差信号E(s)和输出值C(s),得到输出期望值R(s);再加上K倍E(s)作为新的输出期望值R(s),然后使用原算法对系统实施控制.比较传统的控制方式,通过检测系统的输出期望值R(s)和输出值C(s)得到误差信号E(s)从而实施控制,该方法减少了测量误差对系统误差的影响.同时,该方法可对多控制对象中的每一个控制对象的开环增益通过系数K进行单独调节,从而便于实现每个控制对象开环增益的最优化,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调试难度,降低了系统的稳态误差.论文推导了测量误差对原控制系统的影响及该方法减少测量误差对系统误差影响的原理,并提供了该方法在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实例,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误差 误差 最优化系统 误差检测–K值控制法 有源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检测技术在探伤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全胜 李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9,共5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详细介绍了高温压力管道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可行性 。
关键词 红外检测 探伤 测量 温度 高温压力管道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激励谐振筒压力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广玉 樊尚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8年第2期134-140,共7页
本文首次提出压电激励单模态和双模态谐振式振筒压力传感器的不同实现方案;并从闭环系统证明,双模态测量原理可以抑制环境温度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因而无需另加温度补偿。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双模 温度补偿 单模 闭环系统 传递函数 测量原理 区域划分 环境温度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区现今地热特征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超 张盛生 +5 位作者 李胜涛 贾小丰 姜光政 高堋 王一波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45-4557,共13页
恰卜恰地热区位于青海共和盆地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具有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自2013年起,不同的研究者针对该区开展了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然而现今地热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4口干热岩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81... 恰卜恰地热区位于青海共和盆地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具有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自2013年起,不同的研究者针对该区开展了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然而现今地热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4口干热岩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81块岩芯样品的热导率测试数据,计算了研究区4个大地热流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花岗岩层现今地温梯度为39.0~45.2℃·km^(-1),平均值为41.3℃·km^(-1),大地热流值介于93.3~111.0 mW·m^(-2)之间,平均值为102.2 mW·m^(-2),与我国主要的克拉通型盆地(如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和新生代裂谷型盆地(如渤海湾盆地)相比,该区属于青藏高原高热流背景下的局部异常高地温梯度和高大地热流区.分析认为,研究区高地热异常可能暗示共和盆地浅部(20 km以浅)存在局部异常热源体(岩浆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测量 地温梯度 热导率 大地热流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