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川渝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集成与规模化应用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岳砚华
伍贤柱
张庆
赵晗
姜巍
-
机构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82,共9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宁-威远页岩气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6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4E-3206)
-
文摘
自2009年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第1口井开钻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及时总结所优化集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对于"高效益、高效率"推进川渝地区页岩气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并完善了10项页岩气钻完井工程主体技术系列,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页岩气规模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2)形成了从设计到室内实验评价、井中地震压裂缝网实时监测的体积压裂配套技术,保证了页岩气增产方案的实施效果;(3)创新形成了钻井—压裂、钻井—采输、压裂—采输等同步作业模板,优化平台布置,实现"批量化、模块化、程序化、一体化"作业,大幅度加快了页岩气井的投产进度;(4)形成6项页岩气开发环保节能技术,实现了页岩气清洁节能生产;(5)形成了以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为打造"透明"气藏奠定了基础;(6)优化地面集输工艺,实现了气藏采输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工程技术有效支撑了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页岩气上产,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工程技术系列
钻井压裂
钻井采输
压裂采输
规模效益
-
Keywords
Sichuan Basin
Changning-Weiyuan shale gas national demonstration zone
Engineering series
Drilling-fracturing
Drilling production&transportation
Fracturing-production&transportation
Large-scale benefit
-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