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s衍生钴/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1
作者 马茜 强荣 +4 位作者 邵玉龙 杨啸 薛瑞 任方杰 吴旭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7-185,共9页
目前,电磁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设计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介电损耗、磁损耗以及异质结构中多组分的协同作用,开发具有强吸收和多重散射的微波吸收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本工作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了多面体MOFs,再经高... 目前,电磁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设计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介电损耗、磁损耗以及异质结构中多组分的协同作用,开发具有强吸收和多重散射的微波吸收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本工作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了多面体MOFs,再经高温碳热还原得到Co/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Co/C复合材料中碳组分的石墨化程度增大,介电损耗能力增强;Co纳米粒子的结晶度增大,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强,铁磁特性明显。磁-介双损耗机制有助于改善阻抗匹配,增强损耗特性。800℃氩气条件下获得的Co/C复合材料在吸收厚度为5.0 mm、4.8 GHz处的最小RL达到-46.4 dB,并且在厚度为2.0 mm时的微波吸收带宽为5.6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碳复合材料 电磁波 介电损耗 磁损耗 界面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锂硫电池用钴/碳复合材料硫宿主
2
作者 杨云锐 董欢欢 +4 位作者 郝志强 何祥喜 杨卓 李林 侴术雷 《电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9,共15页
锂硫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储能设备之一。然而,硫正极遭遇迟缓的反应动力学、缓慢的电荷转移、大的体积膨胀、严重的多硫化锂穿梭效应,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锂硫电池表现出低的可逆容量、差的倍率性能... 锂硫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储能设备之一。然而,硫正极遭遇迟缓的反应动力学、缓慢的电荷转移、大的体积膨胀、严重的多硫化锂穿梭效应,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锂硫电池表现出低的可逆容量、差的倍率性能、短的循环寿命,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本文总结了钴/碳复合材料(包括钴纳米颗粒和钴单原子)作为硫宿主的研究进展。总的来说,钴扮演着电催化剂的角色,能够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加快电化学反应动力学,促进离子/电子转移以及缓解体积膨胀。同时,我们展望了钴/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硫宿主的发展前景。本工作可为钴/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硫宿主提供完整的蓝图和建设性的建议,同时这些策略也可用于其他金属-硫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硫宿主 钴/碳复合材料 电催化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络衍生碳纤维基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帅博 强荣 +6 位作者 邵玉龙 杨啸 马茜 陈博文 陈熠 高明洋 陈彩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解决当前多孔磁性碳基吸波材料制备工艺繁杂、能耗高、环境不友好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孔生物质源衍生的绿色环保策略。以高孔隙丝瓜络为前驱体,Co^(2+)为金属源,二甲基咪唑为配体,经配位自组装获得丝瓜络/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复合材料,并... 为解决当前多孔磁性碳基吸波材料制备工艺繁杂、能耗高、环境不友好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孔生物质源衍生的绿色环保策略。以高孔隙丝瓜络为前驱体,Co^(2+)为金属源,二甲基咪唑为配体,经配位自组装获得丝瓜络/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复合材料,并经高温煅烧得到碳纤维基钴/碳(LS-Co/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800℃煅烧后,LS-Co/C展现了优异的吸波性能,厚度为1.5 mm时有效吸收带宽为5.2 GHz(12.8~18.0 GHz),其良好的吸波特性得益于错综复杂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为电磁波提供了适宜的损耗空间,在电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流,并在碳纤维导电网络中快速衰减,同时钴/碳复合材料与碳纤维形成的多重界面极化助力电磁波进一步衰减。该研究将为新型多孔磁性碳基吸波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钴/碳复合材料 生物质 吸波材料 多孔材料 丝瓜络 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energy density in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The role of few-layer graphite/carbon black/NiCo_(2)O_(4) composite materials
4
作者 ZHANG Wanggang HUANG Lei +3 位作者 WANG Menghu WANG Jian WEI Aili LIU Yim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62,共17页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leveraging screen-printing technology to fabricate high-performance PMSCs using innovative composite ink.The ink,a synergistic blend of few-layer graphene(Gt),carbon black(CB),and NiCo_(2)O_(4),was meticulously mixed to form a conductive and robust coating that enhanced the capacitive performance of the PMSCs.The optimized ink formulation and printing process result in a micro-supercapacitor with an exceptional areal capacitance of 18.95 mF/cm^(2)and an areal energy density of 2.63μW·h/cm^(2)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05 mA/cm^(2),along with an areal power density of 0.025 mW/cm^(2).The devices demonstrated impressive durability with a capacitance retention rate of 94.7%after a stringent 20000-cycle test,demonstrating their potential for long-term applications.Moreover,the PMSCs displayed excellent mechanical flexibility,with a capacitance decrease of only 3.43%after 5000 bending cycles,highlighting their suitability for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The ease of integrating these PMSCs into series and parallel configurations for customized power further underscores their practicality for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olutions in various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carbon black composite NiCo_(2)O_(4) screen printing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 energy density mechanical flex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