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法)测定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中的微量磷元素
1
作者 冯焕村 陈珍华 魏稼轩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46-48,共3页
本文探讨了一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法测定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中微量磷元素的方法。磷元素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准确测量其含量对于优化电池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的ICP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测... 本文探讨了一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法测定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中微量磷元素的方法。磷元素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准确测量其含量对于优化电池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的ICP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测量技术,对于复杂基质中的微量元素测定具有优异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于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中的磷元素测定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高精密度和高准确度,干扰小等优点,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 三元复合氧化物 微量磷元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文敏 符建荣 +2 位作者 肖华 喻曼 许育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1-196,共6页
为考察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规律,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量、pH、无机阴离子、氨氮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降解效果以CODCr去除效率表示。结果表明:催化剂投量为0.1g... 为考察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规律,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量、pH、无机阴离子、氨氮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降解效果以CODCr去除效率表示。结果表明:催化剂投量为0.1g·L-1最适宜;缓冲及非缓冲体系下均表现为pH越大,FA降解效果越好;无机阴离子中Cl-对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自由基抑制剂HCO-3和CO2-3对反应的抑制效果显著;NH+4对FA的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NH3对FA的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浓度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Mn2+、Cu2+抑制了富里酸的降解,而Ca2+、Fe2+对富里酸的降解存在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钴锰复合氧化物 富里酸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正极材料LiNi_1/_3Co_1/_3Mn_1/3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原君 苏光耀 +3 位作者 雷钢铁 高德淑 李朝晖 陈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285-287,共3页
综述了多元过渡金属Ni、Co、Mn复合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制备方法及LiNi1/3Co1/3Mn1/3O2的改性等研究进展,对其特性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多元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钴锰复合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及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文敏 符建荣 +3 位作者 安文浩 肖华 喻曼 许育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77-1681,共5页
研究了连续流条件下工艺参数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的效果。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催化剂投量、反应器高径比等因素对富里酸降解的... 研究了连续流条件下工艺参数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的效果。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催化剂投量、反应器高径比等因素对富里酸降解的影响,降解效果以TOC或CODCr去除效率表示。半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臭氧化比单独臭氧化具有更高的富里酸矿化效率;连续不回流实验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反应器高径比的增大有助于富里酸降解效率的提高,综合考虑运行成本,三者适宜的工艺参数分别为58min、0.5g·L-1和6.5∶1。针对实际垃圾渗滤液尾水,经过去除氯离子和碱度的预处理后,连续回流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对其CODCr和色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钴锰复合氧化物 富里酸 垃圾渗滤液 连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 Co1/3 Nn1/3O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改变 陈白珍 +3 位作者 李义兵 金基明 陈亚 李若愈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266-268,共3页
以LiOH·H2O与硫酸混合盐(Mn:Ni:Co=1:1:1)为原料,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钴镍锰复合氢氧化物,然后与Li2CO3混合,在不同的焙烧条件下合成Li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DSC-TGA、SEM、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 以LiOH·H2O与硫酸混合盐(Mn:Ni:Co=1:1:1)为原料,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钴镍锰复合氢氧化物,然后与Li2CO3混合,在不同的焙烧条件下合成Li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DSC-TGA、SEM、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反应机理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具有单一的层状岩盐结构。采用500℃预焙烧,再经800℃焙烧的工艺条件所得产品的X衍射峰尖锐,结构规整。表面微粒较大;充放电测试表明,在4.6~2.5V的初始放电容量达到167.9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 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三元前驱体中的硫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珍华 骆月英 冯焕村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5期125-127,130,共4页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式Ni_(x)Co_(y)Mn_(1-x-y)(OH)_(2),俗称三元前驱体)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三元前驱体中硫含量的高低会对锂电池性能产生影响,因此硫含量是三元前驱体中的重要技术指标。通常硫含量的检测方法...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化学式Ni_(x)Co_(y)Mn_(1-x-y)(OH)_(2),俗称三元前驱体)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三元前驱体中硫含量的高低会对锂电池性能产生影响,因此硫含量是三元前驱体中的重要技术指标。通常硫含量的检测方法有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根、比浊法测定硫酸根、碳硫仪测定硫含量、ICP-OES法测定硫含量等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法)测定三元前驱体中硫含量的过程中,镍、钴、锰对硫含量的干扰,筛选合适的谱线,确定优化的方法。方法无需进行基体匹配等繁琐操作步骤就能得到准确、稳定的测量结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优化后ICP-OES法的工作条件参数,采用谱线182.562,可以不用考虑镍、钴、锰三元素的干扰,加标回收率在94%-96%,而且测试结果与碳硫仪测试结果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OES 电池材料 三元素复合氧化物 三元前驱体 硫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