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直径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钻测方法
1
作者 赵同彬 赵志刚 +3 位作者 齐炎山 尹延春 牛旭 李淇凡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得到煤矿井下大量煤体应力数据。本文根据煤体钻削破坏特征,对钻头破煤进行了力学分析,以钻头钻削力为纽带,研究了钻头受力与煤体应力关系,建立了煤体钻削力学模型,给出了包含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反演方程;开展不同强度和煤体应力的原煤室内钻进实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自主研制了大直径卸压钻机配套的随钻测量装置,开展煤矿井下实测实验,获取钻头位移、转速、转矩随时间变化数据,计算得到不同钻孔深度的煤体应力,给出了卸压孔区应力场分布形态,并与钻进能量和钻进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室内钻进实验加载应力与钻削力学模型计算应力平均误差为4.9%、最大误差为15.7%;现场实测煤体应力随孔深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煤壁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一致,同一钻孔的煤体应力、钻进时间和钻进能量随孔深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表明高应力区钻孔消耗能量较多,所需钻进时间也较长;对比相邻钻孔应力发现,先施工钻孔的应力峰值较高,后施工钻孔应力峰值较低,且峰值位置向深部转移,表明先施工钻孔起到明显的卸压作用。通过建立钻进多参量和煤体应力的定量关系,进行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原位测量,将大直径卸压钻孔从卸压工程孔拓展为应力测量孔,实现钻孔卸压与应力测量评估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卸压 削力学模型 煤体应力 进多参量 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井眼钻井液脉冲器工作性能分析及参数优化
2
作者 席文奎 张轩 +4 位作者 汪雄雄 巴莎 李欣 隽鸿科 耿东恒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是随钻测量仪器(MWD)中以强脉冲形式向地面传输数据的关键部件。为满足老井开窗侧钻作业要求,必须解决小尺寸空间下钻井液脉冲器的结构设计、水力冲蚀和信号强度问题。根据实际小井眼尺寸、悬挂钻铤及匹配MWD仪器结... 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是随钻测量仪器(MWD)中以强脉冲形式向地面传输数据的关键部件。为满足老井开窗侧钻作业要求,必须解决小尺寸空间下钻井液脉冲器的结构设计、水力冲蚀和信号强度问题。根据实际小井眼尺寸、悬挂钻铤及匹配MWD仪器结构尺寸,确定了小尺寸钻井液脉冲器上悬挂挂接方案及脉冲信号产生方式(连续波),完成了连续波脉冲器的结构方案及关键部件(旋转阀)的设计;以实际脉冲器设计案例(设计参数)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际工况,采用CFD方法对脉冲器(旋转阀)的耐冲蚀性能与脉冲(钻井液压力幅值)产生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对该脉冲器案例进行了多目标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研发的小井眼钻井液脉冲器能够满足实钻要求,且优化后脉冲器的最大冲蚀速率降低了7.41%,脉冲信号强度提高了16.24%,工作性能明显提升。设计分析及优化结果可为其在实际设计开发和应用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井眼 连续波井液脉冲器 老井开窗侧 脉冲信号幅值 冲蚀特性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管理:优质快速钻井的“金钥匙”
3
作者 黄晓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1997年第5期61-63,共3页
实现优质、快速、低耗、高效钻井是石油钻井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日前,由川钻19队中标承钻完成的天东59井,仅用4.96台月就顺利钻达"靶心",成功地完成了井深达4510米的钻井施工作业任务,建井周期仅159天,节约钻机月4.44台月。全... 实现优质、快速、低耗、高效钻井是石油钻井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日前,由川钻19队中标承钻完成的天东59井,仅用4.96台月就顺利钻达"靶心",成功地完成了井深达4510米的钻井施工作业任务,建井周期仅159天,节约钻机月4.44台月。全井平均钻机月速、机械钻速、单只钻头进尺和生产时率分别达909米/台月、2.69米/小时、129米和99.8%;钻头消耗预算64只,实际35只,节约29只;节约柴油400吨;全井组停、事故、复杂时率均为零,修理停工仅7小时;节约钻井成本200多万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但刷新了大天池同构造纪录,而且建井周期、平均钻机月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进尺 金钥匙 井队 井市场 快速 副司 探公司 机械 柴油 燃料油 井成本 井参数 建井周期 井周期 井工程 石油工程 聚合物泥浆 井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锚一体化锚杆随钻测量岩石强度试验研究
4
作者 姜鹏飞 张炜 +5 位作者 陈志良 王子越 罗超 郭吉昌 刘畅 孙洋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81,共19页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评估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实时、准确地获取锚杆钻进过程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对于指导巷道顶板支护设计、锚固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钻锚一体化锚杆和钻臂搭建了钻锚一体化锚杆随钻感知试验系统,试验系统可实时...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评估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实时、准确地获取锚杆钻进过程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对于指导巷道顶板支护设计、锚固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钻锚一体化锚杆和钻臂搭建了钻锚一体化锚杆随钻感知试验系统,试验系统可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液压缸、液压马达及钻箱位移等参数。通过对各参数特性、单一参数及组合参数随岩石强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获得钻进单位体积岩石时液压缸、液压马达及系统所做总功与岩石强度的关系,并对比了各参数的优劣性。研究结果表明:液压系统单一参数及组合参数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参数相关性系数较高,液压缸进油端、回油端拟合函数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40 8和0.849 7;钻箱钻进速度随试样单轴抗压强度变化的拟合函数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953 3;其次是液压马达做功、系统总功以及液压缸做功,分别为0.921 5、0.895 0和0.855 2。液压缸回油端压力拟合函数效果最好,误差率为14.33%,小于15%;其次是钻箱钻进速度,误差率为16.12%,小于20%;钻进系统所做总功、液压马达做功、液压缸做功误差率分别为20.73%、21.79%和23.78%,均小于25%,预测效果较好。液压马达做功系统做功占主要部分,平均占比99.22%,随着岩石强度的增加,液压马达做功占系统总功逐渐下降。总体来看,液压缸进油端压力、回油端压力、钻箱钻进速度、液压马达做功、系统总功及液压缸做功随试样单轴抗压强度变化的拟合函数相关性系数较高。研究结果为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估、锚杆支护方案优化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快速掘进 锚一体化 测量 单轴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隔水管闭式循环钻井液举升泵动力学仿真分析
5
作者 秦如雷 陈浩文 +2 位作者 许本冲 李昌平 梁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深水无隔水管闭式循环钻井液举升泵(简称举升泵)采用中置悬挂方式安装,其启动和运转时均会对上下两端连接的钻井液返回管线产生反扭矩和振动,影响举升泵及返回管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对举升泵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建立了多级举升泵... 深水无隔水管闭式循环钻井液举升泵(简称举升泵)采用中置悬挂方式安装,其启动和运转时均会对上下两端连接的钻井液返回管线产生反扭矩和振动,影响举升泵及返回管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对举升泵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建立了多级举升泵流道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对单级泵的反扭矩进行理论计算,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多级举升泵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举升泵运行过程中的反扭矩、振动及轴向力与泵运转速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大,举升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反扭矩及轴向力增大、转子振幅先增大后减小,并得出了实时和额定功率下举升泵的反扭矩、轴向力和振动。研究结论可为举升泵及连接的返回管线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指导,提高深海钻井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隔水管闭式循环 深水 井液举升泵 动力学仿真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随机共振钻井返出液信号处理方法
6
作者 任旭虎 王文倩 +2 位作者 刘通 闫宇晴 吴鹏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钻井作业中复杂噪声干扰了钻井返出液回波信号的准确提取和旅行时间计算、降低了钻井返出液液面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随机共振钻井返出液信号处理算法。通过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 针对钻井作业中复杂噪声干扰了钻井返出液回波信号的准确提取和旅行时间计算、降低了钻井返出液液面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随机共振钻井返出液信号处理算法。通过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及新的个体最优值,对标准PSO算法进行优化,克服其易陷入局部极值缺陷的问题,获得实现原始信号共振效应的最佳非线性项系数,采用4阶龙格-库塔算法对随机共振进行求解,从而获得最佳输出信号。对不同井况的钻井返出液信号进行仿真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PSO的随机共振方法在有效滤除噪声的同时保留了信号的原始特征;处理后的信号一致性良好,表现出平滑稳定的特性。该方法提高了钻井返出液液面检测的精度,可为钻井返出液检测信号的处理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作业 井返出液回波信号 回波旅行时间 随机共振 粒子群 数据采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参数响应特征的巷道顶板岩层界面识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点尚 刘灿灿 +3 位作者 王传兵 任波 任帅 康志鹏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为实现煤矿地质透明化,促进煤矿智能化发展进程,解决传统岩层界面识别方法速度慢、成本高以及精度差的难题,围绕岩层界面智能识别进行研究。首先,在实验室内浇筑地层模型,通过自主研制的随钻装置开展位移、转速、扭矩和声压级等参数的... 为实现煤矿地质透明化,促进煤矿智能化发展进程,解决传统岩层界面识别方法速度慢、成本高以及精度差的难题,围绕岩层界面智能识别进行研究。首先,在实验室内浇筑地层模型,通过自主研制的随钻装置开展位移、转速、扭矩和声压级等参数的实时采集;其次,采用指数加权损失函数自动过滤位移数据异常值,提出钻速计算方法;然后,用变点检测算法、RStudio软件的Strucchange模型和决策树算法分析钻速、转速、声压级和扭矩等参数,对比分析其识别岩层界面的准确性;最后,在2种典型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层界面随钻识别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以钻速为输入参数,决策树算法是快速准确识别岩层界面的最佳方式;现场试验中煤岩界面位置预测的平均误差为0.04 m,但对于复合顶板岩层界面识别准确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顶板 进参数 岩层界面随探测 煤岩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郭庄煤矿大口径充填孔钻探技术
8
作者 郭林强 邹志飞 +2 位作者 宋林 李鑫山 纪修阳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充填孔采矿法是煤矿实现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重要技术,具备良好的环保、经济效益。介绍了山西郭庄煤矿充填孔地层情况,并对其钻探施工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钻进工艺和定向稳斜技术,优化钻进参数,高质量地完成了... 充填孔采矿法是煤矿实现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重要技术,具备良好的环保、经济效益。介绍了山西郭庄煤矿充填孔地层情况,并对其钻探施工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钻进工艺和定向稳斜技术,优化钻进参数,高质量地完成了钻探作业。同时,因郭庄煤矿充填孔靠近居民生活区,环保要求严格。本项目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一套具有强携带和悬浮岩屑能力的环保冲洗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环保冲洗液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郭庄煤矿充填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充填孔 定向 测斜 环保冲洗液 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驱动的邻井辅助同井钻速预测与优化方法
9
作者 樊永东 金衍 +3 位作者 林伯韬 韩雪银 吴事难 张家豪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渤海中部沙河街组储层主要为泥岩和深色砂泥岩,在钻遇该储层时机械钻速偏低,严重影响钻井周期与钻井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钻速预测与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钻速预测与钻速优化2部分,基于地质与工程融合数据... 渤海中部沙河街组储层主要为泥岩和深色砂泥岩,在钻遇该储层时机械钻速偏低,严重影响钻井周期与钻井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钻速预测与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钻速预测与钻速优化2部分,基于地质与工程融合数据建立了邻井辅助同井钻速预测模型;在完成钻速预测后,定义了特征贡献度系数,以量化不同特征参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既可以基于特征贡献度系数对预测结果进行解释,也可以得到对钻速影响较大且可人为可控的参数。针对显著影响钻速且可人为可控的参数,钻速优化模型通过网格搜索优化算法寻找最优参数组合,从而实现钻井提速。基于该模型对钻速优化可知,测试井的钻速平均提高了6.34%,对预测结果贡献最大的3组参数分别是伽马值、钻压和钻头钻井时长。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地质与工程因素,实现了高精度钻速预测与钻速大幅度提高,在实际应用的2口开发井中为钻速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预测 速优化 机器学习 地质-工程一体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比能的钻井参数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宫臣兴 董易凡 +2 位作者 何涛 孙栋 雷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4,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定向井钻井速度,通过分析定向井井下钻柱受力情况,确定了井口测量参数与井底实际参数的转换关系,明确了螺杆钻具输出特性,建立了定向井复合钻井修正机械比能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钻井效率、优化钻井参... 为进一步提高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定向井钻井速度,通过分析定向井井下钻柱受力情况,确定了井口测量参数与井底实际参数的转换关系,明确了螺杆钻具输出特性,建立了定向井复合钻井修正机械比能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钻井效率、优化钻井参数。以SN000A井录井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不同机械比能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修正机械比能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利用修正模型针对性地对SN000A井钻遇各地层进行钻井参数优化,优化结果对于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定向井钻井提速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该优化方法也可为其他区块钻井提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提速 机械比能 定向井 复合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钻井参数监测控制与钻井风险防控技术
11
作者 杨进 韦龙贵 +5 位作者 顾纯巍 宋宇 李晓刚 王哲 史旻 顾岳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针对中国海上石油钻井监测控制与风险防控技术实现智能化面临的诸如海上钻井参数实时监测评价能力差等难题,根据中国海域特点改进相关理论计算模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工具对海洋钻井参数进行精确预测、对海洋钻井风... 针对中国海上石油钻井监测控制与风险防控技术实现智能化面临的诸如海上钻井参数实时监测评价能力差等难题,根据中国海域特点改进相关理论计算模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工具对海洋钻井参数进行精确预测、对海洋钻井风险进行评估、对海上员工进行操作监控培训等;同时引入Optidrill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等国外成熟商业钻井监控软件去解决海洋钻井参数实时监控难的问题。上述技术体系应用后,中国渤海海域部分区块单井复杂工况时间降低30%以上,复杂事故处理时间减少20%以上,钻井周期减少20%以上,培训效率提升40%,最终形成了钻井工程设计可视化模拟评估技术、钻井实时监测与控制优化技术、复杂工况多方决策技术和钻井工程仿真模拟培训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本项研究的海洋钻井参数监测控制与钻井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实现海上安全高效钻井作业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智能监控 可视化模拟评估 多方决策 模拟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老油田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
12
作者 翁定为 孙强 +7 位作者 梁宏波 雷群 管保山 慕立俊 刘汉斌 张绍林 柴麟 黄瑞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针对低渗透老油田老井侧向深部剩余油气资源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形成了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并开展了现场试验。该技术首先采用柔性侧钻钻具在老井筒中实现低成本侧钻,然后采用水力喷射工艺诱导多条裂缝起裂,最后下入油管柱对侧钻井眼... 针对低渗透老油田老井侧向深部剩余油气资源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形成了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并开展了现场试验。该技术首先采用柔性侧钻钻具在老井筒中实现低成本侧钻,然后采用水力喷射工艺诱导多条裂缝起裂,最后下入油管柱对侧钻井眼实施笼统多簇暂堵压裂,从而实现井间剩余储量的高效挖潜。该技术包含柔性侧钻水平井钻井和侧钻水平井压裂2项技术,前者主要涉及柔性钻杆结构和材料优化、钻进工艺、密闭取心工具3个方面,后者主要涉及压裂方案优化、压裂工具及实施工艺优化2个方面。该技术在长庆安塞油田开展了多轮现场试验,发现通过改变井型、缩小油水井排距,可以较好地建立压力驱替系统,实现压力的有效传导,从而达到低产低效井提液增产的目的,同时验证了该技术可为低渗透油藏剩余储量精准挖潜、储层精细动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老油田挖潜 柔性侧 超短半径水平井 多簇压裂 安塞油田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长隧的钻爆和TBM联合开挖进度仿真模型
13
作者 张涛 梁志强 +2 位作者 王飞 刘全 杨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4,共6页
长距离隧洞常用于穿越复杂地形,利用钻爆和TBM开挖方法联合开挖高原长隧可以充分发挥钻爆法的灵活性和TBM法的高效性,但是增加了工程进度管理的复杂度。考虑高原长隧常面临开挖工期长、地层复杂,气压低、气温低等不利条件,在钻爆法和TB... 长距离隧洞常用于穿越复杂地形,利用钻爆和TBM开挖方法联合开挖高原长隧可以充分发挥钻爆法的灵活性和TBM法的高效性,但是增加了工程进度管理的复杂度。考虑高原长隧常面临开挖工期长、地层复杂,气压低、气温低等不利条件,在钻爆法和TBM开挖进度仿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开挖工艺切换的工期及其影响,建立钻爆和TBM联合开挖的高原长隧开挖进度仿真模型,并以工期函数和控制流程的形式表达。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适用长隧施工的支洞和主洞多工作面同时开挖、以及钻爆和TBM联合开挖等复杂施工边界条件。可为高原区引水、公路、铁路等长距离隧洞的开挖进度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隧洞 爆开挖 TBM掘进 开挖仿真 工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 STE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在致密气水平井中的应用——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14
作者 周文兵 李婧 李晓黎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2期6-9,15,共5页
水平井开发是解决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单井产量低、投资成本高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为解决苏里格气田致密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摩阻扭矩大、轨迹控制难度高、有效储层钻遇率低等问题,应用了国产CG STE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详细介绍了CG... 水平井开发是解决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单井产量低、投资成本高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为解决苏里格气田致密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摩阻扭矩大、轨迹控制难度高、有效储层钻遇率低等问题,应用了国产CG STE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详细介绍了CG STE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同时阐述了以及相配套的钻具组合优化、钻井参数优选、井眼轨迹精准控制、钻井液性能优化等技术。CG STE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降摩减阻、钻井提速效果,“一趟钻”进尺、有效储层钻遇率大幅提高,为后期区域内水平井的高效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旋转导向井系统 致密气 水平井 一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岩定向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李宽 施山山 +3 位作者 张新刚 王跃伟 许洁 张恒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4,共8页
为推动干热岩产业化步伐,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海共和盆地部署了我国首例干热岩试验性开发工程,采用一口直井注入和两口定向井采出的开发模式,文章就定向井钻井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主要为花岗岩,地层硬度大、研磨... 为推动干热岩产业化步伐,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海共和盆地部署了我国首例干热岩试验性开发工程,采用一口直井注入和两口定向井采出的开发模式,文章就定向井钻井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主要为花岗岩,地层硬度大、研磨性强、温度高,加上大规模储存改造的影响,定向井钻井作业存在机械钻速低、碎岩工具寿命短、测量仪器耐温差、信号不稳定、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等技术难题。为保证钻井作业顺利推进,从井眼轨迹控制、提高井下工具耐温耐磨能力、提高钻井液高温流变性能、钻井液主动降温等技术手段入手,创新研发了耐高温MWD、抗高温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螺旋板式钻井液冷却装置等关键技术与装备,优选了“牙轮钻头+单弯螺杆+MWD”钻具组合,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双靶点定向井施工,AB靶心的中靶精度分别为4.85 m和8.97 m,钻井周期缩短20%以上,并取得了最高进尺175.00 m、最快机械钻速3.74 m/h的提速增效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定向 高温随测控 聚合物井液 井液冷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多深度电阻率天线系研究与设计
16
作者 李丰波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对随钻电阻率探测的实际需求和国产随钻电阻率仪器装备自主研发的迫切需要,本文对随钻电阻率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式的多深度多频率的随钻电阻率天线系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仪器探测...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对随钻电阻率探测的实际需求和国产随钻电阻率仪器装备自主研发的迫切需要,本文对随钻电阻率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式的多深度多频率的随钻电阻率天线系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仪器探测特性进行了考察及参数优化,该设计可实现多种深度的井下地层电阻率测量,同时能进行对称性电阻率补偿测量,消除井眼和工况影响。基于不同源距和不同频率测量组合,可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地层电阻率信息;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地层纵向分辨率,对薄互层具有较高的探测能力。本研究对我国随钻电阻率仪器的自主研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我国复杂地层尤其是薄互层的油气资源开发也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天线结构 测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工位可调节钻孔工艺装备设计
17
作者 葛飞跃 张开鑫 +2 位作者 谢孟麟 李癸印 曹凤梅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设计一种用于立式钻床,方便对孔系(三及三倍等分孔系)定位及钻削加工,且能根据孔系分布的圆周尺寸调整钻削位置的三轴钻工艺装备。在确定该工艺装备适用的机床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其总体方案,对传动系统进行设计并校核了主... 设计一种用于立式钻床,方便对孔系(三及三倍等分孔系)定位及钻削加工,且能根据孔系分布的圆周尺寸调整钻削位置的三轴钻工艺装备。在确定该工艺装备适用的机床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其总体方案,对传动系统进行设计并校核了主要零件,同时利用SolidWorks软件辅助设计了工艺装备的箱体结构、连接结构及圆周钻孔零件,建立模型并进行模拟装配,验证了设计结构的合理性。设计结果表明,这种三轴钻工艺装备可在原立式钻床的基础上快速安装、调整和加工圆周孔系,可节约时间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升钻削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 工艺装备 立式 多工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进中改性植物纤维随钻堵漏室内研究及评价
18
作者 贾永红 郭友 +2 位作者 张蔚 叶安臣 贺垠博 《石油科学通报》 2025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随着油气资源开采难度加大,旋转导向钻井已经成为控制井眼轨迹和连接油藏的重要技术。旋转导向钻井过程中,遇到地层漏失时常需添加随钻封堵剂,但目前主要采用的小尺寸堵漏材料可能降低堵漏效果,尤其是纤维类材料,因其长径比大且易交织,... 随着油气资源开采难度加大,旋转导向钻井已经成为控制井眼轨迹和连接油藏的重要技术。旋转导向钻井过程中,遇到地层漏失时常需添加随钻封堵剂,但目前主要采用的小尺寸堵漏材料可能降低堵漏效果,尤其是纤维类材料,因其长径比大且易交织,会导致钻井液黏度增加,严重时引发卡钻。本文研发了一种随钻堵漏纤维,并与现场堵塞旋导筛网的纤维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纤维符合行业标准,具备良好的过旋导性能和承压封堵性能。在钻井液体系中添加3%改性纤维后,能在150℃、6 MPa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封堵20~40目石英砂,30 min累计漏失量仅为4 mL。该研究对于旋转导向钻具用随钻堵漏材料的选择有重要现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漏剂 防漏堵漏 水基井液 旋转导向 改性植物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自适应的随钻无线通信信道质量评估研究
19
作者 宋雷震 吕东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随钻测量技术是进行石油勘探的重要方法,可以在钻井过程中对地下环境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无线通信信道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信息获取的效果。为提高随钻测量信息传输,提出一种通信信道质量评估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构建信道估计方法,然后... 随钻测量技术是进行石油勘探的重要方法,可以在钻井过程中对地下环境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无线通信信道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信息获取的效果。为提高随钻测量信息传输,提出一种通信信道质量评估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构建信道估计方法,然后结合泵冲干扰消除算法,构建基于加权因子信干噪比的信道质量评价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当信噪比为15时,研究提出的基于WSINR的信道质量评价方法的实际误码率为0.0003,理论误码率为0.00003,整体误码率在合理范围内。由此说明,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随钻通信信道的质量评估,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自适应 无线通信 信道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隧道钻爆施工对已建码头安全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黄鑫 梁泽华 +1 位作者 肖忠 丁嵬 《水道港口》 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胶州湾规划建设一海底隧道,入海后将穿过已建原油码头下方。由于与成品油储油区、油码头建筑物等距离有限,海底隧道钻爆施工引起的地表振动可能对已建原油码头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为研究钻爆施工的可行性,根据钻爆施工时爆源与... 胶州湾规划建设一海底隧道,入海后将穿过已建原油码头下方。由于与成品油储油区、油码头建筑物等距离有限,海底隧道钻爆施工引起的地表振动可能对已建原油码头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为研究钻爆施工的可行性,根据钻爆施工时爆源与码头位置的相对关系,在隧道沿线选取可能发生的14种不利工况,并基于显式动力有限元法对海底隧道钻爆施工的爆破过程和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不同的安全性要求确定了对应的炮眼装药量、起爆次数等详细施工参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药量可使地表振动响应小于各建筑物对应控制速度,钻爆施工引起的应力波频率很高,但在围岩内传播时存在明显衰减,建议根据现场试爆数据和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指导实际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施工 显式动力有限元法 海底隧道 码头建筑物 地表振动响应 动力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