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震信息融合指导钻井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路保平 袁多 +1 位作者 吴超 侯绪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7-1234,共8页
针对地震速度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多解性影响钻井地质与力学模型预测精度问题,构建了由已钻井段地震速度更新、待钻地层地震速度预测、待钻地层地质特征预测与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3项技术组成的井震信息融合指导钻井技术,利用获取的已... 针对地震速度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多解性影响钻井地质与力学模型预测精度问题,构建了由已钻井段地震速度更新、待钻地层地震速度预测、待钻地层地质特征预测与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3项技术组成的井震信息融合指导钻井技术,利用获取的已钻地层的真实信息(速度、层位与对应深度)与井周一定范围内的叠前地震资料,快速完成速度模型修正及偏移成像,对钻头前待钻地层的地质特征与钻井地质环境因素进行实时修正描述与预测。现场应用证实,该技术实现了钻头前未钻开层段地层特征与钻井地质环境因素的实时描述、预测,及时预报钻头前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同时缩短资料的处理周期,大幅提高了时效性与预测精度,可为钻井方案的优化、施工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并能有效指导现场钻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钻地层 地震速度模型 地质特征 钻井地质环境因素 实时预测 钻井方案优化 施工措施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台气田气体钻井技术研究
2
作者 乔李华 程城 董国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3,27,共3页
英台气田营城组储层具有可钻性差、常规钻井速度慢、敏感性强、易受工作液污染等特点,因此常规钻井方式难以准确评价自然产能,开发效益差。通过针对性的开展地质工程特征分析,并从地层三压力、井壁稳定性、地层流体情况等方面入手论证... 英台气田营城组储层具有可钻性差、常规钻井速度慢、敏感性强、易受工作液污染等特点,因此常规钻井方式难以准确评价自然产能,开发效益差。通过针对性的开展地质工程特征分析,并从地层三压力、井壁稳定性、地层流体情况等方面入手论证气体钻井可行性,然后从气体介质的选择、井身结构优化、注气量优选等方面开展气体钻井方案优化研究等工作,并成功在英深306-1井开展现场气体钻井。该研究在达到准确评价储层自然产能目标的同时,实现了提速、降本、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可行性分析优化方案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超大位移井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喻贵民 霍宏博 +2 位作者 谢涛 宋闯 李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7-346,共10页
为解决渤海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层超大位移井到底能打多远的问题,文中综合考虑岩屑、井筒环境、水化效应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海上超大位移井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的影响,并进行了因素敏感... 为解决渤海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层超大位移井到底能打多远的问题,文中综合考虑岩屑、井筒环境、水化效应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海上超大位移井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的影响,并进行了因素敏感性和钻井方案优化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岩屑影响的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明显小于不考虑岩屑影响的延伸极限;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随破裂压力当量密度、钻井液稠度系数、钻杆转速、温度增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钻井液密度、钻井液流性指数、机械钻速、固相(岩屑)密度、固相体积分数、压力增量、水化应力的增加而减小,随钻井液排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破裂压力当量密度、钻井液流性指数、钻井液稠度系数对延伸极限的影响较大。通过优化各参数取值,可改善钻井液性能,提高井筒清洁能力,合理控制钻进参数,从而延长超大位移井水平段裸眼延伸极限,为平台位置优选、井网布置、复杂结构井开发方式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性 渤海超大位移井 裸眼延伸极限 参数分析 钻井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