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钱氏家族与吴越佛教文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薛正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0-144,150+160,共7页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是伴随着钱氏家族的苦心经营走过来的。钱氏家族的功绩在于:一是重视农业,治理钱塘,发展水利,创造了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奇迹。二是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从开国者钱镠到末代钱俶,他们都与禅僧来往密切,尤其是创建寺...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是伴随着钱氏家族的苦心经营走过来的。钱氏家族的功绩在于:一是重视农业,治理钱塘,发展水利,创造了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奇迹。二是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从开国者钱镠到末代钱俶,他们都与禅僧来往密切,尤其是创建寺院、刻印佛经、延请高僧,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心,为佛教文化在吴越地区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宗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三是纳土归宋,主张国家一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氏家族
吴越地区
农业水利
佛教文化
纳土归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钱氏家族英才辈出的文化密码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建光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5期129-133,共5页
钱氏家族之所以英才辈出,其文化密码深藏在《钱氏家训》之中,突出表现在四句箴言:"利在一人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英才辈出的人格奠基;"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英才辈出的路径依赖;"娶媳求淑女,勿计妆...
钱氏家族之所以英才辈出,其文化密码深藏在《钱氏家训》之中,突出表现在四句箴言:"利在一人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英才辈出的人格奠基;"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英才辈出的路径依赖;"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英才辈出的基因保证;"家富提携宗族,岁饥赈济亲朋"——英才辈出的基金助学。学习其家训精华,这对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指示要求和家庭培养人才必将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氏家族
英才
《
钱氏
家训》
文化密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钱氏家族家训的文化实践——以钱基博、钱锺书为中心
被引量:
7
3
作者
尹阳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4-188,共5页
家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经由家族长时间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家训,不仅是家族文化的外在显现,更是家族成员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钱氏家族素有"苏南望族"的称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与钱氏家族所秉承的家训不无...
家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经由家族长时间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家训,不仅是家族文化的外在显现,更是家族成员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钱氏家族素有"苏南望族"的称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与钱氏家族所秉承的家训不无关系。钱基博、钱锺书父子承续钱氏家训,将钱氏家训作为自身文化实践的价值导向,通过以诗书传家、以德传家、以高远之志传家、以忠传家等内容为基本准则,进而呈现出钱氏家训的教化功能、家风形塑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功能,体现了钱氏父子将"道统"融入家庭教育,有机地将个体道德伦理与社会责任担当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两昆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氏家族
家训
钱基博
钱锺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山钱氏刻书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伟章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问,上海金山县有一个钱氏家族,从事藏书、刻书事业,尤以刻书为盛。所刻《守山阁丛书》、《指海》丛书、《小万卷楼丛书》、《珠丛别录》等,有名于世。在近代文化史上,钱氏家族作出了贡献,颇具影响。现略考其史迹,缕...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问,上海金山县有一个钱氏家族,从事藏书、刻书事业,尤以刻书为盛。所刻《守山阁丛书》、《指海》丛书、《小万卷楼丛书》、《珠丛别录》等,有名于世。在近代文化史上,钱氏家族作出了贡献,颇具影响。现略考其史迹,缕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氏家族
张文虎
丛书
刻书家
藏书
金山
十三年
钱树
近代文化
山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与分期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新民
《文博》
199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器的精品,它是越窑自东汉创烧以后,在长达一千余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达到的最高成就。因此,越窑秘色瓷不仅得到唐宋统治者的青睐,成为时尚的特供产品,而且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广为传颂。本文以唐宋纪年墓葬和塔基出...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器的精品,它是越窑自东汉创烧以后,在长达一千余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达到的最高成就。因此,越窑秘色瓷不仅得到唐宋统治者的青睐,成为时尚的特供产品,而且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广为传颂。本文以唐宋纪年墓葬和塔基出土的秘色瓷资料为主,结合有关史料记载,试对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与分期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越窑青瓷
五代墓
发掘报告
钱氏家族
宋太宗
法门寺
吴越王
青瓷器
分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谈“秘色瓷”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辉炳
叶佩兰
《文博》
1995年第6期132-124,共2页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了秘色越器的釉色。唐未五代徐寅所作的《贡余秘色茶盏》诗,也以“捩翠融青瑞色新”,来赞咏秘色瓷。宋人越德麟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了秘色越器的釉色。唐未五代徐寅所作的《贡余秘色茶盏》诗,也以“捩翠融青瑞色新”,来赞咏秘色瓷。宋人越德麟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十国春秋》、《吴越备史补遗》、《宋会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越窑青瓷
法门寺
青黄釉
耀州窑青瓷
鼎州窑
故宫博物院
钱氏家族
《宋会要》
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钱氏家族与吴越佛教文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薛正昌
机构
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0-144,150+160,共7页
文摘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是伴随着钱氏家族的苦心经营走过来的。钱氏家族的功绩在于:一是重视农业,治理钱塘,发展水利,创造了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奇迹。二是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从开国者钱镠到末代钱俶,他们都与禅僧来往密切,尤其是创建寺院、刻印佛经、延请高僧,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心,为佛教文化在吴越地区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宗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三是纳土归宋,主张国家一统。
关键词
钱氏家族
吴越地区
农业水利
佛教文化
纳土归宋
Keywords
the Qian Family
Wuyue region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Buddhism culture
land dedication to Song Dynasty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K82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钱氏家族英才辈出的文化密码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建光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出处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5期129-133,共5页
文摘
钱氏家族之所以英才辈出,其文化密码深藏在《钱氏家训》之中,突出表现在四句箴言:"利在一人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英才辈出的人格奠基;"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英才辈出的路径依赖;"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英才辈出的基因保证;"家富提携宗族,岁饥赈济亲朋"——英才辈出的基金助学。学习其家训精华,这对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指示要求和家庭培养人才必将有所启迪。
关键词
钱氏家族
英才
《
钱氏
家训》
文化密码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钱氏家族家训的文化实践——以钱基博、钱锺书为中心
被引量:
7
3
作者
尹阳硕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4-188,共5页
基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722019JCT003)
文摘
家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经由家族长时间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家训,不仅是家族文化的外在显现,更是家族成员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钱氏家族素有"苏南望族"的称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与钱氏家族所秉承的家训不无关系。钱基博、钱锺书父子承续钱氏家训,将钱氏家训作为自身文化实践的价值导向,通过以诗书传家、以德传家、以高远之志传家、以忠传家等内容为基本准则,进而呈现出钱氏家训的教化功能、家风形塑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功能,体现了钱氏父子将"道统"融入家庭教育,有机地将个体道德伦理与社会责任担当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两昆仑"现象。
关键词
钱氏家族
家训
钱基博
钱锺书
Keywords
Qian’s family
family admonish
Qian Jibo
Qian Zhongshu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山钱氏刻书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伟章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2-110,共9页
文摘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问,上海金山县有一个钱氏家族,从事藏书、刻书事业,尤以刻书为盛。所刻《守山阁丛书》、《指海》丛书、《小万卷楼丛书》、《珠丛别录》等,有名于世。在近代文化史上,钱氏家族作出了贡献,颇具影响。现略考其史迹,缕述如下:
关键词
钱氏家族
张文虎
丛书
刻书家
藏书
金山
十三年
钱树
近代文化
山阁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与分期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新民
机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博》
199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文摘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器的精品,它是越窑自东汉创烧以后,在长达一千余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达到的最高成就。因此,越窑秘色瓷不仅得到唐宋统治者的青睐,成为时尚的特供产品,而且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广为传颂。本文以唐宋纪年墓葬和塔基出土的秘色瓷资料为主,结合有关史料记载,试对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与分期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
秘色瓷
越窑青瓷
五代墓
发掘报告
钱氏家族
宋太宗
法门寺
吴越王
青瓷器
分期问题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秘色瓷”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辉炳
叶佩兰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出处
《文博》
1995年第6期132-124,共2页
文摘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了秘色越器的釉色。唐未五代徐寅所作的《贡余秘色茶盏》诗,也以“捩翠融青瑞色新”,来赞咏秘色瓷。宋人越德麟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十国春秋》、《吴越备史补遗》、《宋会要》
关键词
秘色瓷
越窑青瓷
法门寺
青黄釉
耀州窑青瓷
鼎州窑
故宫博物院
钱氏家族
《宋会要》
氧化铁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钱氏家族与吴越佛教文化
薛正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钱氏家族英才辈出的文化密码
马建光
《湖湘论坛》
CSSCI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钱氏家族家训的文化实践——以钱基博、钱锺书为中心
尹阳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金山钱氏刻书
郑伟章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与分期
孙新民
《文博》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略谈“秘色瓷”
李辉炳
叶佩兰
《文博》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