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围岩松动圈常用测试方法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
51
1
作者
杨旭旭
王文庆
靖洪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4,共6页
为便于在不同工程背景下对现有多种松动圈测试方法进行选择应用,对获得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理论方法和多种物理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各物理测试方法的适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法技术相对成熟,但对测试岩体岩性要求较...
为便于在不同工程背景下对现有多种松动圈测试方法进行选择应用,对获得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理论方法和多种物理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各物理测试方法的适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法技术相对成熟,但对测试岩体岩性要求较高;多点位移计法测量数据量大,测试精度不高;地震波法与地质雷达法可实现无损检测,但成本较高,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工程;钻孔摄像方法直观、精度高,但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以及不适用于破碎程度高的岩体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圈测试
声波
法
多点位移计
法
地震波
法
地质雷达
法
钻孔摄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
14
2
作者
蔡冠楠
李忠辉
+1 位作者
杨玉龙
康俊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介绍了目前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不同方法及其测试原理,讨论和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声波测试法技术成熟、方法简单,但在软岩层中很难适用;多点位移计和多点应力计法可以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的位移或应...
介绍了目前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不同方法及其测试原理,讨论和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声波测试法技术成熟、方法简单,但在软岩层中很难适用;多点位移计和多点应力计法可以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的位移或应力变化,但其测试精度有限;地震波法测试精度高,但设备昂贵且安装复杂;地质雷达法不需钻孔,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但测试成本较高;电阻率法对仪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且对电极布置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钻孔摄像法的图像清晰度受限于钻孔内恶劣的环境条件及摄像头的像素。因此,每一种测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实际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巷道围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以便准确测定巷道松动圈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松动圈
声波
法
多点位移计
法
多点应力计
法
地震波
法
地质雷达
法
电阻率
法
钻孔摄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点线-区域”结合观测顶板“三带”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磊
李希建
+4 位作者
田波
周栓柱
丁飞飞
马占国
汪子鸿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107,共5页
根据顶板"三带"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五轮山煤矿1805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了"点线-区域"结合观测顶板"三带"技术。采用经验计算法、钻孔摄像法、网络并行电法及关键层综合分析法对1805工作面顶板"...
根据顶板"三带"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五轮山煤矿1805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了"点线-区域"结合观测顶板"三带"技术。采用经验计算法、钻孔摄像法、网络并行电法及关键层综合分析法对1805工作面顶板"三带"发育规律进行观测与分析,利用YTJ-20型岩层探测记录仪进行静态点线观测,及WBD-I型网络并行电法仪进行动态区域观测,并相互验证观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805工作面8煤顶板冒落带发育高度为7~9m,裂隙带发育高度为30~37m,弯曲下沉带发育高度为37m以上。现场观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点线观测与区域观测相结合,提高了观测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三带”
点线-区域
钻孔摄像法
网络并行电
法
冒落带
裂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岩松动圈常用测试方法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
51
1
作者
杨旭旭
王文庆
靖洪文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162)
文摘
为便于在不同工程背景下对现有多种松动圈测试方法进行选择应用,对获得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理论方法和多种物理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各物理测试方法的适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法技术相对成熟,但对测试岩体岩性要求较高;多点位移计法测量数据量大,测试精度不高;地震波法与地质雷达法可实现无损检测,但成本较高,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工程;钻孔摄像方法直观、精度高,但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以及不适用于破碎程度高的岩体等缺点。
关键词
松动圈测试
声波
法
多点位移计
法
地震波
法
地质雷达
法
钻孔摄像法
Keywords
measuring and test of loose zone
acoustic method
muhi-point displacement measuring method
seismic wave method
geo-logic radar method
borehole camera shooting method
分类号
TD32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
14
2
作者
蔡冠楠
李忠辉
杨玉龙
康俊亮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基金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SKLCRSM09X0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768)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11]Ⅲ-2002)
文摘
介绍了目前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不同方法及其测试原理,讨论和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声波测试法技术成熟、方法简单,但在软岩层中很难适用;多点位移计和多点应力计法可以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的位移或应力变化,但其测试精度有限;地震波法测试精度高,但设备昂贵且安装复杂;地质雷达法不需钻孔,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但测试成本较高;电阻率法对仪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且对电极布置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钻孔摄像法的图像清晰度受限于钻孔内恶劣的环境条件及摄像头的像素。因此,每一种测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实际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巷道围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以便准确测定巷道松动圈大小。
关键词
巷道松动圈
声波
法
多点位移计
法
多点应力计
法
地震波
法
地质雷达
法
电阻率
法
钻孔摄像法
Keywords
broken rock zone of roadway
acoustic method
multi-point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method
multi-point stress measurement method
seismic wave method
geologic radar method
resistivity method
borehole camera method
分类号
TD32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点线-区域”结合观测顶板“三带”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磊
李希建
田波
周栓柱
丁飞飞
马占国
汪子鸿
机构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复杂地质矿山开采安全技术工程中心
贵州大学瓦斯灾害防治与煤层气开发研究所
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107,共5页
基金
贵州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编号:黔科合JZ字[2014]2005)
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资助(编号:黔教合KY字(2013)112)
文摘
根据顶板"三带"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五轮山煤矿1805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了"点线-区域"结合观测顶板"三带"技术。采用经验计算法、钻孔摄像法、网络并行电法及关键层综合分析法对1805工作面顶板"三带"发育规律进行观测与分析,利用YTJ-20型岩层探测记录仪进行静态点线观测,及WBD-I型网络并行电法仪进行动态区域观测,并相互验证观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805工作面8煤顶板冒落带发育高度为7~9m,裂隙带发育高度为30~37m,弯曲下沉带发育高度为37m以上。现场观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点线观测与区域观测相结合,提高了观测结论的可靠性。
关键词
顶板“三带”
点线-区域
钻孔摄像法
网络并行电
法
冒落带
裂隙带
Keywords
roof“three zones”
point line-the area
borehole imaging method
the network parallel electrical method
caving zone
fissure zone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围岩松动圈常用测试方法分析与比较
杨旭旭
王文庆
靖洪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探讨
蔡冠楠
李忠辉
杨玉龙
康俊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点线-区域”结合观测顶板“三带”技术应用研究
徐磊
李希建
田波
周栓柱
丁飞飞
马占国
汪子鸿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