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电控分离膜排异性回收废水中低浓度磷酸盐
1
作者 刘堰 过嘉鑫 +4 位作者 杨颂 徐世娴 杨言言 余钟亮 郝晓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5-1783,共9页
采用滴涂结合电化学沉积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电活性的三维花状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CoNi-LDH/G)杂化膜,用于电控离子交换过程(electrically switched ion exchange,ESIX)吸附水溶液中低浓度的磷酸根(PO_(4)^(3-))离子。结合... 采用滴涂结合电化学沉积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电活性的三维花状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CoNi-LDH/G)杂化膜,用于电控离子交换过程(electrically switched ion exchange,ESIX)吸附水溶液中低浓度的磷酸根(PO_(4)^(3-))离子。结合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CoNi-LDH/G杂化膜进行形貌、组成及结构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该杂化膜在不同吸附电压、不同初始浓度、共存离子及不同pH值条件下对PO_(4)^(3-)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即使在低浓度下,杂化膜对PO_(4)^(3-)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可以在较宽的pH值(4~10)范围内使用,同时受共存离子及其浓度变化影响甚小。此外,G对PO_(4)^(3-)的吸附容量为1.10 mg·g^(-1),CoNi-LDH对PO_(4)^(3-)的吸附容量为11.74 mg·g^(-1),二者吸附容量之和小于CoNi-LDH/G对PO_(4)^(3-)的吸附容量(16.25 mg·g^(-1))。同时,结合O1s的XPS数据分析发现,CoNi-LDH/G杂化膜对PO_(4)^(3-)的吸附过程除了层间阴离子交换、PO_(4)^(3-)与层板金属离子配位的配体交换外,还存在G与CoNi-LDH之间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 电控离子交换 排异性 低浓度 磷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亭亭 田国兴 +4 位作者 赵欣 余新勇 毛超 于雪寒 陈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本工作采用化学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还原,再将其与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量获得电化学性能最佳的... 本工作采用化学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还原,再将其与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量获得电化学性能最佳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NiCo-OH/GH_(100)),镍钴氢氧化物纳米片均匀分布在石墨烯表面。0.5 A/g电流密度下NiCo-OH/GH_(100)的比容量为590 F/g,电流密度增加到10 A/g时比容量保持率为76.1%,展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组装的NiCo-OH/GH_(100)//碳纳米管复合氮掺杂石墨烯水凝胶(NCGH)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在20 A/g下充放电循环10 000次,比容量保持率达92.9%,功率密度为375 W/kg时的能量密度达23.9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物 石墨水凝胶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牛玉莲 金鑫 +4 位作者 郑佳 李在均 顾志国 严涛 方银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78-1884,共7页
采用微波辐射与高温裂解相结合的二步还原法制备石墨烯。二步还原使氧化石墨被充分还原和剥离,所得到的石墨烯有较好的传导性,其比表面达675.4 m2.g-1。以此石墨烯为原料,水热法合成出石墨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复合... 采用微波辐射与高温裂解相结合的二步还原法制备石墨烯。二步还原使氧化石墨被充分还原和剥离,所得到的石墨烯有较好的传导性,其比表面达675.4 m2.g-1。以此石墨烯为原料,水热法合成出石墨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褶皱的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散在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中,这改善了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的传导性和结构稳定性。在0.25 A.g-1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是800.2 F.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0 A.g-1,比电容量为386.5 F.g-1,恒电流充-放电500次后比电容量仍能保持99%以上,这些呈示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筛负载钴铁双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卓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本文采用自组装-碳热造孔-刻蚀的方法将钴铁双金属层状氢氧化物(Co_(3)FeLDH)与石墨烯纳米筛(HG)复合,进而制备了基于Co_(3)FeLDH/H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水中Pb^(2+)、Cd^(2+)和Zn^(2+)。由于HG的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和... 本文采用自组装-碳热造孔-刻蚀的方法将钴铁双金属层状氢氧化物(Co_(3)FeLDH)与石墨烯纳米筛(HG)复合,进而制备了基于Co_(3)FeLDH/H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水中Pb^(2+)、Cd^(2+)和Zn^(2+)。由于HG的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和良好的导电性,以及Co_(3)FeLDH阵列结构对重金属离子的强亲和性,所制备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分析性能。实验结果显示,Pb^(2+)与Cd^(2+)的峰电流与浓度在1~1500μg·L^(-1)、Zn^(2+)峰电流与浓度在5~1800μg·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对Pb^(2+)、Cd^(2+)和Zn^(2+)的检测限分别达2.41 nmol·L^(-1)、4.45 nmol·L^(-1)和15.38 nmol·L^(-1),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允许的生活水中3μg·L^(-1)(27 nmol·L^(-1))、10μg·L^(-1)(48 nmol·L^(-1))和1 mg·L^(-1)(33 mmol·L^(-1))的阈值。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在环境分析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筛 双金属层状氢氧化物 电化学传感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L-半胱氨酸传感器 被引量:7
5
作者 袁爱国 李斌 +1 位作者 陈健平 晋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采用尿素水解法一步制备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掺杂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graphene oxide/CeO_2-Ni 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GO/CeO_2-Ni Al-LDHs)。采用红外光谱、X-晶体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 采用尿素水解法一步制备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掺杂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graphene oxide/CeO_2-Ni 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GO/CeO_2-Ni Al-LDHs)。采用红外光谱、X-晶体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GO/CeO_2-Ni Al-LDHs为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利用GO/CeO_2-Ni Al-LDHs修饰充蜡石墨电极制备了L-半胱氨酸(Cys)传感器,Cys的氧化峰电流和其在3×10^(-7)~1×10^(-6) 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Cy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电化学检测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电容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小青 曹杰 +2 位作者 胡忠山 冯晓娟 韩玉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90,共8页
采用氧化石墨(GO)还原法制备石墨烯(GNS),以氨水为沉淀剂,在石墨烯存在的情况下,通过Co2+和Ni2+化学共沉积的方法合成了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比表... 采用氧化石墨(GO)还原法制备石墨烯(GNS),以氨水为沉淀剂,在石墨烯存在的情况下,通过Co2+和Ni2+化学共沉积的方法合成了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比表面积测试(BET)等技术手段表征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散在钴镍双氢氧化物中,改善了钴镍双氢氧化物的传导性和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比电容高达2770 F/g,且循环500次后,比电容仍能保持93.4%,呈示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在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海燕 石高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35,共14页
高效的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换功能材料及其器件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LDH/G)复合物就是一类重要的能源材料。它们兼具LDH和石墨烯的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克服了LDH导电性差和石墨烯片易于团聚的问... 高效的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换功能材料及其器件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LDH/G)复合物就是一类重要的能源材料。它们兼具LDH和石墨烯的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克服了LDH导电性差和石墨烯片易于团聚的问题;在超级电容器和电化学催化分解水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LDH与化学修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有效复合的方法及其在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换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关于基于该类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及电化学析氧反应催化的研究;对LDH/G复合材料研究领域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复合物 超级电容器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钴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发萍 解玉龙 +1 位作者 郭倩妮 赵素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7-191,共5页
以硫酸钴(CoSO_(4)·7H_(2)O)为钴源、硫酸镍(NiSO_(4)·7H_(2)O)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嵌入到钴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Ni-LDHs)中合成CoNi-LDHs/MWCNTs复合材料。通过FT-IR、FE-SEM、XRD等分析方法对复合... 以硫酸钴(CoSO_(4)·7H_(2)O)为钴源、硫酸镍(NiSO_(4)·7H_(2)O)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嵌入到钴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Ni-LDHs)中合成CoNi-LDHs/MWCNTs复合材料。通过FT-IR、FE-SEM、XRD等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引入MWCNTs后,CoNi-LDHs颗粒均匀地嵌入碳纳米管网络中,与碳纳米管紧密结合交错在一起,增大了材料的表面积,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在电流密度为0.5 A/g下,复合材料比电容高达1965.55 F/g,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多壁碳纳米管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镍笼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环境水样中农药的高效富集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雪梅 杨静 +3 位作者 赵佳丽 周政 杜新贞 卢小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0-920,共11页
建立高效、灵敏的农药分离、富集和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采用一步法合成了钴基沸石咪唑骨架/多壁碳纳米管(ZIF-67/MWCNTs)复合物,并以该复合物为模板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钴镍笼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CoNi-LDH/MWCNTs)... 建立高效、灵敏的农药分离、富集和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采用一步法合成了钴基沸石咪唑骨架/多壁碳纳米管(ZIF-67/MWCNTs)复合物,并以该复合物为模板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钴镍笼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CoNi-LDH/MWCNTs)复合材料,将CoNi-LDH/MWCNTs用作固相微萃取(SPME)的纤维涂层富集环境水样中的6种农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6种农药。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N吸附/脱附对所制备的各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利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SPME的萃取条件,包括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解吸时间和盐浓度。在最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百菌清为0.015~200μg/L,戊唑醇为0.140~200μg/L,毒死蜱为0.250~200μg/L,仲丁灵为0.077~200μg/L,溴氰菊酯为1.445~200μg/L,哒螨灵为0.964~200μg/L)、较低的检出限(0.004~0.434μg/L)和良好的重复性。单个纤维和不同批次纤维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5.7%和0.5%~4.8%。在10.0μg/L和50.0μg/L 2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3.9%~108.2%,RSD<5.3%。此外,与其他涂层纤维相比,CoNi-LDH/MWCNTs涂层对农药具有更高效的富集能力,这归因于它的高比表面积以及CoNi-LDH/MWCNTs涂层与目标分析物之间存在的π-π堆积作用、疏水作用、阳离子-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环境水样中农药残留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高准确性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氢氧化物 多壁碳纳米管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涛 李在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19-724,共6页
在乙醇-水(V(乙醇)∶V(水)=9∶1)的反应介质中,以SiO2@AlOOH为硬模板,加入镍钴盐前驱体和碱源,水热法制备了花瓣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NiCo-LDHM)。采用扫描电子显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 在乙醇-水(V(乙醇)∶V(水)=9∶1)的反应介质中,以SiO2@AlOOH为硬模板,加入镍钴盐前驱体和碱源,水热法制备了花瓣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NiCo-LDHM)。采用扫描电子显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该微球平均粒径约2.5μm,呈多孔结构,由厚度10 nm左右纳米片自组装形成。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该产物电极的比电容量达到1 108.8 F/g,明显优于普通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极(710.5 F/g)的比电容量。当电流密度增加到7 A/g,比电容量为700.8 F/g,恒电流充-放电1 500次后比电容量仍高于94.5%,由此说明了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i-双金属氢氧化物//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构筑(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莉婧 孙国华 +7 位作者 谢龙飞 苏方远 李晓明 刘卓 孔庆强 吕春祥 李开喜 陈成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5,共9页
以高电容特性的CoNi-LDH作正极,活性炭作负极,6 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构筑CoNi-LDH/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由于这两种材料在同一种电解液中发生可逆循环时对应的电化学电势范围不同,因此通过组合这两种电极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对称电容... 以高电容特性的CoNi-LDH作正极,活性炭作负极,6 mol/L KOH溶液为电解液构筑CoNi-LDH/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由于这两种材料在同一种电解液中发生可逆循环时对应的电化学电势范围不同,因此通过组合这两种电极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对称电容器工作电压低的问题。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组装非对称电容器在碱性水系电解液中,其工作电压可以达到1.5 V。通过比较它与基于两种电极材料对称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曲线可以看出,非对称电容器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功率密度为102.3 W·kg^(-1)时,其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6.3 Wh·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复合物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能量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红平 孔惠 +1 位作者 牛玉莲 李在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25-731,共7页
氧化石墨经过微波辐射和高温热裂解处理得到深度还原的石墨烯。超声分散石墨烯于去离子水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加入硝酸镍、硝酸铝、尿素和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剂Pluronic 123;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利... 氧化石墨经过微波辐射和高温热裂解处理得到深度还原的石墨烯。超声分散石墨烯于去离子水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加入硝酸镍、硝酸铝、尿素和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剂Pluronic 123;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此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空间限制及调节作用,使之形成超薄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且均匀分散在褶皱的石墨烯纳米片上。研究了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电极的表观多相电子转移常数(k s)为0.727 s-1,明显高于单独的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因此石墨烯的引入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电子传导性。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电极的比电容为1 354.8 F/g。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A/g时,循环充-放电1 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在98.5%以上。在4 kW/kg的功率密度下,其能量密度达到12.96 Wh/kg。所制备的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提供了高的比电容、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模板 表面活性剂 石墨 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Zr LDH/氧化石墨烯对水中草甘膦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建辉 熊昆 李冬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采用氯化锌、六水合氯化铝、八水合氧氯化锆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氢氧化钠和一水合碳酸钠为碱溶液,通过共沉淀法合成Zn-Al-Zr LDH/GO纳米复合材料(LDH/GO)。XRD、SEM、BET和UV-Vis分光光度计,分别用于表征Zn-Al-Zr LDH/GO复合材料的物相... 采用氯化锌、六水合氯化铝、八水合氧氯化锆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氢氧化钠和一水合碳酸钠为碱溶液,通过共沉淀法合成Zn-Al-Zr LDH/GO纳米复合材料(LDH/GO)。XRD、SEM、BET和UV-Vis分光光度计,分别用于表征Zn-Al-Zr LDH/GO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孔隙结构和吸附过程。结果表明:GO的掺入可以改善LDH的形貌结构,当温度在303 K,pH=7,投料量为0.5g/L,LDH/GO对草甘膦的吸附容量可达10.707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LDH/GO对草甘膦的去除机理为静电吸引和表面络合;其草甘膦吸附性能优于当前商业磷吸附产品Phoslock。因此,Zn-Al-Zr LDH/GO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草甘膦去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石墨 去除 草甘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钴镍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芳辉 李晓柠 +3 位作者 程源晟 王淼 董天涯 周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7-571,共5页
本文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水热法于温和反应条件下制备了石墨烯基钴镍合金复合材料(GO/Co@Ni)。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本文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水热法于温和反应条件下制备了石墨烯基钴镍合金复合材料(GO/Co@Ni)。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该反应体系中添加GO/Co@Ni与未添加催化剂,以及只添加石墨烯材料或钴镍合金相比,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该复合材料中钴、镍的配比为2∶1时,催化效率最高。另外该复合材料中因为添加了钴和镍磁性材料,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对最佳钴镍比的复合材料进行了4次催化实验,其催化效率仍维持在90%以上,表明该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时的循环性能较好,有望发展作为新型的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石墨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硫化物、石墨烯与聚苯胺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巩鹏妮 弓巧娟 +3 位作者 梁云霞 孙晓玲 范嘉敏 赵晓燕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典型的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超级电容器作为典型的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镍钴硫化物、石墨烯、聚苯胺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几种二元复合材料各自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硫化物 石墨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富锂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菁菁 董国材 刘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93,97,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层状材料,富锂镍钴锰酸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和性能差异。尝试使用石墨烯对富锂镍钴锰酸锂材料进行改性,得到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等谱学技术以及... 作为一种新型层状材料,富锂镍钴锰酸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和性能差异。尝试使用石墨烯对富锂镍钴锰酸锂材料进行改性,得到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等谱学技术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技术对改性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显示,该材料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51.7mAh/g和164.5mAh/g),和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酸锂 石墨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基底上制备Ni掺杂Co(OH)_2复合材料及其超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铁明 王力群 +1 位作者 李小成 寇生中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6,共5页
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三维网状石墨烯/泡沫镍(3DGE/NF)为基底,电化学沉积Ni掺杂Co(OH)2纳米片得到三维镍钴双氢氧化物/石墨烯/泡沫镍(3D NixCo1-x(OH)2/GE/NF)复合电极材料,研究Ni掺杂量对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 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三维网状石墨烯/泡沫镍(3DGE/NF)为基底,电化学沉积Ni掺杂Co(OH)2纳米片得到三维镍钴双氢氧化物/石墨烯/泡沫镍(3D NixCo1-x(OH)2/GE/NF)复合电极材料,研究Ni掺杂量对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OH)2中掺杂适量的Ni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形貌;高质量、高导电性石墨烯的存在促进电极与电解液的电荷传输,加上镍钴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倍率性能.当Ni掺杂量为34%时,3D Ni0.34Co0.66(OH)2/GE/NF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3 A/g时,其在1mol/L的KOH电解液中比容量达到1 714F/g,当电流密度升高到30A/g时比容量仍保持有73%达到1 254F/g,显示出较好的倍率性,且在10A/g的大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 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钴水滑石/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嘉钰 李丽 +1 位作者 张国权 杨凤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04-4812,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以氧化还原石墨烯(rGO)为载体的锰钴水滑石(LDH),即MnCo-LDH/rG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氧还原性能.在Mn/Co物质的量比为1:3的条件下,MnCo-LDH和MnCo-LDH/rGO的形貌和催化性能最为突出.与MnCo-LDH相比,MnCo-LDH/rGO在Na2SO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以氧化还原石墨烯(rGO)为载体的锰钴水滑石(LDH),即MnCo-LDH/rG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氧还原性能.在Mn/Co物质的量比为1:3的条件下,MnCo-LDH和MnCo-LDH/rGO的形貌和催化性能最为突出.与MnCo-LDH相比,MnCo-LDH/rGO在Na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更加明显(-0.425V),且峰电流更大,达到0.749mA/cm^2.将MnCo-LDH/rGO作为阴极,在120min内持续提供30mA/cm^2的电流可使浓度为20mg/L的罗丹明B染料(RhB)降解98.6%,具备良好的降解性能.旋转圆盘(RDE)及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显示,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2,且主要自由基为·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物 氧化还原石墨 罗丹明B降解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六边形镍钴硫化物/RGO复合物的合成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晓庆 季振源 +3 位作者 沈小平 王冀恒 沈晓涵 程世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2,共7页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空心六边形镍钴硫化物(HHNCS)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纳米复合材料HHNCS/RGO。利用XRD,SEM,TEM和Raman光谱等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发现镍钴硫化物为空心六边形结构,并且均匀地附着在RGO的表面。该纳米复合物用作超级...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空心六边形镍钴硫化物(HHNCS)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纳米复合材料HHNCS/RGO。利用XRD,SEM,TEM和Raman光谱等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发现镍钴硫化物为空心六边形结构,并且均匀地附着在RGO的表面。该纳米复合物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1时比电容为927 F·g-1;当电流密度增大到20 A·g-1时,比电容仍高达724 F·g-1,表明材料拥有较好的倍率性能。此外,在电流密度5 A·g-1下循环2 000次后比电容保留有初始值的93%,显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HHNCS/RGO优异的电容性能主要是由于RGO的存在不仅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而且作为理想的载体分散HHNCS纳米片。HHNCS/RGO纳米复合物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使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石墨 复合材料 合成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_2O_4/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检测葡萄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亦宸 钱媛 +3 位作者 肖瑶 戴高鹏 罗天雄 刘素芹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NiCo_2O_4/还原石墨烯(rGO)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裸玻碳电极、NiCo_2O_4化学修饰电极、NiCo_2O_4/rGO复合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催化效果的比较,发现NiCo_2O_4... 采用水热法制备NiCo_2O_4/还原石墨烯(rGO)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裸玻碳电极、NiCo_2O_4化学修饰电极、NiCo_2O_4/rGO复合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催化效果的比较,发现NiCo_2O_4/rGO复合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当葡萄糖的浓度介于1~1 500μmol/L时,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检出限(S/N=3)低至0.1μmol/L。该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石墨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