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钩梢对麻竹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童龙
张磊
李彬
耿养会
谢锦忠
张玮
陈丽洁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重庆市忠县林业局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75,共7页
-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5BAD04B01-5)
"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60090301)
-
文摘
【目的】麻竹钩梢是一种人为干扰的营林措施,通过钩梢处理能够消弱其立竹顶端优势,提高单株立竹商品竹叶的产量。本文目的为进一步丰富麻竹钩稍研究理论,为其生产经营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以不钩梢麻竹为对照,对麻竹进行轻度、中度、重度钩梢处理,通过测定1~3年生麻竹叶片C、N、P含量,同时对其C/N、C/P和N/P的比值做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了麻竹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钩稍强度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与不钩梢相比,3组钩稍处理下,1~3年生麻竹叶片的全C、N、P含量以及C/N、C/P、N/P比值差别较大。其中1和2年生麻竹叶片C含量在不同钩梢处理间均表现为中度钩梢﹥轻度钩梢﹥重度钩梢﹥不钩梢,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24倍。中度钩梢处理下,1年生麻竹叶片C、N、P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8%、11.5%、低1.5%;对于2年生麻竹而言,3组钩梢处理的C/P分别比对照高1.2%、6.8%和低5.0%。不钩梢麻竹叶片N/P值范围13.65~14.19,平均值为13.99,表明麻竹生长过程中主要受到N元素的限制。随着钩稍强度的增大,1~3年生麻竹叶片N含量显著增加,且与不钩梢处理达到显著差异。【结论】本试验表明:麻竹叶片C、N、P化学计量对钩梢处理有一定程度的适应,适度的钩稍有利于提高麻竹生产力,对其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麻竹
钩稍处理
碳
氮
磷
化学计量
-
Keywords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truncation treatment
C
N
stoichiometry
-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S751.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