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o(Ⅱ)-席夫碱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晓
王涛
+3 位作者
张晨
宋宪根
宁丽丽
丁云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7-1474,共8页
合成了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Co(salen))、双水杨醛-1,2-丙二胺合钴(Co(salproen))、双水杨醛环己二胺合钴(Co(salcyen))和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合钴(Co(salophen))4种Co-席夫碱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
合成了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Co(salen))、双水杨醛-1,2-丙二胺合钴(Co(salproen))、双水杨醛环己二胺合钴(Co(salcyen))和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合钴(Co(salophen))4种Co-席夫碱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 OH用量及加入方式、配合物用量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二胺配合物催化的目标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均在90%以上,但催化活性有明显差异;在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Na OH用量25%(x)(分3次加入)、Co(salen)用量6%(x)的条件下,Co(salen)的催化活性最高,苯甲醇转化率达到了71.9%,相应的苯甲醛选择性为98.6%;而Co(salophen)的催化活性仅为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
-
席夫碱
配合
物
苯甲醇
苯甲醛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2-羟基-5-氯苯亚甲基)-氨基]-7-羟基香豆素钴配合物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
2
作者
文国强
罗祥瑞
+3 位作者
徐旭东
吴芳辉
王婷婷
查习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0-318,共9页
采用2,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香豆素类席夫碱有机配体3-[(2-羟基-5-氯苯亚甲基)-氨基]-7-羟基香豆素CHB,接着将该配体与二价钴金属盐配位制备了新型的离子型金属-有机分子配合物CHB-Co,采用多种手段分别表征了配体和配合...
采用2,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香豆素类席夫碱有机配体3-[(2-羟基-5-氯苯亚甲基)-氨基]-7-羟基香豆素CHB,接着将该配体与二价钴金属盐配位制备了新型的离子型金属-有机分子配合物CHB-Co,采用多种手段分别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然后研究了席夫碱类配合物CHBCo对CO_(2)还原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各项实验条件后,配合物CHB-Co在H_(2)O/CH3CN溶液(V∶V=1∶4)中光催化CO_(2)还原的主要产物CO的产量为14.68μmol,转换数(TON)值达1468,转换率(TOF)值为146.8 h−1,选择性高达90%.通过不同光照时间下催化剂与光敏剂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验证光催化过程中催化剂CHB-Co稳定存在,光敏剂的光降解是造成光催化体系停滞的主要原因.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CO_(2)氛围下配合物CHB-Co发生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位于−0.89 V(vs NHE),表明CHB-Co足以驱动电子从光敏剂的金属中心转移到催化剂,催化剂与光敏剂之间发生了有效的电子传递,从而催化CO_(2)发生还原反应.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猝灭实验可知,牺牲剂不会对激发态光敏剂产生猝灭效应,而催化剂可以,并且随着催化剂浓度的增大,其对激发态光敏剂的猝灭效应也逐渐增强,表明催化剂CHB-Co与光敏剂之间能够较好地进行电子传输,从而展现出该材料在减轻环境污染和CO_(2)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席夫碱配合物
合成
光催化
CO_(2)
还原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轴向咪唑配体的手性SalenCo(川)配合物ECD谱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苏晓玲
王越奎
+2 位作者
王炎
贾杰
高小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33-1639,共7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和混合基组(C,H原子用6-31 G*;Co,N,O用6-31 1+G(2d,p))水平上,对含轴向配体的三种Co(Ⅲ)席夫碱配合物[Co(MeO-salen)(国m)_2]^+、[Co(MeO-salen)(2-Melm)_2]^+和[Co(MeO-salen)(Melm)_2]^+(lm=咪唑,Mel...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和混合基组(C,H原子用6-31 G*;Co,N,O用6-31 1+G(2d,p))水平上,对含轴向配体的三种Co(Ⅲ)席夫碱配合物[Co(MeO-salen)(国m)_2]^+、[Co(MeO-salen)(2-Melm)_2]^+和[Co(MeO-salen)(Melm)_2]^+(lm=咪唑,Melm=1-甲基咪唑,2-Melm=2-甲基咪唑,MeO-salenH2=salen型席夫碱,即(R,R)-N,N'-双(5-甲氧基亚水杨基)-1,2-二亚胺基环己烷)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基态结构进行了优化,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在相同泛函和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其激发能、振子强度和旋转强度.这些计算中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考虑了溶剂效应.计算的电子圆二色(ECD)谱与实验谱吻合较好.通过对有关跃迁性质的分析,对实验电子圆二色光谱进行了解析与指认.结果表明,长波区的第一个园二色(CD)吸收带主要是由π→d荷移跃迁(LMCT)引起的,而不是通常认为的d→d跃迁.轴向配体的加入对配合物前两个CD吸收带的符号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带形和强度.手性salen配合物的绝对构型为λ(RR)时,第一个CD吸收带为正,第二个为负.这些结论对于深入理解该类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手征光学性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席夫碱配合物
轴向咪唑配体
圆二色谱
TDDFT计算
手征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Ⅱ)-席夫碱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晓
王涛
张晨
宋宪根
宁丽丽
丁云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7-1474,共8页
文摘
合成了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Co(salen))、双水杨醛-1,2-丙二胺合钴(Co(salproen))、双水杨醛环己二胺合钴(Co(salcyen))和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合钴(Co(salophen))4种Co-席夫碱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 OH用量及加入方式、配合物用量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二胺配合物催化的目标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均在90%以上,但催化活性有明显差异;在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Na OH用量25%(x)(分3次加入)、Co(salen)用量6%(x)的条件下,Co(salen)的催化活性最高,苯甲醇转化率达到了71.9%,相应的苯甲醛选择性为98.6%;而Co(salophen)的催化活性仅为22.0%。
关键词
钴
-
席夫碱
配合
物
苯甲醇
苯甲醛
催化氧化
Keywords
cobalt ( Ⅱ )-Schiff base complex
benzyl alcohol
benzaldehyde
catalytic oxidation
分类号
TQ323.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2-羟基-5-氯苯亚甲基)-氨基]-7-羟基香豆素钴配合物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
2
作者
文国强
罗祥瑞
徐旭东
吴芳辉
王婷婷
查习文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0-31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1003)
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BWPU2022KF04)
安徽工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110360036)资助.
文摘
采用2,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香豆素类席夫碱有机配体3-[(2-羟基-5-氯苯亚甲基)-氨基]-7-羟基香豆素CHB,接着将该配体与二价钴金属盐配位制备了新型的离子型金属-有机分子配合物CHB-Co,采用多种手段分别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然后研究了席夫碱类配合物CHBCo对CO_(2)还原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各项实验条件后,配合物CHB-Co在H_(2)O/CH3CN溶液(V∶V=1∶4)中光催化CO_(2)还原的主要产物CO的产量为14.68μmol,转换数(TON)值达1468,转换率(TOF)值为146.8 h−1,选择性高达90%.通过不同光照时间下催化剂与光敏剂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验证光催化过程中催化剂CHB-Co稳定存在,光敏剂的光降解是造成光催化体系停滞的主要原因.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CO_(2)氛围下配合物CHB-Co发生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位于−0.89 V(vs NHE),表明CHB-Co足以驱动电子从光敏剂的金属中心转移到催化剂,催化剂与光敏剂之间发生了有效的电子传递,从而催化CO_(2)发生还原反应.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猝灭实验可知,牺牲剂不会对激发态光敏剂产生猝灭效应,而催化剂可以,并且随着催化剂浓度的增大,其对激发态光敏剂的猝灭效应也逐渐增强,表明催化剂CHB-Co与光敏剂之间能够较好地进行电子传输,从而展现出该材料在减轻环境污染和CO_(2)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潜力.
关键词
钴席夫碱配合物
合成
光催化
CO_(2)
还原
机理.
Keywords
cobalt Schiff-base complex
synthesis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_(2)
mechanism.
分类号
O641.4 [理学—物理化学]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O64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轴向咪唑配体的手性SalenCo(川)配合物ECD谱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苏晓玲
王越奎
王炎
贾杰
高小丽
机构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
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33-16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3069)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011021)资助项目~~
文摘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和混合基组(C,H原子用6-31 G*;Co,N,O用6-31 1+G(2d,p))水平上,对含轴向配体的三种Co(Ⅲ)席夫碱配合物[Co(MeO-salen)(国m)_2]^+、[Co(MeO-salen)(2-Melm)_2]^+和[Co(MeO-salen)(Melm)_2]^+(lm=咪唑,Melm=1-甲基咪唑,2-Melm=2-甲基咪唑,MeO-salenH2=salen型席夫碱,即(R,R)-N,N'-双(5-甲氧基亚水杨基)-1,2-二亚胺基环己烷)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基态结构进行了优化,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在相同泛函和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其激发能、振子强度和旋转强度.这些计算中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考虑了溶剂效应.计算的电子圆二色(ECD)谱与实验谱吻合较好.通过对有关跃迁性质的分析,对实验电子圆二色光谱进行了解析与指认.结果表明,长波区的第一个园二色(CD)吸收带主要是由π→d荷移跃迁(LMCT)引起的,而不是通常认为的d→d跃迁.轴向配体的加入对配合物前两个CD吸收带的符号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带形和强度.手性salen配合物的绝对构型为λ(RR)时,第一个CD吸收带为正,第二个为负.这些结论对于深入理解该类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手征光学性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钴席夫碱配合物
轴向咪唑配体
圆二色谱
TDDFT计算
手征光学性质
Keywords
Schiff-base complexes of cobalt(Ⅲ)
Axial imidazole ligand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um
TDDFTcalculation
Chiroptical property
分类号
O621.13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o(Ⅱ)-席夫碱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刘晓
王涛
张晨
宋宪根
宁丽丽
丁云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2-羟基-5-氯苯亚甲基)-氨基]-7-羟基香豆素钴配合物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
文国强
罗祥瑞
徐旭东
吴芳辉
王婷婷
查习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含轴向咪唑配体的手性SalenCo(川)配合物ECD谱的理论解析
苏晓玲
王越奎
王炎
贾杰
高小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