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酰胺氮桥联双核钴(Ⅲ)配合物[Co_2(bpmb)_2(CN)_2]·H_2O的合成、分子结构和超分子组装(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倪中海 聂景 +1 位作者 李国玲 马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1-416,共6页
合成了1个酰胺氮桥联的双核钴(Ⅲ)配合物[Co2(bpmb)2(CN)2].H2O(bpmb2-=1,2-bis(pyridine-2-carboxamido)-4-methylbenze-nate)(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吡啶甲酰胺配体H2bpmb的甲酰胺氮原子脱去氢原子形... 合成了1个酰胺氮桥联的双核钴(Ⅲ)配合物[Co2(bpmb)2(CN)2].H2O(bpmb2-=1,2-bis(pyridine-2-carboxamido)-4-methylbenze-nate)(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吡啶甲酰胺配体H2bpmb的甲酰胺氮原子脱去氢原子形成带两个负电荷的扭曲的四配位螯合配体bpmb2-。1个钴(Ⅲ)离子与2个吡啶氮原子,2个bpmb2-配体上的桥联酰胺氮原子和2个氰基碳原子配位得到六配位、变形的八面体CoN4C2;另1个钴(Ⅲ)离子与2个吡啶氮原子,配体bpmb2-上的2个未桥联甲酰胺氮原子和2个桥联的甲酰胺氮原子六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CoN6配位构型。[Co2(bpmb)2(CN)2]单元通过自由水分子和氰基氮原子和甲酰胺氧原子之间O-H…N和O-H…O氢键形成锯齿型链状超分子亚结构,这些链状亚结构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起来形成网状的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晶体结构 分子组装 酰胺氮桥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配合物-苯六甲酸钆(Ⅲ)的结构与性质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姜玮 郭建宇 吴良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8,共4页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多个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功能体系的科学[1].苯六甲酸作为一类多齿配体,在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中具有相当灵活多变的配位性质[3~11].
关键词 分子化学 分子配合 苯六甲酸钆 结构表征 性质表征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宋玉民 康敬万 +1 位作者 高锦章 冯亚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了考察金属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对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模式的影响 ,用荧光法和光度法对乙二胺合钴 (Ⅲ ) ([Co(en)3]3 +)、联吡啶合钴 (Ⅲ ) ([Co(bpy)3]3 +)和邻菲咯啉合钴 (Ⅲ ) ([Co(phen)3]3 +)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了考察金属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对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模式的影响 ,用荧光法和光度法对乙二胺合钴 (Ⅲ ) ([Co(en)3]3 +)、联吡啶合钴 (Ⅲ ) ([Co(bpy)3]3 +)和邻菲咯啉合钴 (Ⅲ ) ([Co(phen)3]3 +)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phen)3]3 +与DNA作用时除存在静电作用模式外 ,还存在插入作用 ,而[Co(en)3]3 +和[Co(bpy)3]3 +主要以静电作用与DNA结合。插入作用的强弱与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小牛胸腺 DNA 荧光法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稀土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保娇 杨云峰 +1 位作者 程原 施冬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4,共4页
以 4 乙烯基吡啶 (4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共聚物为配体 ,并以邻菲洛啉 (Phen)及 2 ,2′ 联吡啶 (Bipy)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 ,与Eu(Ⅲ )配位 ,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通过FTIR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 以 4 乙烯基吡啶 (4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共聚物为配体 ,并以邻菲洛啉 (Phen)及 2 ,2′ 联吡啶 (Bipy)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 ,与Eu(Ⅲ )配位 ,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通过FTIR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定 ,较充分地研究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4 乙烯基吡啶共聚物通过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可直接配位 ;小分子配体的协同配位 ,可使稀土离子配位数趋于满足 ,且由于小分子配体能有效地加强能量吸收及分子内的能量传递 ,大大增强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理行为 稀土高分子配合 4-乙烯基吡啶共聚 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介孔分子筛固载Schiff碱钴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晋春 郭永 +2 位作者 薛万华 孟双明 李瑞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6-492,共7页
以3-甲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采用多步接枝法将Schiff碱钴配合物Co(CBP-PHEN-Sal)共价键联到MCM-41介孔分子筛的表面,制备了固载催化剂Co(CBP-PHEN-Sal)-MCM-41。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N2吸附-... 以3-甲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采用多步接枝法将Schiff碱钴配合物Co(CBP-PHEN-Sal)共价键联到MCM-41介孔分子筛的表面,制备了固载催化剂Co(CBP-PHEN-Sal)-MCM-41。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显示,Co(CBP-PHEN-Sal)被成功地固载于MCM-41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且MCM-41介孔分子筛的结构特征保持不变。在异丁醛存在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固载催化剂Co(CBP-PHEN-Sal)-MCM-41在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中较均相催化剂Co(CBP-PHEN-Sal)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且可重复使用。在Co(CBP-PHEN-Sal)-MCM-41催化剂用量25.0mg、乙腈10mL、环己烯5mmol、异丁醛10mmol、25℃、0.1MPa、5h的反应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达78.3%,环氧化物的选择性达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介孔分子 SCHIFF碱 配合 固载 烯烃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维麻花状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7
6
作者 孙为银 费宝丽 +2 位作者 舒谋海 唐雯霞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A new bidentate ligand: 4,4′-bis(imidazol-1-ylmethyl)-2,2′-biphenyl(L)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ts Mn(Ⅱ) complex [(MnL3)(ClO4)2·2H2O]n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ca21 wit... A new bidentate ligand: 4,4′-bis(imidazol-1-ylmethyl)-2,2′-biphenyl(L)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ts Mn(Ⅱ) complex [(MnL3)(ClO4)2·2H2O]n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ca21 with a=3.392 1(11) nm, b=1.010 3(2) nm, c=1.791 5(4) nm, V=6.140(3) nm3, Z=4, Dc=1.334 g/cm3, F(000)=2 564, R=0.049 6, wR2=0.075 4, (Δρ)max=0.263×103 e/nm3, (Δρ)min=-0.237×103 e/nm3. In the titled complex, each ligand L adopts a "Z" conformation and binds with two Mn(Ⅱ) ions and each Mn(Ⅱ) ion binds with six L ligands to give a one-dimensional twisted supramolecular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一维麻花状结构 芳基配体 配合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大环四胺金属配合物的超分子识别与催化水解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硕 向清祥 +1 位作者 陈稼轩 周成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5-1380,共6页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咪唑大环四胺Zn(Ⅱ)配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NMR,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对核苷等的超分子识别作用和对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催化水解作用...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咪唑大环四胺Zn(Ⅱ)配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NMR,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对核苷等的超分子识别作用和对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催化水解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核苷等客体以1∶1或1∶2形式形成超分子化合物,其中对脱氧鸟嘌呤核苷(2’-Deoxyguanosine,dG)的识别作用最强(K=31917 dm3.mol-1);对PNPP的催化水解是其在自然条件下水解速率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四胺 苯并咪唑 配合 分子识别 PN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chiff碱配体的超分子Co(Ⅱ)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银霞 赵亚元 +3 位作者 李春宇 俞彬 郭建强 李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3-920,共8页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Co(Ⅱ)和Cu(Ⅱ)配合物Co(L^1)_2(1)和Cu(L^2)_2(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相似的结构,均由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单元组成,且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4,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配合物1和2...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Co(Ⅱ)和Cu(Ⅱ)配合物Co(L^1)_2(1)和Cu(L^2)_2(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相似的结构,均由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单元组成,且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4,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配合物1和2均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均为P1。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156 40(11)nm,b=1.376 81(12)nm,c=1.388 59(13)nm,α=63.776 0(10)°,β=87.400(2)°,γ=84.280(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1.156 42(9)nm,b=1.372 19(13)nm,c=1.404 40(12)nm,α=63.683 0(10)°,β=87.227(2)°,γ=84.883 0(10)°。2个配合物分子均通过分子间C-H…O和C-H…π氢键作用以及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相连接,形成了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配合 铜(Ⅱ)配合 晶体结构 SCHIFF碱配体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海洋 胡希 +3 位作者 明应晓 刘义 黄锦汪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1-387,共17页
介绍了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的基本方法和电子给受体仿生超分子的研究;对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卟啉 金属卟啉 配合 分子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溶液中高氯酸二水(四胺)合钴(Ⅲ)配合物催化磷酸二酯水解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毅 谢家庆 +2 位作者 谢峰 胡伟 程四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本文合成了疏水性高氯酸二水 (四胺 )合钴 (Ⅲ )配合物 ,研究了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 (对硝基苯酚 )磷酸二酯水解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此金属胶束对磷酸二酯水解的速率大约提高 10 4 倍 ,这主要是由于... 本文合成了疏水性高氯酸二水 (四胺 )合钴 (Ⅲ )配合物 ,研究了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 (对硝基苯酚 )磷酸二酯水解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此金属胶束对磷酸二酯水解的速率大约提高 10 4 倍 ,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pH效应和浓聚效应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胶束 磷酸二酯 水解 催化动力学 磷酸二酯酶 高氯酸 二水合() 配合 人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分子筛固载席夫碱钴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霞 李芳 罗和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3-608,共6页
利用"瓶中造船"(ship-in-a-bottle)技术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Cosalen)配合物封装于Y型沸石分子筛的超笼中,制备出固载型席夫碱钴金属配合物Cosalen/Y(SB)。同时采用浸渍方法将Cosalen负载于Y型分子筛的表面,制备了浸渍型... 利用"瓶中造船"(ship-in-a-bottle)技术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Cosalen)配合物封装于Y型沸石分子筛的超笼中,制备出固载型席夫碱钴金属配合物Cosalen/Y(SB)。同时采用浸渍方法将Cosalen负载于Y型分子筛的表面,制备了浸渍型的负载物Cosalen/Y(IM)。采用原子吸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和电镜扫描等方法对两者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载物Cosalen/Y(SB)中Cosalen已成功地进入了分子筛的孔道内。以分子氧为氧源,考察了Cosalen/Y(SB)对环己烷的催化氧化性能以及催化剂用量、溶剂、氧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salen/Y(SB)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和对环己醇、环己酮以及己二酸的选择性,有一步氧化环己烷生成己二酸的潜力。重复实验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较好,没有明显的活性组分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分子 席夫碱 配合 环己烷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_2(Dpq)_2(btec)(H_2O)_6]·2H_2O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宏艳 王秀丽 刘国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6-1221,共6页
以1,2,4,5-均苯四羧酸(bte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水热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2(Dpq)2(btec)(H2O)6].2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 以1,2,4,5-均苯四羧酸(bte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水热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2(Dpq)2(btec)(H2O)6].2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978(5)nm,b=2.9822(16)nm,c=0.7058(4)nm,β=94.199(6)°,V=1.8848(18)nm3,Z=2,R1=0.0350,wR2=0.0796。该化合物由1,2,4,5-均苯四羧酸中羧基氧原子、二-吡啶-(3,2-d:2,3′-f)-二氮萘的螯合氮原子及水分子中氧原子与中心Co(Ⅱ)离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几何构型。羧酸作为桥连配体连接2个相邻的中心Co(Ⅱ)离子形成钴配合物的双核单元,双核单元之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相互连接构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钴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Co-CPE)在0.1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电位范围+600~-300mV内有1对归属于Co(Ⅱ)/Co(Ⅲ)的氧化还原峰,而且此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配合 晶体结构 分子网络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配位钇(Ⅲ)-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配合物NH_4[Y(trans-CYDTA)(H_2O)_2]·4.5H_2O的合成及分子结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君 张向东 +1 位作者 范大民 领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5-759,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molecular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NH4[Y(trans CYDTA)(H2O)2]· 4.5 H2O(trans CYDTA=trans 1,2 cyclohexa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are reported. The crystal data are as follows: Triclinic sys... In this paper, the molecular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NH4[Y(trans CYDTA)(H2O)2]· 4.5 H2O(trans CYDTA=trans 1,2 cyclohexa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are reported. The crystal data are as follows: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a=0.8599(6)nm,b=1.0021(7)nm,c=1.4370(9)nm,α =88.095(13)° ,β =75.559(1)° ,γ =88.344(12)° ,V=1.1981(14)nm3,Z=2, M=708.68,Dc=1.570g· cm- 3, μ =2.506mm- 1 and F(000)=590. The final R1 and wR2 are 0.0571 and 0.1350 for 4205 [I >2.0σ (I)] unique reflections and 0.1007 and 0.1615 for all 4981 reflections, respectively. In the title complex, the anion [Y(trans CYDTA)(H2O)2]- has an eight coordination structure with distorted square antiprism. The trans CYDTA which acts as a hexadentate ligand with four O atoms and two N atoms and two H2O molecules directly coordinate to central metal Y? ion. It can be known that the Y? ion can form an eight coordinate compound with aminopolycarboxylic acid ligands in addition nine coordination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2-环己二胺四乙酸 trans-CYDTA 合成 配合 分子结构 钇()配合 放射性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Ⅲ)配合物[Co(NH_3)_4(N_3)_2]ClO_4晶体结构及激光化学感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盛涤伦 马凤娥 +3 位作者 张裕峰 朱雅红 陈利魁 杨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4-698,共5页
制备了高氯酸.四氨.双叠氮基合钴(Ⅲ)(DACP)的单晶,用X-ray单晶面探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74229(9)nm,α=93.244(2)°;b=1.21273(14)nm,β=100.074(2)°;c=1.8124(2)... 制备了高氯酸.四氨.双叠氮基合钴(Ⅲ)(DACP)的单晶,用X-ray单晶面探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74229(9)nm,α=93.244(2)°;b=1.21273(14)nm,β=100.074(2)°;c=1.8124(2)nm,γ=98.033(2)°。晶胞体积V=1.5851(3)nm3,晶胞分子数Z=6,计算密度DC=1.952 mg.mm-3,线性吸收系数μ=1.901 mm-1,单胞中电子数目F(000)=948。该化合物对635 nm的激光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学 ()配合 晶体结构 激光化学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分子氢键网络光致发光配合物[Cu(HIm)(PPh_(3))_(2)I]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涛 李丹 +2 位作者 罗亚芳 冯巧 黄晓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51-954,共4页
A new photoluminescence supramolecular compound [Cu(HIm)(PPh3)2I]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elemental analysis, as well as IR, UV-Vis absorption and luminescence spectromet... A new photoluminescence supramolecular compound [Cu(HIm)(PPh3)2I]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elemental analysis, as well as IR, UV-Vis absorption and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1.333 5(14) nm, b=1.310 3(9) nm, c=2.154 4(16) nm, α=90.00°, β=101.130(10)°, γ=90.00°, V=3.694(5) nm3, Z=4, Dc=1.408 Mg·m-3. 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2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by intermolecular weak N-H...I and C-H...I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The N-H...I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formation of one-dimensional zigzag chains and the C-H...I connects these chains to form two-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hydrogen-bonding network.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solid state, the complex is photoluminescent with an emission peak maximum at 460 nm, upon excitation at 330 nm. The emission is assigned to the metal-perturbed intraligand (PPh3) in nature. CCDC: 228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作用 氢键 配合 光致发光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与Tb(Ⅲ)离子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位霄鹏 高保娇 张瑞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及PS-(BA)1-Tb(Ⅲ)-(Phen)3,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深入研究了配合物(溶液与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分子配基PSBA与Tb(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Tb(Ⅲ)离子特征荧光,即键合在PSBA侧链的配基BA能有效地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与二元配合物相比较,以小分子Phen为第二配体所形成的两种三元配合物具有强度更高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苯甲酸 Tb()离子 分子-稀土配合 敏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吡啶-2,6-双酰胺钴(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世霞 陈晓靓 +2 位作者 朱淮武 张笑一 卫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体为四齿配体,通过2个酰胺氮原子和2个羟基氧原子参与钴(Ⅲ)配位。运用圆二色谱对目标配体和配合物的光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手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双酰胺 ()配合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胜利 郁建华 +2 位作者 杨捷 马文 吴杰颖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5,77,共5页
制备3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并运用常规方法进行表征,讨论配体的特征骨架、空间配位方式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形成的影响.以实验证实,从分子设计,通过分子自组装,是合成具有超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有效途径.同时培养出化合物的高质量单晶,解析了... 制备3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并运用常规方法进行表征,讨论配体的特征骨架、空间配位方式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形成的影响.以实验证实,从分子设计,通过分子自组装,是合成具有超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有效途径.同时培养出化合物的高质量单晶,解析了晶体结构,分析和探讨了超分子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配合 合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72元环的二维网状结构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红科 孙为银 +2 位作者 朱海亮 唐雯霞 郁开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90-692,共3页
用自组装方法合成具有特殊网状结构及光学、电学、磁学、离子或分子交换、催化等性能的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和超分子化学近年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1,2].当前常用的一种三角架结构单元是刚性芳基三角架配体[... 用自组装方法合成具有特殊网状结构及光学、电学、磁学、离子或分子交换、催化等性能的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和超分子化学近年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1,2].当前常用的一种三角架结构单元是刚性芳基三角架配体[3~5],而对柔性芳基三角架配体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元环 二维网状结构 分子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万真真 高文宏 曾新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09-113,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过氧化氢氧化制备低分子量水溶性大豆多糖,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大豆多糖,其分子量分别为93.9、43.4、18.8、9.6ku,并结合超滤从水溶液大豆多糖原液分离出分子量为155、2.6ku的两种多糖。将6种多糖分别与Fe3+反...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过氧化氢氧化制备低分子量水溶性大豆多糖,得到了4种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大豆多糖,其分子量分别为93.9、43.4、18.8、9.6ku,并结合超滤从水溶液大豆多糖原液分离出分子量为155、2.6ku的两种多糖。将6种多糖分别与Fe3+反应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大豆多糖-Fe(Ⅲ)配合物[SSPS-Fe(Ⅲ)],在还原力、羟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亚硝酸盐自由基四种不同的体系下进行SSPS-Fe(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SSPS-Fe(Ⅲ)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分子量最大的SSPS-Fe(Ⅲ)的抗氧化活性较弱,而分子量为9.6ku的SSPS-Fe(Ⅲ)整体上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和亚硝酸盐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表明SSPS-Fe(Ⅲ)的抗氧化能力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大豆多糖 铁()配合 合成 抗氧化活性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