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基氧化物光催化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国煜 曹向禹 郑建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4,共8页
光催化技术具有催化效应强,反应速率快,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钴基氧化物具有价格低廉、储量丰富、耐腐蚀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光催化剂材料。综述了单一钴金属氧化物、钴基双... 光催化技术具有催化效应强,反应速率快,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钴基氧化物具有价格低廉、储量丰富、耐腐蚀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光催化剂材料。综述了单一钴金属氧化物、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形貌结构及催化性能,总结了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机理。针对钴基氧化物存在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利用率低且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阐述了对钴基氧化物进行改性构建多元异质结复合催化剂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抑制光催化反应中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钴离子浸出,提升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后对钴基氧化物光催化剂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氧化物 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钴基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峰 袁正勇 +1 位作者 周运鸿 孙聚堂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7-403,共7页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Co3 O4 ,CoB1.3 6 O2 .8,CoB0 .5Al0 .1O1.5样品 ,并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当电池在 0 .0 1~ 3.0 0V的电压范围之间循环时 ,Li/Co3 O4 电池表现出最好的充放电性能 :循环 30周后 ,可逆比容量仍...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Co3 O4 ,CoB1.3 6 O2 .8,CoB0 .5Al0 .1O1.5样品 ,并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当电池在 0 .0 1~ 3.0 0V的电压范围之间循环时 ,Li/Co3 O4 电池表现出最好的充放电性能 :循环 30周后 ,可逆比容量仍能保持为初始比容量 (931mAh/g)的 95 % .掺杂了B ,Al材料 ,其可逆比容量与未掺杂的相比明显降低 ,而且第 1周可逆容量随掺杂的B、Al量的增加而减少 .通过异位XRD方法研究了不同充放电态Co3 O4 电极材料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 ,Co3 O4 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与Li的反应机理不同于传统的过渡金属与Li的反应机理 ,即非Li+ 的嵌入 /脱出或合金的形成 ,而是Co3 O4 的可逆还原氧化以及L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钴基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XR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瑜煜 张仁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9-692,共4页
综述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国内外研究新进展,着重介绍NaxCo2O4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热电性能及制备方法;并对Ca-Co-O系列的CaCo2O4、Ca2Co2O5、Ca3Co2O6、Ca3Co4O9和Ca9Co12O28共5种不同结构的热电材料及Bi2Sr3Co2Oy、稀土系钴基氧化物R... 综述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国内外研究新进展,着重介绍NaxCo2O4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热电性能及制备方法;并对Ca-Co-O系列的CaCo2O4、Ca2Co2O5、Ca3Co2O6、Ca3Co4O9和Ca9Co12O28共5种不同结构的热电材料及Bi2Sr3Co2Oy、稀土系钴基氧化物RCoO3等氧化物热电材料作了介绍。还总结了为提高热电性能而进行的掺杂研究。最后展望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钴基氧化物 NaxCO2O4 CA3CO4O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姜涛 余大斌 施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氧化物热电材料以其独特的优点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概述了非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提高其热电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该类氧化物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钴基氧化物 热电材料 SEEBECK系数 电导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性能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令可 漆小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7-31,共5页
详细介绍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在其晶体结构、热电性能优化、制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钴基热电氧化物的掺杂研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影响材料热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钴基热电氧化物热电性能的主要途径;指出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的... 详细介绍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在其晶体结构、热电性能优化、制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钴基热电氧化物的掺杂研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影响材料热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钴基热电氧化物热电性能的主要途径;指出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氧化物 结构 热电性能 热导率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掺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喜凤 郜超军 +2 位作者 郭娟 王世举 侯晓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0-43,57,共5页
氧化物热电材料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钴氧化物因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低成本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很有使用价值的热电材料,很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元素掺杂对热电... 氧化物热电材料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钴氧化物因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低成本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很有使用价值的热电材料,很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元素掺杂对热电性能的影响,从物理机制上分析了掺杂元素的半径和价态对Ca3Co4O9和NaxCo2O4热电性能的影响,为热电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氧化物 元素掺杂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钴基氧化物的结构设计及本征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雄 王睿 +5 位作者 康巧玲 李冬云 徐扬 葛洪良 高峰 陆轻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3-1689,共17页
锂离子电池的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容量已经接近理论值,限制了动力电池的发展,开发容量高、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和倍率性能优良的新型负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钴基氧化物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之一。本... 锂离子电池的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容量已经接近理论值,限制了动力电池的发展,开发容量高、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和倍率性能优良的新型负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钴基氧化物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之一。本文分别从结构设计和化学成分调控2个方面,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重要文献综述了钴基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在结构设计方面,通过构建一维结构、二维结构、三维结构、空心结构、碳材料支撑结构以及异质结构来增加钴基氧化物的反应活性位点数量;而在化学成分调控方面则通过引入无定型结构、非金属杂原子掺杂、金属杂原子掺杂、构筑高熵氧化物来提高钴基氧化物的本征活性,从而提高钴基氧化物的锂离子电池性能。最后,对钴基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基氧化物 结构调控 电子调控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复合碳质材料活化过硫酸盐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芮 成先雄 +3 位作者 连军锋 刘鑫 唐佳华 姚荣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5,共6页
讨论了非均相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协同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污染物性能,钴基双金属催化剂通过2种金属的协同作用,构建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循环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克服了单金属效率低下和不稳定的问题。探讨了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复合碳... 讨论了非均相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协同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污染物性能,钴基双金属催化剂通过2种金属的协同作用,构建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循环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克服了单金属效率低下和不稳定的问题。探讨了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复合碳质材料活化过硫酸盐性能,复合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含氧官能团,能够调控催化剂结构,提高电子转移速率,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同时减少钴的浸出,增强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机理研究表明,针对不同污染物,自由基降解与非自由基降解发挥的主导作用不同,过渡金属通过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强自由基,碳基兼具自由基和非自由基降解途径。对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复合碳质材料活化过硫酸盐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双金属氧化物 碳质材料 活化 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单原子及钴基氧化物活化过一硫酸盐机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姚荣 成先雄 +2 位作者 连军锋 王芮 唐佳华 《石油化工》 2025年第8期1187-1195,共9页
综述了钴单原子及其氧化物在过一硫酸盐活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从自由基生成路径、电子转移机制和活性中间体形成等方面剖析催化机理。钴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高原子利用率、明确的活性位点和优异的稳定性;钴基氧化物凭借结构稳定性和多功能... 综述了钴单原子及其氧化物在过一硫酸盐活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从自由基生成路径、电子转移机制和活性中间体形成等方面剖析催化机理。钴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高原子利用率、明确的活性位点和优异的稳定性;钴基氧化物凭借结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更适合复杂环境应用;钴基复合氧化物虽然通过多金属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催化性能,但在结构稳定性、抗浸出性能及适应性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催化剂的构效关系、非自由基途径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实际水处理中的适用性,以推动钴基催化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 钴基氧化物 活化 自由 过一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国勇 徐盛明 +2 位作者 杨越 程永宾 李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93-1703,共11页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MCo_2O_4(M=Ni、Zn、Mn等)既继承了单一钴金属氧化物(Co_3O_4、Co O等)高比容量的优点,又引入了新的改性金属元素用于改善其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不佳等缺点,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本文分类介绍了NiCo_2O_4、Z...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MCo_2O_4(M=Ni、Zn、Mn等)既继承了单一钴金属氧化物(Co_3O_4、Co O等)高比容量的优点,又引入了新的改性金属元素用于改善其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不佳等缺点,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本文分类介绍了NiCo_2O_4、ZnCo_2O_4、MnCo_2O_4等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现有研究(包括制备方法、形貌结构、颗粒尺寸及其电化学性能),阐述了改性手段的可能性机理,并对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氧化物 合成方法 形貌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a)-Co-O基热电氧化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飞鹏 张忻 +1 位作者 路清梅 张久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3-1396,共4页
介绍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现状及前景。重点介绍了具有潜力的Na/Ca-Co-O热电氧化物材料的结构、热电性能特征、制备等研究现状;并对Na/Ca-Co-O基热电氧化物Na/Ca位和Co位掺杂研究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应用前... 介绍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现状及前景。重点介绍了具有潜力的Na/Ca-Co-O热电氧化物材料的结构、热电性能特征、制备等研究现状;并对Na/Ca-Co-O基热电氧化物Na/Ca位和Co位掺杂研究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了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钴基氧化物 结构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后小毅 李越男 贺英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基于转换反应机制而储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并基于不同金属间的多电子转移特性及协同效应,普遍展现出较好的储锂性能。但这类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偏低,且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体...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基于转换反应机制而储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并基于不同金属间的多电子转移特性及协同效应,普遍展现出较好的储锂性能。但这类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偏低,且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体积变化和极化现象,影响了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综述了钴基双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在纳米化和复合化两个改性策略下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纳米化 复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詹斌 兰金叻 +3 位作者 刘耀春 丁靖轩 林元华 南策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7-244,共8页
氧化物基热电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和安全长效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应用受到了热电性能的限制。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氧化物热电体系,如层状钴基氧化物、钙钛矿结构化合物、透明导电氧化物和一些新型氧化物热电材... 氧化物基热电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和安全长效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应用受到了热电性能的限制。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氧化物热电体系,如层状钴基氧化物、钙钛矿结构化合物、透明导电氧化物和一些新型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从能带结构和微观形貌两方面入手进行调节,以达到热电材料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协调统一。分析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热电性能 钴基氧化物 钙钛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钴基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14
作者 杨占旭 乔庆东 +1 位作者 任铁强 李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3,共5页
层状LiCoO2是目前商品化的主要正极材料,具有易于制备、较好的倍率性能以及放电电压平稳等优点,但其抗过充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应用。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层状LiCoO2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包括体相掺杂和表面包覆改性两种方... 层状LiCoO2是目前商品化的主要正极材料,具有易于制备、较好的倍率性能以及放电电压平稳等优点,但其抗过充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应用。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层状LiCoO2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包括体相掺杂和表面包覆改性两种方法提高材料的抗过充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并对体相掺杂和表面包覆层状LiCoO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提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钴基氧化物 掺杂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rCo_(0.9)B'_(0.1)O_4复合氧化物制备、氧化性能及表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光新 罗来涛 段战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8-332,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法制备了类钙钛矿LaSrCo0.9B'0.1O4系列复合氧化物(B'=Mn、Fe、Ni、Cu)和LaSrCoO4,并考察了对CO和C3H8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运用XRD、BET、TEM、TPD等方法对LaSrCo0.9Ni0.1O4、LaSrCoO4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SrCo... 采用聚丙烯酰胺法制备了类钙钛矿LaSrCo0.9B'0.1O4系列复合氧化物(B'=Mn、Fe、Ni、Cu)和LaSrCoO4,并考察了对CO和C3H8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运用XRD、BET、TEM、TPD等方法对LaSrCo0.9Ni0.1O4、LaSrCoO4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SrCo0.9Ni0.1O4和LaSrCoO4都为四方K2NiF4型纳米材料.Ni的掺入提高了LaSrCoO4的催化活性、O的吸附量和晶格畸变率,降低了平均晶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位掺杂 催化氧化 复合氧化物 A2B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钴催化剂催化燃烧二溴甲烷
16
作者 卢媛娇 缪长喜 +2 位作者 蒋见 宋磊 孙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2-878,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和/或Fe掺杂的Co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ICP、Raman光谱、XPS、H_(2)-TPR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能,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模拟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尾气的催化燃烧性能。实验结果表...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和/或Fe掺杂的Co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ICP、Raman光谱、XPS、H_(2)-TPR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能,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模拟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尾气的催化燃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前后催化剂均为Co_(3)O_(4)尖晶石结构,Mn和/或Fe的掺杂能够影响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表面吸附氧物种的含量,而二溴甲烷的反应速率与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物种的含量呈正相关。由于Mn和Fe两种元素的协同作用,使同时掺杂两种元素的Co_(8)Mn_(0.5)Fe_(0.5)O_(x)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氧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抗溴中毒的能力。以乙酸甲酯(MA)、对二甲苯(PX)、二溴甲烷的混合反应物为模拟PTA工业装置尾气,在反应物组成为1500×10^(-6)(φ)MA、300×10^(-6)(φ)PX、100×10^(-6)(φ)CH2Br2及10%(φ)O_(2),气态空速为60000 mL/(g·h)的条件下,Co_(8)Mn_(0.5)Fe_(0.5)O_(x)催化剂在280℃时对二溴甲烷的转化率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氧化物 改性 催化燃烧 二溴甲烷 对苯二甲酸装置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wave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erature increasing behavior of basic cobalt carbonate in microwave field
17
作者 刘秉国 彭金辉 +4 位作者 张利波 SRINIVASAKANNAN C 黄铭 张泽彪 郭胜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211-1215,共5页
The microwave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cobalt carbonate,cobalt oxide(Co3O4),and the mixture of basic cobalt carbonate and cobalt oxid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icrowave cavity perturbation,their temper... The microwave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cobalt carbonate,cobalt oxide(Co3O4),and the mixture of basic cobalt carbonate and cobalt oxid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icrowave cavity perturbation,their temperature increasing curves were measured,and their ability to absorb microwave energy was also assessed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behavior of the material exposed to microwave field.Analyses of spectrum attenuation and relative frequency shift show that basic cobalt carbonate has weak capability to absorb microwave energy,while cobalt oxide has very strong capability to absorb microwave energy.It is feasible to thermally decompose basic cobalt carbonate though addition of small amount of cobalt oxide in microwave fields.The capability to absorb microwave energy of sample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mixing ratio of Co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cobalt carbonate cobalt oxide (Co3O4) MICROWAV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behavior ab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