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活化PMS去除水中加替沙星
1
作者 杨群 李红艳 +4 位作者 张峰 毛立波 崔佳丽 董颖虹 郭紫瑞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8-1099,共12页
以农业废弃物废菌棒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性能的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Co-N@MSBC),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并用Co-N@MSBC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加替沙... 以农业废弃物废菌棒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性能的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Co-N@MSBC),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并用Co-N@MSBC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加替沙星(GAT)。结果表明,与PMS、MSBC、MSBC/PMS、CoN@MSBC相比,最佳条件下,Co-N@MSBC/PMS体系在60min内对GAT的去除率高达96.5%,且在宽pH(3~11)范围均保持90%以上的GAT去除率;Cl^(-)、NO_(3)^(-)和HCO_(3)^(-)对GAT去除有一定抑制作用,H_(2)PO_(4)^(-)有轻微促进作用。Co-N@MSBC经过3次循环利用后对用自来水和超纯水配置的GAT去除率均高于8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淬灭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_(2))共同参与降解。体系存在亚稳态络合物介导的非自由基途径。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表明,GAT去除过程中存在三元体系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即PMS、Co-N@MSBC和GAT分别充当电子受体、电子桥和电子供体,且掺杂的Co、N促进PMS与Co-N@MSBC之间的电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 高级氧化 加替沙星 过一硫酸盐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