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矽卡岩矿床钴富集特征及成因研究
1
作者 王硕 曹明坚 +5 位作者 单鹏飞 黄新硕 斯郎旺堆 李光明 皮静怡 秦克章 《岩石学报》 2025年第2期492-509,共18页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拉萨地体南部,发育多个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及众多的矽卡岩矿床,是青藏高原重要矿集区。冈底斯成矿带的矽卡岩矿床存在钴的差异富集,主要体现在东段富钴、西段贫钴。根据钴的富集程度,可将矽卡岩矿床分为三类:富钴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拉萨地体南部,发育多个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及众多的矽卡岩矿床,是青藏高原重要矿集区。冈底斯成矿带的矽卡岩矿床存在钴的差异富集,主要体现在东段富钴、西段贫钴。根据钴的富集程度,可将矽卡岩矿床分为三类:富钴矿床、较富钴矿床和贫钴矿床。其中富钴矿床——浦桑果铜多金属矿床、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知不拉铜矿床主要位于冈底斯中东段南部;较富钴矿床——春哲铁矿床、勒青拉铅锌矿床、邦雄巴铅锌矿床、程巴铜多金属矿床、蒙亚啊铅锌矿床、龙马拉铜多金属矿床主要位于冈底斯东段北部;贫钴矿床代表——帮布勒铅锌矿床、查个勒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西段。在冈底斯成矿带区域对比研究中,发现中新世形成的铜多金属矿床中钴的富集最为显著,全岩及单矿物的主微量数据显示埃达克质(高Sr低Y高La低Yb)的成矿岩体更有利于钴的富集矿化。H-O-S同位素显示这些矽卡岩矿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气降水的加入,但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来源,Pb-Os-Hf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指示富钴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新生下地壳或幔源岩浆,富钴幔源岩浆或新生镁铁质下地壳的加入更有利于钴的富集。而贫钴矿床多为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期间形成的铅锌矿床,其成矿岩体多显示或继承普通弧岩浆特征。此外,根据浦桑果铜多金属矿床、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知不拉铜矿床的成矿环境对比,发现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形成不同独立钴矿物的主要原因。矽卡岩矿床钴的富集标志主要包括独立钴矿物的形成,载钴矿物(闪锌矿)和手标本矿石块样中的高钴含量,以及成矿岩体埃达克质特征;此外,较低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较高的ε_(Hf)(t)、接近地幔的初始Os值揭示了其与幔源岩浆或新生下地壳的紧密成因联系。冈底斯矽卡岩矿床中钴主要赋存于硫化物中或形成独立的钴矿物,因此钴的沉淀富集可能与其亲铁、亲硫属性相关。在斑岩-矽卡岩体系中,钴更倾向在岩体外围矽卡岩矿体中沉淀富集,但在斑岩体系中心的爆破角砾岩筒中也可存在钴的沉淀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斑岩-)矽卡岩矿床 富集特征 差异富集 钴富集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