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BaSO4钴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杰 崔功军 +1 位作者 杨振伟 师睿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6-1313,共8页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3种含不同BaSO4质量分数的钴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其在室温到1000℃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在载荷为15N、滑动速度为0.19m/s的条件下,采用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与Si3N4陶瓷球配副研究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学性能。采用...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3种含不同BaSO4质量分数的钴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其在室温到1000℃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在载荷为15N、滑动速度为0.19m/s的条件下,采用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与Si3N4陶瓷球配副研究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学性能。采用X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复合材料的物相成分和摩擦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aSO4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密度逐渐降低。从室温到800℃,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随着温度的上升,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逐渐形成了由铬酸盐、钼酸盐和氧化物等组成的润滑膜,使得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了较优良的减摩耐磨性能。在3种钴基复合材料中,含10%BaSO4的钴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在400~800℃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复合材料 高温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rO_(2)增强CoCrW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钱钰 李赛 +1 位作者 崔功军 卞灿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0-46,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纳米级ZrO_(2)陶瓷颗粒增强的CoCrW基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通过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研究复合材料与Si3N4球配副在室温至1000℃下的摩擦学性能...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纳米级ZrO_(2)陶瓷颗粒增强的CoCrW基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通过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研究复合材料与Si3N4球配副在室温至1000℃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ZrO_(2)陶瓷颗粒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复合材料摩擦因数随温度的升高先小幅下降然后升高,并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减小,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下降并趋于稳定,其中含ZrO_(2)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具有更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表明ZrO_(2)陶瓷颗粒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磨性能。在低温下ZrO_(2)陶瓷颗粒增强CoCrW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磨粒磨损和塑性变形,高温下的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复合材料 纳米二氧化锆 高温摩擦学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增强CoCrMo高温抗磨复合材料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程书帅 崔功军 +3 位作者 李方舟 崔昊天 刘燕萍 寇子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7-1137,共11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纳米SiC陶瓷颗粒(0.0%、1.0%、2.2%和3.4%,质量分数,后面未作特殊说明,均为质量分数)强化的CoCrMo基高温抗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高温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室温至1000℃范围内利用球-盘式高...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纳米SiC陶瓷颗粒(0.0%、1.0%、2.2%和3.4%,质量分数,后面未作特殊说明,均为质量分数)强化的CoCrMo基高温抗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高温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室温至1000℃范围内利用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测试了材料的高温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基体主要由γ(fcc)和ε(hcp)合金相构成,加入纳米SiC后复合材料出现了MoCr相,这有利于复合材料硬度的提高;纳米SiC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同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密度;摩擦系数与纳米SiC的含量和温度相关,摩擦系数随纳米Si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室温至800℃的摩擦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1000℃时含2.2%和3.4%SiC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高温环境下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随纳米SiC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在不同温度下存在差异,随着温度升高,磨损机理逐渐由磨粒磨损和塑性变形转变为氧化磨损.室温至1000℃范围内CoCrMo-2.2%SiC具有较优异的高温抗磨损性能,这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的高硬度和磨损表面完整的氧化物润滑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复合材料 SIC 高温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对CoCrNiW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方舟 崔功军 +2 位作者 程书帅 王晓博 寇子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2,共11页
目的系统研究MoSi_(2)含量对Co基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开发摩擦学性能优异的CoCrNiW基复合材料。方法利用热压烧结技术,设计制备CoCrNiW-MoSi_(2)(质量分数分别为0%、3%、7%、11%)抗磨复合材料。采用往复式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 目的系统研究MoSi_(2)含量对Co基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开发摩擦学性能优异的CoCrNiW基复合材料。方法利用热压烧结技术,设计制备CoCrNiW-MoSi_(2)(质量分数分别为0%、3%、7%、11%)抗磨复合材料。采用往复式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对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MoSi_(2)的含量。采用XRD、SEM、EDS等技术分析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磨损形貌。结果MoSi_(2)的添加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及致密度,MoSi_(2)质量分数为7%的试样,硬度为386HV。复合材料的物相包括γ–fcc、ε-hcp、MoSi_(2)、CrSi_(2)、Mo_(1.24)Ni_(0.76)、MoSi_(2.43)W_(0.211)相。摩擦系数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硅化物硬质颗粒起到了弥散强化作用,提高了磨损表面的承载能力。其中,添加7%和11%MoSi_(2)的试样,磨损率较低且接近,高载和高速下,磨损率较未添加试样分别下降约31.3%和25.5%。适当含量的MoSi_(2)具有一定的减摩性,添加7%MoSi_(2)的试样,摩擦系数始终最低,变化范围为0.24~0.53。结论CoCrNiW-7wt.%MoSi_(2)表现出了最佳的摩擦学性能,其磨损机理在高载条件下主要为磨粒磨损,在高速条件下主要为磨粒磨损和轻微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复合材料 MoSi_(2) 干摩擦 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