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正断层影响下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江明泉
康向涛
鄢朝兴
唐猛
王子一
-
机构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6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4009)。
-
文摘
合理的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是保证瓦斯抽采效果的关键。但目前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定方法方面,缺乏对正断层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研究。以贵州某矿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构建流固耦合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钻孔抽采瓦斯量法相互验证的方式分析了无断层影响下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瓦斯抽采120 d时,有效抽采半径数值模拟结果为3.10 m,现场试验结果为2.93 m,现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流固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分析了正断层影响下顺层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抽采时间范围内,钻孔距正断层一定距离时,瓦斯压力曲线会出现驼峰状分布,且峰值间隔约为3.5 m;正断层附近钻孔有效抽采半径随距断层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正断层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范围在距断层70 m内。结合正断层影响下的分析结果,在保证抽采效果和不延长抽采时间的前提下,对正断层附近瓦斯抽采钻孔布孔间距实施分段布置:在靠近断层30 m内密集布置钻孔,布孔间距应不大于距断层10 m时的有效抽采半径(1.83 m);在距断层30~70 m范围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大钻孔的布孔间距;在距断层70 m外,可逐步恢复至无正断层影响下顺层钻孔的布孔间距。
-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正断层
顺层
钻孔有效抽采半径
流固耦合模型
瓦斯压力
钻孔布置
-
Keywords
gas extraction
normal fault
bedding
effective extraction radius
fluid-solid coupling model
gas pressure
borehole arrangement
-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基于瓦斯抽采流量法确定本煤层钻孔有效影响半径
被引量:32
- 2
-
-
作者
李书文
张智峰
宣德全
-
机构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风处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5,共3页
-
文摘
为了准确地测出新安煤矿现行抽采条件下本煤层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在不同钻孔间距条件下采用瓦斯抽采流量法,根据瓦斯抽采流量的变化确定了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结果表明:采用瓦斯抽采流量法确定的本煤层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为1.2 m,这与以往的测试结果相符,说明采用瓦斯抽采流量法测定的本煤层抽采钻孔有效影响半径,可为现场钻孔间距布置提供依据。
-
关键词
抽采条件
本煤层钻孔
抽采钻孔有效影响半径
钻孔间距
-
Keywords
gas drainage condition
in-seam borehole
effective influence radius of gas drainage borehole
space between boreholes
-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8
- 3
-
-
作者
王晓峰
-
机构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99,共3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40-003)
-
文摘
解析了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测定存在的受限因素,分析了压力指标法测定参数之间的灰度关系。建立了灰度预测模型并进行数据预测和现象实测数据比较,提出了压力指标法考察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的灰度预测理论。预测结论为在第25天表压值降至最大值的56%以下,并随着观测时间的累计,预测的表压值具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与现场实测的第23天数据指标相差仅2d。研究结果表明,灰度预测模型的引入为克服考察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供了可靠的预测理论依据和比对参照数据。
-
关键词
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
瓦斯抽采
压力指标法
灰度预测
-
Keywords
effective gas drainage radius of drilling
gas drainage
pressure index method
gray prediction
-
分类号
TD712.6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某矿顺层钻孔瓦斯抽采及布孔参数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 4
-
-
作者
张波
谢雄刚
许石青
-
机构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64009)
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黔科合SY字[2015]3001)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支撑[2017]2821)
-
文摘
在综合考虑瓦斯流动惯性和滑脱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瓦斯抽采流动模型。以松河煤矿15号煤层12150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单一钻孔和多钻孔情况下瓦斯压力分布规律和渗透率变化情况,并结合钻孔抽采有效半径,得出了合理的抽采钻孔直径和钻孔布置参数。当单一钻孔瓦斯抽采240d时,通过比较钻孔直径为40,65,75,94mm时的瓦斯抽采效果,得出钻孔直径选取为65mm较为适宜。当3个钻孔在钻孔间距分别为3,4,5m时,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瓦斯抽采的有效半径分析,得出当预抽采超过180d时,选用5m钻孔间距较为适宜;当抽采时间在120~150d时,选择4m钻孔间距较为适宜;当抽采时间少于120d时,选用3m钻孔间距较为适宜。煤层渗透率随抽采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抽采初期瓦斯压力梯度较大,大量吸附瓦斯解吸,瓦斯压力大于吸附膨胀应力,裂隙孔隙通道打开,此时煤层渗透率较大;抽采中后期,瓦斯压力持续降低,瓦斯压力相对吸附膨胀应力优势不大,孔隙裂隙增加量较小,造成在抽采中后期煤层渗透率增幅不大。
-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瓦斯抽采
煤层渗透率
钻孔抽采有效半径
瓦斯流动惯性
瓦斯滑脱效应
布孔间距
瓦斯压力
-
Keywords
coal mining
gas extraction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effective radius of borehole extraction
gas flow inertia
gas slippage effect
spacing of borehole arrangement
gas pressure
-
分类号
TD82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