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原料对钨钛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许彦亭 赵琪 +4 位作者 沈月 赵宗彦 王传军 施晨琦 闻明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4,共8页
分别采用氢化钛粉、不规则形状Ti粉和球形Ti粉为钛源,与纯钨粉混合为原料粉末,通过高能球磨与真空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钨钛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等设备测量和分析钨钛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晶粒尺寸、... 分别采用氢化钛粉、不规则形状Ti粉和球形Ti粉为钛源,与纯钨粉混合为原料粉末,通过高能球磨与真空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钨钛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等设备测量和分析钨钛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晶粒尺寸、相对密度及硬度。结果表明:三种钛原料制备的钨钛合金中均只观察到黑色的富钛相(β1(Ti,W))分布于灰色的富钨相(β_(2)(Ti,W))中,合金样品的相对密度均超过99%,达到了常规高性能靶材致密的要求。由于钛原料物化特性的差异,导致其所制备的钨钛合金微观组织中β1(Ti,W)的分布及粒径尺寸存在差别,其中以氢化钛粉为钛原料制备的钨钛合金性能最佳,其β1(Ti,W)分布均匀且晶粒尺寸细小,钨、钛之间的互扩散速率更高,进而固溶度更高,合金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最好,相对密度为99.66%,硬度为HV(678.88±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钛合金 原料 靶材 相组成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超细晶钨钛合金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丹妮 王超宁 +1 位作者 高鹏 孔见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Ti原子数分数在15%~30%的钨钛合金,研究了不同Ti含量钨钛合金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超细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可在1100℃、保温5 min的条件下制备出含β1(Ti,W)和β2(Ti,W)两相的钨钛...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Ti原子数分数在15%~30%的钨钛合金,研究了不同Ti含量钨钛合金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超细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可在1100℃、保温5 min的条件下制备出含β1(Ti,W)和β2(Ti,W)两相的钨钛合金,在Ti元素偏聚和快速烧结的共同作用下,厘米级块体样品的晶粒尺寸可达亚微米量级,钨钛合金的性能随Ti含量增多而先增强后降低。当Ti原子数分数为25%时,样品相对密度达(98.5±0.1)%,W晶粒平均尺寸约(340±20)nm,硬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HV(860±2)和(2600±1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细化 放电等离子烧结 钨钛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方式对钨钛合金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让民 淡新国 侯军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钨钛合金,在相同升温条件下研究了加压方式变化对钨钛合金烧结工艺的影响。合金致密化行为研究表明:在烧结升温过程中,相同温度条件下施加低预压力(7MPa)和高预压力(25 MPa)烧结时,高预压力烧结的密度较高,致密化过... 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钨钛合金,在相同升温条件下研究了加压方式变化对钨钛合金烧结工艺的影响。合金致密化行为研究表明:在烧结升温过程中,相同温度条件下施加低预压力(7MPa)和高预压力(25 MPa)烧结时,高预压力烧结的密度较高,致密化过程较快;当钨钛合金达到完全致密化时,高预压烧结对应的烧结时间较短,温度较低;高预压力烧结后由于烧结致密化温度降低,晶粒长大时间延长,烧结后晶粒平均直径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压烧结 钨钛合金 致密化行为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钨钛合金中钛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军红 李佗 +3 位作者 翟通德 李荣 魏东 李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7年第3期65-67,共3页
建立了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钨钛合金中钛含量的新方法。以硝酸-氢氟酸溶解样品,在25mL NaOH(100g/L)的强碱性介质中,以铁为载体,沉淀分离被测定元素钛后,用盐酸溶解沉淀。在酸性条件下,用铝片还原Ti^(4+)至Ti^(3+),以硫氰酸盐为指示剂,... 建立了硫酸铁铵滴定法测定钨钛合金中钛含量的新方法。以硝酸-氢氟酸溶解样品,在25mL NaOH(100g/L)的强碱性介质中,以铁为载体,沉淀分离被测定元素钛后,用盐酸溶解沉淀。在酸性条件下,用铝片还原Ti^(4+)至Ti^(3+),以硫氰酸盐为指示剂,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为终点。根据消耗硫酸铁铵滴定溶液的体积,求得样品中钛含量。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样品中钛含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40%,加标回收率为99.8%~101%。方法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钨钛合金中钛含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钛合金 滴定法 硫酸铁铵 沉淀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钛合金的热爆炸固结
5
作者 黄金昌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7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钨钛合金 热爆炸固结 固结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锆钛钨合金中的氧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建平 翟宇鑫 +4 位作者 唐盛明 连危洁 李爽 余琼 马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采用惰性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锆钛钨合金中氧含量。结果表明:经四氯化碳清洗,分析功率为4.5 kW时,用镍篮助熔剂,称样量为0.10~0.25 g的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适用于锆钛钨合金中氧含量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9%,回收率为92%~108%... 采用惰性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锆钛钨合金中氧含量。结果表明:经四氯化碳清洗,分析功率为4.5 kW时,用镍篮助熔剂,称样量为0.10~0.25 g的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适用于锆钛钨合金中氧含量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9%,回收率为92%~108%,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红外吸收法 功率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钨钛钴硬质合金中有价金属的回收 被引量:7
7
作者 汤青云 周德坤 +1 位作者 段冬平 李旺英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47,共3页
叙述了从废钨钛钴硬质合金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和原理。采用先热浓盐酸溶解,再焙烧、浸出、水解、结晶和还原等方法,可分离回收金属,制取金属钨粉、钴粉和金属钛。
关键词 钴硬质合金 盐酸溶解 钴粉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对钛钨合金膜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卫红 蔡长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87,共3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载玻片上制备钛钨合金热敏感薄膜,测试了所制备的钛钨合金热敏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方块电阻,并根据测试曲线计算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研究了工作气压、氩气流量以及溅射电流对钛钨合金膜TCR的影响,获得了最...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载玻片上制备钛钨合金热敏感薄膜,测试了所制备的钛钨合金热敏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方块电阻,并根据测试曲线计算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研究了工作气压、氩气流量以及溅射电流对钛钨合金膜TCR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沉积工艺参数,即:溅射电流0.32A,工作气压0.8Pa,氩气流量60cm3/min。在此参数下制备的钛钨合金膜TCR为0.2%/K。测试结果也表明钛钨合金膜的时间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磁控溅射 电阻温度系数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异质处理氮化铝陶瓷电路基片的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辰 李纪生 +4 位作者 徐梁格 赵雪 张颖 秦体治 张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扩展氮化铝陶瓷电路基片的应用范围,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气氛保护无压烧结在陶瓷表面制备了钨钛合金层,并辅以旋涂-水热合成技术对陶瓷基片另一表面涂覆分子筛薄膜。分别利用SEM,EDS,XRD,维氏硬度计和亲水角摄影仪等设备对钨钛合金/... 为了扩展氮化铝陶瓷电路基片的应用范围,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气氛保护无压烧结在陶瓷表面制备了钨钛合金层,并辅以旋涂-水热合成技术对陶瓷基片另一表面涂覆分子筛薄膜。分别利用SEM,EDS,XRD,维氏硬度计和亲水角摄影仪等设备对钨钛合金/氮化铝陶瓷/ZSM-5分子筛复合电路基片的显微结构、元素组成、相结构、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试样在1600℃的烧结效果最优,其相对密度、抗弯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均值分别为98.9%、766、30.3和4.2 MPa·m^(1/2)。钨钛合金层中W和Ti具有熔渗扩散现象,W-Ti粉末与陶瓷生坯在烧结过程中的直接接触,导致合金层烧结环境失稳,W颗粒在熔渗反应中略有剩余。相对于氮化铝陶瓷表面,旋涂-水热合成的ZSM-5分子筛薄膜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亲水性,亲水角为4.7°,具有良好的防雾抗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陶瓷 钨钛合金 ZSM-35分子筛 基片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